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一般商人百姓都只允许娶一妻,最多可再纳一妾,但纳妾得缴一笔重税。

  同时朝廷也鼓励年青的寡妇再嫁。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杀手锏,还是朝廷正酝酿着要颁布一条法令,鼓励外族的女子嫁给汉人。那些外族只有为大汉立下军功,或者成为朝廷需要的优秀人才,或者他们家的女子嫁给汉人男子,才能入大汉国籍,能正式享有大汉国人的权利待遇。

  朝廷灭东吁、南越,各军将领们都得到了朝廷的一项任务,就是把那些未婚女子送入京。这些年青女子当然不是要送进宫,而是将送去各边疆移民区去,安排给那些拓边的未婚移民们做妻子。

  这也是朝廷稳固边疆的一项政策,移民边疆的本来就多是中原的穷人,因此未婚者也是最多的。去了边疆,找女人更难。朝廷便用了这个办法,直接把大量征服地区的年轻女子送去边疆,将她们许配给移民们。

  之前已经有许多日本的年轻女子做了移民新娘,但这个缺口依然很大。

  “未婚且适婚的女子数量确实不多。”郑芝龙道,“而且好多土人女子,实话,长的既矮又丑,我真不忍把她们送去给拓边的弟兄啊,怕挨骂。”

  “哈哈哈!”

  刘钧和傅山几个都忍不住大笑。

  郑芝龙这话也是实话,倭人、马来人、中南的那些各族土著,确实都是既黑又矮还丑,尤其是许多土还有各种各样的古怪风俗,比如缅甸就有一些土著,女人有个习惯,从就开始在脖子上戴铜颈圈,年年增长,最后把个脖子撑的长长的,土著觉得美,可汉人觉得跟个鬼怪似的。

  又有许多土著,习俗是纹面,把一张脸纹的全是青黑图案,更像是个鬼。

  此外还有那什么穿鼻钉的、唇钉的、眉钉的,都是汉人难以接受的。

  还有许多土人都普遍有一个习俗,就是早婚。十来岁就结婚了,尤其是中南半岛以及南洋诸岛,十一二岁成婚大有人在。

  这就导致了真正适龄还未婚的少女很少,十岁以下的倒有不少未婚的,可不少汉军将领都没办法把这些人也当成适婚女子送去京师。

  才一米四一米五,完全就是个孩子。

  傅山一下子能弄到五十万女人,那也是因为安南人口基数本来就大,而且这边算是比较开化了,很多地方与汉人习俗相似,没有那种种古怪习惯,也不会有这么多早婚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傅山可不管什么结没结婚,他只管年龄。

  只要满了十四岁,到三十岁的,基本上就是看着比较年轻,且还能有生育的,也不管你是结婚了还是寡妇还是根本就是有丈夫孩子的,都直接抓了送进京。

  “咱们大汉还有这么多弟兄没有老婆呢,反正这些安南蛮子也用不着老婆了,他们以后得为大汉挖矿修路做工,能给他们留条命,再给他们碗饭吃,再给他工钱,已经是非常的开恩了,还想要老婆?起码年轻的女人不能继续留给他们。”

  这番话很赤果,很强权,但也是这个时代里的普世观念。

  在许多汉人眼里,那些外族根本就不能算人。其实不只汉人这样想,其它各族哪个不是这样,以前蒙古人会把汉人当人?女真人会把汉人当人?

  对那些被征服者,要么成为奴隶,要么就只有去死了。被征服者连性命都属于征服者,更别他们的财产、妻子、儿女了。

  大汉对于南越的被征服者,也不客气,他们的土地他们的家园,都属于朝廷的了。他们年轻的妻子、女儿,也属于朝廷。

  但大汉还算仁慈,起码不会把他们的妻女卖作奴隶,充做营妓,只是去给大汉拓边的未婚男子配婚而已,不定生活还比过去更好。至于什么人权、个人意愿这些,在这个时代真的什么都不是,起码那些不能吃。

  那些东吁男人、南越男人,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太悲惨,朝廷不会让他们留在故土,不会分给他们田地,但会给他们安排工作自食其力,去探矿修路做工,也是会有工资的。若他们有本事,将来自己可以再娶一个更好的。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也能弄到女人。”刘允升喝了口酒,“在南洋,奴隶贩卖很兴盛,只要有钱,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黑人白人都能弄到。一个年轻能生育的女奴,其实很便宜。朝廷其实可以直接买,然后再给那些没娶亲的大龄汉人,就算朝廷加收手续费,相信也有很多人愿意买的。”

  人口买卖....

  刘钧夹了几口菜,却没有马上回答。

  想了想,刘钧道,“这倒不是不可以,可以做为一种补充手段。不过也还可以想些其它办法,比如建一家专门的婚介公司,到南洋各国甚至是印度等地去。”

  刘钧的这种婚介公司,本质上其实跟买人没区别。

  只不过名义上不是买,而是给娉礼。刘钧相信,只要给那些国贫穷人家父母手里的娉礼足够,他们才不在意是卖女儿还是嫁女儿呢。

  若是能够把信誉做起来,相信也有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到大汉吃香喝辣的,顺便还能跟着沾光,哪天还能跟着移民大汉呢。

  现在在大汉民间的婚嫁,娉礼节节高升,一般人想娶个汉人女子,真心负担很重。如果有年轻的外族女子可以娶到,娉礼钱还不多,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太介意是不是外族的。就跟先前那些日本新娘一样,现在不大都过的还不错。

  郑芝龙道,“等我们灭了准噶尔,正好又能弄个几十万年青女子回来,到时又能解决几十万个光棍娶老婆问题了。”

  “别这样,搞的我们西征准噶尔,好像就是为了去抢女人似的。”刘允升笑道。

  刘钧倒是很直白的道,“不光是抢他们的女人,还要抢他们的牛马、抢他们的地盘,以后那里也都是大汉帝国的疆域!”(未完待续。。。)


[正文 第753章]

  皇帝又要御驾亲征了。>≥

  这个消息,迅传遍了京师百官耳中。

  一开始,大家还半信半疑,觉得不太可能。大家都以为皇帝是要御驾亲征中南半岛呢,这前线不是打的很好嘛,破了南越的都城升龙府,破了东吁国都阿瓦,又破了真腊副王城普利安哥,破了东吁南方重镇大光,破了广南阮氏王城顺化......

  这不打打的挺好吗,怎么皇帝还亲征干嘛?

  难道是要去打南洋的荷兰人?荷兰人现在还死守着爪哇的巴达维亚不肯投降呢,可听说爪哇的马塔兰和万丹两国都愿意出兵助大汉攻打巴达维亚啊?

  等最后消息传出,说皇帝这次御驾亲征不是南征,而是西征之后,官员们都齐齐失声了。

  西征?西征征谁?

  征准噶尔,征卫拉特,哦,原来是漠西蒙古人,但这些漠西鞑子不是很老实的呆在西域嘛,也没听说他们犯边越界啊?

  有消息灵通的,这个时候帮大家解了个疑惑,原来准噶尔现在已经成西域霸主,拳打沙俄,脚踢哈萨克,这还又准备灭了叶尔羌,连之前归顺大汉的乌思藏和硕特固始汗,和远走里海之滨,在伏尔加河下游建立汗国的土尔扈特人都又拜了准噶尔汗巴图尔珲台吉做卫拉特汗国的大可汗,他们甘做小可汗。

  原来是这么个消息啊,看来这些个漠西鞑子确实能折腾。

  但百官们转而又奇怪,这跟大汉有半个铜元的关系?

  那什么沙俄、哈萨克、叶尔羌,甚至就算是乌思藏,那都跟大汉有什么关系?

  巴图尔珲台吉与他们之间的攻伐,那顶多算是狗咬狗吧,反正西域离中原十万八千里呢,只要他们不越过嘉峪关,不越过金山山脉,不越过昆仑山,随他们怎么打去就是。

  可大汉天子却要御驾亲征,西征卫拉特人。

  于是乎,许多官员都觉得太奇怪了,皇帝莫不是在京师呆的有些腻,想出去威风威风吧?

  在这件事情上,京官们出人意料的都态度一致,觉得西征卫拉特,有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之疑。

  有些官员话更直白点,漠西有啥啊?沙漠、高原,乌思藏的牦牛,吐鲁蕃的葡萄干?那点玩意,大汉缺?

  大汉有漠北漠南,根本不缺牛也不缺马,奶肉和皮毛,多的是。

  有那闲功夫,不如抓把劲把中南诸土著给干趴了,把南洋岛夷给灭了,中南那么多肥沃的土地,南洋上的香料、矿产,这些收入囊中多好。

  似乎现在大汉的官员们都比较务实不务虚了,大家都比较在意实利。

  说白了,这些官员都觉得漠西没油水,打仗划不来,搞不好会亏本。

  这么能算计,刘钧听到东厂的奏报后都不知道该感到高兴还是高兴。不过他起码没不满,毕竟这些官员很务实,也没有说是怕打仗,只是觉得不划算而已。

  厌武惧战,这才是最可怕的。

  大汉连年征战,但几乎都是对外作战,且连连胜绩,不但开疆拓土,也确实带来了许多战争红利,上到官员下到普通百姓,都不惧战,都不怕打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