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个特别的花语——你是我的!
……
贞观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忌辰。
都城长安,太子李承乾举行了隆重祭礼,亲率皇子女、宗室与部分朝臣勋贵前往昭陵祭祀。李承乾痛哭举哀于陵前,闻者伤心,众人纷纷称赞太子至仁至孝。
衡山公主患病,太子亲自将幼妹抱于怀中喂药安抚,整夜不眠,极尽兄长之责。上至宫中嫔妃,下至朝中官员,纷纷称赞太子知孝悌,重手足,有长兄慈爱风范。
连素日严苛的太子右庶子孔颖达都为错怪太子而心生歉意,称太子读书失神盖因思念亡母,心忧幼妹之故,为臣者莽撞苛责,实在有愧云云。
一时间,太子仁孝的名声传遍天下!
……
长孙皇后忌辰,皇帝和魏王、晋王皆在洛阳,东都少不得也要举行祭祀。
祭祀的地点选在伊阙龙门宾阳洞,佛龛尚未建成,但不妨碍此地成为帝王皇子女寄托哀思之处,等若顺便举行个佛龛开工仪式。
除了皇室成员,身在洛阳的大小官员尽皆随行,谢逸这位淮阳县子自然也不能例外。
龙门山下,伊水之畔,宾阳洞前,搭起了祭台。除了传统的祭品,上面还摆放着几道稀奇古怪的吃食,以及几个小瓷瓶。
没几个人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如此安排又是何意,官员们纷纷按照礼仪规矩,按部就班行礼。
李世民少不得黯然伤神,顾及君王身份,总算是没有落泪。李泰、李治和晋阳公主却哭的稀里糊涂,连几岁的李欣也跟在后面嚎啕大哭。
但谢逸觉得,这位魏王世子哭的太浮夸,李泰应该多少有点真实情感吧,不过相比于李治和兕子,还是有差距的,还是多了许多心机。
仿佛为了和在昭陵痛哭的长兄李承乾一较高下,哭的可谓撕心裂肺。看着他肥胖滚圆的身体,谢逸不由觉得很有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魏王殿下真是用绳命在仁孝啊!
相比之下,李治和兕子哭的声音不大,但哀伤之情却最为真实。他俩是自小没了生母,感触最为明显,也最为伤心。
去岁长孙皇后丧礼上,李世民正是因为看到这对年幼的子女的分外伤心,慈父情怀大动,这才亲自鞠养身边。
随后是魏王李泰致祭文,不得不说李泰文采好,一篇祭文念的深情并茂,感人至深,又大大出了一回风头。
这等冗长且变味的祭礼,谢逸没什么兴趣,趁着没自己什么事,抬头四处瞧瞧。伊阙龙门的风景倒是不错,什么时候带嫂子和妹妹来瞧瞧……
颇为意外,谢逸竟在远处看到了郑斌,这厮正在指挥工匠,难道是由他来主持修造佛龛一事?
去岁在淮阳想要通过贺兰楚石巴结东宫,似乎没成功,难道而今转投到了魏王门下?
嘿嘿,这厮还真是只善于巴结的哈巴狗!
不过…自己和李泰、郑斌都有过节,而今这两个人勾结在一起,会不会狼狈为奸对自己不利呢?谢逸觉得自己很有必要长个心眼。
但是…让谢逸更意外的是,结束祭礼之后,魏王李泰竟然向他提出了邀请。
“谢县子,七月二十一,本王将于父皇新赏的宅邸召开文会,与中原才俊一道谈诗论文。听闻谢县子才华横溢,到时候还请前来不吝赐教!”
李泰举办文会,亲口邀请自己这个曾经得罪过他的人,这事……自己误会他了,魏王殿下心胸宽广,肚里能撑船?还是不安好心,鸿门邀宴?
“能参与殿下召开的文会,臣荣幸之至。”如此明确的邀请,当然无法拒绝,更不能给人留下诟病的话柄,所以谢逸少不得也说句虚伪之语。
李泰笑了笑,转身与别的官员攀谈,看得出来,魏王殿下是要大办文会,邀请的人着实不少。
魏王池上魏王堤,这回有的热闹了!
第六十二章伊阙水岸游人多
长孙皇后的忌辰过后,李世民格外忙碌。
先是为尚书右仆射、虞国公温彦博薨逝而辍朝,随后修老君庙于亳州,宣尼庙于兖州,这两日又亲自去了济源巡视。
留在洛阳的朝臣们也是各忙各的,魏王李泰四处拜访大儒学者,一副勤学好问的虚心形象,同时不忘时刻关注伊阙佛龛的修造进度。
御苑里的庄稼大都已经收获,谢逸难得轻松,大都是抽空前去安逸轩,与陆通一起拓展生意。
香水已经上市,在洛阳生产调配,但火爆的却是长安。第一批香水进献给了李二陛下,被他赐给自己的老婆女儿。
宫中苦守,不见天颜的嫔妃们骤获赏赐,自然是如获至宝,尤其是香水味道幽香,比如常用的脂粉更胜一筹。
为了炫耀恩宠,为了美艳芳香,太极宫里的嫔妃和公主们一个个花枝招展,浑身香喷喷。
很快,入宫朝拜的命妇,驸马府,再到长安勋贵家的后宅里,一群贵族夫人和千金小姐都得闻香水之名。她们羡慕不已,却没有御赐的荣宠,只能够购买。
当第一批香水从洛阳运到长安,顿时被抢购一空。尽管香水价格高的离谱,但豪贵之家的女眷们为了美艳,为了拴住夫郎的心,或与小妾争抢宠爱,压根不在乎多花几贯钱,几锭金。
很快,长安市场上的香水便供不应求,尽管洛阳作坊全力开工,仍旧无法满足需求。为此,陆通紧急赶赴长安,提前将长安作坊投入运营,至于洛阳则交给儿子陆安打理。
经过大半年的培训,陆安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憨了,暂时不能指望他纵横商场,但管理好作坊没有问题。何况还有谢逸亲自坐镇洛阳,故而陆通并不担心。
待生意全部走上正轨,已经快到七月半,虽说已经立秋,但秋老虎依然厉害,消暑纳凉还是很必要的。
为此,谢逸租了一艘游船,带上嫂子和妹妹一道共游伊水。
起初杜氏并不大愿意去,显然是不想给谢逸任何可趁之机,不过耐不住小蛮的央求,无奈只好随同一起前往。
小蛮甚少出门,因此对什么都好奇,很是开心。杜氏虽也喜欢两岸风景,却没有太高的兴致,尤其特意与谢逸保持些许距离。
夏末初秋之时,两岸仍旧绿树成荫,偶尔冒出一片不知名的野花,乃是极好的点缀。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始终是伊阙龙门石窟,诸多魏、隋时建造的佛像,以及正在施工的宾阳洞佛龛……
“三哥,那些人在做什么?”小蛮便注意到众多忙碌的工匠,好奇询问。
“那里啊,有人在修佛像,要是想去,回头三哥带你去看看!”
小蛮好奇问道:“兕子告诉我,是给她母亲修的对吗?”
“是。”
“那我们要不要也给娘修一个…”
童言无忌,小蛮的提议把谢逸吓了一大跳,连忙柔声道:“修佛像就算了,这样吧…中元节马上到了,我们给爹娘,大哥二哥做些河灯,可好?”
“好啊,好啊!”小蛮拍手道:“嫂子手巧,教小蛮做。”
谢逸趁机道:“嫂子,也给你爹娘做两个河灯吧!”
“嗯!”杜氏无奈,只好淡淡应允。
“对了,我只知你娘安葬在陈州,你父亲呢?似乎从未听你提起过。”谢逸眉头一动,顺口询问。
杜氏心头猛然一震,眉目间闪过一丝慌乱,急忙支支吾吾道:“我父…那时我…还小,对父亲印象很淡…甚至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
伊阙风景秀丽,水上的游船,岸上车马游人都不少。
龙门山下,一艘游船飘荡在水面上。
也许是为了防晒,游船两边悬着竹帘,竹帘之后站着一个壮硕的中年男子,身旁还有一个蒙面妇人。
妇人脸上蒙着一层淡淡的轻纱,从眉眼处的来看,年岁不是很大,三十许的样子。一身紫色衣裙,看起来颇具风姿。
“看到没,李世民在这里给他的皇后修造佛龛祈福。”妇人的音色很好听,但语调却格外阴冷。
“看到了!”中年男子的声音颇为沉重。
蒙面女子冷冷道:“胜者王侯败者寇,当皇帝多好啊,君临天下便可以随意挥霍民脂民膏……哼!”
中年男子没有说话,但是脸上的表情似乎颇为赞同,也多有不快。
“前两天李世民来过这里……”蒙面女子语气悠悠,似乎意有所指。
“来过又如何?”中年男子摇摇头,轻声道:“身为帝王,出行必有甲士护卫,哪能有什么机会。”
蒙面女子似乎恨意十足,愤然道:“难道就要一直坐等吗?等他白龙鱼服(微服出行)吗?李世民那等怕死之人,有这个胆量吗?”
“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但不能再等下,一旦让李世民的鹰犬找到我们的踪迹,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蒙面女子沉声道:“去岁你回了一趟江淮,侯君集立即出知陈州,你不觉得这中间有什么关联吗?”
中年男子歉然道:“是我不小心,没有掩藏好行迹……”
“上次你回去到底做什么?你一直没告诉我。”
“我……”
见中年男子吞吞吐吐,蒙面女子摆手道:“罢了,你不说,我也不问了。不过我要告诉你,李世民多年未出长安,这次来洛阳是绝好的机会,不能再错过。”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小官人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16-05-30 两晋隋唐武则天初登大宝。 千年前的洛阳城里,鲜红的牡丹怒放,朝阳升起,洒落无数晨曦。繁华...
-
醉卧江山 (离人望左岸) 17KVIP2016年05月07日 历史军事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有人活在笙歌醉太平,十里红袖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