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事实证明,西方文化的这种量化细分的方式,更有利于文明的进步。但是,对于余生而言,他仍旧觉得模糊化的生活方式,或许对于个人生活而言更合适。
正如,西方人会研究出一大堆如同实验室用品的厨房餐具,而中国人只需要一把菜刀,一副案板就可以胜任大厨。
余生的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影像来源,都是上海滩各大知名馆子的名厨。厨艺已然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掌控火候,无需看表,存乎一心。只需要看食物的颜色,便可恰到好处的拿捏。
拔丝地瓜时,熬出的糖极为粘稠而有韧性。是鲁菜中的名品。一盘拔丝地瓜,可以随便挑一块,然后拉出细长的丝。为了卖弄厨艺,有时候伙计会将其中的一块隔着楼梯,拉下一层楼!然后让客人检查一下还没有拉断的纤细糖丝!
而制作过程中丝毫没有使用过各种量具或者温度计等仪器,凭借的不过是锅和勺子而已。
而刀工上的技巧更是让坐在电影院中的美国人瞠目结舌。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在没有机器的情况下,单凭一口刀,是如何将一块豆腐切成可以穿针引线的细丝的!
电影院中的几个老美看的惊呼不已,纷纷和旁边的人交谈:“哥们儿,你确定这是中国人的美食纪录片,而不是杂技纪录片么?”
“应该是饮食纪录片吧!不过,中国人的食谱太广了,真心接受不了!那个土豆丝应该我倒是想尝一下,就是不知道哪里有卖的!”
“松花蛋这个太突破底线了,简直就是黑暗料理!这个我是绝对不会吃的!哦,上帝,他们居然还吃猪蹄子!那个小孩吃鸡脖子的镜头,会让我做恶梦的!”
正所谓,众口难调!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余生,自然知道中国菜的数万菜品中,什么东西是美国人喜欢吃的,什么是美国人接受不了的。当然,这些东西是他故意保留在影片中的。余生知道,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的什么作品,最重要的是要有话题,而不是人人不得罪!只要有话题,这部电影就会自然而然的借助观众的嘴推广开来!
话说,当年美国人评选世界上最没法吃的食物中,就有松花蛋来着……这曾经让后世包括余生在内的国人非常不爽。有了这个机会,余生怎能不趁机恶心一下这群老美,满足一下自己的恶趣味!
当然,这种镜头毕竟是少数,还是唯美的镜头多。四个小时电影看完,电影院中所有的美国人没有一个人犯困。唯一有些不爽的就是口水流的有些多,肚子里的馋虫在翻来覆去的闹腾。
正当此时,电影屏幕上显现出几行大字:“青鱼中餐馆定于一九四二年五月十日在全美开业。欢迎大家光临包括第五大道旗舰店在内,所有的青鱼中餐馆。大家放心,本餐馆绝不出售松花蛋和鸡脖子!”然后,电影屏幕上显示出美国的七家青鱼餐馆所在的位置。
这几行大字,戳中美国人的笑点。几个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美国人,笑过之后,对这个青鱼中餐馆的兴趣达到了顶点。记下餐馆位置,和开业时间,准备去尝一尝。
原本,对于华纳兄弟而言,给《舌尖上的中国》一个上映机会,只是给余生一个面子而已,对于不太讲人情关系的美国人,这叫做情感投资。毕竟,余生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和《大闹天宫》两部影片,曾经让华纳兄弟大赚一笔。
如果为了这么点事情,惹得余生不痛快而和其他几个巨头合作,那华纳兄弟就亏大了。
但出乎华纳兄弟预料的是,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居然就这么火爆了起来。第一天的上座率,还不到百分之二十,到了第四天,便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到了第七天,竟然爬到了百分之八十!
这个上座率在大部分美国人都要上班的时间段,简直就是奇迹!而且,这还是一部没有情节悬念的纪录片!
第一百三十六章 青鱼(一)第一更
有此恐怖的上座率,华纳兄弟便将这部《舌尖上的中国》调整到美国人下班后的黄金时段上映!于是,上座率逆天的窜上了百分之九十!这简直就是有史以来,纪录片最高的上座率!而此时,华纳兄弟都还不知道这部纪录片到底为什么卖座!
调查之后才发现,原来,在美国人都上班的时候,能来电影院的,都是些有钱有闲,追求享受和生活质量的人。看到这部电影后,难免会见猎心喜,准备尝一尝中国菜。
而上层社会更是个浮华浓重,攀比成风的圈子。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都知道了中国菜的神奇之处,以及余生的这部《舌尖上的中国》。
而在下班后来到电影院的,则大多是家庭主妇。这个时代的美国人,虽然已经有了女权主义,也有了职业女性。但是,很多家庭主妇还是很传统的,以能做好家务为荣。家务中最重要也是最拿得出手的一项,便是做一手好菜。
而中国菜基本上包含了所有能想得到的做菜方法。对这些家庭主妇的启发和冲击极大。而在女人这个圈子中,小道消息传递的速度,简直就是光速。在一个家庭主妇做的菜力压群芳后,不过三两日时间,女人们便都知道有这么一个电影。
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美食节目,这些家庭主妇们便都走进电影院,把《舌尖上的中国》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这一来,票房自然就上去了!而所有走进电影院的人也都记住了余生青鱼中餐馆的地址和开业时间。
如果说,到了这个程度,这部电影也不过只是和普通的大火电影没什么差别的话。那么一篇记者的报道,便立刻将这部电影的名望推向了顶峰。
这篇报道名为——《中国菜偷袭美利坚》!报道详尽的描述了余生的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并强调了松花蛋和鸡脖子的恶心程度。但是,也同时将美国主妇们的疯狂报道的淋漓尽致。
这个记者采访了一个主妇,这个主妇非常高兴的对记者说:“哦!原来中国也有意大利面,而且调料是如此的丰富。你知道么?自从我跟《舌尖上的中国》学会做炸酱意大利面后,汤姆每天都会回家吃饭!他办公室的那个小妖精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记者满头大汗。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一个美国快餐店的老板,这个老板十分愤怒的对记者说:“我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对美国菜的偷袭。昨天居然有个人跑来问我有没有鱼香肉丝这道菜!哦,上帝!谁知道鱼香肉丝是个什么鬼!我昨天按照电影里面的方法去做菜,结果切到手了!切到手了有木有!我强烈怀疑这部纪录片的真实性,这绝对是请杂技演员拍的!”
记者接着满头大汗。只能在报道的篇末赌咒发誓道:“等这个青鱼中餐馆开业,我一定要尝尝这个餐馆里面卖的都是些什么鬼!”
有此一篇报道在,“中国菜偷袭美利坚”便晋级为一种社会现象!一部现象级的电影,即便电影票的性价比再高,收入又会低到哪里去?
而且,当时华纳兄弟因为觉得这部电影赚不了几个钱,甚至会赔一些,所以,对于利润的划分很是大方。余生当然是占了大头。这一来,光《舌尖上的中国》一部电影的利润,就让余生对于青鱼中餐馆的前期投资回本了!
华纳兄弟几个肠子都悔青了。阿尔伯特华纳也不停对其他几个兄弟抱怨:“我就说中国菜好吃吧!你们非说我是吃货……我可是名正言顺的美食家!”
在《舌尖上的中国》上映最火爆的时候,余生的中餐馆也开业了。中餐馆被余生命名为——青鱼!按照中国传统取名的习俗,一个名字,总会有好几个含义。
青鱼这个名字自然也不会例外。除了应和青小艺的“青”字和余生的“余”字,表明这是夫妻店之外,青鱼本身就是一种颜色发青的淡水鱼。在地靠江南的上海滩,青小艺没少做给余生吃。而且,青鱼也算是中国人的家常菜品之一,深得中国吃货们的喜爱。
青小艺听余生给饭店取了这个名字,便即联想到这两层。已然觉得寓意不错。可是对于余生这个从后世来的人,青鱼这个名字可不仅仅只有这两层意思。在后世,中国鲤鱼漂洋过海,将美国人所有淡水水域全部占满,将美国的本土鱼类挤压的没有丝毫生存空间。大大的给中国吃货们长了脸。
其实,在后世称霸美国的中国鲤鱼,并非仅仅是鲤鱼一种。其中包括草鱼、鲤鱼、白鲢、青鱼和黑鱼等等,由中国引入的鱼类。一开始,美国人是因为南方的水产养殖场中,浮游植物和微生物泛滥成灾,所以才引入了喜欢吃微生物和浮游植物的中国鲤鱼和一系列鱼类。
谁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美国人对于江河湖泊中水质的控制和要求,标准远远比后世的中国人高。而来自中国的鱼类,在经历过国内的各种严酷水质的考验后,生存下来的都是强者。适应能力超级强悍。在美国各种水质优良的水域中,开始大面积繁殖。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之第三帝国 (夕阳西下的时候) 一个中国人带领德国打赢二战的故事中国留学生李德原身穿越到了苏德战场,希特勒临终前秘密委任他管理第三帝国...
-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16-07-15 两宋元明一个穿越者的明末奋斗史,从小小武生到争雄天下! 时间从公元一六三九年开始,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