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十国千娇 (西风紧)


  他又道:“涿州的官员呢?派几个人叫到中军来。怕辽军重新占了涿州后屠城,叫官员明天开始组织涿州城百姓向岐沟关逃离。城里留下的尸体,暂时不用管了。”
  ……郭绍说了一通话,确认大伙儿都知道自己该干嘛了,他便再次沉默下来。又是一阵理清思路。
  其实心里所想的东西,他已经反复琢磨了许多遍,但现在还得重新再理顺一遍,实在是有点繁复、容易出现疏漏。
  先是,他判断萧思温追到涿州,多半会上当。(当然万一没上当,只能另寻它法。)
  郭绍是个很善于学习的人,这场战役都是靠以前学来的经验。三年前武讫镇的城中围伏小规模战斗,太过顺利……让他真切地认识到:这个时代的攻城战、几乎没有巷战,攻守双方都按照经验不予考虑。所以一旦让萧思温“攻破”了城门,辽军又在此前表现得胆大骄悍,他们不趁机尾随入城贪功的可能性反而比较小。
  入城后,先以烟雾、突袭、假消息扰乱敌军建制,造成混乱;然后重兵从侧翼堵城门,利用地形分割合围。这些事儿,他是向南唐国名将柴克宏学的。
  若不是柴克宏两次用这种计策,第一次是对付李继勋,第二次在濠州对付郭绍;郭绍很难短时间内从无到有想出具体的措施、和部署之法。柴克宏曾经是他的敌人,但也是郭绍的老师……这场涿州之战,几乎完全照搬柴克宏战法。
  果不出所料,突然伏击萧思温部,非常顺利。辽军比南唐军战斗力强得多,但用兵之法倒不一定有淮南战役中的南唐名将高明,或许完全不如。柴克宏如果在世,又如果处在郭绍的位置,也能搞掉萧思温部、说不定做得更好。
  ……那些都是已经做到的事。现在郭绍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目的:回东京。
  回不回东京,完全不以郭绍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皇帝柴荣的一句话;不然郭绍还敢抗旨不成?
  但柴荣的意志,并不是一定要郭绍留守河北;而是觉得郭绍部本来就在涿州前线,加上听了赵匡胤的“推荐”,因此觉得郭绍留下是最妥当的选择……但如果让柴荣觉得郭绍不是最妥当的人呢?那么皇帝极可能会另行部署。
  所以,郭绍的逻辑、便是想影响柴荣的判断,把自己变成不适合留守的人;还替柴荣想好了更适合的人选,那便是韩令坤。
  第一步设想,先渡过拒马河去;让韩令坤在岐沟关守拒马河。韩令坤的龙捷军左厢在岐沟关那位置、又按兵不动没受损失……显然比刚刚经历了大战,“损失惨重”“将士疲乏”已经逃回拒马河的郭绍部更适合留守河北。
  怎么回拒马河南岸去?胆小点可以请旨劝说……但郭绍为防夜长梦多,打算直接先斩后奏、跑了再说;一面请旨,一面跑路。
  因为有在涿州歼敌“万人”的北伐首功,郭绍有了胆量以功抵过。而且他已经禀奏前线的情况,为了“防止全军覆没”临机决断退兵,到时候最多说他误判战机、有渎职之嫌,至少不是难以饶恕的大罪……会被怎么处罚,也是有经验可循;前年淮南之战,李谷先锋就是从寿州城撤军回到正阳。结果皇帝大怒,斥责他误判战机,但并没拿李谷怎么样;而这回郭绍立了这么大的战功,“误判一下战机”也不会有啥事。
  眼下郭绍便是准备先实现自己的第一步设想,迂回与柴荣的旨意周旋。正面冲突是找死,大周朝没人有实力和威望和柴荣正面斗。
  ……郭绍抬头看向南方,手摸到了腰间那人亲手刺绣的腰饰,心道:皇后谆谆叮嘱的话,时刻不敢忘;但我只能这么做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皇后肯定也希望他用这种妥善的办法,她无数次信任郭绍能把事儿办好。这次也不会例外吧?郭绍觉得自己所作所为能让她满意……不然,现在这种情况,还有更高明的妙计?
  “北面辽军主力有动静没有?”郭绍已经一连好多次问这句话了。
  李处耘负责派斥候监视北面,忙道:“暂且还没动静,至少现在还没有进入数十里范围内。”
  郭绍看了一眼帐外黯淡的光线,轻轻说道:“今天太晚了,辽军应该不会来。”
  明天呢?
  郭绍再次想起柴荣与辽国主大军决战后,如何退兵的法子。当时周军主力决战不利,是趁旁晚辽军退兵后,出其不意连夜向南撤退,以至于辽军反应过来时已失去追击战机……周军骑兵照样跑得飞快。
  柴荣及周军大将是身经百战很有经验的武夫,郭绍相信他们的能耐,觉得自己应该学习他们跑路的法子;虎捷军跑得没骑兵快,但敌军在好几十里、百里之外,距离上比柴荣跑路时更有优势。
  他当机立断道:“叫第一军、第二军、第四军步营,‘护送’伤兵今夜就向岐沟关退走。”
  部将忙道:“诸部刚经历大战,又连夜退兵,恐怕会造成混乱,建制一乱很久都没法恢复战力。”
  郭绍道:“人活着回去就行,我没打算再打仗。东西都丢掉,只带干粮走。左攸,立刻从幕府发军令、下令各部!”
  “是,主公。”左攸抱拳道。
  郭绍一张脸没啥血色,手按在额头上似乎很紧张。但周围环境早已恢复平静,只有伤兵的呻吟和虫子的嘈杂。他的左手依旧放在腰饰上,不断地寻思:我这样做是对的吧?


第二百一十五章 谗言
  “哐哐哐……”一个绿袍官儿带着几个皂隶正在大街上敲锣,一边敲一边嚷嚷,“辽人要来了,涿州守不住,都收拾东西朝南边走啰!”
  郭绍骑着马在大街上转了一圈,只见各处大火冲天,木柴烧得黑烟弥漫,架着的火柴上一堆烧焦了的无头尸。
  头上艳阳高照,若是尸体丢在城里不管,很容易腐烂发生瘟疫。还有那些人头,脑子和颅骨里的肉被人们挖了,然后放上石灰,早上已经送走。只能集中处理,到时候朝廷若发赏钱下来大伙儿就平分。
  郭绍又询问李处耘:“战马分发各指挥了么?”
  李处耘道:“已经分了,现在涿州的第三军、第五军、第六军一共还有约九千人。马匹稍有不足,一指挥大概只有三百到四百匹马。不过一些个子稍小、披甲又少的士卒,可两人乘骑一匹马走;涿州到岐沟关也就四十里,并无问题。”
  这时一个部将问道:“兵都撤了一大半,咱们还留在涿州作甚?”
  郭绍道:“等着辽军主力南下时最好。”
  李处耘回头道:“朝廷还没有下旨从涿州撤军的命令……但若咱们死守在此地被围了、粮食吃不了多久,大伙儿愿意留在这城里?”
  部将道:“不愿意。”
  郭绍听他们议论,又低头沉思。精神长久紧张之后,现在精力不充沛,许多纷乱的念头涌入脑海。这时他想起了陆家的父女,那陆神医给自己治过病……涿州这么多百姓,郭绍只和陆家的人有过接触。
  他见卢成勇正在旁边,便道:“那陆神医家的人如何了,你可知道?”
  卢成勇道:“昨晚卑职去陆家,想收拾主公的东西。见了一面,那陆家父女都没事;不过开药铺的李氏全家都被乱兵屠了。卑职便劝陆神医赶紧收拾东西、和昨夜离城护送伤兵的将士一起离开涿州,往南走。那陆神医听了我的话,连夜收拾细软跑了,现在不知在何处。”
  “离开涿州是明智之选,陆神医是个有头脑的人。”郭绍道。
  此时涿州还有很多百姓不愿意走,毕竟本地人们赖以生存的房屋家产都在这里。郭绍无法指责他们要财不要命,那样的话可能有“何不食肉糜”之嫌……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失去了仅有的财产同样生存困难。他们只能把命运赌在辽军主将的一念之间。
  郭绍没法帮他们,他首先是个武将,杀敌、对自己的部下负责,才是他首要职责。他可以尽力约束部下不去屠戮劫掠,但还没有仁义到为了城中百姓把整支军队陷在这里的程度。
  城中还有一些人,不赶着跑路,趁乱盗抢财物,那便更顾不得他们了。
  ……下午,忽报北部辽军前锋南下,直逼涿水北岸。
  郭绍当即下令全军,骑马从四门分别出城,径直朝西南岐沟关方向跑路。
  还没带走的辎重、粮草、帐篷,全被他们给扔了。涿州成了一座完全不设防、落败不堪的破城,城里面昨天发生的火灾,一部分现在都还没扑灭,一些地方几乎变成了废墟。
  刚到岐沟关见到了昨夜就先跑路的众武将,杨彪见面就说:“厢都校祁驼被召到雄州行宫去了。”
  郭绍听罢心道:皇帝多半是找祁驼去核实奏疏上的情况,幸好我在奏疏里专门夸赞了祁驼,这厮本来为人就老实,不会卖我吧?
  在岐沟关郭绍又碰到了负责粮草物资的李谷,俩人见面唏嘘寒暄了一番。郭绍得知,柴荣多日不见文武,疑龙体有恙云云。
  还见到了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大家都是侍卫司的大将,韩令坤没有为难郭绍,放一大群乱哄哄的将士过河去了……怎么处置郭绍跑路,官家心里有数,倒不用他韩令坤操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