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十国千娇 (西风紧)


  当然符二妹因为出身的原因,她完全不止值这点钱,不是那个人拿着这么多聘礼也娶不到她……正如郭绍曾说,值得拿淮南十六州换,问题只在于淮南十六州不是他的。
  两厢比较,玉莲和杨氏得来却是容易,基本白捡的一样,还有京娘也差不多。难怪女子一般都不愿意做妾,谁也想展现出一点自己的价值和贵贱,一点动静都没有就被人纳回家恐怕不是什么愉快的事。
  郭绍顾不得许多,娶个符二妹便够他折腾,这阵子只得顾着忙活这事儿。
  同时“沈陈李”商行近期就会有一支商队前往幽州进出货物。郭绍觉得只派亲兵家丁过去,不一定有见识打探出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便忽悠周端,让他作为间谍首领前去幽州;办成了事、明码实价承诺他坐许州忠武节度使幕府第二把交椅幕丞(左攸挂长史)。
  周端一个南唐国周家的旁支,名不见经传也没啥功绩,有没有才能只靠他自己一张嘴说,要做官挺不容易;若是官位那么容易得到,大家都做官了。
  那许州节镇虽然没精兵,好歹是座大城,节度使规矩点不干涉地方州县的政务,但在一个城里可以当土皇帝;郭绍和左攸又常不在许州,周端若是做幕丞,权力直接可以凌驾许州所有官吏之上,他没有拒绝的道理。
  ……
  赵匡胤比郭绍先动手和河北王侍中联姻,但现在他没法娶妻。赵家的丧事已经大致结束,他曾上书丁忧,不出意外地被驳回酌情留用。皇帝不愿意一个他视为得力大将的人因为死了爹就用不上了。
  现在武将们都比较闲,赵匡胤和郭绍也没来往,四月初一上朝在大殿上见了一回。
  朝会上武将们都没有说话,皇帝和文官们一门心思顾着保障各地的农业生产。李谷上奏详细的黄河防治措施,并力谏废除屯田、施行新的税制和役法,在大殿上和另外几个官儿吵起来。王朴上书继续规划、扩建东京城,以及完善漕运体系。王溥献河北水利灌溉图……还有人建议各种奇葩之法防蝗虫。
  皇帝好不容易把精力主要放在治理国家上,文官们无不争相献策,希望能表现出自己的功绩和价值。
  张永德、赵匡胤以及郭绍等人吭都不吭一声,管他们谁对谁错。
  好不容易散朝会,高级武将们这才无趣地走出宫殿。赵匡胤和张永德一路,二人并不掩饰交情关系,他们一个是殿前司都指挥使、一个殿前司都检点,周朝最有兵权的两个人。
  俩人从东华门出去,然后骑马去了殿前司官署,一起走到休息间里饮茶。
  赵匡胤比张永德还大一岁,但言语之间对张永德很尊敬,常称呼“公”:“高平之战后,若非公一力为我请功,赵某也不会有今天,知遇之恩不敢忘。”
  张永德摇头道:“对赵兄有知遇之恩的是官家,我只是替官家发现贤才而已。”
  因为没有外人在,赵匡胤便亲手替张永德倒茶水,张了张嘴似乎有话要说,却有生生从嘴边吞到了肚子里,然后说起:“官家一心裁决治理地方事,也是为了北伐时有充足的物资,以免有后顾之忧。王朴不是说过,只要今年夏秋两季丰收,明年即可开始北伐!今年看来风调雨顺没什么大灾,还等几个月就该咱们上阵了。”
  张永德正色道:“何止今年准备……晋阳之役后,到如今三年了,哪一天官家不在准备北伐?攻秦凤、淮南都是为了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幽州自石敬瑭献给辽国,一直就是中原之痛,此地若能在官家手里收复,必是彪炳青史万代称颂的丰功伟绩。咱们禁军打了那么多仗,等的就是那天!”
  “如此看来,此战之要,是攻取幽云,只需把契丹兵赶出河北。”赵匡胤道。
  赵匡胤觉得皇帝的心情很急迫……难道是身体日渐衰弱的缘故?他和张永德都是经常见到皇帝的人,皇帝的气色和身体状况,他们留心都观察得出来。
  黑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赵匡胤沉吟良久。他想让张永德在皇帝跟前说点什么,但一时却不知从何处劝说张永德……之前他张了一下嘴,就是想借郭绍要和卫王联姻的事说起;但又想到自己和郭绍有过节,提郭绍就太明显了,因此才左顾而言他。
  有一件十分明显的事萦绕在赵匡胤的心头:一旦官家驾崩,最长的皇子柴宗训才三岁,符后必然摄政。
  赵匡胤不得不考虑到,那郭绍是出身卫王府的武将、皇后心腹,现在又要和符家联姻,关系更进一步;如果符后掌握了政权,他赵匡胤还有好果子吃?
  这种状况只要皇帝柴荣在位、就无关紧要,但现在眼见柴荣身体虚弱,就让赵匡胤的压力很大了。符后在淮南大病一场后便没听她有什么不好,她还那么年轻,应该比官家活得长。还有那郭绍,二十来岁活蹦乱跳的。
  赵匡胤越来越觉得对自己威胁大的不是郭绍,他和自己结怨只是加速矛盾……最难对付的是符后。
  这皇后几个月不露面了,但只要留心琢磨她的布局,就不难发现一切都对她非常有利。
  皇后的名分,还手握皇子柴宗训之母的名义;深居后宫根本没人能威胁到她,最近几个月更是谨言慎行深居简出,完全不肯出一点错。禁军里广施恩惠,在将士心中威望非常高,只论威望和拥护度她甚至超过了张永德……不仅如此,她还提拔心腹,将兵权具体化,以联姻进一步稳固在禁军的势力。
  那郭绍在侍卫司势力不小。精锐兵力比不上殿前司,却完全没关系,今后他只要插在东京就足够威胁所有人、不敢有反抗,以保障摄政中枢的旨意。而且位置还恰如其分,如果郭绍现在就到了张永德那位置、又是皇后的私人,皇帝反而不愿意重用。
  符氏一年多以前才封后,赵匡胤那时完全没注意这个女人,他那时自顾不暇。但短短一年后,回头一看,符后已经把什么都部署好了。
  赵匡胤不得不高看这位女人。他不动声色地对张永德说道:“以前上朝,偶尔能看到皇后,最近几个月却是从未见过她和官家出入殿堂。”
  张永德目光向上作思虑状,想了一下点头称是。
  赵匡胤又道:“范质有一次和窦仪说起过一件秘事,公是否所有耳闻?传言太祖驾崩时,主要注重两个人,一是让魏仁溥做枢密使,二是严命官家封后。太祖认为有这两个人、才能安生把大位交到官家手里。”
  张永德摇头道:“我没听过这事。不过当今皇后却非比寻常,有母仪天下的气度。”
  赵匡胤暗忖:魏仁溥的作用完全可以理解,当时官家初登基地位还不稳,需要一个既有能力又靠得住的人掌握枢密院兵权;符后又能有什么直接作用?难道太祖目光长远,已经考虑到郭家子孙全被屠杀后继无人、要为第三代皇位也作想了?如果皇后一心维护大周皇室,有她那样一个人在官家百年后主持朝政,确实要安稳得多。
  但如今看来,无论她怎么想,对赵匡胤来说都不是好事……如果赵家能和符家联姻、又没有郭绍这个皇后心腹大将存在,赵匡胤自然不会感受到皇后的威胁。是皇后的所作所为让他很不安生。
  他不动声色道:“太祖遗诏深谋远虑,魏仁溥至今还是枢密使。”
  张永德毫不避讳道:“我看情况,王朴可能会取代魏仁溥为枢密使。”
  赵匡胤听罢又道:“封皇后也是太祖早先的意思。若是官家远征在外、不在朝廷了,皇后亦能主持大局。”
  张永德听罢顿时一愣,觉得这话语气有点不对。那不是说这天下有没有皇帝都一样,有皇后也能掌握朝廷?
  赵匡胤不顾后果又加重语气暗示道:“公请细思,皇后的威望实力,是否能主持军政……而今官家与皇后相敬如宾、龙凤和睦,确是天下幸事。”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多年心结
  虎捷军兵营校场,一行十几骑策马走到空地上。晴天有风,泥地上干燥的尘土被卷到空中,让西陲的太阳看起来雾蒙蒙的。
  “二弟、三弟,我这一个多月有空便在练习骑射,你们也要多加训练。”郭绍回头道,“将领上阵都是骑马,光能步战可不行。”
  杨彪和罗猛子只好点头应答。
  那校场边沿的藩篱附近,一些当直站哨的士卒正好奇地看着空地上的将帅们。这边一行人主要是罗彦环的部将,还有一个大个子左厢都指挥使“祁驼”祁廷义最是显眼。祁驼在濠州城中了十几箭没死,不过被抬回东京后着实养了好长一段时间伤,最近似乎好了。若是要比谁的伤多就是大哥,那在场的人中只好祁驼当大哥。
  祁驼诧异道:“郭将军还需练习骑射?”
  众将不答,熟悉郭绍的人都知道,他两年前才起家,以前只是个步军小将,不会骑射十分正常;不仅他不会,连他的两个患难兄弟也不会。
  郭绍转头随口道:“现学。”
  说罢从背上把一石二的弓取了下来。他也不想没练成就到校场上来丢人献丑,无奈家中没有董遵训家那样的好地方,马没法在园子里跑;只有到军营里才有条件,最近每天下直后跑到虎捷军军营,丑已经献够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