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十国千娇 (西风紧)


  郭绍淡定地在最北面的一桌入座,却不料一个打扮光鲜的富贵公子一屁股坐在上方,连客气推辞的话都没一句。郭绍心中有些不痛快,心道老子是禁军军都指挥使,在地方上也算是身份比较高的武将了,你就算等级比我高,总得客气两句吧……刚才罗彦环在外头都介绍过官职姓名了,这里的人都应该知道郭绍是干嘛的。
  那公子哥是谁,郭绍当然不知道,刚才在外面相互引见,他也没记住……记来没用,今天应酬过了,谁还和邠州的一帮文士有任何关系?
  但郭绍仍然记得李处耘的话“折公子提起”,上方那家伙恐怕就是折公子,只有他自持是节度使的侄子才敢如此嚣张,不然一般的地方文士吃饱了撑的抢这架子。
  李处耘在旁边瞧了一眼,也没开口,来者都是客,可能他不便说别人。
  折公子……难道就是罗彦环说的,想纳人家女儿做妾而不得,不惜诬告的人?郭绍顿时心里暗骂:什么公子,信不信老子现在就打你个哭爹喊娘,出口恶气!
  但郭绍最终还是忍了,作为客人,又是第一次见李处耘,不看僧面也看佛面,总得给主人一个面子……进来就闹事,人家以为你脑子有病。况且郭绍到关中是来办事,不是来置气的;世上什么人都有,从来不缺恶人小人,老是去计较和自己无关的人不得气死也要累死。
  郭绍打算不与他计较,只看能不能结交到李处耘忽悠他投自己门下。其它的事一概不管。
  就在郭绍寻思的时候,李处耘开口道:“郭都使是贵客,后到府上,还没来得及一展才华,诸位请稍等,让郭都使也作一首如何?”
  这时上方的公子道:“郭都使是武夫,懂什么作诗?我看别耽误工夫了,拿出来念念,那么多首呢,念也要念很久。”
  李处耘顿时很尴尬,忙起身向郭绍一拜,什么也没说,但似乎是在刚才的公子道歉。
  郭绍见李处耘这般,便作手势示意他坐下,微笑着说道:“他说得没错,我就是个武夫,不会作诗。”看在李处耘的面子上,又是无关紧要的闲气,郭绍也不想去计较一句话了。
  李处耘的目光又转到左攸的脸上:“先生可以替郭都使作一首的。”
  郭绍一想到左攸平时说话的用词,又从来没见他吟诗作赋,心道左攸也会推辞吧……反正郭绍不用担心左攸在这种场面上说错话,他是在官府衙门里跑惯的人,早都滑得很了。
  却不料左攸开口道:“郭郎能文能武。论文,首先是治国安民之道;吟诗作赋这等事本就是小道,不过信手拈来,又有何难?但主人家既没说什么题目,郭郎自然谦逊推辞。”
  听到这句话,郭绍顿时诧异:左攸这厮是唱得哪出?他明明知道我从来只是上战场,什么时候去过风雅场合……莫不是上次说漏了嘴,随口引用了太史公的《伯夷列传》,他就认为我有文采?《伯夷列传》不过是中学语文教材上的文章,郭绍记得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可能不仅仅是这一回,和左攸说话最多,一熟悉了可能谈吐之间就没那么注意的。但无论如何,郭绍前世受的教育本就不是以语文为重,懂的东西主要来源于大学以前的背诵,肚子里这点货搁在古代文人面前,都不叫是学问,最多算识字。
  郭绍又注意到,随行进来的几个随从也侧目产生了兴趣,女扮男装的京娘既是诧异又有些期待,她不了解郭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但罗猛子忽然脸涨得绯红,似乎在憋着什么……难道他想笑?有可能,上次郭绍作得“小呀么小二郎”拿出来当笑话谈,罗猛子这厮也听了的。
  就在这时,上方的富贵公子有点受不起左攸的话了,当下便道:“都被你吹上天了,如何如何厉害,何不现场来一首,我倒想看看这位将军究竟能作出声明惊神泣鬼的诗赋来!”
  公子顿了顿,又道:“如果想抄,在此之前还得琢磨一下,在场这么多饱读诗文的名士,什么诗赋没见过?”
  郭绍不懂声色,他心道:你们真有不少没见过,也不可能见过。
  那公子还没说完,忽然装模作样地笑了一下:“我是多虑了,想抄也得先背得不是。”
  底下有几个所谓的名士一时间没忍住,稀稀疏疏冒出几声笑声,似有嘲笑,也可能仅仅是觉得那公子机智说话风趣吧?
  郭绍总算开口道:“请问这位公子,你们今天的诗会,以什么为题?”


第六十一章 无风摇曳的帘子
  李处耘家的厅堂里面有一道小门用帘子遮着,丫鬟端茶送水退下,不走厅堂正门、便是从里面的小门掀帘退避。
  这丫鬟在人前是低眉顺眼十分乖巧,不料一进里屋、见到一个穿着交领襦裙的貌美小娘时,就嘴皮子翻飞,伶牙俐齿的很会说:“刚来的几个人,其中一个姓罗、是阿郎(男主人李处耘)的故交,他又带来了另一个叫郭绍的将军。听说那名叫郭绍的人是东京来的大将军,不是听他们说话,真想不到他是大将军,真年轻呐……”
  小娘眉头微微一皱:“一个武将也要跑来斗诗?”
  丫鬟笑道:“谁知道哩,莫不是娘子(小姐)的美名已经传到东京了?”
  “有什么好笑的?”小娘轻斥道。
  丫鬟忙收住笑容,讨好道:“我一时给忘记了,那折公子今天带这么多人来斗诗,原本就不怀好意。”
  “知道就好。”小娘道,“父亲又没有说要比文招亲,他倒好,恬不知耻管起别人家的事来。到处撒布谣言,说咱们李家看重士人、李公要找文采风流的女婿;又裹挟了一帮人上门舞文弄墨,难道我不知道那姓折的葫芦里卖什么药?父亲又没应允今天谁诗文写得好就相中谁。”
  丫鬟靠近了悄悄说道:“昨晚奴家在夫人房里,倒听阿郎说,今天若是能见着还过得去的人,索性将计就计,把娘子你许了人,省得再叫那折公子老是惦记着。”
  “啊?”李家小娘顿时神色一惊,“你怎么现在才说?”
  “昨晚你已睡下,我今早却忘记了……阿郎说得也没错。”丫鬟一脸歉意道,“嫁谁,也比嫁那折公子好。我怎么瞧他怎么招人厌烦!刚才他在外面说郭大将军的话,娘子也听见了。”
  李氏冷冷道:“我听话里头,好像看上刚从东京来的姓郭的武将了,要不你自个嫁给他!你去问问他,愿不愿意娶你。”
  丫鬟缩了一下小脑袋,悻悻道:“我一个奴婢,能嫁大将军?真有这等好事,那我下辈子做牛做马也愿意呀……”她完全不管李氏不高兴、给她一个冷冷的脸色,又轻快地说,“要不娘子到前面去瞧瞧,躲帘子后面,挑开一个角悄悄看一眼,我可不糊弄你,郭将军真的还可以……娘子,咱们可不能太挑了,你究竟觉得文人好呢还是武人好,前面厅堂里都有!”
  李氏冷冷道:“这些士人一个个自知吟诗作赋舞文弄墨,我看着就烦!武人也不是什么好人,经年累月打来打去混战不休,却只是争权夺利,根本不顾百姓死活!”李氏说着说着又变得有点丧气,“只怨世道不好……或许父亲说得对,只要他不是大奸大恶或无耻小人,我也不会和父亲顶撞了。”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的了大声的说话声。折公子的声音道:“至于题目并未限定,也拘泥于形式,只要是以所见所闻为题有感而发便行。”
  另一个男子的声音道:“如此甚好……容我稍微想想。”
  刚才说话的人应该就是那个郭将军,因为他之前还说过话“我确实是武夫,不会诗词”,李氏又联系丫鬟的叙述大概可以猜到。
  没一会儿,郭将军的声音又道:“左先生,我们到关中的路上,经过了潼关,你就没有什么感怀?”
  “旅途疲惫,实在没有什么心思,主公对潼关有何感怀?”
  郭将军的声音道:“关中此行,心中是有些感叹,要不就以潼关怀古为题……折公子,咱们今天不限体裁?”
  折公子道:“诗、赋、长短句都行,没有限定。”
  “那好。我正好已经有一两句了。”郭将军沉吟片刻,便朗声吟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外面刚刚还因为人比较多闹哄哄的气氛,立刻就安静下来,静得叫人感受不到这里正有多达几十个人坐一块儿。
  里屋的小娘李氏秀眉微微一挑,一不留意之下就夸了一句:“好句,气势磅礴又精练,却不丝毫没有雕琢痕迹,更不做作,比之前听到那些软绵绵轻浮的无病呻吟、艳字堆砌要好得多了……”
  旁边的丫鬟不太听得懂诗文里面的好坏,却听得懂娘子毫不掩饰的溢美之辞,顿时笑吟吟地看着她。片刻后李氏发现了丫鬟的笑容,顿时拉下脸来,不再开口。
  就在这时,外面又穿来如叹息一般大声的吟诵:“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李氏不禁动容,他是一个武将、年轻的武将?她忍不住起身,顾不得刚才还骂丫鬟,径直跑到门口,挑开帘子想瞧。此时外面顿时喝彩声大起,人们纷纷叫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