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勿忧,孩儿济州属下足以重创建奴,此在铁山已是明证。”赵烈先安抚一下老父,“现下要思量的是我赵家要不要全力参战,以及如何参战。”
赵海明、赵猛正容以对,都想听听赵烈所言。
“大明如想全力击退建奴,国内必得安定,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内政不修,大明根本没有钱粮整军备战,须知没有精良兵甲和精骑无法战胜建奴。只是如今大明山西陕西内乱不止,为了剿灭乱民被拒建奴大明只有加征辽饷、剿饷、练饷,加上大小官吏士绅上下其手,孩儿断言,大明北方还会有更多百姓为此家破人亡,加入乱民之中。”赵烈语气坚定,信心十足,让人信服。“如此内忧外患不绝,大明内政定会大崩。”
“烈儿断言大明必失江山,那么谁能鼎革?”赵海明问道。
“战乱如此持续多年,大明北部残破不堪,建奴定可跃马长江,至于能否占据南方,那就要看长江以南大明备战是否得力,能否与建奴划江而治。”赵烈言道。
“建奴只有区区数十万人,如何定鼎中原。”赵猛摇头道,他认为弟弟看好建奴所言太过。
“建奴每逢两三年劫掠大明一番,让大明流血不止,而其辽东腹地却是安然无恙,从大明抢掠人口钱粮用以开拓荒地,恢复耕作,如此数年国力大增,得修兵甲,而大明陷于内外交困愈加困窘,此消彼涨,结局不言自明。”赵烈叹道。
这是历史的真实,大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如赵猛所想,只是认为建奴在北方只是不断劫掠,不过不可能入主中原,结果却是建奴夺取汉家江山,令人扼腕叹息。
“粗鄙蛮夷,不善修政,努尔哈赤所为即是明证,百万辽民被其逼的弃家逃亡,纷纷入关,须知丁口才是国力保证。”赵海明还是有疑虑,建奴有些作为不象是能成事的模样。
“父亲大人恐怕不知,皇太极命令汉官带领汉民开荒种田,由汉官管理汉民屯田,汉民交付五成的租子,留守的不少汉民加入其中,甚至有东江汉民逃往辽东屯田,这就是去年的事情。皇太极登基汗王,乃是建奴之幸啊。”赵烈言道。
这是杜立通过种种途径从晋商那里打探到的消息,这已经不是赵烈的臆测了。
“此言为真?”赵海明惊问。
“千真万确,东江被袁蛮子断粮饿死无数,不少人蹈海逃回辽东开荒,袁承焕这是变相资敌啊,当年袁承焕敢面圣狂言五年复辽,恐怕也是看到建奴不修内政的弱点吧,不过,如今袁承焕可是作茧自缚,日后如何了局。”赵烈讥讽道。
袁承焕敢放大炮,崇祯就敢放权,当真是敢想敢干,不亏是十七八岁的皇帝,锐气十足。
可惜袁承焕的专权造成了东江的分崩离析,建奴是弹冠相庆,事实证明五年复辽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也只有未经世事的少年天子才能如此笃信一个口无遮拦的大臣。
“如此大明危矣,当年蒙元忽必烈重用汉臣辽臣方能灭宋定元,如今皇太极如此重用汉臣汉民,待国力大增之日,就是大明灾祸之时。”赵海明当然明白,皇太极走出这一步建奴已是大不同。
以往建奴不过是同北掳相似,只顾劫掠大明,眼光有限,眼里盯着眼前的丁口钱粮,抢到分赃而已,最多造成边地糜烂对于中原没有大的威胁,从今而后,建奴可用抢来的丁口钱粮长远布局,拓荒耕种,国力渐增,同时以待大明变局。这就像利剑悬顶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如此局面明了,山东与北直隶相邻,一旦建奴抢掠京畿,早晚有一日南掠山东,登莱是我家在大明的根基,万不可失,毕竟我家在大明的收入占据大半,如失登莱,钱粮丁口大减,我赵家实力大损,恐倭奴趁机来攻,济州、北华必乱。”
赵烈没有言过其实,如今私盐等收入占据大半,立足登莱也方便引入大明庞大的流民,说到底,如今北华和济州的近三十万人口还是太少,不堪大用。
“烈儿言之有理,没有数年的开拓,北华不成大器,如此登莱此地不但不可放弃,烈儿能够升任要职方能便于赵家行事。”赵海明听懂了赵烈的意思。
如今小小的千户所还是太小了,手里掌控的势力有限,不堪大用,要想升职,以赵烈的小小年纪,除非立有大功,大功何来,武将只有斩将夺旗。
“建奴入侵倒是好机会,不过刀枪无眼,为父还是望你平安为上,不要执泥于眼前。”赵海明长叹一声,他还是希望家中平安为好,只是他也知晓作为乱世中的武人,经历战阵是不可避免的。
“多谢父亲挂怀,只要济州诸军随孩儿行事,孩儿可保平安,毕竟建奴入寇只是为了钱粮丁口,如果吃下我军让其死伤惨重,建奴只有不足十万的成丁折损不起,只是这明目嘛,极为麻烦。”赵烈言道。
“这个无须多虑,到时为父假意多派家丁随你出征就可,你所在千户所可有兵丁一千,以为父的名义援助你两千兵丁,他人如之奈何。”
大明军将就有这点好处,只要你有财力蓄养家丁,他人也是没法说出什么,如李成梁最多时蓄养六七千的家丁,朝廷也是捏着鼻子认了。
其他高阶军将养个一两千家丁并不鲜见,只要你养得起,朝廷点你出征时,才有战力,否则只靠乞丐军户,定是大败而回,不是让敌人砍了脑袋,就是被朝廷事后追责问斩。
所以,明末军将的家丁就是他的最后依仗,这点督军的文臣也是纷纷效仿,默认了军将所为,谁让卫所军兵不堪大用呢。
“待为父回返后大肆招募家丁,造出声势,这名义嘛不就有了,不过是有些不开眼的文臣御史参上数本,出不了大事。”
赵海明这是首肯了赵烈所为,没法子,富贵险中求,赵家如今是逆水行舟不进就退。
第200章内兄驾临
两日后,赵海明折返威海,毕竟身居要职,不可久留,婚礼前再折返回来。
婚礼将近,不过赵烈看到亚历山德拉和玛塔的孤单阵容也是发愁,这娘家人也太少了点吧,好在亚历山德拉和玛塔毫不在意,整日里笑容常开,忙碌着倒也充实。
很快,赵烈就不愁了,因为亚历山德拉有人陪了,而且还是他的至亲,亚历山德拉的哥哥、赵烈的大舅哥驾临石岛。
实际上,弗朗西斯科早已到了济州,他是随同商船给石岛运送马匹抵达的,黄汉当然不敢怠慢,这是大人的未来的大舅哥,当然得好生招呼。
但是对于弗朗西斯科要到石岛的要求,黄汉找了各种理由拖延,这是因为弗朗西斯科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对于赵烈强拉硬拽的行径很是不满。
黄汉可是清楚赵烈返回石岛是因为卫所有变,此时大人一定很是头疼,就别让这位大舅哥前往添堵了。
于是他借口石岛封海,将弗朗西斯科滞留济州数月,知道半月前,闲的浑身长毛的弗朗西斯科在济州港见到了运送辽民的舰队,遇到了葡萄牙的船员,这才知道所谓封海根本就是没影的事,于是找到黄汉一通乱喷,当场暴走。
黄汉这下没法了,再说离婚礼只有两个多月了,他心道大人,属下也就帮到此处了,剩下的大人自求多福吧。
就这样弗朗西斯科带着火气气势汹汹的登陆石岛。
黄汉总算靠谱,他命人船队一抵达石岛,即刻通秉赵烈,以便赵烈有充裕的时间抵挡大舅哥的怒火,不行可以拉上未来的主母嘛,哥哥还能对妹妹有多大的火气。
赵烈当然与亚历山德拉一同前往码头接弗朗西斯科,弗朗西斯科在船上一眼就看到自家的妹妹和一个高大粗壮的明人军将在码头上等候。
他挥舞长臂大声的喊着亚历山德拉的名字,亚历山德拉眼中泪水奔流,也是挥着双臂回应弗朗西斯科。赵烈看到这个场面也是心中一酸,一个二十左右的少女离家三载,怎能不思念亲人。
船刚靠岸,弗朗西斯科就急忙从船上跑下,紧紧拥抱着亚历山德拉,兄妹两人用母语不断说着,语速极快,当然是交换离别之后的信息。
赵烈端详了一下弗朗西斯科,只见他身材高大,足有一米八,有点瘦削,麦色头发,蓝色眼睛,高鼻深目,卖相极佳,看来洛佩斯家族的基因不错,都是俊男倩女。
赵烈等人此时都是多余的外人,是的,纯属多余,在回府的路上,只听两兄妹说个不停,间或玛塔插一两句话,弗朗西斯科则是不时恨恨的瞪了几眼赵烈,亚历山德拉则是歉意对赵烈微笑。
待入得府来,弗朗西斯科立即提出要与赵烈决斗,呃,对决,当然不是真刀真枪的,他就是想好好教训这个明人一下。
此人让他们兄妹天各一方整整三年,这口气他咽不下,须得好好教训一下这个黑炭头。当然看到妹妹为他求情,弗朗西斯科没有要求真刀真枪的决斗,万一这个明人有个闪失妹妹将会极为的伤心。
当赵烈听到弗朗西斯科用磕磕绊绊的汉语说出要与自己对决的话时,他先是一鄂,接着就明白了弗朗西斯科的意图,这是不忿他抢走了他的宝贝妹妹,要胖揍他一顿消消气。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超级奶爸 (洛山山) 起点VIP2016-06-01 两晋隋唐 奶爸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一个纯粹的职业,一个有道德的职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
-
回到明朝当海盗 (给您添蘑菇啦) 起点VIP2016-08-12 两宋元明嘉靖三十四年,海事研究生低调醒来。 这年头,书生扔下笔当海盗,海盗递来信等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