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唐朝败家子 (尹三问)



他走了过去,朝着舞台走了过去,直接向美艳动人的红袖伸出了粗黑的手……

……

如此无礼之举,满堂大唐贵族男儿怎能视而不见?像程处默这样的人都看不下去,想要出手阻拦教训。

不过有人比他抢先一步,一拳打在阿史那结社率脸上,愤愤道:“哪里来的傻蛮子?竟敢这般嚣张无礼?”

众人看的分明,出手之人名叫独孤诚,出身关陇老牌贵族独孤家族。要知道,独孤家和当初的北周皇族元家乃是关陇贵族中最根深蒂固者。

隋末之乱,元氏元气大伤,独孤家依旧昌盛,毕竟他们是高祖李渊的娘舅家,也是大唐立国的坚定支持者。

此后独孤彦云跟随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是玄武门之变中出生入死的九将之一,独孤家的地位不言而喻。

独孤诚是独孤家的嫡系子孙,其兄长独孤谋已然与安康公主定下婚约。毫无疑问,独孤诚身份和背景都足够分量。

阿史那结社率却不明所以,听到有人质疑自己的身份,顿时怒道:“爷阿史那结社率乃大突厥可汗之子,想当年在草原上也是……”

“我道是谁?原来是突厥阿史那氏的亡国奴,东边的突厥人早已败给我大唐铁骑,连颉利可汗都成了阶下囚,你又算什么东西?”

独孤诚闻听其身份,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围观的大唐权贵子弟几乎全是这个想法。自打那场决定胜负的大战之后,突厥人已经没有资格与大唐相提并论。

如果是阿史那思摩或者突利可汗前来,众人或许会有所顾忌,但阿史那结社率籍籍无名,谁把他放在眼里?

是以独孤诚不仅仅是辱骂,甚至动起了拳脚……

……

蒙面女子站在高处的窗户后看的清清楚楚,见到如此情景,嘴角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

第一七三章历史书写者

阿史那结社率挂彩离开了绣春楼,或者说是被人拳打脚踢赶走了。

独孤诚为首的一群大唐高级纨绔,压根不把他一个落魄的突厥王孙放在眼里。

当他出言不逊之时,必然遭受嘲讽奚落,甚至是拳脚相交。如今的大唐威震四海,习惯了用拳头和刀锋与周围的邦国部族说话,纨绔们有样学样,深以为然。

阿史那结社率出了绣春楼,醉意差不多全消了,但心里的怒火和怨怼却越发强烈。

曾几何时,昔日高高在上的突厥王孙竟沦落到这个地步?

想当年,大唐使臣出使草原时事那样的谨小慎微,任由自己白斑奚落,但如今……

不服气,恨意滔天。

抹了一把额上的血渍,阿史那结社率满心不满与怨怼高涨到了极点,并且不断蔓延。

他恨,恨独孤诚,恨突利可汗,恨唐帝李世民,恨所有的唐人,也恨兄长突利可汗……

可是恨又能如何?二十万突厥铁骑都一败涂地了,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都成了阶下囚,自己又能如何呢?

除了满心郁结,还能怎样……

心情抑郁,加之被打伤,阿史那结社率猛然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不过在他摔下去的前一刻,有人伸手扶住了他的胳膊……

阿史那结社率一回头,看到一张陌生的笑脸……

……

九成宫原名仁寿宫,始建于前隋开皇年间,隋文帝取尧“舜行德,而民长寿”的美誉,取名仁寿宫。

因地处渭北山间,夏日里气候凉爽,成为皇室的避暑胜地。隋文帝更是死在此间,而且还发生了著名的仁寿宫变。

据史书记载,当时隋文帝病入膏肓,太子杨广趁机与越国公杨素联系,图谋后事。结果宫人错将密信送到文帝手中,以至于隋文帝勃然大怒。

偏偏不巧。杨广又按捺不住寂寞,竟然对隋文帝的后妃宣华夫人动手动脚,几件事联在一起,惹得隋文帝勃然大怒。

后悔不该听信独孤皇后之言立下杨广为储君,更不想万里江山所托非人,有心废黜杨广,重新立废太子杨勇。

据说当时隋文帝已经召见臣子商讨此事,但被杨素得知,并告知杨广。两人一起发动宫廷兵变。

以至于隋文帝的死因众说纷纭,疑点重重,杨广也趁此机会安稳登上皇位。并假借隋文帝遗照,杀死了一众商讨易储的大臣,并绞死了废太子杨勇。

“仁寿宫变,大概如此吧!”郑丽琬博学多才,通晓史书,将昔年旧事娓娓道来。

谢逸笑问道:“哼哼。丽琬聪慧灵敏,可相信这白纸黑字的记载?”

“怎么?三郎以为有疑点?”

“不合常理。”

“哪里不合理?”

谢逸悠悠道:“杨广的表现很奇怪。你想想啊,他已经是太子,只要他老爹一蹬腿,他便可顺理成章登上皇位,何须图谋后事?”

“兴许是担心文帝驾崩之后,会有动荡。提前应对吧?”

“有这个必要吗?”谢逸轻轻摇头道:“他是太子,即位名正言顺,占着大义;而杨素手握大权,摆明支持他,别人能翻起多大的浪?

一个太子。在老皇帝临死之际,最需要做到的该是冷静谨慎才对,何须折腾所谓的图谋后事呢?纵然有所图谋,也不急于这一时才对。”

“有些道理。”

“还有宣华夫人一事,更是离奇,杨广到底好/色与否尚不得而知,纵然真是那等货色,也不会急于这一时三刻才对?”

谢逸道:“为了一个女人而铤而走险,杨广应该不傻吧?纵然对宣华夫人有意,等上一时三刻便能长长久久无所顾忌,何必……”

郑丽琬附和道:“这倒是……家父曾在前隋为官,曾经对我说过,其实杨广此人,其实并不算坏,美色方面更是……除了萧皇后外,宫中其实没几个嫔妃。”

谢逸叹道:“是啊,我所知道的杨广也没那么坏……其实现在来看,他做的事情,无论是修运河还是征辽东,其实都没错,只是他太心急,想要寅吃卯粮,民力无法承担,世家大族更不买账。”

“照你们的说法,仁寿宫变……为何史书和大家都这么说?”杜惜君闻听此言,多少有些不解。

“因为历史是成功者书写的,如果炀帝不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推翻他的举动,以及随之而来的改朝换代又怎能合乎情理,顺应天意?”

谢逸叹道:“岳父的事情你该有体会,李孝恭究竟做了什么我们都清楚,但实际上顶罪的不过是几个副将……将来后人看史书,哪里还有什么真相?”

……

真相重要吗?

看重过程的人多半在乎,但只重结果者,未必当回事。

杨广到底是个什么人重要吗?反正隋朝亡国了,成者王侯败者贼,怎么说就由不得他了,历史自当由胜利者书写。

李世民站在今天的九成宫,当年的仁寿宫高处,遥想当年旧事,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意。

按理说,作为杨广的女婿,他该照顾着点岳父的名声。但作为大唐皇帝,有些事他必须要做。

玄武门之变后的唐史都有修改,更不要提前隋的历史,魏征和岑文本等人参与修《隋书》,岂能没有丝毫删改?

既然要抹黑一个人,就从一开始便动手,无论当年仁寿宫里发生了什么,留诸后世的只能是那一个版本。

杨广只能是个急色的蠢货,竟然为了一个宣华夫人而冒险,险些丢了皇位,此事传于后世,也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他也不想想,只要坐上了至之位,想要宠幸一个女人有何难?

纵然名分有些棘手,也不是什么难事,否则自己怎么有机会带着昔日的齐王妃,今日的小杨妃来此避暑呢?

李世民略微嘲讽地轻叹一声,转身准备往寝宫走去,想起那些清丽可人的年轻嫔妃,皇帝陛下竟然有些按捺不住。

纵然已经七月间,天气还是有些燥热啊,看来得在九成宫多住一段时间。

然后李二陛下刚刚走出几步,不远处的宫门口便传来了喊杀之声……

第一七四章九成宫变

九成宫位于关中腹地,在没有强大外敌入侵的太平盛世本应该很太平。

所以此番前来避暑,除了平素的宫廷禁卫军出动外,十六卫大军只调两个折冲府护驾,且主要驻防外围,以及附近道路,没有像上次东巡洛阳时那般大动干戈。

至于九成宫内部防卫,由皇帝最信任的宫廷禁卫军主持,外部则是折冲府士兵轮换驻防。

因为行宫,规矩没有皇宫里那般严苛,且侍卫们压根没想到有人会不知死活,偷袭关中腹地的皇帝行宫,所以防卫多少有些松懈。

傍晚时分,折冲府的校尉孙武开像模像样地率部守卫在九成宫门口,眼睛瞪的大大的,思绪却飘的有些远。

家里传信来,爹娘要给自己说了一门亲事,万年县衙一个吏员家的女儿秦氏。

孙武开知道这女子,上元灯会上见过一面,模样周正,听说也通情达理,针黹女红没的说,好像还识得几个字。

大抵是当时阿姐看出了自己的心思,这才让爹娘前去提亲,如果成玉成好事,那自然是美美滴。

只可惜,秦家自认为有些出身,压根看不上自己一个大头兵,纵然有校尉身份,人家也没放在眼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