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尤其是现在的军屯田租以及关税商税地方也还都有部份截留,这使得不但朝廷收入在增加,地方上可用的钱粮也更宽裕了。

  崇祯当了多年皇帝,眼光也早火眼金睛,他能清楚的感受到这两位辅臣与以往的那些东林党辅臣不同,不搞党争而是一心做实事。也与温体仁薛国观这些人不同。这些人只懂迎逢同样没有真正的治国之才。

  梅之焕见到皇帝亲自站到殿门口迎接,连忙上前行礼。他紧走几步,却引得一阵咳嗽不止。

  崇祯见了,上前亲自搀扶,“先生为国操劳,要多加注意调养,回头朕让御医上府去为先生好生诊断,开些调理温补方子,从内库里拿最好的药材。”

  “老臣多谢陛下,年纪大人,不中用了。”

  “朕还要倚靠先生治国,为朕处理国政,中兴大明呢。”崇祯一面说,一面甚至把自己身上的貂皮大氅解了下来,为梅之焕披上。

  入殿后,崇祯又让宫人为梅李取来软椅,并搬来铜炭盆放在二人面前取暖。

  坐定之后,崇祯提起今天的正事,可他刚开了个头,梅之焕便立即态度坚决的反对出兵攻打义州。

  “陛下,大明虽然平定了中原流匪,可就如人之大病初愈,眼下正是虚弱之时。朝廷虽在朝廷各项改革,可一时之见也无法收到功效。此时朝廷要集中重兵与清军决战,非正确之法,实冒险之举。一旦战事失败,或者迁延不决,那朝廷重兵集于关外,一来中原流匪可能死灰复燃,二来十余万大军集结关外,对于粮饷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朝廷负担大大增加。若胜,仅仅是拿下一个义州,对朝廷在关外局势并无多大助益,若败,锦州必然不保,辽西门户顿开!”

  “老臣斗胆,请皇上下旨,以后但有敢言与清军决战者,皆斩!”梅之焕说出几句硬邦邦的话语。

  崇祯心中不快,脸色渐沉。

  “难道首辅对于我大明边军如此无信心?就一定认为我们打不赢东虏?”

  “老臣不是对大明边军无信心,而是陛下委臣以首辅,老臣必须稳重持国。臣是首辅,不是将领。犹如一军之中,将军可以奇兵谋胜,但主帅却不能总寄希望于侥幸。陛下,眼下朝廷形势正在转好,待休养三五年,那时朝廷实力恢复,内部安稳,再向外征讨,何愁辽东不复?又何必急于这一时半会?”

  “可我不攻建虏,建虏却会来攻我,难道我们就任由建虏一步步逼近?”

  “陛下,此事早有商议定论。清军屯义州。我军驻锦州,他来袭扰,我亦可反袭扰,他不让我锦州屯田。我们亦不让其屯田。两军各据城池对垒,不要浪战,清军一时半会亦奈我何?”

  “若清军大军来围锦州?”崇祯又问。

  “若清军倾巢围攻锦州,我军坚守锦州,凭城池之坚固。粮草之充足,可保起码一两年不失。而若贼敢倾巢而来,镇南侯所部正可趁虚直捣虏穴,此正是贼取败之道,我大明正求之不得,何惧之有?”

  崇祯板着脸,心里却有些不能接受,首辅的这种策略,明显是被动挨打。等三五年?崇祯是一年也不想等了。

  “若调陕西孙传庭与四川秦良玉至锦州,可否能夺取义州?”

  “陛下!”梅之焕无奈的喊道。

  “先生。朕意也不必与建虏决战,但义州必须得夺下。不然锦州无法安全,锦州若有失,整个宁锦不保,朕不能冒这个险。我们集中兵马,趁敌不备,摧毁义州就收兵。”

  “陛下,朝廷调动大军,岂能瞒过建虏?我们增兵锦州,建虏必增兵义州。到时两军对峙,就势成骑虎了。”

  梅之焕叹息,皇帝的意思本来还是想打这一仗,变着法子来。哎。

  “陛下,李自成、罗汝才等大贼还未就擒,一直还盘踞在陕西四川边界山中,若是秦良玉与孙传庭出关,只怕到时二贼就会趁机复起。”

  李长庚也劝说道。

  可两个越劝,却反而越发坚定了崇祯的要打义州的决心。

  当天稍后。崇祯召集内阁大学士以及九卿议事,最终决定出兵摧毁义州城。

  诏总督孙传庭率猛如虎、虎大威等秦军入辽,调四川总兵秦良玉率川兵入辽。

  诏湖广提督刘钧率楚军自海上渡海攻辽!

  皇帝要反攻鞑子。

  这个消息,几乎在瞬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师各大街小巷。一开始还有人不信,可很快消息就得到了确认。

  大明几十年来对后金胜少败多,甚至鞑虏几次突入关内,烧杀掳掠,明人对建虏是恨之入骨。若是以往,也许听说朝廷要发兵辽东,大家会充满担忧,怕又要加征粮饷。而现在,朝廷刚减免掉了三饷的一半加征,且朝廷去年平流匪败红夷,满朝野上下正是信心大增的时候,对朝廷的出兵辽东,个个都充满乐观。

  若是能胜,谁又会畏惧战争。

  当满京师都在议论着朝廷大军将如同大败鞑子时,梅之焕却躺在府里的书房中,不停的咳嗽着。皇帝最终还是决定出兵,还抽调孙传庭和秦良玉北上。

  哎,这个执拗的皇帝啊,梅之焕又是一阵咳嗽。可他知道,自己已经劝不动皇帝了。

  “大人,皇上驾临。”管家跑来禀报。

  梅之焕起身,不明白这个时候皇上来做什么。

  崇祯依然是微服而来,他还带来了几名宫里最好的御医。

  “先生,朕让他们来为你好好瞧瞧身体。”

  “没什么可瞧的了,油尽灯枯而已,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梅之焕叹道。然后道,“陛下既然坚持要调孙传庭和秦良玉入辽,老臣无法劝阻,只有一个建议。既然决定要打,那就全力打这一仗,不要再有半点犹豫,请陛下调镇南侯率湖广三镇,并水师舰队一同赴辽,集中全力,与建虏一战。”

  崇祯惊讶,“先生不是反对决战吗?”

  “臣是反对决战,可如今陛下要和建虏打,那就不如大打,全力去打,如此才能多一些胜算。”

  “此事朕会考虑的,先生身体不适,这段时间先在府中休养,暂时不必操劳内阁事务了,朕让次辅暂领内阁。”

  梅之焕心中叹息,他听出皇帝并不打算接受他的建议,不想调刘钧入辽。而这让他休息的话,确实是对他的关照,也许还有趁机让他休息,以免干涉到他反对的这场大战吧。想到这里,梅之焕有些心灰意冷,当下干脆闭起了眼睛什么也不说了。

  “先生好好疗养,等身体好了,朕还要倚靠先生辅政治国。”崇祯的话语在耳边响起,然后脚步声响起,皇帝离开了。(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150526、立缘的支持!


[正文 第282章 太子南京监国]

  慈庆宫,张皇后寝宫。

  张皇后虽为当今皇上之嫂,可却极得崇祯皇帝之敬重。明熹宗病危时,遗命传位自己的五弟信王,即如今的崇祯皇帝继位。崇祯之所以能够顺利登基为帝,张嫣出了很大的力,因此在崇祯登基后,为张氏上尊号曰“懿安皇后”。

  此后,张皇后也一直居住在慈庆宫中,深得崇祯和周皇后和敬重。

  宫中的初春依然很冷,宫城外已是春风拂风,春回大地,百花盛开。

  炭火燃烧的暖阁里,暖意隆隆,却嗅不到半点烟熏火燎的味道,空气中只弥漫着淡淡的白烟,那是龙涎香在仙鹤香炉中燃烧。

  从午后的浅睡中醒来,年轻美貌的张皇后抚着乌黑的头发,有些困顿的睁开眼,“谁来了?”

  “禀娘娘,是皇后与太子及两位公主来了。”进来的宫女低头回道。

  “快请她们进来。”张皇后连忙道。

  周皇后带着十一岁的皇太子朱慈烺走了进来。皇上的眉间带着忧色,神色不安,张皇后一见,有些意外。最近这段时间皇上心情极好,宫里上下的宫女太监甚至嫔妃们也都跟着轻松高兴,却不料皇后有这般神色。

  “妹妹,发生什么事了?”

  周皇后今年才二十八,比张皇后还小五岁,她本是苏州人,自幼家贫,后随父迁居北京。父亲周奎在京以算命为生,后来信王选妃,由张皇后以嫂代母,在众多侯选中挑中了美丽商庄皮肤白腻的周皇后做了信王妃。

  因这层关系,周皇后与张皇后关系极好,平时有什么事情都对张皇后商。

  “姐姐,有件事情想请你拿主意。”

  “是什么事情,说来我帮你看看。”

  周皇后叹惜一声,拉着皇太子的手对张皇后道,“今日首辅梅先生上奏陛下。提了三件事情。一是让陛下调镇南侯率军赴锦州参战,二是让太子往南京监国,三是乞骸骨归乡。”

  “啊?”张皇后惊讶的轻呼一声,“梅先生要辞职。还要让太子去南京监国?”

  “是啊,最近皇上好像与梅先生因攻打义州之事意见不和,皇上让梅先生休养。梅先生就上奏要调慈烨去锦州,还要太子去南京,并提出归乡请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