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北大营被打死将近五百人,这个时候我忍不住了,带着营里的士兵先与日军打起来,后来所有第7旅的士兵也加入到了这场战斗。我们消灭了所有进入北大营的日军第二守备大队后,我向赵参谋长提议,端掉第二守备大队的阵地。赵参谋长担心会引起两国大战,怕少帅与南京在国联上不好交待。于是我带人去救兵工厂。你们一定想象不到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第82章我们这些当兵的
(又第三更了,锤子是慢手党,写第三更就要每天多花两个小时,很不容易了,书友们,给力一点吧。)
“边防参谋总部新任参谋长张海鹏,听从少帅的命令,在下完让我们士兵挺着死,舍身成仁,为国牺牲的命令之后,在我们一个个热血士兵愤懑地只能站着被日本人杀的时候。张海鹏带着自己的部下从奉天城逃跑了,奉天城,甚至整个奉天省上千万百姓,就像一个包袱被扔下来,扔到日本人的手里,我带兵把张海鹏截住了,用张海鹏的话说,他是没有错的,他只是执行命令,只是他不想死。这个道理换成上面也行得通。”
“上面希望我们下面的兵听话,可以舍身成仁,可以为国牺牲,但是到了他们自己身上的时候,他们却没办法做到这点,甚至有些人会当逃兵。就像现在吉林的熙,洽在吉林不少官兵被杀的情况下,他下了一样的命令,现在他投靠了日本人,当了汉奸。”
在场的所有人都人听得到姜立说话时内心深处的那股愤怒在燃烧着,对于少帅,对于南京不抵抗命令的滔天怨气,是啊,那些上位者永远也体会不到身边最亲密战友在眼皮子底下襂日军杀害的那种痛苦。
“我截住张海鹏回来的时候赵参谋长已经不行了,他被日军在第二守备大队的炮兵炸成重伤,当晚的炮声相信你们也都听到了。我见了他最后一面,另外还有千余士兵在日军的炮击中伤亡。这个伤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可因为上面对日本的害怕,畏战,导致了这个恶果。”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多了,盛怒之下的官兵消灭了奉天城的所有日军。用张海鹏的话说,我违背军令,所做的事足够杀十次头都不止。”
“奉天城的日军虽然消灭干净了,但这事还不算完,铁岭,公主岭,辽阳,鞍山,旅顺,大连,朝鲜的日军纷至沓来。我第7旅,与奉天警署总队黄司令手下的警察部队各地戒严,从18日战至现在,能合眼睡上一觉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八九个小时。”
“跟你们说这些,不是想显得我们这些当兵的有多辛苦,功劳有多大。保境安民,抗击外虏本为军人之天职,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我想跟你们说的是,凭什么我们当兵的要打得这么辛苦,凭什么民国要委曲求全,面对日军大举入侵,犯我国土,杀我国人。而民国却只能去国联打着公理的名义摇尾乞怜?希望这个时候列强能站出来拉民国一把。”
“凭什么日军就能理直气撞的打进奉天,打进东北,肆无忌惮地杀人,并不担心国联的制裁?”
“很简单,一切缘自于实力,因为民国的实力不如日本,差得太远。日本有实力,也不担心国联的制裁。没有一个国家会冒着开战的风险去把东北从日本手里讨过来,再还给民国,打仗要死人,要烧钱。哪一个国家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为什么日本的实力比我们强那么多?又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日本现在的钢铁产量是民国的上百倍。日本能制造出各种合金钢,能自造炼钢设备。民国一年的产钢量只有日本的个位数。就算把钢炼出来,民国也造不出日本的大口径舰炮,也造不出动则数万吨的大型战舰。就算造出了战舰,民国现在也没有合格的炼油厂,炼不出足够的重油,汽油。甚至民国没有足够的勘测师,没有足够的采矿技术,设备。”
“日本可以自制战机,轰炸机,但是我们民国就只能靠挤出来的钱向列强买,打掉一架少一架。你们是大学生,有些人还是学机械的,应该知道一种机械牵涉到多少技术,多少层面,需要多久的时间才能拉短差距。”
“民国的财力远不如日本雄厚,民国向列强买一架飞机的钱,日本可以造两到三架出来,这样下去,差距越打越大,拿什么跟日本人打?日本人的医学发达,受了伤的士兵可以更大程度的得到救治,民国缺乏医生,缺医药,更缺制药的工厂,设备,一点小伤就很可能致死,致残。这种情形下,你们让我们军队如何跟日本人一较高下?”
“中日的差距不在作战的决心,最关键的地方不在我们军人,在你们这些学生,教授身上。训练一名合格的战士,身体条件尚可,短则一年,长则两三年就可以出来。情况紧急下,也可以抓壮丁凑数。但是一个大学生,从初小,高小一直念上来得花多少年,这笔帐你们自己去算。”
“我们在前线跟日军拼命,吃的是这口饭,穿的是这身衣,没办法,我们当兵的也很乐意这样去做。因为我们的身后是自己的家园,有父老乡亲,有自己应该去守护的那片天地。”
“有活下去的可能,我们当兵的也不想死。我们也想开着自己的飞机,用自己国家生产出来的飞机大炮,坦克,战舰去跟日军打。不想把采买过来的一点军械打完了,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顶日军的枪林弹雨。现在日军大股部队陆续开到,奉天抗战的只有一个第7旅,黄司令的警署总队,加起来万余人,我们兵力严重不足。”
“我们当兵的需要援军,但是不需要你们,东北三千万人口,有四十多万军队,如果需要,军队随时可以扩充到更多,但这些年下来,只有你们不到四千大学生,你们是以后继续抗战下去的希望,也是抗战胜利后,重建国家和地方的基石。我们这些当兵的,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
“你们有自己的岗位,那就是学习最好的知识,技术。让我们这些当兵的能拿更好的武器,受伤了能有更好的医药。不让你们学生上战场,是不想断掉最后的希望。希望我们今日的付出,可以换来你们的成材。如果我跟我的部下战死,你们也可以改变后面民国军人的命运。诸君,拜托了!”
语毕,姜立向这些学生弯腰行礼。
刘仙洲,冯庸,所有的教授,教师纷纷向姜立回礼,还有台下那数千双目微红,鸦雀无声的学生,有些学生甚至已经泣不成声,为那些枉死在日军刀枪之下的士兵,也为此时孤军奋战,仍然死战不退的第7旅,还有警署总队。这些士兵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明知送命,也要保存他们这些学生,这些东北十几年教育成果的结晶。但是他们这些学生却无力对眼下的局面作任何改变。
第83章关于学校拆迁的计划
“目前东北大学有理,工,教育,文,法5院。文学院开办的学系有国学、英文、俄文、哲学、心理学、史学群学等6个系,学生300人,教授有40余人、法学院开办的学系有政治、经济、法律3个系,连同夜校学生共600余人,教授有20余人。”
“理学院开办的学系有化学、物理、天文、数学4个系,学生250余人,教授有40余人。工学院开办的学系有机械、电工、土木、采冶,建筑、纺织6个系,学生500余人,教授有50余人:教育学院有大学部的教育系,另有专门部的英文、数物,博物、国文、体育5个专科,学生共计300余人,教授有20余人。”
“本年度,学校正式筹办农学院,暑假内招收农科预科两个班70令人,由专家柳国明,刘和等教授主持其事:全校有学生3000人,其中男生1612人,女生1388人,教授和职员250余人,年办学经费由50万增至150万元。”
张学良这个校长已经去了北平,凭河北那块地方养十万东北军尚显吃力,张学良连东北都顾不上了,这种时局下也无力再顾及奉天这边的东北大学。
此时在东北大学主事的刘仙洲是之前北洋大学的校长,一脸忧色地说道,“自少帅入关之后,东北大学经费便一度陷入困境,若长此以往,东北大学恐难以为继。”
“我那点家财也散得差不多了,现在冯庸大学一年所需经费亦有近50万元。”冯庸苦笑一声,毁家办学的名声虽好,但冯庸大学的学生都是免费的,冯庸财路断绝,自然无法支撑太久。
“也就是一年200万元了,再苦也要把这笔钱挤出来。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不过少帅现在都在把军队撤往关内,毫无增援奉天的意向,日军主力陆续赶来,单凭一个第7旅,不足以守住奉天城,兵工厂那边已经做好了搬迁的准备,各种机械都在拆卸,你们也要做好迁校的准备,另外留学生的事,冯校长与刘院长说了没有?”不算张学良多年积蓄下来的黄金,就是东北银行,中国银行分行所你储积也是十分可观的,支应东北大学,冯庸大学还不成问题,姜立问道。
“什么,奉天城守不住了?”刘仙洲惊声道。
“沦陷是迟早的事,也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少帅与南京才能看清楚国联无法干预日本侵略民国的事实。只是代价太惨痛了一些。我会尽量拖延日军的步伐,你们要做好准备,将两所大学的设施,书籍,一应教学器材都装好,准备内迁。”
相似小说推荐
-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创世VIP2016-08-01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开启火线系统,购买枪械,兑换人物,纵横战场,清...
-
超级中华帝国 (秋风起叶落) 起点VIP 抗战烽火 现代热血青年乔安邦携带多功能外星飞行器穿越到了1937年抗战前夕 他的出现,唤醒了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