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苍茫 (人在夜半)



赵烈眼看着黑云快速接近,心中忐忑不已,来自后世的他知道太平洋飓风的可怕,自己是从来没有经历过飓风,没想到头一遭相遇却是在十七世纪的大明。

船队的水手包括尼德兰人的普通水手都已经被豁免忙碌起来,下半帆,在下甲板备料,尤其是炮战后勉强修补好的地方更是抓紧加固。

一个时辰后,风暴接近了船队,天先是渐渐的昏暗,本是午时末,天却像是傍晚时分,大浪一个接一个的打来,海水涌入甲板,各船为了防止相撞,都升起了航灯,昏暗的灯光在船头船尾闪烁着。

当大浪来临时,船先是驶向浪头,又迅疾驶向峰底,再也看不到一马平川的大海,只能看到前方起伏的波浪,让人感到极度的绝望,因为大浪连绵不绝,仿佛没有尽头,让人看不到安然出困的希望,不断有人晕船呕吐,船内气味极为难闻,很多水手、炮手、披甲被绑在舱内,防止他们出现意外,没有太多反应的水手则是不断的往外舀水,防止船只因进水过多而倾覆。

三个时辰后,天已经黑透了,风浪更大了,暴雨如注,赵烈的感觉在船上同后世的过山车很像,身体冲上去沉下来,不过,过山车只是几分钟的时间,而这是没完没了的过山,让人头昏脑涨。赵烈来到大明后第一次感到恐惧,一种命运不在自己手中掌控的强烈的恐惧油然而生。此时如果船有好歹,相邻的船只都很难救援,根本抵近不得,只能自己顾自己了。

赵烈心中五味杂陈,后悔不该如此折腾,后悔不该身先士卒,他死倒是不怕,但是不想死无葬身之地,但是这些念头盘桓了一会儿,赵烈洒然一笑,就是掉头重来,他还是会如此行事,因为狂风暴雨的那边就是希望,唯一的希望,哪怕飞蛾扑火,他也只能如此行事,还想个球啊,赵烈闭目端坐享受着大明版过山车。

此时,最让赵烈佩服的是船上的水手,他们还得按照水手长的吩咐艰难的爬上爬下调整风帆,以迎合风向,风速,以保证船只的安全。

这样讲的话,蓝三就是被赵烈佩服的人之一,在湿滑、风大、船摇晃的雨夜,蓝三已经记不得自己是第几次爬上主桅调整风帆了。

作为副水手长的他,任务就是守护好主桅和主横帆、上帆,每次当他爬上主桅时,听到主桅被大风压迫的发出嘎吱嘎吱声响,他都唯恐主桅坚持不住,把他也甩下主桅掉入海中,那他是九死一生了。

这时,他都强迫自己忘记大风,注意脚下湿滑的网梯,集中精神把活干好,终于上帆顶不住了碎裂开来,连上桅杆都一起断裂开垂了下来,就从他右侧一尺的地方划过,把和他一起的另一个水手击飞入海,他只听到一声惨叫,人就消失在夜空中。

恐惧充满了他的全身,不过他不能逃离,因为他就在船上,也只有他们这些水手才能操纵号风帆,为了救自己的命也不能逃离。他硬着头皮咬牙坚持着继续忙碌下去。

整个舰队顺着风向往北随波逐流,整整一天后,风势减弱了,不过还是很大,众人商量后,一是现在是黑天,二是风还是不小,船队没有掉头还是顺风行驶,向着大陆前行。

当第二天的第一缕阳光照进船队时,风暴平息下来,赵烈抚舷环顾船队,庆幸自己的新生,不过,嗯,真是惨不忍睹。

只见威风凛凛的船队不见了,几乎所有船的上帆都不见了,有的连上桅都折断了,有的则是船上的水手为了减少风阻自己砍断的,风帆大多破损,一个破破烂烂的船队出现在赵烈的眼前。

按道理,此时应当马上修理船只,不过,所有的水手都已经精疲力竭了,危险过去后,人们现在只想好好睡一觉,休息一番,他们根本没有余力做任何事情了,无论精神还是体力都透支了。

船队只是调转了船头向南,接着军兵们分批休息,恢复体力,船队以可怜的不到两节的航速向南行驶着,阳光下破烂的风帆呻吟着支撑着船队前行,当真是好一个凄惨了得。

赵烈也是强忍疲惫和不适,到卫青号上慰问水师军兵。

第077章休整

当第二天黎明到来时,船队恢复了精力,欢笑和嬉闹充斥着人们,船队重新活了过来,船速也相应提高,一切都在好转。

赵烈可是没有这样的好心情,当他听到齐威禀报的损失情况时更是如此。

水手失踪六人,受伤十一人,霍去病号、新缴获的迪罕号严重进水,其他各船多多少少都有进水。

尤其是迪罕号,战斗时破损严重,虽经修理,不过是修补而已,水线附近的大洞在风暴中进水过多,半条船都泡在海水里,现在全船的人和其他商场支援的水手一起全力排水,能不能最后抢修出来还不好说。

迪罕号虽只有近二百吨的吨位,毕竟是一艘战舰,赵烈手中只有九艘战舰,着实损失不起,心情当然是郁闷。

老办法,赵烈下达了赏格,如果救回战舰,迪罕号上抢修人员每人十两白银。登时,本是疲惫的兵丁们像打了鸡血般忙碌起来,为了十两白银全力奋战。

赵烈在南中国海上苦逼不已,赵猛、万基、唐显文在石岛也是万分的闹心,辽东难民不断的被与石岛关系密切的商人们从水陆运到石岛,尤其以罗长山出力最大,带来的难民最多,由于难民的涌入,本已经步入正轨的石岛又是忙乱不堪,唐显文暗骂,特么的罗胖子能不能不这般能干,少送些人来你能死啊。

罗长山在各地进货的同时,也是大力收罗辽东难民,百万的辽东难民主要分布在辽西、京师、天津、山东各地,罗长山利用赵烈分配给他的十余艘大小福船还有运力极大的两艘盖伦商船,以及几十艘沙鸟,到各地进货的同时,收罗难民。

此时对于辽东难民各地官民都是十分的反感,辽民与当地百姓的斗殴频发,原因很简单,许多辽民为了活命,高达六成的佃户租子也答应,作坊给很少的饷银也去做工,砸了许多当地佃户、匠户的饭碗,双方械斗不止,治安混乱,令当地官府头大如斗,视辽民为洪水猛兽,想尽办法甩了这些包袱而不得。

按说,如此商人们招募辽民该是非常的容易了,这可是为各地官府排忧解难了不是,你要是这般想,那就是把在大明这般奇葩的土地上的事想简单了,在这里什么事都不是想当然的。

当罗长山招募难民时,当地官老爷大义凛然的出现,嗯,你招募难民是为了什么,嗯,难说你是否是克扣他们的粮饷,嗯,难说你是否是为夷人买卖奴隶,嗯,难说……一派为民当家做主父母官的模样,全然忘了他们厌恶和无视辽民的往昔。

但是如果你还没明白,接下来其幕僚就会登场,罗长山岂会不明了,酒席伺候,礼金奉上,这乃是罗胖子的特长,银子花销出去,再没有人询问难民到哪里做工,开玩笑,赶紧的运走,还我等地方一片净土。

罗长山的辽民占了到石岛的辽民的七成以上,这段时间来近十万辽民从水路陆路不断涌入石岛,这些辽民都要靠李猛、万基安排衣食,每月光是难民就得是两万余石的粮食,即使高粱米等杂粮也得一万多两的白银,还有以前的难民,而且难民还在不断的到达。

此外衣物呢,日杂呢,活计呢,孤老,孤儿,事物班杂无比,这些人是头大如斗,就连赵猛也是暗恨这个弟弟留下一堆烂摊子,拍拍屁股就走了,他可是没想到赵烈此时正在充满风险的大洋中搏命呢。

亚历山德拉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难民儿童的救助中去。她明白,她帮助难民就是帮助赵烈,况且难民的惨状让她不能袖手旁观,每天难民营中的数千儿童占据了她全部的时间。

她每天巡视吃用是否充足,衣物是否避寒,孩子们是否有地方上学,当下赵烈的免费入学也是让人头痛无比,不得已,亚历山德拉牵头,在难民营办了几十个临时学堂来教孩子识字,兼职为大人扫盲,这里的吃食也比大人们的好一些,这是亚历山德拉提议的,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饿肚子。

由于几乎每天都有难民到达,所以事情不断变化,留在石岛的看家的人们忙的团团转,甚至李明峪的女儿李霖都被借用帮忙,协助亚历山德拉。

“本月,难民安置耗银三万四千五百二十七两,匠户营铁矿石、木炭、饷银共计五万三千零四百两,船厂采购木料、麻、生丝、铁料、桐油,竹子、棉布、饷银一万八千二百余两,购入马匹二百二十四匹,银一万三千余两,陆师马匹、吃食、饷银等两万四千余两,炮台饷银,水泥等耗费两千六百两,打渔船队整修,饷银两千两白银,另外各地学堂饷银,伙食三千九百两……,各项合计白银十三万五千余两。”郭涛把本月的流水账摆了出来。“另外,今年节气不好,恐怕粮食歉收,当下粮价已是一石涨了五分银。”

众人一听都是咧咧嘴,旁人则还罢了,石岛每月购进数万石粮,一石涨五分银,每月就是多了数百两银子的开销。啧,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万大人。”郭涛说道。“炮台这月已经完工,以后不再耗费,不过,船厂下月一气开工五艘盖伦船,还有四艘飞剪船,好在他们还接了五艘福船的订货,自己一半开销可以解决,另外,黄汉大人称火铳、火炮、盔甲只装备了一半,望下月完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