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奋斗之第三帝国 (夕阳西下的时候)



随着哈尔德气喘吁吁慢慢悠悠的讲述,希特勒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的笑纹越来越密,成了作废了的发.票——皱巴巴的。到了最后,简直是怒放的鲜花,惊喜交集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欣喜若狂,竟然哼起《风流寡妇圆舞曲》。

太意外了,德军在南线刚刚完成决战,按照计划,北线赫普纳的快速部队正向乌拉尔挺进,南线古德里安的快速部队正通过萨拉托夫的铁路桥,渡过伏尔加河向东进发,在莫斯科以东封闭包围圈的任务由步兵承担。

换言之,按原定计划,德军得花一个月时间、也就是到11月底才能到达莫斯科,在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前攻占莫斯科只是水中泡影。没想到这个哈尔德给了他天大的意外之喜,让他怎么不高兴、教他怎么不歌唱呢?

不过,希特勒还是不放心,兴冲冲地背手在屋子里转了几圈,一把拉住哈尔德着急地问,他真有把握在苏联十月革命节前进入苏联首都?

“我敢立军令状。因为我军前锋离莫斯科只有一百六十公里了。”哈尔德两个脚后跟一碰,意气风发地大声吼叫。

半天没吭声的邓尼茨插了一杠子,没声好气地说,去年德国陆军前锋打到了离莫斯科四十公里的地方,还不是撤退了?

哈尔德迅速反击:“去年是从西方单向攻坚战,今年我们已经把莫斯科团团包围了,从防御薄弱的东边突击。陆军的事你不懂,你还是专心操自己的心吧”。

邓尼茨好像早就等他这一句话,脱口而出:“是该操心了,海军的汇报会已然成了陆军的研讨会了”。

希特勒不耐烦地说:“这是牵扯到莫斯科的大事要事急事,让他说完你们汇报也不迟。再说,参谋总长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着什么急?”

海军军官们面面相觑,心里直打鼓:一个下午的破事小事屁事一转眼变成了大事要事急事?元首的弯子怎么转得这么快?政治局委员们与冉妮亚、丽达之流,对元首的踞恭无常的势利本性早有领教,也就见怪不怪地各干各的事。

希特勒望着他的爱将频频点头,还不好意思地说,他错怪他了,如今证明,把赫特的第三坦克军团用于莫斯科方向是对的,如果按照他的意见向东跟踪追击的话,绝不会这么快地兵锋指向莫斯科。

哈尔德又一次热泪盈眶,前一次是气哭的,这次是感动哭的——他很少听到元首检讨。既然元首对他这般真诚,他也得掏心窝子。他急忙摆手,眉飞色舞加滔滔不绝:“我的元首,你不用自责。其实,德军能这么快地打到莫斯科远接近地,与陆军关系不大,更不是我擅自调动第三坦克军团的原因,主要是吧,其实我们也没想到,我军刚进入坦波夫州,嘿,北面几百公里的梁赞州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了,起义还蔓延到弗拉基米尔州、下诺夫哥罗德州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当地苏军不愿意向手无寸铁的农民开枪,毕竟这不是三十年代。苏联快要破产了,多半士兵的家乡在新俄国,稍有头脑的士兵都不愿意当殉葬品。斯大林派去弹压的梁赞空降兵学校的学员大部分哗变了”。

“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好!连列宁的故乡都抛弃了布尔什维克,真是莫大的讽刺。”叫好声来自戈培尔,把打磕睡的戈林惊醒了。帝国元帅抱怨惊扰了他的好梦,抱怨的方式是反戈一击:“这有什么稀奇的,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还举起双手欢迎德军入侵呢”。

希特勒也在叫好,大家发现他言不由衷。原以为德军进展迅速有赖于哈尔德指挥有方,或用了什么锦囊妙计,原来是苏联农民在给斯大林添乱。

“我的元首,这全仗您的功劳。主要是您的政策对头,争取了民心。我这不是奉承你,我实话实说”。哈尔德说着说着脸红了,难为情地望着四周,生怕别人说他当面溜须拍马。

这样一说,元首心里吃了蜜一样受用。把一长串热情洋溢地勉励免费送给了他的参谋长,而在整个下午,他吝啬得连一句都不愿意给。

希特勒轻声地掩了嘴咳嗽,看到丽达与薇拉爬在桌子上说悄悄话,很开心的样子,恶声恶气地问丽达:“梁赞农民起义,你们东方外军处知道吗?”

丽达仍然爬在桌子上随口答道:“不知道。”

“不知道?你们没发现一点蛛丝马迹?”他提高声音,语调已经是相当不满了。

丽达赶紧坐直身子解释说,这是苏联长期压抑的矛盾总爆发,是自发行动,而不是外军处策划的,所以事先并不知晓。

元首没声好气地瞪眼。“你没事干不会帮着冉妮亚做记录?”

丽达“扑哧”一声笑了,指着自己的胸脯反问:“记录?你们不是说只有列席政治局会议的人才有资格吗?”

“去,烧水去。”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喝道。

丽达笑嘻嘻地出门,临到门口又摇头摆尾地折返回来,与紧跟在后面的薇拉碰了个满怀。

丽达站到哈尔德跟前,仪态万方地敬了个礼,亭亭玉立,双瞳剪水,宛转蛾眉,口吐幽兰:“总长先生,我建议您在奉承时不要自鬻。想必你一定知道,那些农民起义军中有不少东方外军处安插的特务。东方外军处是您的部属,而你刚才说农民起义跟陆军没一点关系。”

哈尔德怔忡了一下,自言自语:“对呀,我听说起义军里喊得最凶的都不是本地农民”。

海军总司令雷德尔第三次提醒元首,陆军的节外生枝已经占用了一小时零四分的宝贵时间。

希特勒压根儿没理睬他,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一边踱步,一边发表指示。哈尔德赶紧掏出笔,却发现没带纸,希姆莱把烟盒扔给他,他当真在废弃的烟盒上记录元首的最高指示。

第12节 莫斯科指日可下

冉妮亚上前一把夺过烟盒,扔进角落的纸篓子里,摆出一副奋笔疾书的样子,眼巴巴望着希特勒。

元首双手插进衣袋里慢腾腾地转圈,最后踱到窗前,眺望着远山的团团迷雾,慢声慢气地发布指令:

“第一、赫特的装甲部队应快速穿越梁赞,抵达莫斯科正东,然后就地休整。同时,魏克斯的步兵第二集团军跟进。注意,在莫斯科以东80公里的诺金斯克留个口子,让尽可能多的莫斯科军民向东逃窜,减轻市区负担。

第二、莫斯科以西赖因哈特的机械化军团应避开苏军牢固的西部防线向南深远穿插,进至莫斯科东南地区。第4集团军步兵从正面缓慢前进,目的:将尽可能多的苏军吸引在莫斯科以西方向。”

希特勒浑身颤动了一下,猝然尖叫起来:“有一个区域必须特别注意……”

在大家的惊悚中,他的思绪展开翅膀飞到了一年前,眼前浮现成千上万中了毒气的士兵们痛切的撕咬,耳边响起惨绝人寰的号叫——那种惨叫声就像一万把刀切到人的身上,让人觉得恨不得用双手挠破自己的脸颊身子骨才舒服点。

←←←←←←1941年11月18日,为了掩护秘密转入防御的中央集团军群,按照希特勒的命令,第26摩步师绕过谢尔普霍夫向东挺进。

苏军西方面军司令朱可夫以为德军要从南面迂回莫斯科,赶紧把部队北调,通往东面的路畅通无阻,德军两个昼夜就进入了烟雾弥漫、烟囱林立的斯图皮诺。

斯图皮诺位于莫斯科以南、图拉以北,极少有人知晓的神秘地方。斯图皮诺有一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德军沿着一条支线进入工厂,等到大事不好时已经晚了。

德军稀里糊涂地闯进了苏联的生化武器秘密基地,这座大型联合化工厂生产化学武器原料氢氰酸和氰化钾。每月产量有五千吨之多。

这还不算,另一支德军还进入了斯图皮诺东南的专门研发新式防毒面具的工厂,这种防毒面具带有用桔霉素化合物制成的新型过滤器,它不是用来防御敌人的细菌武器,而是防自家的——斯大林打算在发动进攻时在两军交战处抛洒细菌武器,让没有这种防毒面具的敌人慢慢死掉、烂掉。

第26摩步师代师长比尔费尔德立功心切,亲自带领先头团打前锋,进入了诡秘的生化武器工业区。这里是活脱脱的人间地狱,工人们穿着简单的防化服装,呆滞的目光,有小孩,有妇女,有政治犯,还有德军战俘,用行尸走肉形容他们真是太恰当了,因为他们的寿命只有几周。

没有任何防护的德军官兵被泄漏的化学品和放射物沾染,全师九千多名官兵,有一半当场殉命,死得异常痛苦,死得非常难看,其中包括比尔费尔德少将。战斗结束后,幸存士兵的寿命也按天计算,每天有几十人在痛苦与绝望中走向坟墓。

希特勒亲自设想、制订、实施一次战役,因为意外地遇到苏联的化学工业基地,演化成了一场惨烈的溃败。

→→→→→→满屋子的人听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心脏仿佛要跳出来。男人们在叹息,女人们在抽泣。冉妮亚把记满密密麻麻纸的五页纸送给哈尔德。海军高官们头一次听到这个惨案,心灵剧烈震荡着,不再对陆军吹毛求疵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