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说谎?”李治板着脸道:“谁让你欺负小蛮和杜姐姐的?还有那些庄稼,是你踢断的?”
“九叔……”李欣从来没见过亲爱的九叔这般严厉,不禁有些慌了,转身一下子扑在李泰怀里撒娇。
李治不依不饶道:“四哥,你该好好管管欣儿,他如今越发淘气了。”
“呃……”李泰瞪着眼睛,孩子般的九弟突然用这样老成的口气和态度和自己说话,好奇怪的感觉!
晋阳公主也上前道:“四哥,该让欣儿给杜姐姐和小蛮道歉……”
谢逸心里笑了,也许根本不用自己开口,这两个强力外援便能帮忙解决问题。
不过两个月时间,李治和兕子便对杜氏和小蛮感情如此深厚,不惜得罪亲哥哥来全力维护,实在可喜可贺。
李泰全然没想到年幼的弟妹如此态度,他们为何如此维护谢逸,维护那个女人和小女孩?
“魏王殿下,世子冲动打人,姑且可以当作是孩童玩闹过火,臣可以不计较。但是……”谢逸沉声道:“但世子万万不该踢倒那几株作物,陛下曾有严旨,任何人不得侵害毁坏,否则必将严惩,甚至格杀勿论。”
“你……威胁本王?”
“殿下多心了,臣不敢!”谢逸道:“殿下或许不知,此间作物都是大唐没有的新蔬果,粮食,籽种有限,每一株都极为珍贵。
陛下关心,只为期盼丰收,培育更多种子,让百姓可以果腹温饱,让大唐无饿殍。不想世子却……”
刹那间,李泰明白了很多事情,为何谢逸会得淮阳县男的封号,为何会有个奇怪的上林署丞的官职。留在洛阳宫更不是为了陪李治和兕子玩耍,而是因为这些作物。
自己在长安没有听到丝毫消息,可见是保密状态,否则不至于种在皇宫,更不至于许多甲士守卫。
新作物是怎样情况他不知道,但父皇重视是肯定的。毫无疑问,自家儿子的任性的行为,确实犯了大错。
谢逸见状,心中冷冷一笑:续道:“世子年幼无知,情有可原。不过这有句话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世子之举,于公险误朝廷温饱天下百姓大计,有愧天下百姓;
于私有损陛下仁爱之名,若不思悔改,不加以补救,恐有不仁不孝之说,请魏王殿下三思。”
话音落地,顷刻之间,魏王李泰的脸色为之一变,愤然目光落在谢逸身上。
第五十五章为君敢与天下敌
谢逸是危言耸听,却也字字诛心。
李泰是聪明人,他心里很清楚,父皇那些决不轻饶,格杀勿论的话绝不会用到自家儿子身上。
先不说稚子无知,父皇又岂能对自己的亲孙子下手?
新作物虽然珍贵,却也只是损坏了几株而已,并未铸成不可挽回的大错,估计也就是责骂几句就完事了,不会有大问题。
如果只是这样,李泰不会放在心上,但谢逸后面的几句话,却让他不寒而栗。
子不教,父之过。
父子一体,只要儿子犯错,最终都会牵涉到自己身上,要自己来承担一切后果。
李欣年幼,犯错说得过去,但做父亲的总该明白事理吧?若再不管教,不教导,甚至偏袒纵容,那他李泰就是一错再错。
尤其是谢逸几句话将其上升到对苍生黎民不仁,对君父不孝的高度。如果他继续维护包庇儿子,就得硬扛起这顶可能压死人的大帽子。
堂堂魏王,天潢贵胄,不会将一个县男的威胁放在眼里。但他必须考虑旁人,考虑舆论,如果此事传扬出去,会演绎成什么版本?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魏王教子无方,纵子行凶都是轻的,在民以食为天的年代,毁坏庄稼才是人神共愤的大罪。
吴王李恪只是行猎时踩踏农田,便惹得朝中御史弹劾,最终被削掉数百封户才了事。
自家儿子毁掉的是父皇夙兴夜寐,于皇宫御苑“躬耕”种植,能够让大唐百姓温饱的新作物,每一株都金贵异常。
这罪过可比吴王纵马踩踏农田严重多了,天下还有多少人吃不饱饭?百姓听闻焉能没有怨言?御史言官风闻之后会是何反应?诚如谢逸所言,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不仁不孝的罪名。
作为一个有梦想,有抱负的亲王,名声有多重要李泰最清楚不过,爱惜羽毛是必然,必须的。
所以谢逸的话便不是危言耸听,现在也不能与谢逸冲突,哪怕自己是尊贵的魏王,更有权势,也必须息事宁人。
否则天知道会有怎样的传言,怎样不堪设想的后果?李泰有些担心,那些争相直谏的大臣定然让人头疼,何况说不定还有隐藏在后的黑手。
李泰清楚地记得,半月前离开长安时,嫡亲的太子哥哥前来相送。表面上兄友弟恭,谆谆叮嘱自己一路小心,到洛阳后尽心侍奉父皇云云。但是背地里,恐怕是咬牙切齿,大有提防愤恨,甚至除之而后快之意。
这样要紧的时候,如果留下此等罪责与话柄,东宫焉能视而不见?
何况,杜楚客曾经说过,谢逸在陈州曾与东宫千牛贺兰楚石过从甚密,指不定与东宫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联。
再考虑得严重点,今日局势说不定就是个布局,正等着自己入彀……
李泰清楚自己的想法过于谨慎,过于悲观,但身为心怀抱负的皇家嫡次子,他必须小心翼翼。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都有可能让自己悔之晚矣。
试想一下,一个贴上不仁不孝标签的皇子,还能有什么前程?
赌一时之气,可能有万劫不复的风险;退一步虽然丢点面子,却也算海阔天空。为了前程,为了来日,必须得忍。
事情不能闹大,不能闹到朝堂上去,也不要闹到父皇面前,否则难堪的终究是自己。见识过李治和兕子的态度后,李泰很清楚,君前辩解自己占不到丝毫便宜。
罢了!
李泰极不情愿地舒了口气,沉声道:“小儿顽劣无知,无礼之处还请谢县男海涵……欣儿,向谢县男的家眷致歉。”
翻脸比翻书还快,这是纵横朝堂必须的自我修养,李泰深谙此道。加之适才他自己没有多说话,故而改口也很容易,不至于明显的两面三刀。
李欣自然是极不情愿,但看到父亲严厉的眼神,只好乖乖听话,撅嘴拱手以示歉意。
魏王父子亲自致歉,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有这个意思即可。谢逸很满意,不管怎么说,没让自家嫂子和妹妹平白受委屈。
给个台阶就要下,谢逸当即笑道:“魏王殿下言重了,所谓不知者不怪,世子年幼,情有可原。”
李泰皮笑肉不笑道:“幼子顽劣,本王自会严加管教,至于踢倒的庄稼,烦请谢县男看看有无补救之法。稍后本王会亲携幼子,向父皇请罪。”
说完之后,李泰不愿多留,当即带着李欣离开。出了御苑苗圃的大门,李泰脸上仅存的意思敷衍笑容也消失不见,他万万没想到,来洛阳的第一天竟如此不快。
自诩聪明,在年轻一辈中手段高明的魏王竟然受挫了,被年纪相当的淮阳县男谢逸逼的吃瘪了。
适才道歉是迫不得已,骄傲的李泰心里哪能咽下这口气?只听他愤然道:“着杜楚客尽快调查谢逸此人。”
“是!”
“好你个谢逸,哼!”李泰冷哼一声,带着儿子李欣扬长而去。
……
御苑苗圃,谢逸扶起杜氏,抱着小蛮回到房间。
“小蛮,告诉三哥,摔的还疼吗?”
“那会疼,这会不疼了。”
夏季衣衫薄,谢逸仔细瞧了瞧,确认妹妹身上没有伤痕后,才放心笑道:“那好,你们玩去吧!”
小蛮当即咯咯一笑,与晋阳公主一同到廊下玩耍。至于晋王李治,又要可怜地去读书。
谢逸这才柔声道:“嫂子,你背上可有伤到?需要的话,让我看看!”
“没……没事!”杜氏果断拒绝了。
李欣到底只是个小孩,力量始终有限,故而谢逸并不很担心。
但杜氏却忧心忡忡道:“三郎,你不该……不该为了我们得罪魏王的。”
“怎么,嫂子是担心我?”谢逸嘿嘿笑道:“已经好久没听到嫂子的关心了,今日…值了!”
杜氏沉着脸,惶急道:“三郎,莫要胡闹,此事非同儿戏,他是亲王,是天潢贵胄……我和小蛮终究没有受伤,你何必迫他道歉?”
按照最初的想法,谢逸也想息事宁人的,可李泰强势拒绝,直接激怒了谢逸。没有深思熟虑,那番诛心之言便脱口而出。
也许得罪魏王李泰并非明智之举,但事不凑巧,或许可以归咎为天意。
谢逸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从后世而来的他骨子里没有那种卑躬屈膝,自然受不得,尤其是不愿家人受到委屈。
情急之下,说话做事哪能处处周全?与李泰的冲突终究没能避免。
罢了,事已至此,梁子已经结下,得罪便得罪了。后悔不得,也没必要后悔。
李泰体胖,却不知是否心宽,有没有容人之量?
他是皇子没错,但他现在不是储君,将来也不会是皇帝,有什么好怕的?
哪怕李泰有心报复自己,也不敢明目张胆。毕竟眼下李世民用得着自己,李治和晋阳公主也多有维护,更重要的是李泰作茧自缚,行事必然顾虑重重。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小官人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16-05-30 两晋隋唐武则天初登大宝。 千年前的洛阳城里,鲜红的牡丹怒放,朝阳升起,洒落无数晨曦。繁华...
-
醉卧江山 (离人望左岸) 17KVIP2016年05月07日 历史军事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有人活在笙歌醉太平,十里红袖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