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李恪和齐王李佑是亲兄弟,虽然是在战场上,有使命职责在身。但只要交起手来,很可能就会被人说成是手足相残,然后加之诟病。
有过玄武门之变的先例,李世民知道自己家的形象,是根本不愿意悲剧重演,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在因此受到诟病和污蔑。
作为一个父亲,自然也是不希望自家两个儿女出现矛盾,根本不希望这这种人间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当然了,李世民大概也会担心吴王李恪趁此机会公报私仇,暗地里有什么手段。
所以平定叛乱的事情根本不会让李恪出动,多半还是会调动驻跸在并州的李绩所部的,这是大唐在整个东方地区战力最为强大的兵力。如果调动,战斗力自然是绝对有保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解决叛乱。
然后给天下所有蠢蠢欲动的势力造成警示和压力,同时也能趁此机会让山东世家贵族彻底安分下来,可谓是一举数得。反正现在北方的薛延陀已经被灭,自从执失思力去了河朔草原之后,东边的突厥人也格外安稳,北方草原和边界安宁,没有什么兵祸,李绩的大军是完全可以调动的。
只是这么一次调动,少不得劳民伤财,而且会闹得很大,最后收场少不得有些麻烦。
谢逸不禁在想,难道这件事一定要闹到这个地步才能善罢甘休?
毕竟是父子之间,就不能有平缓点的方式来解决?或者至少不用李绩调动这么大规模的兵力,让整个大唐的东方都陷入在战火之中。
谢逸觉得也许自己需要做点什么,毕竟自己手中有一道便宜行事的圣旨,这道圣旨自然也是可以调动一些兵马的。如果自己在能力范围以内便能平定这个叛乱,李世民那里是不是可以好交代一些,并且拿到高分呢?
不过在此之前,谢逸觉得很有必要先把徐孝德和徐慧父女送出齐州去,毕竟这里马上就要成为战场,实在不安全。(未完待续。)
第三四八章湖畔火起
谢逸现在还不能轻易离开齐州,这是职责所在,要是就这样走了,李世民是要和自己算账的。
不说阻止或者平定李佑的叛乱了,至少要抓住王君度和阴弘智等人,否则自己来了一趟齐州干了些什么?成绩何在?回去没办法交代嘛。
便宜行事的权力不是随便拿的,必须要做点什么,李佑叛乱是历史本来注定的事件,只不过略微提前了而已。所以也不必有什么内疚感,全力处置好此事为自家和李治加分就好。
至于徐孝德和徐慧,必须要离开齐州,这里太过危险,实在不宜待下去。自己也没有功夫和精力照顾他们。
“岳父,慧儿,待会让夜北安排你们先走,去长安和齐聃团聚。”
“发生何事?”
“不出意外,齐王要反了。”
“啊!”徐家父女俩都瞪大了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谢逸苦笑道:“我也不愿意相信,但种种迹象表明有这个可能,齐州将会很危险,你们不宜再待在此间。”
“那你呢?”徐慧当即反问一句。
谢逸道:“职责所在,我得留下办些事情。”
“那怎么行,你不走我也不走。”徐慧立即坚决反对。
“慧儿莫闹,此间危险,我怕不能分神照顾你,你先去长安家里和丽琬他们熟悉熟悉。”
既然谢逸说的很有道理,但徐慧就是不断摇头,并不同意。
谢逸将求助的目光看向徐孝德,不想徐刺史摇头道:“三郎,我们也不能走,身为刺史。地界上发生叛乱却一走了之,此乃大罪。”
谢逸道:“岳父尽管走便是了,小婿手上有陛下颁发的圣旨,有便宜行事之权,我命令你离开齐州,齐州军政之权由我接管。”
“那也不行。虽然你有便宜行事之权,但若就让我这般离开,将来少不得有人说你以权谋私的。”徐孝德摇头道:“不能因为我让你的名誉和前程受到影响。”
“岳父言重了。”
“三郎莫要多言,我留下来帮你便是了,平叛乃是大事,有个帮手总是好的。”徐孝德也是态度坚决。
徐慧也道:“正是危险时刻,我若就此离去,不与三郎共患难,回长安姐姐们笑话我的。”
“胡闹。”
徐慧坚决道:“我不管。我就是要留下来,照顾你的饮食起居,让你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见徐慧如此态度,谢逸也不好勉强,心中不禁暗笑,俏佳人留在身边的如何能心无旁骛呢?不过只战地多一抹亮色而已,颇有几分乱世佳人的意味。
谢逸沉吟片刻。不得不点头道:“既然如此也好,这样吧。岳父大人替我走一遭,持我便宜行事的圣旨文书前去附近州县,若齐州有变,便告诫刺史官吏和地方士绅,勿要与叛军来往,嘱其做好参与平叛准备。”
出现叛乱。如果只是一州之地便不足为虑,怕的是一大片地方都卷进入。如此一来,战火燃烧的范围过大,造成的破坏太大,而且叛军掌控的范围越大。实力也就越大,造成的破坏和威胁自然也会升级。
现在最好是将叛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如此便是最大的成功。有便宜行事之权,自然也就有调集附近州县兵力的权力,谢逸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不知道掌控军队平叛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徐孝德当即道:“好,我这就启程。”
“岳父莫急,先看看形势,齐王虽有反意,但尚未完全发动。”谢逸道:“不过若真的反了,齐王府必定会谋夺齐州军政之权,或威逼岳父就范,或是谋害之事。所以……岳父现在先留在此间,派个人假扮先回刺史府,算是试探,如此我们才能从容合理应对。”
“好的!”徐孝德也很谨慎,现在种种迹象虽然表明齐王李佑会反叛,但毕竟还没有揭竿而起。万一他最后放弃了,或者其他什么突发情况,平叛之事不能操之过急,要有万全准备和及时反应,但绝对不能贻人口实。
不过出乎意料,验证来的如此之快,假扮徐孝德的侍从在返回刺史府的途中遭遇了行刺,重伤而亡。
接到消息的时候,徐孝德本人大惊失色,幸好谢逸早有先见之明,否则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而谢逸的面色沉重道:“不好,对方已经动手了,此间只怕已经不安全。”
话音刚刚落地,夜北也紧急来报:“阿郎,有刺客正潜入府中,请速速避退往大明湖,属下在那处准备了船只。”
“好!”谢逸连忙带着徐孝德和徐慧,在属下的保护下往大明湖畔撤去。临走之时,谢逸吩咐道:“不要硬拼抵抗,放火烧房。”
夜北没有片刻的犹豫,当即吩咐人放火,偌大且华丽的宅院就这么被点燃,然后化为一片火海。突起的大火阻止了刺客前进的脚步,给谢逸等人逃生留出了不少时间,府内的谢家侍卫伤亡也大大降低。
站在船舷上,谢逸面色铁青,虽然不确定动手的是齐王李佑还是王君度,但这些人既然如此狠心,想要要了自己的性命,那就休怪自己不客气了。
一旁的徐孝德也是面色沉重,前一刻虽然紧张,却能泰然自若,但片刻之后气氛便陡然间彻底变了味道,如今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徐慧对此并不觉惊恐,只是有些黯然神伤,这座宅邸很精美,但对于财大气粗的谢家而言实在不算什么,没必要因此而感到心疼。但此处是她和谢逸定情之所,这些日子在此恩爱缠绵,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结果如今陷入火海,稍后会化为灰烬,想想便觉得有些难过,不由黯然伤神。谢逸见此情景,轻声安慰到:“没事,别难过了,等事情过了,我会让人在原址照原来的样子重建这所宅院,然后有空的时候我们便回来住上几日,如何?”
“嗯!”徐慧轻轻点头,如此已经最好不过,何况重要的不是宅院,而是身边这个体贴的男人,有他的疼爱,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未完待续。)
第三四九章事已至此
大明湖畔的一把火,昭示着齐州彻底变了天。
谋杀一州刺史,这是赤果果地对大唐政权的冲击和冒犯,罪不可恕。行刺朝廷钦差,这是对皇帝尊严的无情践踏,同样罪无可恕。
动手的是不是齐王李佑已经不重要,反正这些罪名已经全部算在他身上,反正他派人追杀权万纪,便是这个目的。
事已至此,还有否认的必要吗?索性全部承担下来,就此机会直接揭竿而起,宣布起兵。
这下子,完全坐实了,谢逸便有可以放心大胆地组织平潘事宜了。
不过很可惜,出师不利,他派出人马前去救援权万纪和刑部尚书刘德威,可惜去晚了一步,这两位已经死在了燕弘亮的箭下。
杀了长史和当朝刑部尚书,这份胆量和态度也真够决绝,过去真没看出来李佑竟然有这样的胆略。真不知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还是真的胆大妄为,异想天开?
谢逸更为好奇的是身在长安的李世民是什么心境?对他生出来的这个好儿子作何感想?
暴跳如雷的憎恨?还是痛心疾首的惋惜?再想想对待齐州的策略和心态,李世民会不会为自己的自负而悔恨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唐朝小官人 (上山打老虎额) 起点VIP2016-05-30 两晋隋唐武则天初登大宝。 千年前的洛阳城里,鲜红的牡丹怒放,朝阳升起,洒落无数晨曦。繁华...
-
醉卧江山 (离人望左岸) 17KVIP2016年05月07日 历史军事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有人活在笙歌醉太平,十里红袖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