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身为大唐皇帝,富甲天下,但说实在的,长这么大,他还没有一次性地见过这么多的金银!
高仙芝和萧去病带来的八百多枚金币和一亿一千多万枚银币,以及重量与之相差无几的金银器皿,加上十五万斤白花花的银锭,一下就晃花了他的眼。
远处的萧去病看到李隆基如此反应,忍不住在心里想道,没想到自己也有用金山,银山砸人的时候。看到这么多金银珠宝,应该足够唤起你们征服和掠夺的野心了吧?我就不信你们不心动!
连富有天下的皇帝都按捺不住内心的震惊,下面那些文武百官就更加激动得有些颤抖。
都知道西域胡商有钱,却没想到这么有钱,才一次河中之战就为大唐带来这么多的金银;听右金吾卫、右龙武、右羽林大将军萧去病讲,河中之地到处是金银矿,黑衣大食以及黑衣大食再往西边遍地都是金银。
既然如此,何不遣军再去几次,打赢了敌人,多抢一些回来?在这一刻,起码八成以上的大唐官吏都忍不住冒出这样的想法。他们的野心正在一点一点被萧去病培养。
等到两千安西军全部列好队列,高仙芝一声令下,两千将士同时翻身下马。高仙芝、萧去病两人越众而出,向前行了几步,行了一个军中礼仪,高仙芝大声奏报道:“臣,高仙芝奉命征讨大食蛮夷,全赖陛下洪福庇佑,幸得全功,今特来缴令!”
言罢,高萧两人,连同身后两千安西将士同时拜倒,山呼万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大喜,大笑道:“诸卿平身!安西军一战收复河中全境,破敌二十万,功在社稷,朕决定册封高仙芝为武威郡王,加骠骑大将军,实封五百户,开府仪同三司;册封萧去病为梁国公,加骠骑大将军,实封五百户,其他有功人员俱有封赏!”
第七十八章 帝王心术
“……封安西节度留后封常清为河公东郡公,怀化大将军,实封一百户;封安西别将段秀实为汧阳县侯,归德将军,实封一百户;封安西别将马璘为虢县侯,云麾将军……封生擒大食皇太弟之顾小俊为偃师县伯,明威将军;李天锡为新丰县子,定远将军……”
随着中书舍人窦华的宣读,一连串的封赏下来,丹凤楼上的群臣不由得一阵轰然,不少人开始小声的议论,这样大规模的封赏赐爵,在开元以来,还是第一次。
可想而知皇帝陛下对安西军的这次大功有多么看重,不过想想也是应该的。一战平定河中,呼罗珊,威服三十六国,还带回这么多战利品;
现在葱岭以西三十六国一起遣使朝见天子,如此盛事,对有功将士的封赏岂能小气了?
安禄山坐在丹凤楼距离李隆基御座不足五丈远的地方,宣读封赏圣旨的窦华就站在他身旁一丈多远。听着这一个接一个的封赏赐爵,安禄山心里嫉妒得几乎要发疯!
之前他也献捷过很多次,还因此考功评为上上等,受封郡王,这两样在整个大唐朝廷都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这让他心里得意极了,优越感无与伦比。
可这一次高仙芝的考功也被评为上上等,也武将封王。他保持的两项记录一下就被打破了,他再也不是独一无二,优越感瞬间一落千丈。
更让他嫉妒的是这次献捷仪式的规格,在规格最高的大明宫正面丹凤门,文武百官悉数到场,之后还要太庙献俘,全城庆贺狂欢三天,这些都是自己从没享受过的!
还有李隆基对高仙芝的封赏,虽然两人爵位都是郡王,武散官都是骠骑大将军,但高仙芝却还有一个文散官最高阶开府仪同三司是自己没有的。
不但现在没有,以后也很难有,因为自己他虽然通晓九番语言,却是一个没读过书,不识字的文盲!而且他正是凭借这个身份装傻充愣,取悦李隆基的。
这就一下被高仙芝比下去了啊!安禄山嫉妒得要死,气息一下就微喘了起来,但转念又想开府仪同三司不过是虚荣,他高仙芝又不敢真的开府;
他高仙芝不过是一镇节度使,而自己是却是三镇节度使,并且身兼河北采访使,权力比他大了不止一点点!
而且安西军将校虽然封了这么多爵位和武散官,但安西军毕竟人数太少,加上将要招募的不过四万四千兵力;哪比得上自己三镇兵马加一起十五万三千兵力,更有五万私兵和八千曳落河。
想到这里,安禄山心里又有些得意了,自己依然是大唐最有权势,兵力最为雄厚的节度使。
他一脸云淡风轻地看着高仙芝、萧去病和十几名被封赏的安西军将士在宦官的引导下走上丹凤楼,到各个席位坐下,高萧两人被安排坐在安禄山对面。
安禄山朝两人遥遥对望一眼,还一脸微笑,十分恭谨诚恳地朝两人拱手祝贺。
“启奏陛下,臣有密折上奏!”高仙芝十分客气地向安禄山点头微笑,然后转身朝李隆基奏报道。
安禄山一下紧张了,他看到在高仙芝说这句话的时候,萧去病对着他十分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下。
难道他们要对付自己,抓住了自己的把柄要这个时候突然发难?安禄山双手紧握,额头上的青筋暴跳。
萧去病这狗贼还真是阴险狡诈!
昨日下午,他派严庄去找萧去病,表示自己对他诚惶诚恐,对大唐忠心耿耿,以前或许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今后一定改过自新,请萧去病放过云云。
据严庄回来讲,那萧去病的反应非常高兴和自得,宽言安慰让他放心,还说今后要多多走动亲近来着。
就在安禄山还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将对方麻痹住的时候,没想到今天就来了这么一出。安禄山万分紧张地猜测,对方会从哪里攻击他。
蛇牙刺杀案?他不是一直认为是王鉷吗?难道是武库军械的走私案?据蛇牙细作打探,对方也没什么进展啊?或者是蓄养私兵,私做官服?
“哦,快快呈上来。”李隆基一脸微笑,兴致很高。
高仙芝从怀里掏出一封密折,双手恭敬地举过头顶,高力士快步走过来,接过密折交给李隆基。
安禄山的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在他紧张的注视下,李隆基漫不经意地打开了高仙芝的密折,然后眼睛一下就瞪得老大,满脸不可置信的神色。
御案下面群臣一脸好奇,高仙芝和萧去病满面春风,哥舒翰神色兴奋,李林甫皱起了眉头,杨国忠皮笑肉不笑,安禄山却是冷汗直冒。
好在李隆基越往下面看,越是一脸欣喜之色,到最后笑得简直合不拢嘴,这才让安禄山一颗砰砰乱跳的心慢慢平复下来。
还好,还好!陛下这么高兴,应该是喜事,不是要针对自己。松了一口气之余,安禄山又忍不住再次嫉妒起来,高萧两人已经立下如此大功,怎么还有喜讯密报皇帝?
看完密折,李隆基神色激动得一下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脸上满满的都是兴奋之色,大声对高仙芝问道:“高卿,此事可当真?”
高仙芝恭谨道:“千真万确,如奏疏上所说,元日之前,必有来使。”
李隆基犹自有些不敢相信,又朝萧去病和哥舒翰看去,两人都一脸诚心正意地向他点头。废话,这封密折就是三个人凑在一起,由状元刘单执笔完成的。
李隆基这才忍不住哈哈大笑道:“好,好,太好了!”
一连说了三个好,李隆基激动极了,若不是作为一个帝王的基本城府,他简直恨不得命窦华将这封密折的内容当众向众人宣读。
年富力强的吐蕃赞普被害身亡了,他不足十岁的儿子即位,权力都掌握在两名大臣手中。现在吐蕃已经是政局动荡,人心惶惶,加上还有苏毗这个内应。
高仙芝和哥舒翰已经在密折中信誓旦旦地向自己保证,从明年开始,安西军翻越葱岭,从小勃律进攻吐蕃,陇右军从黄河九曲向吐蕃发起进攻,并暗中支持苏毗,不出五年,定能一举推翻灭亡吐蕃。
这让李隆基怎么能不高兴,不激动,不兴奋!
大唐所有的外敌里面,就属吐蕃最为可恶,也最难缠,真真正正的心腹之患。
从太宗朝开始,吐蕃就成为国之大患,屡屡出兵骚扰大唐边境。高宗时期,大唐的兵锋和疆域都同时达到顶点,但就是因为征讨吐蕃经历两场大败,以致突厥趁机叛乱,大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边境丢失,人口被劫掠。
自己登基之后,先后灭亡,平定,压服突厥,突骑施,契丹和奚;吐蕃虽然暂时被大唐压制,但却实力却丝毫未损,随时能够从高原上攻下来,有如跗骨之蛆,让大唐深恶痛绝又没有办法!
与吐蕃打了这么多年,大唐也渐渐明白了一点,吐蕃之所以能够为患,不是吐蕃将军多有智谋,也不是吐蕃战士多么骁勇善战。
实在是地利的缘故,形势对他们有利就下山劫掠为祸,形势对他们不利就缩回高原,大唐拿他毫无办法。可偏偏吐蕃又距离陇右,距离长安这么近,就好像在身边随时趴伏着一只会吃人的老虎。
为了对付吐蕃,李隆基几乎豁出去一切代价了,在两年前,为了攻下几百人驻守的石堡城,李隆基不惜派出六万多大军,轮番攻打。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国海魂 (夏天的风和雨) 赫尔戈兰湾的炮声、多格尔沙洲的惊魂、科罗内尔的豪情和福克兰群岛的殇,埃姆登号的游击、坦噶尼喀湖的牛刀小...
-
维多利亚的秘密 (姑射山人) 创世VIP2016-06-19 清史民国高智毒贩被时间机器流放至晚清,起名“唐宁?温莎”,本书讲述他从中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