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工坊的势头很好,赢利也不错,要继续保持下去。”如今这个形势,到处一片混乱,兵荒马乱的,那些乡绅地主甚至商人们,也都在大量招募训练家丁护卫,采买武器,而朝廷现在对这种情况,也渐渐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理的并不严格。甚至各地方上,除了官练的练勇外,地方乡绅们开始大办乡兵民团,都是朝廷默认的。
这种情况,就使得现在军械生意很是火爆,寻常的刀枪箭矛需求很大,就是刘钧火器坊生产的这些火铳火炮,也一样不愁销路。尤其是现在刘钧的火器行已经把品牌打出来了,质量很过硬,虽然价格高些。但质量有保证,还有是许多人慕名来订购火器的。
“上次我给你们补充了一批工人,咱们的火器坊现在的产能提高了不少,但现在我又有一张大单子要交给你们。时间很紧,你们得抓紧赶货,还可以去多挖些工匠回来,另外自己也多招募些学徒工人,还得让工匠们多带些徒弟。银钱不是问题。现在赶货第一,大家明白吗?”
刘钧这次带来的订单确实很大,整整五万杆火铳,其中刘钧自己要练五万新兵,因此他自己就开了两万杆的火铳,虽然并不是所有兵都配火铳,但火铳不比刀枪,消耗较大。
另外秦良玉也向刘钧订购一万柄火铳,她在上次见识了刘钧九头鸟火器犀利后,便也决心给自己的白杆兵配备一定的火器。以提高白杆兵的战斗能力。秦良玉也和刘钧一样,得到皇帝训练新军的要求,秦良玉准备把白杆兵增加到三万人,这还没包括将隶属于刘钧的重庆参将和夔州参将的两营六千白杆兵。
而梅之焕、李长庚、袁继咸等督抚也都要训练新军,他们要训练五万新军,也准备走大量配备火器的路子,三人也一下子向刘钧下了总数两万杆的数量。
五万杆火铳,这是一个大订单。不过,时间很紧,都等着这些火铳装备训练。
“全都是飞龙铳?”赵顺听到五万杆火铳的订单时。也震惊的不轻,不过马上又惊喜激动起来。
“嗯,诸位督抚总兵们见过我们的飞龙铳后,哪还愿意再用落后的鸟铳。五万杆。全部飞龙铳。”
“多少时间要货?”
“最多三个月时间就得全部交货,可以分批向各客户供货。”
赵顺闻言连忙摇头,“时间太紧了,我们现在一月最多能钻一万杆铳管,五万杆,起码得五月时间。”
“我没那么多时间给你们。你们得想办法把产能提起来。总之,原料不够就加紧采购,人手不够就去招募,要是工匠不够,就想办法去挖人。三个月时间,最迟三个月,所有五万杆飞龙铳全部得到货。”
“侯爷,咱们这批货,售价多少?”
“十两,通通十两一杆。”刘钧回道。
“啊,怎么才十两,我们先前不是卖二十两一杆吗?”另一个负责帐目的管事惊道。
十两一杆飞龙铳,这是刘钧订的价。原来二十两,那当然是因为开价高。现在几位督抚加上自己一下子订购五万杆,还开价二十两这不现实。而且实际上,火铳的造价并不高,朝廷一般鸟铳成本甚至只要二两银子,当然,那是偷工减料版的,但就算足材实料且是更先进的飞龙铳,造价也不会太高。
尤其是刘钧现在的火铳坊规模这么大,还采用了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后,不管是原料的采购还是制造加工的人工成本等,都大大压缩削减了许多成本。
而飞龙铳比之鸟铳更先进的,也多是些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而已。
现在刘钧的火器坊,一把飞龙铳的全部制造成本,已经压缩到了五两银子。因此,就算刘钧把原来的售价下降到了一半,收十两一杆,也还有一倍的利润。
当然,这是大批量的采购,还是自己人的订单,才有这样的价格。如果是其它的单子,肯定没这么优惠的,若是零散的小单,则价格会更高一些。但总体上来说,价格还是大幅度下降了,不过刘钧预计,飞龙铳降价后,销量肯定会上升,能争取到更多的客户。
飞龙铳价格低了,也就能有更高的竞争力,把一些原本想要买鸟铳的客户,抢夺过来。毕竟现在火铳坊生产能力大增,只要抢到更多客户满负荷的开工运转,才能赚到更多钱。
“另外,火炮坊也得扩大规模,我们这次也得到不少火炮的订单。”
上次刘钧拖着几百门炮去四川作战,火炮立功极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损耗也大。现在铸造的火炮,大多以青铜为主,铁铸为辅。青铜炮成本更贵,但性能更好,一门青铜佛郎机能打一千发,而一门铁铸炮,却只能发六百炮左右。而如果战事激烈,火炮射击比较密集,间隔短,那寿命还会下降,铁铸炮下降更厉害。
好在打废的炮还能再回收重铸,尤其是青铜炮。
不过火炮终究各部配备的比率较少,但刘钧得到好几万新军的订单,也是一笔不小的单子了。
“这次我希望我们自己能开始铸造一些千斤红夷炮或者三千八百斤的重炮。”刘钧对赵顺又提出了一个要求。红夷炮虽然沉重,野战性能不强,但如果是打会战或者攻城战的时候,却也有别的火炮能以取代的重要功能。
红夷炮能打的更远,因此可以攻城,或者用来远距离打散、破坏敌人的结阵,总体来说,各种炮都有他们的作用,不存在哪种炮有用哪种不好用的可能,而只是能不能更好的发挥利用各种火炮而已。
你拿红夷大炮来装霰弹打近战,明显就是使用失当,用虎蹲来攻城,也明显期望过高。刘钧希望给自己的部队装备一些红夷大炮,就是为了能让自己以后作战时,有更多的战术选择,拥有更强的战斗能力。
“铸红夷大炮技术上我们没有问题。”赵顺向刘钧保证道。
“那就好,现在我还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们,我们接下来要再建一个造车坊,打造辎重营的厢车,以及战车营的战车,以及炮车等。我们以后对各种车辆需求很大,因此自己建一个厂子,招募一批工匠,自己采购材料自己造更可靠,也能更便宜一些。”
“另外还要建一个绵甲坊、建一个铸盔坊,建一个被服坊!”
刘钧一口气提出了许多计划和要求,赵顺等管事们一个个都认真的记下,瞬间觉得肩头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咱们先建坊满足自己的装备,然后再想办法扩大生产,对外销售,赚取利润!”刘钧的野心很大,建军工作坊,不仅仅是要投钱进去,而是打算以后还要反过来赚钱进来。不过,要做到如现在火铳作坊一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完待续。。。)
[正文 第201章 阎王贴]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温暖的阳光自澄净无云的蓝天斜照下来,把赵良佐的身影投在平坦的青石板街面上。赵良佐脚步匆匆,全无兴趣关注街道两边那密密麻麻的店铺。这些店铺的房檐并不高,但门面却都很宽,有绸缎老店也有东瀛倭刀,此外川广杂货,南货铺,口外皮货发售,西洋货物俱全等等各种招牌幌子,琳琅满目。
街道上,乘轿的,骑马的、跨驴的、步行的,熙熙攘攘。
来自东西两洋、四面八方的客商,通行在这街市上,携带着各种商货。门前挑着灯笼的茶社里,更是座无虚席,还有说书的瞎子,唱曲的盲女。飘着香味的酒楼,人声鼎沸,随着香味飘荡的还有歌伎的哧哧笑声。
虽然大明朝到了如今,北鞑南倭总算是平定了。可北有建虏兴起,南有流寇坐大,天下比之从前越加的混乱,一天不比一天。陕西河南连年遭灾,各地饥民四起做乱,连武昌城里的米价,都涨到了一两银子一石。
可就算如此,当赵良佐行走在武昌城中时,依然有种恍惚的感觉。在这里,依然是金迷纸醉,歌舞笙平,就好比南都、扬州那些江南繁华之地一样。
刘良佐去过北方,甚至每年都会走遍北方的那些大城市,北京、大同、太原、西安、洛阳、开封等,北方与江南不止是地域的不同,差别的不止是气候,更似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
在半个月前,武昌城里也曾经有过不少变化,乞丐增加了许多,粮价上涨了,甚至还有许多流民不断的涌来,茶楼酒肆里的那些士绅豪商,脸上的笑容中也往往夹着几丝担忧。甚至不少有钱人,已经开始准备迁往长江的下游。
原来有钱也难买到的田产。市面上也一度开始有了出售,甚至田价还开始下跌不少。
然后,这一切就在半个月前,突然又如随风而去。武昌城里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物价也下跌了,流民乞丐也少了。田地也重新有市无价了,那些打点了行李准备搬迁的人,也重新把行李放了回去,一切照旧了。
原先闹的很大的献贼曹贼们又被官军击败了,献贼还被生擒了,流寇们终于是不成气候的,原来让武昌城一度紧张的流贼已经消失无踪,整个湖广境内都找不着有名号的贼匪了。武昌城终于又安全了,可靠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十国千娇 (西风紧) 纵横VIP2016-7-25五代十国后期,赵匡胤还只是中级校尉,这时一名禁军小队长就已经知道他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
-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创世VIP2016-08-01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开启火线系统,购买枪械,兑换人物,纵横战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