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这速度太惊人了。

  以致于一直在旁边观看的李春江都不得不低声提醒刘钧。“兵贵精不贵多啊,你一下子招这么多兵,只怕未必适合。”

  对于这老伙伴,刘钧只能回以一笑,“这我也知道,只是现在不比原来,我们不再能龟缩于这鄂东一隅了,你也看到了,熊总理招我前往襄阳,要面对的可是张献忠、曹操等悍贼,而这些贼人最擅长的就是流窜做战,他们动不动就能裹挟起数万甚至是数十万人,如果我们还是几百号人,那真的给人塞牙缝都不够。”

  另外刘钧心里还有些没出来,“时间已经不等人了,贼人将会再一次死灰复燃,星火燎原。同时,刘钧这般大举扩编,心里更多的是在防着襄阳的那些头上司们。没有数量,仅凭着几百号人,不被贼匪吞掉,甚至随时可能被那些上司吞并甚至出卖。虽然现在确实膨胀的有些快了,可就好比有些生物面对危险的敌人,会把自己迅速膨胀起来威吓敌人一样。你只有六百人,再精锐也没有人怕你。可如果你有六千人甚至是一万人,那就连皇帝,也不定得高看你几分了。

  乱世之时,有兵就是话语权。原来好多将领都是占着兵额吃空饷,可到了此时,一些有野心的将领已经开始暗自私扩兵马了,就如左良玉,到了几年后,就已经号称麾下八十万大军了。

  刘钧带着李春江等一行人走下高台,来到下面的一排长桌前,看着文书们登记名册,发放号衣,号帽,号牌。那牌桌子很长,除了登记名册发放号衣号牌号帽外,后面的还开始发放各种装备。

  张秋生看着游击将军走到面前,激动的手都有些发抖。

  “长官好。”

  “嗯。”刘钧对他了头,然后走到那桌案前,“他的装备是什么,摆出来给大家看看。”

  桌后的那名文书连忙站起来,这些文书其实大多都不是九头鸟的人,而是刘钧为了应付今日这样的场面,特别从县里各大书院借来的学生,让他们来帮忙登记发放物品,当然也不白来,每人一天五分银子,书院也乐得帮新任的游击将军一个忙,各书院派来了数百名学生。

  桌后的那文书是个连童生都还不是的书生,麻城书院众多,文风鼎盛,许多稍有些条件的都跑到书院里读书。年轻文书看到刘钧显然也很激动,连忙站了起来,有些结巴的道,“回刘将军,这位兄弟是步兵队的伍长兼藤牌手,按规定,他的主要装备是六斤藤牌一面,腰刀一把,双插一副。合力弓一把,箭三十支,另有短剑一支。”

  不得不,兵虽是新招,但刘钧对于士兵们的装备还是准备的很充足的。晚明之时,虽朝廷,武备驰废,可另一方面,大明的商业也前所未有的繁荣,可以。只要有银子,就没有买不来的东西。

  就好比早几年被熊文灿招安的郑芝龙,号称富可敌国,拥有超千万两银子的身家,远超朝廷的年度财政收入。郑家拥有船队数千艘,每年的海上贸易额达数百万两之多,每年甚至能获利超过百万之巨。

  郑家的船队甚至根本就是一支极庞大的海上武装,许多船都拥有数十门大炮。

  这也就是大明,一面朝廷穷。百姓穷,可另一面,许多官绅地主海商盐商们,却都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甚至他们的私人武装都远超朝廷的军队精锐能战。也正因此,这个时代,特别是在广东福建等沿海之地。各种地下的军工坊多如牛毛,不刀枪弓箭,甚至就是红夷大炮。也都能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

  刘钧暂时手上有不少银子,他本身也有不错的信信誉,因此当他打算扩兵之后,就开始大肆采购军械,而短短一月之内,他要的各种装备就都已经到货。

  张秋生的装备除了藤牌、腰刀、弓箭外,还有双肩帆布背包一个,另外明盔一、绵甲一套。还有宽边笠帽一,作训服两套,作训靴一双。外有雨披、号衣背子,牛皮腰带、绑腿。一单兵帐篷,一床毡毯。

  此外还有一个挎包,一个水壶,一个掌心雷袋,战时配两枚掌心雷。饭盒一个,干粮袋一个,战时配十天的干粮。此外还有火镰火石一套,工兵铲一把。

  而做为刀牌手,战时还要携带铁蒺藜十串,每串六个。

  零零总总,装备一大堆。

  “这么多装备?都是这个刀牌手一人的?”

  “是的,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刘钧头道,虽然看似东西很多,不过全装备起来,其实也不是太重。那个双肩帆布背包,可以把帐篷毯子备用衣物靴子雨披都装进去,而绵甲头盔可以穿戴身上,也可以装进包去,那个包能装的东西实在很多。

  另外有一个挎包,也能装很多东西。干粮袋也可以斜挎背上,水壶可以挂皮带上。

  全副武装的话,张秋生的负责重可能达到三四十斤,不过刘钧认为,宁愿多带一些,也比好过只拿着简陋的武器去打仗。

  火兵的装备倒是少的多,火兵没有绵甲,他最主要的装备是一口铜锅,另外一根尖刀棍,可充做扁担,另外两只木桶,既可用来挑全队的补给,也可以用来打水做饭。

  而火器队的火铳手们,则是装备一把飞龙铳,配有铳套,以及一个弹药盒以及一个弹药背袋,在战时,火铳手们会分发携带一个基数二百发的定装弹药在身上。

  每个士兵的装备都不少,但真正比较花钱的还是那绵甲和铁盔与武器,其余的背包啊毯子衣服之类的并不值几个钱。只是,朝廷的军队平时连饷银都要克扣,岂又会愿意给士兵们置办这些东西。

  但到底,刘钧其实也是缺钱,要不然,九头鸟也不会从当初的一个纯马队,终究又变成了一支步军。相比起什么毯子水壶来,马终究还是太贵了,而且马不但本身贵重,而且供养也贵,一匹马消耗相当于六个人的。

  刘钧现在也就六百来匹马,勉强组成一个骑兵局,另外建立了一个夜不收骑兵司一个亲兵骑兵司而已。

  他的辎重营,连普通的挽马都用不起,最后只得统一购买了一千多匹骡子来代替挽马。

  好在刘钧自己的火器工坊,投入那么大,如今终究还是成了规模,不但开始可以满足九头鸟自己的火器装备,还能对外出售。既免除了九头鸟大笔的火器装备费用,也还能开始赚钱反哺。要不然,刘钧还真一下子弄不齐这些装备来。

  “继业兄,我不得不,你确实非常有魄力。就凭你的这种魄力,我相信你们此次移师襄阳,一定能再建新功。”方以智感叹的道。虽然刘钧的三营兵马都是新兵,可就凭着这些装备,也足以提升他们的战斗力许多了。

  侯方域等人也都是同感,看来他们当初决定送一批复社成员来九头鸟受训,确实是明智之举。(未完待续。。。)


[正文 第154章 催促]

  接连几天,左良玉每天都收到六省总理熊文灿的数道催促军令,催促他立即发兵房县,进剿张献忠和曹操等部贼匪。

  均州城中,左良玉接过又一封新送到的催促命令,看也没看就扔到了一边。

  “催催催,催他奶奶个腿儿。”左良玉咒骂道。“只知道一味催着进兵,可老子要的军饷呢,粮草呢,军械补给呢,将士们的赏银抚恤呢,一样都没有。”

  左良玉现在手下有九千人马,算的上是兵强马壮了。不过顶着个援剿总兵官的头衔,却只是一支客军。他本是关宁军中出身,后来被开革,之后投靠了昌平督治侍郎侯恂麾下,得到重新启用,总算靠拼命挣回个总兵头衔。

  之后从关外转到关内,再调到中原,自崇祯五年他奉命受调南下参与剿匪到如今,他已经在中原剿了八年的匪。死在他手下的贼匪无数,也让他在贼匪中赢得了一个左爷爷的称号,但打来打去,他的仕途却几乎没什么进步,反而好几次受到弹劾,被降罪。要不是他能战,只怕早就被锁拿下狱了。每次立个功刚得个封赏,转头肯定又要因为被弹劾而降级,升升降降,都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到头来他的官职就是在原地踏步。十年前副总兵,十年后还只是个总兵。

  说起张献忠,左良玉根本瞧不起这个贼匪,虽然在贼中匪名极大,但张献忠却数次败在左良玉的手中,在去年,甚至被左良玉一箭射中肩膀,又挥刀砍中左良玉面目,砍的他血流满面,差点就命丧他手。

  张献忠当时得部下拼死救回,逃入谷城,不得不向朝廷请降。左良玉根本不相信张献忠会降,张献忠以前不止降过一次了。一旦形势不妙就请降,一得喘息之机就又反叛。左良玉当时坚持要趁机剿灭献贼,结果熊文灿却非要抚。

  抚他老母想到这里左良玉就是一股怨气。

  就在去年冬,左良玉安置家眷的许州发生兵变。他一家都被灭门,除了跟随他在军中的儿子左梦庚,左良玉的妻妾儿女全都没躲过这一劫。

  左良玉把兵变家灭的恨都归于流匪,若不是这些流贼四处做乱,官军忙于围剿。疲于应命,也不会发生兵变这样的事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