如果在战场上,日本人精英身受重伤。因为炎症的折磨,往往不是因为并发症而死。就是变为残疾。战损率极高。但是,对于美国军人而言,只要不是截肢等重大残疾,又或者受伤太重。几颗青霉素。就可以将一个受伤的军人,从炎症的阴影下解救出来。从而保留下大量的人才,和有战场经验的士兵。
这些人的战斗力,在经历过伤痛。甚至死亡考验后,变得可怕无比。所以,在战争进入一九四四年之后。青霉素的发明,已经能让美国人横扫日本人了。
当然,在此时的中国,青霉素还是个稀罕东西。无论是重庆的老蒋,还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缺医少药都是常态。老蒋还好一些,他的夫人和美国人的关系很是不错,所以,总会弄来一些青霉素。然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就不是那么理想了,有时候,一些经验丰富的战士,为了一些在后世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伤,而变成残疾,甚至被炎症折磨而死的,不在少数。
这一批药品送过去,不知道有多少战士会因此得救,再上战场。而且,从长时间来看,这批药品完全可以让中日双方的战损比例大为改观。天长日久,光是不断增加的伤员数量,就能拖垮日本军队。
而运输线路,余生也早已经规划好。所有物资,分为两批,第一批从洛杉矶出发,由美国海军和盟国军队护卫,到达印度。然后,从印度,经过史迪威公路,进入中国。这一批物资,是给老蒋的。毕竟,虽然老蒋有时候做事不太地道,但是其手下的军队倒是为抗日死了不少。几次大的会战,无不依靠老蒋手下成建制的军团与日本人硬抗,才撑了下来。
看在抗日的面子上,分给其手下一些物资,也算是告慰英灵。不为老蒋,只为那些为国浴血之人。史迪威公路,又名中印公路。史迪威此人,是同盟国中缅印战区的美军中将司令。因为这段公路是由史迪威提议,并一手促进修建的,所以得名史迪威公路。
这段公路,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雷多出发至缅甸密支那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经缅甸八莫、南坎至中国畹町;北线经过缅甸甘拜地,通过中国猴桥口岸、经腾冲至龙陵,两线最终都与滇缅公路相接。
但是,由于其修筑和作用的独立性,在抗战运输线路中,与滇缅公路有所区分。滇缅公路在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三日,日本军队的飞机将昌淦大桥炸断后,便已经基本无法使用了。一九四二年五月,滇缅公路完全中断,此时,史迪威才提出建设这条中印公路的计划。
史迪威公路之所以值得纪念,除了这条公路是这个时代,中国公路建设历史上,最艰巨浩大的修筑工程、穿越六座大山、五条河流、八处悬崖之外,这条公路还是抗战时期,输入中国物资的最大渠道。从开通至抗战结束,总共从这条公路向中国国内输入了八万吨军用物资(也有五万吨之说)。
而且,与史迪威公路同时建设的,还有一条从印度加尔各答至中国昆明的输油管道。这条管道从加尔各答起,经汀江、雷多、密支那、八莫、畹町至昆明,全长三千多公里。成为这个时代,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在建成后的七个月中,共向中国国内输入航空汽油、柴油等油料十万多吨。
因此,史迪威公路功不可没。
不过,余生可不打算把所有的物资,都通过这条线路,送回国内。毕竟,此时的中国西南,完全是老蒋的天下,物资到了老蒋的兜里,再想让老蒋给别人可就难了。余生打算另辟蹊径。
在抗战时期,进入中国的国际援助物资,除了西南方向的几条线路,还有一条是西北运输线。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开始后,又打算入侵一下苏联。只不过,苏联也不是吃干饭的。自然明白寻找盟友,借力打力这件事情。
一九三八年,苏联两次和中国签订贸易协定,中国获得了两亿五千万美元的贷款,用以低价从苏联购买大量的军用物资。而中国则用茶叶、皮革、锑、钨、桐油、药材等苏联紧缺的物品,进行分批抵偿。
这条运输线以苏联的萨雷奥泽克为起点,以霍城为陆路口岸,以陕新公路为主要运输线路,最终到达兰州。后来有延伸至陕南的咸阳。并由此处,直接送达敌后抗日根据地。虽然,日本人在这条运输线路建成之始,便屡加破坏,但是有中苏两国联手防备,这种破坏也有限度。直到一九四一年六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人自顾不暇,实在是无力东顾,这条运输线路才告中断。
不过余生倒是打算再借用一下这条运输线路。话说美国的阿拉斯加,和苏联之间,不过只有一条白令海峡,船快一点,一个小时就把东西送过去了!即便是走的远一点,将东西送到海参崴这个不冻港,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而且,沿途有苏联军队护卫,日本人非常难侵袭。
第一百八十四章 捡漏洛杉矶
船靠岸之后,凭借苏联人从一八九一年便开始建设,至一九一六年全线通车,横贯苏联东西部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很容易就可以将物资运抵萨雷奥泽克。
而且,据余生的了解,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全线运量,一直都是西段靠近欧洲一处,远远大于东段。即便是如今战争的时候,也是如此。当然,运送物资是要给路费的。余生在购买物资的时候,便已经准备好了这一部分物资。
当和余生接洽的苏联人听说余生愿意给苏联军队捐赠价值五十万美元的急需军用物资,包括大量的青霉素和苏联战士喜欢的军用口粮时,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毕竟,此时的苏联人过的也不容易。
虽然凭借苏联广阔的国土,和积聚的深厚底蕴,牢牢地把德国人拖垮在苏联的土地上。但是,战争造成的破坏也是难以计数的。且不说农业生产的停滞。就是战士大量的伤亡,也是难以承受。
美国人虽然顾及盟友的面子,也会提供给苏联人青霉素等药品,但毕竟数量有限。药品和食品,一直都是苏联军队紧缺的东西。余生的条件,算是极为优厚了。自然余生也不是凭空想出来这条运输线路的,在二战时,这条西伯利亚大铁路是唯一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铁路线。苏联人曾经凭借这条运输线路的恐怖运输能力,先后集中全国之力,将日本人和德国人虐的惨败。直接决定了二战胜利天平的倾向。
也就是在美国这种生产潜力无穷的国家,要是在其他的国家,余生怎么也筹集不到这么多的物资,即便是他有钱。从慈善晚会结束,到筹集物资,再到将物资清点后装船起运,余生和青小艺马不停蹄。而且还把暂时没有片约的黄柳霜请来帮忙,都足足忙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忙得天昏地暗,在所有的物资都装船起运后,余生和青小艺才得休息。对于余生而言,休息不过是多睡几个懒觉,看看书,喝口茶,如此而已。但是对于青小艺而言,呃,或者对于这个时代的所有女人而言。休息约等于逛街。而且,这种习俗还延续到后世,直到网购发达之后,众多女人发现即便在家也可以享受到疯狂购物的乐趣,这种习惯与爱好才稍有改变。
当然,女人逛街一般都不会是自己一个人去。没有男人的会和闺蜜一起,呼朋引伴,而有男人或者有男人追的,大多会找个男人作为提包的跟班。对于青小艺而言。提包的跟班,自然只能是余生。
余生这一个月整日应付各种事情,和各色人马,也已经有些烦了。正想出门透口气。不过,他们两个人并不想去罗迪欧大道又或者日落大道之类的满是名品店的地方逛街,且不说会不会有记者跟踪,就是这些店面。青小艺到美国后,都不知道逛过多少遍了。里面有什么名品,早已经烂熟。看得不想再看了。
所以。余生和青小艺在洛杉矶的地图和旅游手册上查了半天,发现除了一些艺术馆和博物馆两个人没去过以外,也只有跳骚市场他们没去过了。
洛杉矶的跳骚市场,起源于一八七三年,最初不过是交易马匹的地方。和许多其他国家的跳骚市场的规则一样,这个地方的马匹一般是没有人会过问来源的。于是,成了许多偷马贼的销赃场所。有了这样一个几乎没有什么规则的完美交易场所,跳骚市场的规模很快变大,而交易商品的种类也很快变得多了起来。
到了洛杉矶的人口超过百万的三十年代,洛杉矶的跳骚市场已经是卖什么的都有了。特别是经过经济危机之后,美国人发现,跳骚市场是一个可以将家中旧物迅速变现的地方。所以,大量手头不宽裕的美国人,会拿着家里用不着的东西,到跳骚市场贩卖,马匹成了跳骚市场交易的数以万计种二手货中的一种。
余生和青小艺去的是一个叫做玫瑰碗的大型跳骚市场,在洛杉矶东北部,号称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一个跳骚市场。虽然这处跳骚市场是在一九五六年,才逐渐规范,将主要的交易商品定位为古董和艺术品,但是,在余生和青小艺到此处时,却发现此处旧物堆积,遍地都是。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之第三帝国 (夕阳西下的时候) 一个中国人带领德国打赢二战的故事中国留学生李德原身穿越到了苏德战场,希特勒临终前秘密委任他管理第三帝国...
-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16-07-15 两宋元明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到争雄天下! 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