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唐朝败家子 (尹三问)



李孝恭是宗室,程知节出身瓦岗,互不统属,不会相互勾结,却能相互制约。守卫长安的柴绍和尉迟敬德也与此相似,以制衡保证稳定。

只是护卫皇帝安全的时候,大肆饮酒真的好吗?而且还这么没整形地在皇宫殿前向自己要酒。

谢逸少不得满头黑线,不得不说,程知节多少还是有点奇葩。

不过纵横朝堂多年的他敢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何必杞人忧天呢?送上几瓶酒,和一位国公武将交好,这笔账很是划算。

更为重要的是,程知节没有侯君集那种黑历史,好像到高宗永徽年间,他还是深得厚待,经久不衰。

至于这位温文尔雅的文臣,竟是“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当朝宰相,李世民最为倚重智囊。此番东巡,更是唯一侍候天子身边的文臣,其地位和能耐可见一斑。

在这两人面前,“有眼无珠”的谢逸不敢托大,忙见礼道:“小子谢逸见过房相,程大将军。”

“少年郎不必多礼。”房玄龄客气回应,脸上挂着一丝和煦的微笑,显得平易近人;程知节则是笑着点点头,估计心里还惦记着那几瓶琼花酿。

……

简单打个照面,谢逸跟着内侍离开,皇宫殿前,寒暄几句可以,其他话多说无益。

目送谢逸离去,几位重臣,尤其是房玄龄的脸色轻松不少。今日他们是来探病的,谢逸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从神情,尤其是内侍全程含笑的轻松表情来看,他们已经心知肚明。

晋王殿下定然已经没什么大碍了,那么之前担心的糟糕后果便不会出现,如此便不必枕戈待旦了,甚好!

这个淮阳少年出现的很及时,有恩于皇家,亦算有功于国,侯君集荐人亦算有功。

片刻之后,李世民出现在正殿接见诸臣,如释重负的写意笑容验证了先前的猜想。

李世民笑道:“诸卿前来探视晋王,有心了,稚奴已无大碍,不日就会痊愈。”

“恭喜陛下,此乃天佑晋王,天佑大唐。”哪怕已经身着紫袍,还是免不了拍马屁的习惯。

“上苍庇佑,想必皇后在天之灵亦在保佑稚奴。”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还得感谢君集荐来的神医灵药,稚奴才得以安然脱险。”

侯君集忙道:“此非臣之功,多亏了陛下派臣出知陈州,否则也见不到谢逸,可见此乃天意,乃天佑。”

李世民欣然接受了这个说辞,又与诸臣商讨了近几日略荒废的政务,并询问了太子在长安监国的情形。

诸臣一一对答,一切安如往常,李世民这才放心。旋即又安排了几件事情,几位紫袍大员告退,侯君集被单独留了下来。

“君集啊,此番之事,朕要谢你。”

李世民语重心长之语顿时让侯军虎躯一震,顿首道:“陛下言重了,为君分忧,乃是臣的本分。”

“嗯,你对谢逸此人了解多少?”李世民点点头,话锋随即一转。

侯君集道:“谢逸此人年岁不大,但颇为神奇,臣在淮阳听说他先前是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嗜赌成性,败光了祖上产业,还因此投湖自尽。

但也许是大难不死,幡然醒悟,而今则是个优秀的少年郎。更为神奇的是,数月以来显露出许多才能,写出了极好的诗文,琼花酿也是他一手酿制,还有医术……”

随后侯君集将《春晓》、《从军行》和《陋室铭》诵出,李世民听闻后连声称赞,惊讶道:“没想到此子才华横溢至斯。”

侯君集道:“他对外人称《春晓》和《从军行》是其亡兄遗作,《陋室铭》却是偶然契机下出口成章,可见多半是他谦虚。”

李世民目光锐利,沉声问道:“如此人才,你可曾注意?”

“遵照陛下旨意,臣至陈州后曾公开纳行卷,为陛下招揽两淮、甚至江南才俊。”侯君集如实道:“据闻谢逸当日怀揣佳作,却并未行卷,反倒将诗文卖于商贾之子……

臣得闻后颇为不解,曾派人垂青招揽,但他不为所动,以年少轻狂,心性逍遥,过往品行不佳为由婉拒了。”

“他不愿意为朝廷效力?”一心要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的李世民不免有些敏感。

侯君集摇头道:“谢逸出身陈郡谢氏,乃晋时谢灵运之后,性情行事多有魏晋逸士之风,不羁甚至怪诞,故而臣无法断定。”

李世民叹道:“此子确实怪诞,敢在朕的殿中泰然酣睡;太医署想要留下他手上的灵药,也被拒绝了,与常人行事作风确有不同。

算了,先不提他。朕问你,在陈州数月,朕交代的事情办得如何?”

侯君集欠身道:“陛下,臣一直小心留意,江淮士族,高门大户相对都安分守己,并无异动。草莽之间隐有宵小,但一直不曾抓到尾巴,未能有进展。”

“一群魑魅魍魉,宵小之辈藏在深处,抓不到尾巴也不奇怪,只要江南士族能安分守己,便是大唐和南方百姓的福气。”

李世民一声叹息,颇为无奈。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对峙的恶果,到今时今日尚不能消弭,依然影响大唐的统一和安定。

说到底,李唐王朝真正完全掌控的地方似乎只有关陇,以五姓七望为首的山东士族貌合神离,南北隔阂仍然存在。

隋炀帝之所以花大力气修运河,并不只是为了游玩,除了钱粮运输之外,更是为了沟通南北。可惜时日终究尚短,且隋末割据南方的反王不少,如杜伏威、李子通、萧铣等人都名噪一时。

后来虽都平定,但江南与北方仍有隔阂,而且还有宵小暗中蠢蠢欲动。这让李世民很是不安,如今江南俨然已经是大唐的粮仓和财税重地,断然不能有失。

为此,一方面他安抚南方,重用如萧禹、虞世南、岑文本等南方臣子,意在拉拢江南士族。

同时还暗中做了些许布置,比如让英武的吴王李恪出任安州大都督,携大败吐谷浑余威而归的猛将侯君集出任陈州刺史。

安(陆)州在荆襄,陈州属两淮,其意都在于震慑南方,至少是朝廷的一种姿态和发出的讯号。

寻常人看来很普通的外放,实际却很微妙,大有名堂,明眼人自会明白。从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南方士族心领神会,相安无事。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勉强还算满意,但从长远来看,似乎还远远不够……

ps:看在七夕还在码字更新的份上,收藏,推荐票不能少啊,如果有打赏更好。

第三十九章骑青牛的老仙翁

一天以后,晋王李治的病几乎痊愈,已经开始在寝殿里活动。

再次听到一双儿女的欢笑声,李世民慈父之心甚感欣慰。

夜晚灯烛高照之时,一个瘦高的身影出现在正殿之中,风尘仆仆,似是远道而归。

御座之上,李世民沉声道:“这么说,他以前果真是个败家子?”

“没错,属下在淮阳多方打探,很多人都可以证明,以前的谢逸着实不堪。不过从五个月前一次落水之后,一夜间像变了个人似得,乡邻称之浪子回头。”

李世民冷笑道:“还真是幡然醒悟,只是他的才学……”

“听说他自小读过书,但才学如何无人知晓,近来则是才名远扬。不过他怀揣佳作而不行卷,而是作价五贯卖与旁人,淮阳人皆称其有辱斯文。”

“侯君集招揽过他?”李世民沉声询问。

“是的,先是陈国公府的少郎君坠马,被谢逸所救。此后陈国公才知其才名,派其女婿贺兰楚石与谢逸会面,二人曾过从甚密。”

“贺兰楚石…可是承乾的人?”问这句话时,李世民的目光陡然间锐利了许多。

“此人确是东宫千牛,去岁向太子殿下告假,护送岳父陈国公履任陈州。”

李世民轻轻点头,目光深沉,帝王最喜高深莫测,不知在想些什么。沉吟许久,旋又问道:“谢逸和贺兰楚石之间是怎生情形?”

“二人主要接触有两次,一次是贺兰楚石看中一雏/妓。谢逸与一荥郑氏子弟竞价为其梳笼,后者花千贯竞得。千贯一夜之名轰动陈州,使得此妓名噪江淮。”

“千贯一夜,这些世家子弟真是出手阔绰啊!”李世民冷笑道:“都是为了讨好贺兰楚石?”

“陛下,依属下看来,谢逸应该不是。他与那位郑氏子弟有宿怨,竞价可能只是为让其多花钱,予以报复。

淮阳坊间亦有此说,梳笼价从五十贯涨到了一千贯,郑氏子几成当地笑柄。而且谢逸当时应该没有千贯家资,很可能是虚张声势。”

李世民轻笑道:“哼哼,看来他有些手段。”

“上元节,贺兰楚石与谢逸有过一次密谈,内情旁人不知。随后便回了长安,谢逸则一直留在淮阳,做酒水生意。”

李世民沉吟许久,问道:“那你可有查到,谢逸的医术,酿酒之法师从何人?”

“没有,属下调查的很仔细,没有发现这样的人……”

“奇哉怪哉,有意思!”李世民轻叹一声,随即挥挥手,高瘦黑影悄然退出殿外。

……

谢逸被安排在洛阳宫外围的一间房舍中,看着像是侍卫的居所,收拾的干净雅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