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在中国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清末革命党人策划的暗杀活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清末革命党人在进行反清革命之初,便认定了三种可行的革命方式:宣传鼓动、武装暴动和政治暗杀。宣传鼓动,是采用“文”的手段一手唤起民众,动员千百万民众投身反清革命洪流;武装暴动和政治暗杀,是采取“武”的一手启发民众,动员广大民众投身到推翻政府的斗争中去。
于是,“革命之先,暗杀可以广播火种”,成为革命党人处理武装暴动与政治暗杀关系的经典之语。而发动武装起义的同时,组织对清朝政府官员的暗杀,也一时成为风气,极为流行。
比如以温和著称的同盟会首领宋教仁,也将武装革命的方法简单概括为“暴动”与“暗杀”;而文质彬彬的光复会首领蔡元培公开倡言:“革命止有两途:一是暴动,二是暗杀。”章太炎、陈天华、陶成章、黄兴等革命党领袖,也都不同程度地赞同政治暗杀。
分析清末的暗杀之所以成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知识份子勇于担当的社会良知和公共关怀;有出于革命与复仇的激情,将暗杀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有在冒进观念指导下,对形势的估计过于简单化,以为“擒贼先擒王”,事乃可成耳;有沾染古代游侠的不良习气,比如意气任专、暴豪恣欲等缺点。
第三十章暗杀非正道?
而风潮之所以称为风潮,或者是之所以能形成风潮,在初期自然是得到大多数人赞同支持,并因此而逐渐扩大影响,流行开来,并使当中的精神力量几乎接近于宗教信仰,鼓舞激励着仁人志士甘冒千刀万剐的极刑危险,也要坚持手刃满清官员。
在这些仁人志士当中,文质彬彬的蔡元培也是崇尚暗杀的革命者之一。他认为革命止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其中暗杀于女子更为相宜,所以,他于爱国女学,预备下暗杀的种子。
而当爱国学校还是名为“爱国女学”的时候,这所学校就围绕着一层神秘的迷雾。神秘有两重含义,一是按照清政府颁布的女学章程,学校场地森严,男人勿近;另一层的神秘是,这所看起来静谧的“爱国女校”,在蔡元培革命理念的指挥下,已经成了一家按照无政府主义信念而开办,培养革命人才的教育机构。
而蔡大校长不仅将爱国女学作为一个革命秘密据点,将在此成立同盟会前身之一的光复会,更将此地建设成了革命党培养暗杀人员与制作毒药炸弹的基地。在这里,杂糅会党、革命团体、招待所集于一身,还是一个试做毒药、炸药的实验室。
在革命的激情鼓舞下,蔡校长自学化学,并积极吸收懂化学的人,组成了研究小组日夜攻关,正在自制方便、秘密、快速、隐蔽的暗杀武器,主攻方向便是毒药和炸药。
……………
“还是你说得对,她们只是好奇,是我多虑了。”当陈文强和彩凤走出实验室大楼后,陈文强说出了自己的观察结果,给了彩凤一个安心。
“我就说嘛!”彩凤如释重负,笑得轻松起来。
“我还有话要向王卓然交代,你坐马车先回办公室。”陈文强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让马车还回这来接我,我还要出去办点事情。”
彩凤点了点头,转身上了马车,鞭子轻响,马车启动,奔驰而去。
陈文强目送着马车走运,点着根香烟,深吸了一口,慢慢喷出浓重的烟雾。
虽然不是读出某人的全部心思,但模糊的片断也足以让陈文强知道自己的怀疑是对的。那个长衫的先生确实是在成为恐怖分子,还有把学生都带向那条道路的趋势。
革命要以暗杀的形式进行?这是不是走上了邪路?陈文强从自己的历史知识中搜索,似乎没有哪个政权是被暗杀击倒的,也似乎没有那个团体是靠暗杀得到政权的。说到底,军队才应该是关键。即便他可以算是顶尖杀手,即便他训练了一支杀手队,可要与国家暴力机器抗衡,依然是以卵击石。
如果把暗杀作为武装暴动或起义的辅助手段,以“擒贼先擒王”的方式使敌人群龙无首,陷入混乱,那自然是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暗杀作为革命的主要手段,根本没有什么大计划的配合,陈文强却要对此持保留意见。
正思索着,渐行渐近的说话声传了过来,陈文强走了几步,在门厅的柱子旁停了下来。
十几个女学生走了过来,原来是实习课结束了。王卓然走在后面,还有一个女学生在边走,边和他说着话。
“我很笨,只怕一辈子也不够格在这实验室工作。”金婉珍身体翩然一转,对着王卓然笑着说道,脸上的红晕显得更鲜艳,而且似乎正蔓延到耳后颈间。
王卓然看着这少女的羞态有些出神,不自觉地说道:“谁说你笨了?只要有兴趣,肯钻研,必然无疑会成功的。”
金婉珍的大眼睛缓慢眨动,似乎在凝思,睫毛下垂几乎掩没眼球,端正的鼻子仿佛含着神秘,想到明澈时,眼皮开幕一般倏地抬起,晶光的黑眼瞳一耀。
王卓然的心猛地跳动了几下,这目光有什么魔力吗?还是心底一种灿烂东西的觉醒?
“陈先生,您好。”有女生发现了陈文强,大家都上前躬身行礼。
“大家好,大家好。”陈文强笑着点头,说道:“今天的实习课结束了?怎么样,学到新知识没有?”
“学到了。”“王老师给我们演示了……”
陈文强轻轻颌首,待七嘴八舌的声音低下去,才鼓励道:“好好学,认真学,学好知识,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多做贡献,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为国家作贡献?”金婉珍嘴角上翘,看上去象是讥诮,又象是不屑,“腐朽统制之下,人人心如火焚,陈先生却能静下心来,真是了不起。”
陈文强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金婉珍,淡淡一笑,“国家和政府是两个概念,你呀,还是读书少了,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我爱国家,却未必爱政府。这句话呀,你回去要好好琢磨。等你理解了,悟透了,思想境界便能上一个层次,也才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金婉珍微皱眉头,有些不太明白,别的学生也若有所思,没有说话。
“卓然,领同学们去小食堂,吃完中午饭再回去。”陈文强吩咐一声,似乎也失去了兴趣,但还是笑着摆手,跟学生们告别。
陈文强独自一人进了实验室大楼,等学生们走远了才慢慢走出来,呆站了片刻,他摇着头上了马车,疾驰而去。交代王卓然加强注意还来得及,那个金姓的女生似乎对王卓然有点意思,就让他们多些接触的时间吧!
虽然不满爱国女学的学生别有目的地利用在强卓实验室实习的机会,陈文强也知道症结所在,只要蔡元培改变想法,自然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
闸北龙兴茶楼,已经是龙兴堂的产业,成为开香堂、议大事、吃讲茶的专用地点。同时,这里也是龙兴堂的一个对外据点,由陪堂大哥李亚溥坐镇,各处兄弟搜集的情报多向此地传送汇总。
此时,日头正偏西而去,西方天空,渲染了一片红霞。近处,是杏黄色衬托着蓝色的高空。云块的空隙处,露出蓝色的线条,极其鲜艳。
茶楼的二层已经清走了全部的闲杂人待,只有一张桌子两边坐着数人,一面坐着陈文强,另一面则是受邀而来的蔡元培、杨笃生、章士钊三人。蔡元培、章士钊与陈文强是认识的,杨笃生则是初次见面。
第三十一章信任?
“文强老弟,你这一段时间干得风生水起,令人钦佩不已啊!”蔡元培举了举茶碗,笑着说道:“起初铺了那么大的摊子,很多人都抱着怀疑态度在观望,没想到文强长袖善舞,一桩桩的都给干成了。”
“蔡先生过奖了。”陈文强微微一笑,说道:“长袖善舞嘛,实在是不敢当,不过是将所学用到了实处,又有很多人相助,方才有点小成就罢了。”
蔡元培有些看不懂陈文强,组建抗俄义勇队,资助邹容在日本办报,为解散后的爱国学社的学生寻找出路,捐资助学爱国女校……从这些来看,陈文至少应该算是革命的同情者。但在实际接触上,却给人一种对革命保持距离的感觉,似乎他对搞实业更为热衷,有不少洋务派的特征。
“陈兄似乎相信实业能够救国?”之前听过一些关于陈文强的介绍,杨笃生也是这样的印象,现在终于能开口询问,以得出答案了。
“救国是个综合的工作,实业、教育、科技、制度等等,都不可或缺。”陈文强停顿了一下,又表示了下谦逊,“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难免有错误之处。”
“国家衰败,朝廷,救国当以革命为先。”杨笃生很直接地说道:“实业、教育、科学等等,当在革命成功之后再施行。”
陈文强想了想,摇头道:“凡是于国有利,又何必分什么先后?今日我请几位来,却不想多争论此事。邹容小弟有密信给我,想必也有密信给诸位。关于暗杀团的事情,我想与诸位进行一下探讨。”
相似小说推荐
-
夜天子 (月关) 起点VIP2016-05-26 两宋元明 他世袭罔替,却非王侯;他出身世家,却非高门。作为六扇门中的一个牢头儿,他本想老老...
-
大国海魂 (夏天的风和雨) 赫尔戈兰湾的炮声、多格尔沙洲的惊魂、科罗内尔的豪情和福克兰群岛的殇,埃姆登号的游击、坦噶尼喀湖的牛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