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一九零二 (样样稀松)



特务工作的基本性质,是纯粹属于政治性的。换句话说:凡是脱离政治的一切类似活动,都不是现在我们所谈论的特务工作;例如某一私营公司或厂家,为谋取商业利益,而进行搜集所需要的情报资料,无论其搜集方式与所采取的手段为如何,这不算是特务工作。主要的理由,是它不含政治性。

特务工作的最大功用在政党方面:是取得政权及巩固政权的先锋部队;在政府方面:是保卫国家及抵御外侮的秘密武器。

而特务工作的特征:是不能独立存在,也不会个别存在;它是附着于一种政治形态的。明白的说,特务工作只是一项政治工具,惟其利害成败,绝非属于个人。所以它的精神是“利他”而非“利己”的。

作为陈文强一手创建并组织起来的特工系统,国安部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在立足国内发展的同时,也开始积极向国外扩展。陈文强希望能够建立起全世界最大、最专业的情报网络,最强、最悍气的谍报组织。

如果说现在世界上的国家对情报机构的建设最为重视的,恐怕中华共和国绝对能排上前几名。这主要是由于陈文强的影响,以及他以个人资金对国安部进行的预算外大笔投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的就是情报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在战场,即使政治战、经济战等方面,情报工作一样十分重要。这是历史经验证明的,也是很多的谍战大片对陈文强熏陶的结果。

……………

广阔无边的疆土,庞大强悍的海军,这一切都在维持着英国世界老大的荣誉和地位。也让世人不敢侧目相对。

但中国有句古话: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英国在它强盛的外表下已经隐含着严重的问题,1870年以后英国就在经济发展上显露出疲态。尽管绝对实力要到1913年才被美国和德国超过,但对于英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不能保持领先的发展速度,绝对的落后是迟早的事情。

这一点,中国政府在陈文强的主导下,召集专家学者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论很有前瞻性,但更多的是经验和教训。换句话说,中国从英国的衰落和德国的崛起上,得到了对自己有益的发展策略。

分析这一时期英国相对衰落的原因,中国政府得出了五方面的因素,并在这五个方面开始努力避免。

首先,英国虽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和绝对领导者,但据1851年的英国人口调查,农业依然是英国最大的行业,手工业者也依然具有很大的份额。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从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能比拟的,对于一个国家更为关键。

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但技术发明和创造的主要国家已不是英国,而是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即便是英国发明的先进技术,也因工业界的保守思想而没有发生积极作用。(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加冕校阅

可以说,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经济制度的创新机制,它们并没有跟在英国后面亦步亦趋,而是接受了现代化的思想精髓,采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新兴产业。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领导权,不仅依靠着煤和铁,也与英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研究发明息息相关。同样,德国和美国的发展也与国家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紧密相连。

其次,英国经济以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为支柱产业,英国在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是保持英国经济优势的关键因素。但英国没有及时对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使其所占市场份额相对减少了。当然对于象英国这样已经形成工业化规模的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加困难。但当时的情况是,哪个国家在新兴工业部门占据优势,它就可以开拓新兴市场并获得高额利润。由于惯性力量,造成英国在新兴产业的研发方面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因此英国新兴产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很低。

另外,英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高。英国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但是,资金不断地从国内转向国外,长此以往,便制约了国内的生产投资和技术革新,造成英国经济的对外依附性,而依赖性的经济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外部条件改变,经济的依赖性必然成为一种制约经济发展的力量。正如保罗肯尼迪指出的,英国依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一种战略弱点。

当然,英国逐渐被美德两国反超的原因还有教育落后,企业精神丧失。以及英国人追求宁静、安逸,贪图享受,反对变革的贵族文化传统。实际上,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往往在处于优势地位后,多少都会产生一种惰性。只是这点在英国反映得更加明显。法国人把英国工业家工作时间之短以及周末休假之长当做笑柄;美国人指望英国人的守旧而从中渔利;德国人则说:“假如我们再有一百年的和平,我们将会置英国于死地。”

英国作为一个小国却能成为世界最强国,关键在于它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抓住创新的机会,创造出新型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新的生产方式。所以,如果将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逐渐落后下去的原因总结一下:归根结底,是英国文化中固有的保守因素阻碍了英国工业的不断创新,在处于领先地位之后,英国所做的只是对旧体制和旧技术修修补补,从而使英国在面对世界性竞争时处于被动局面。换句话说。当一个国家丧失创新能力的时候,它就要衰落下去了。

是的,陈文强率团来英国,不是来学习的,而是应邀来为英皇加冕捧场的,来表示友好态度的。和德国走得近,但也要表现得有一定的限度,免得招致协约国的联合打压。

就在海圻和海容舰停靠在普利茅斯等待海上大校阅的时候。陈文强已经率领着代表团乘车赶到了伦敦,与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进行了会见。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是英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长期担任政府领导职务。其政治主张和治国之策对英国有着深远的影响。1880到1914年间,英国各种社会问题突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迫切需要政府推进社会立法以解决这些问题。

在自由党政府中,阿斯奎斯是推动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立法进步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进行社会立法改革,在担任内政大臣、财政大臣和首相期间。筹划和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立法和劳工立法法案,并努力使法案在议会获得通过成为法律。阿斯奎斯的社会立法成就对英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尽管如此,陈文强依然对这位首相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而且认为他并不是一个杰出的家伙。他明明知道劳合?乔治和温斯顿?丘吉尔很有能力,但他却把一拨平庸之辈摆在这两人之上。因为他更喜欢同他本人一样的人。

而在会见过程中,陈文强几次装作无意地偷偷观察着现在出任内政大臣的丘吉尔,但似乎并没有什么能让他引起特别的注意。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似乎是个辩证法的两个方面,可以互相转化。丘吉尔现在确实还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就,也许对工人游行罢工时采取的毫不手软的态度值得说一下,但此时他正因此而受到指责呢!

此时,英财政大臣劳合?乔治刚刚发表了暗示英国不惜因摩洛哥问题与德国一战的演说,表示一旦发生战争,将履行英法协约规定的义务,打算“冒一切危险以保护它在世界列强中的威信和地位”,并进行了相应的海军作战动员。而俄国因为尚未作好战争准备,劝法国见好就收,最好不要扩大事态。

德国因为本身的原因,也没做好开战的准备,与法国开始进行谈判,笼罩在欧洲的战云稍有弥散的意味,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

但是英国和德国的矛盾却进一步加深了,据说,德国上下对英国的恼怒达到了极点。德皇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候所说的“大多数德国人都反对英国人”在这时看来已经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略显保守了。而英国也不再把德国仅仅当成是假想敌,而是真正的敌人来认真对付。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方面自然关心中德是否会结成军事联盟的事情。陈文强对此明确表示,中德双方只是商业、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共和国政府目前并没有与任何一个国家结成军事联盟的计划。但是,他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似是提醒,也似是威胁。

“被逼上绝路的时候,为了生存。很多人会把灵魂出卖给魔鬼也在所不惜”,英国外长格雷爵士听到此话,微微皱了皱眉,揣测着陈文强的意图。是的,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这位年轻的国务卿先生在表达一种期望。希望列强不要对新共和国逼迫太紧,否则会有极为意外的事情发生。当然,与德结盟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中国还不强大,但再兴起一次义和团似的排外事件,对英国的经济商业利益绝对会构成极大的伤害,也会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平衡,使英国在中国的地位受到挑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