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达成的协议是敌人到了再看,但是,抵抗的意志是大大降低了,内部分裂了嘛。
在朝鲜就连百姓都知道与大明说什么也不能生死相拼,那是朝鲜的宗主国,太上皇啊。
当韩建的兵马抵达大静时,韩建看着一丈多高的破败的夯土城池,只有城门楼包了砖,连个护城壕都没有,心说这也是县城,都不如家乡登州的一个千户所。
一千余名马步炮军列阵在城前,此时柳忠玄和金彦都看出来来敌训练有素,行动整齐划一,整个军势气势如虹的排列在城外,气势逼人,乃是劲敌,再看看自家的破衣烂衫的千把人,真是守城都守不住。这时,看到对方没有竖起大明旗帜的罗县令却是战意甚高,不是大明官兵嘛。
敌军来到离城只有半里时,队伍中跑出一个朝鲜人。
“大静父老,我乃是济州城人士,大明军爷不远数千里来到此地,就是解救我们奴婢的,前几日,大明军爷已经豁免济州全部官奴,私奴,济州已经没有奴婢了,今后,济州老爷们的下人只有雇佣的,没有奴籍了。”李玄的一番话语,让大静城头乱成一片。
千余青壮里大部是奴婢,听到此处吵嚷声四起,毕竟这是天大的消息。如果是真的,还抵抗个屁,赶紧开门相迎啊。当然,这个消息是让他们半信半疑的,但是,守城的意志在他们心中是全无了。
罗县令和柳忠玄、金彦到处灭火、弹压,总算让队伍安静下来一些,此时,炮声响了,十门大炮接连打向城门,此时,罗县令和柳忠玄,金彦面临同崔真石一样的处境,他们不知府城陷落的具体过程,也不知道敌人大炮的威力,同样没有堵塞城门,于是他们悲剧了。
城门被几轮火炮击碎后,步兵入城,队伍在从城上转到城下迎敌之时,过半的奴婢逃跑了,韩建的先头部队用几轮火铳击碎了大静府兵的抵抗意志,于是,又是变成了城内的追逐战。
大静被攻陷,罗县令被俘,府兵二百余人被俘,柳忠玄、金彦和五十余府兵、家丁战死,韩建部只死了两人,伤了近二十人,这也令韩建大为不满,毕竟李禄攻下济州没人阵亡。憋着劲同李禄较量的韩建大怒,斥骂了手下百总们半晌才顺过气来。
入城后,李玄立刻起草并封贴出废奴令,立时大静的农奴、家奴欢声一片。
由于对于死伤的不满,于是韩建打发一队夜不收到西浦打听关明进攻西浦的消息,他是祈祷自己千万不要是最差的一个哦。
结果令他惊诧,西浦没有明军来攻,而且,夏季台风猛烈崩塌了南面的夯土城墙,哈,韩建当时就猜到关明在山区遇到麻烦了,于是他立即带领着一百余名骑兵当先直驱西浦,五百步兵随后。
西浦只有一百余名朝鲜兵丁,守卫着没有城墙的城池,当韩建带领一百余名骑兵飞驰进入城内时,西浦是毫无反应,骑兵的行动太过迅速了,朝鲜府兵根本来不及抵抗,破虏军就进城了,府兵最后全部投降,韩建未损一兵一卒拿下西浦。
韩建在西浦忙过一个晚上后,第二天一早,悲催的关明姗姗来迟,看到自家的旗帜在海风中飘扬,关明大骂韩建,不用想,东部山路崎岖,李禄插上翅膀也来不到西浦,只有这个貌似忠厚的韩建才能坏自己的好事,关明这个憋屈,两次用兵都是没有自己什么事,这个千总当的实在是窝囊,无颜见手下兵将啊。
关明直闯进城,韩建是笑脸相迎,关明是张口大骂,韩建是一再赔笑,并且是马上带人回返大静,反正西浦自己拿下了,让关明骂两句也没什么嘛。
李禄其实比他们轻松多了,城山就没有城墙,只有一个建造不全的围墙,李禄带着骑兵与护卫一个冲锋进入镇内,战争就此结束,麻烦的不是这个而是马场,当李禄、顾酩、里卡多带领着五百兵丁赶到济州官办马场时,发现马场里的马实在是让人无语。
济州马场的马是蒙古马与当地矮脚马的杂交,由于朝鲜引进蒙古马不易,毕竟这是需要大笔银子的事,想想赵烈自己的百多匹安达卢西亚战马和几百匹的蒙古马的母马就花费了多少银两啊。所以财政一直不富裕的李朝引进的蒙古种马的素质一般,所以马的后代也就是差强人意,加上官办马场,那真是一沾上官办二字,吃空饷、喝马血、抽条等龌龊事不断,马场的马能吃饱肚子都是奢望,就不要提健壮了,每年冬天都得死个几十匹的马。
石岛马场来的顾酩发现济州马场就是把马赶到田野里随便吃草,问了一下,冬天也是一样。这真是滑稽,济州野草不是苜蓿,不能提供太多的养分,于是悲剧了。
顾酩抽样了马匹的身高,平均一米一十多,好家伙,这能长途奔袭吗,俱甲骑兵上去跑个数百步就得累的马吐血吧,就如今济州马的体质而言,棉甲、皮甲骑兵上马也骑行不多远,至于重甲骑兵上马那是不用想了,有些马能不能立得住都是问题。
于是手里的两万余匹济州马就是个烫手山芋了,毕竟济州马数量也不是太少,在马场里养着也是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至于济州马的最终处置只能由赵烈来决定,于是李禄快马飞报赵烈,这帮子军余早就找到了窍门,有难事找赵大人啊,向来赵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这不,济州马这个大包袱忽忽悠悠的向赵烈袭来。
第101章诸事烦扰
农业的问题是中国的第一大问题,中国的众多人口决定了大部分人要在田地里刨食,赵烈当下是明白土地的重要性了,手下有着二十余万辽民,他们大部要安排在农耕上,济州岛,赵烈打算安置三四万人的,虽说只能安置少部分的辽民,这就能让其他的辽民看到指望,有了盼头。
济州岛不大,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只有北面、西面、南面有狭长的临海平原,由于是海岛,土地较为贫瘠,又不保水,水稻是种不了,当地也就是耕种豆类、高粱等杂粮,当地的粮食很大部分都得从本土运来,何况再增加数万张嘴。
不过,赵烈那点农业知识起点作用,据他所知,高粱能耕种的地方番薯基本也是没有问题。只要注意田亩的排水,只要不是洼地就可,毕竟番薯就怕涝。而番薯的产量是惊人的,养活岛上数万人口使绝无问题。
所以赵烈迫切的想知道石岛的番薯收成,毕竟此时的番薯进入大明没有多少年,这里有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这点不但关系到左千户所人心的安定,也关系到济州岛能安置多少人的问题,如果产量可以的话济州可是能安置不少辽民。
在这之前,丈量田亩,做到熟田,荒地的数目,这是最紧迫的事了,今年是不用想了,但是明年春耕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
于是,以白士第、卫宇、朱荣盛为首的清仗组成立,他们在石岛随从马涛、徐鸿清理田亩,可说颇有经历。赵烈允许他们招募百余人参与清仗,同时,赵烈还为他们配备三个百总的兵丁,没有武力的弹压,当地的士绅地主是不会屈服的,毕竟田亩丈量清楚,就把他们的隐田全部清仗出来,多出的田亩的税赋是大把银子,这如同割了他们的肉一般痛入骨髓,反抗是肯定的,只不过是如何反抗的问题。
对于匠户营的选址最后确定在济州城南十余里的小山脚下,这里有颇大的河水从中部山区流出,且不在原有的主要环岛道路上,较为隐秘,由于济州岛没有什么矿产,所以赵烈没有建立炼铁厂的打算,毕竟从海外运送大量的矿石到济州损耗太大,石岛炼铁厂出产的熟铁船运至济州铸造大炮、兵甲、火铳就可,这样济州岛匠户营的功能比石岛纯粹的多,就是兵器厂,占地较石岛要小,建造的难度也是较小。赵烈相信辽民到来后,匠户营会很快建立运作起来。
反倒是军营和造船厂的位置破费周折,济州港往西和往东四里处都有约五六里长的海岸边的水深足够,不过,军营和造船厂相邻又不可能,因为每个地方的范围都不够大,但是,如果分开又面临一定问题,此处不是石岛,朝鲜、倭国就在左近,威胁着造船厂,毕竟这里不是石岛有湾口炮台扼守,济州港就是开放的港口,进出相对方便,一旦船厂有失,损失是巨大的。
最后赵烈和穆尼奥斯、齐威、万基等人商议定下来,西侧建立水师营,东侧建立船厂,并且军营为守护船厂专门建立三个百总的护卫队,同时,环绕水师营和船厂将各建立五个炮台,这不是个小工程,毕竟一个炮台造价就得近千两银,加上十二门加农炮,以及炮台炮手和宿卫的饷银奖赏,每个炮台没有三千多两银拿下不得。
难民营定在了城西,占地极广,赵烈清楚会有十余万辽民经此开拓虾夷地,因此太小了安置不下,城东定为步骑营所在,这也是由于东侧外海接近朝鲜、倭国,以及东部丘陵地带的马场,所以步骑营设在东侧便于应援。
赵烈命万基招募济州城的人员到城西建立难民营,很简单,就是建立木制围栏,建立营内通道,挖掘地窝子、公厕,预留学堂,成衣厂等位置,这些都是难民大队到后再行建造。如今的活计简单,不过,数量庞大啊,这是近十万的体量,所以必须召集朝民、官奴干活,抢在难民抵达前尽力建好,让刚一下船的疲惫的辽民不至于无处可去,减少病患的发生。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超级奶爸 (洛山山) 起点VIP2016-06-01 两晋隋唐 奶爸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一个纯粹的职业,一个有道德的职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
-
回到明朝当海盗 (给您添蘑菇啦) 起点VIP2016-08-12 两宋元明嘉靖三十四年,海事研究生低调醒来。 这年头,书生扔下笔当海盗,海盗递来信等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