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之第三帝国 (夕阳西下的时候)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夕阳西下的时候
- 入库:04.13
西普鲁士,狼穴。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信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异常沉闷。
希姆莱离开元首后,一秒钟地没耽误地向其他政治局常委们发出紧急通知,按照此前商议过无数次的预案,戈培尔的总理府、约德尔的最高统帅部、里宾特洛甫的国会、凯特尔的人民议会都高速运转起来,一列列专列载着代表和高官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西普鲁士名不见经传的三等小站格尔利茨。他们德国各地、从各普鲁士、从温暖的黑海、从寒冷的北极圈,从炙热的利比亚沙漠,从波涛翻滚的大西洋,从马尔他,从中亚、从波罗的海、从乌克兰来到这里,出席党代会。
1942年9月7日,由于纽伦堡时常遭到轰炸,党代会改在西普鲁士狼穴召开。主席台装扮一新,元首坐在中间,旁边坐着希姆莱,两旁是政治局常委们。他们身后是一面巨大的、放射着金光的老鹰卐字,两边挂着两条条幅,左边的写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德国工人党”;右边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我的奋斗》”。
与1934年的、拍成电影的那次党代会相比,这次偷偷摸摸的党代会显得非常低调,而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外籍人员增加,有近三分之一的党员是外籍人员,比如元首的贴身小背心冉妮亚也作为代表之一,拿着笔记本坐在纽伦堡市长旁边。这位老一辈纳粹党员作梦都不会想到,他身边的这个东欧女青年肚子里,正怀着他们敬爱的元首的骨肉。、这次党代会的第二个特点是嘉宾人数多而杂,不仅有意大利、日本、罗马尼亚、匈牙利等轴心国领导;不光有西班牙、土耳其等友好国家;不只有弗拉索夫这样的名为盟国、实为占领区的降将,还有戴着头巾的阿拉伯王室人员。看样子,德国元首梦寐以求的成立欧洲联盟已不再是梦想。
会议在早上九点正式开始。由希姆莱副主席主持,在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雷动中,他站庄严宣布:“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
早上的会议就在希姆莱的开场白和元首的动员讲话中结束。为了给会议准备好伙食,负责会议接待的空军早在三天前就开始忙碌,从哥本哈根、维也纳和布达佩斯调来厨师,从克里木半岛运来鱼子酱,从芬兰运来鳕鱼,从挪威运来鱼翅,从柏林运来面包,从巴黎运来葡萄酒,从慕尼黑运来啤酒,从斯摩棱斯克运来伏特加,就连餐桌上装饰的小桃树也是从柏林的那家花店里运来的。
下午分组讨论,此后的两天里都是这样:早上大会,下午小会。此后的会议内容一是修改党章;二是讨论通过既成事实大半年的党中央主席、副主席、政治局常委人选;三是由代表对戈培尔领导的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基本上都是由希姆莱忙活,元首不屑插手,因而出现这样一种景观:会场上吵翻了天,希姆莱忙得焦头烂额,戈培尔众口难辩,难以应付,却看见元首和戈林谈笑风生,谈着与会议内容风牛马不相及的俄国名画问题。
会议已经开了三天,第三天下午,代表们云集在大礼堂里,希姆莱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主席台讲坛前,咽了一口唾沫,正当大家预感他又要发表长篇大论时,他撕哑着嗓子吐出了几个字:“下面由党中央主席阿道夫?希特勒讲话。”
李德把一张纸摆在前面,低头沉思默想了一会,等待掌声停下来后,他缓缓讲话:
“先生们,同志们,为期三天的第十二次党代会就要在今天结束了。这三天是德意志帝国历史上的重大日子,是德国社会各界力量的展示。你们是2300万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党员的代表,代表着8000万德意志人民,同时也是二亿五千万德占区民众免受东方布尔什维克荼毒、免受西方财阀剥削的坚强堡垒。”
元首右臂狠狠地从胸前甩了出去。会场掌声雷动,他略羞涩地低头看了一会儿讲稿,向两边平伸出双手,掌声戛然而止:“自1919年党成立后,在艰难的斗争岁月里,党领导德国人民,推翻了凡尔赛条约强加给德国人民的痛苦,消灭了失业,振兴了德意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善的福利体系,经济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
元首抬头缓缓出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笑容:“在这次大会上,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战友们欢聚一堂,联络感情,交流经验,共同祝愿,这也是这次扩大会议的初衷。目前,我们德国人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北非、中东,成为横跨欧、亚、非的空前帝国,德意志东欧联盟即将成立,我们的军队正从胜利走向胜利……”
他激动起来,举起右拳,一遍一遍咂眼前的空气:“你们要记住,一个只懂得抗议的国家,是一个没有骨头的国家!一个只懂得抗议的政府,是一个没有骨头的政府!当我们的尊严、领土、生存空间都遭受践踏的时候,还不知羞耻地抗议,这是不要脸的行为。我们德意志民族就要用铁和血解决问题,这就要依靠你们,为了国家的安全做出最有价值的斗争和牺牲。”
他右手朝上伸出食指和中指,然后反复地劈向前方:“在战争中,软弱的人被剔除,不坚定的人将被淘汰,他们并不属于我们这个精英队伍。老一辈的逝去了,年轻一代将成长起来,构筑我们新的国防堤坝。”
伴随着一阵喧扰,大礼堂的旁门打开了,几天来忙碌在幕后的德国男人、女人,士兵、厨师和服务员进来站在走廊里,激动地聆听元首的演讲。刚从柏林匆匆忙忙接来的文工团的男女演员和军乐队们站在主席台两旁,一个军乐队手中的军鼓不小心掉在地上,发出大煞风景的、令人浑身痒痒的、余音环绕的声音。
在重复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后,元首双手握拳、拳心朝下放到肩上:“过了今天,大家就要离开这里,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奔赴各自的战场。你们切记自己肩上的重担。德意志人民的成功,必然引起美帝国主义的扼杀。我们要保卫我们的胜利果实,决不向敌人屈服。”
元首抬头目视着前方,像模仿中国的八卦掌一样,右掌从肩膀上猛然推出,用尽全力高喊:“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万岁!胜利万岁!德意志万岁!”整个大厅里“道埃赫郎木特(德意志)”久久回荡。
军乐队响声,男女文工团员们高唱战歌,从元首到服务员、从德国代表到嘉宾同唱起一首歌:
战旗高高举起,队伍紧紧排列,冲锋队踏着坚定的步伐前进,同志们冒着红色阵线与反动派的枪林弹雨,牺牲者的精神与我们一同前进。
万人空巷,路已清空,国社党万字旗,是人民的唯一希望。
期待自由和面包的理想。
正当此刻,冲锋号令已吹响,快去战斗!
我等是箭在弦上。
让我们将元首旗帜,插满大街小巷。
苦难结束后,就会是天堂。
第12节 家庭风波
党代会结束的当晚,元首到上萨尔茨堡山间别墅小憩。
夜阑人静,路人稀少。与鲍曼和副官们分手后,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征服者提着皮箱,独自走在贝格霍夫大街上。
临街公寓里空无一人,看来爱娃他们到山间别墅去了。李德返身向那里走去,几分钟后,远远瞥见旗杆上低垂着头的红旗。进入院子里,听到屋子里嘈杂声不断。他看到除了那辆大奔驰外,还停着一辆甲壳虫。他知道今晚与爱娃办不成事情了——丈人与丈母来了。
“格利特、格利特?”他喊叫着小姨子的名字。“来了。”应声出来的是姐姐爱尔莎。
“回来了。”大姨子明知故问道,接过皮箱时在他耳边留下了一句耳语:“爱娃正生气呢。”
“什么?”他一怔,脚步不由地停了下来,直到大姨子推他一把。
李德进屋,嘈杂声嘎然而止。从暗夜里猛一下来到灯火辉煌处,灯火刺得他微微眯缝起眼睛,更让他不适应的是随着他的出现,客厅沙发里围坐着的人僵化了,像探照灯一般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最友善的目光来自姐姐爱尔莎的丈夫,只是在众人面前,他试图在友善里掺进冷漠,不过没有成功,毕竟他的工程师,缺少演员的天赋;最怨恨的眼光自然是妹妹格利特,这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一向为二姐打抱不平,并随着年龄增大,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最凶狠的目光是爱娃的母亲,正应了那句俗语:“丈母娘见了女婿,像见了孵蛋的母鸡——谁也不能惹。”爱娃的眼睛已经变成一对大桃子,从看了他第一眼后,泪水顿时化成了倾盆大雨。
半晌,还是爱娃父亲打破了尴尬,苦笑着打招呼:“我们的大英雄回来了?累了吧,坐。”
“屁的大英雄,到处乱洒种子,流氓。”爱娃突然爆发,气氛忽然大变,大家变得喘不过气来,刚坐到沙发上的元首腾地站起来,脸变得发白;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战之钢铁风暴 (搞个锤子) 起点VIP2016-07-31 抗战烽火穿越到抗战之前成为东北军驻北大营的一个营长。时间是9月12日,距离918事变只有六...
-
十国千娇 (西风紧) 纵横VIP2016-7-25五代十国后期,赵匡胤还只是中级校尉,这时一名禁军小队长就已经知道他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