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东西即使不能一下就做出来,但萧去病却知道无比正确的制作方向,只要找到相应的专业人才,经他指点多加钻研一定能很快就研究出来。
比如爱迪生发明白炽灯,花了几年时间试验了一千多种材料最后才选定钨丝,而萧去病则可以直接跳过前面一千多种材料直接用钨丝。
再如黑|火|药从北宋时期就被发明,但威力一直不大,直到七百多年后才演化为最佳配方全面推广。而萧去病知道最后的配方就可以省去这七百多年不断的摸索总结改进。
同样的道理,有些东西比如玻璃水泥虽然萧去病现在还做不出来,但他却知道办法和方向,可以基本不走弯路,等安定下来弄出水泥和玻璃等还不是十分简单的一件事。
见到王元宝还有些怀疑,萧去病又喊在外面守着的仆役取了一盆温水,从自己带来的礼物里取出一个小巧的木盒子,里面是一块小小的嫩粉色的香香的物件,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萧去病将那物件拿了起来,递给王元宝:“此物名叫香皂,比澡豆还好用,但成本却低得多,而且可以大规模生产,这香皂是我昨日与可儿一起做出来的。”
何可儿脸色微红,心说萧郎我只是帮你打了一下下手而已,你怎么就将功劳分出一半给我,人家很害羞呢。
唐朝的时候没有香皂和肥皂,连明清时期的胰子也没有,洗澡用的东西叫做澡豆。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粉状物品,用来洗澡除垢。
因为原料必须要用到猪的胰腺和很多种香料,致使这种澡豆产量极少,且价格非常昂贵,只能少数上层贵族中使用。
王元宝作为长安首富,澡豆自然是用过的,知道它的价值。听说成本低得多,而且可以大规模生产,简直惊讶到不行,这得是多大的商机,多大的利润啊?
他接过香皂,照萧去病说的方法在水盆里洗了一遍手,发现泡沫非常丰富,且能将手洗得非常干净白嫩,而且还香香的。
“好东西啊!辅臣你说这香皂成本很低,那到底有多低?能大规模生产。到底能生产多少?”
昨天这个时候,因为杨贵妃听说萧去病竟然有了中意的女子,她以前还以为萧去病是个道士潜心修行不近女色呢,特意叫萧去病把何可带去华清宫给她看。
在三人闲聊的时候,说到女人的话题,冬季皮肤保养什么的,杨贵妃称赞何可儿皮肤水嫩,萧去病就突然想到甘油可以保湿,然后通过甘油又一下想到肥皂。
于是就笑着对杨贵妃和何可儿说,自己可以做出两样让天下的女人都会喜欢的东西。然后说干就干,立刻叫人从厨房里取来猪油和少量植物油,还有全部的实用纯碱,盐等原料,又让杨贵妃身边的宫女将杨贵妃泡澡用的新鲜花瓣取了很多来。
全部材料和工具准备齐全之后,殿中只剩下萧去病何可儿和杨贵妃三人,萧去病将猪油和少量植物油放进锅里加热融化搅拌,等两种油融合在一起后再加热食用纯碱。
当锅里的油变得越来越粘稠的时候,萧去病叫何可儿帮忙将磨好的玫瑰花汁均匀地倒入锅中。萧去病一边搅拌何可儿一边倒玫瑰花汁,因此萧去病才说是和何可儿一起做出来的。
等玫瑰花汁添加完成,萧去病叫何可儿帮忙搅拌,自己将锅下面的木炭夹出去大部分,然后再接手搅拌了四十多分钟,里面的油脂就和纯碱化学反应完全,生成肥皂和甘油。之后再加入精盐,静置了十来分钟融有玫瑰花汁的肥皂和玫瑰甘油就上下分离开来。
之后萧去病再将附在甘油上面的嫩粉色膏状物捞了出来研制成型,等它凝固之后就是后世的香皂了。反倒是下面的甘油和盐的混合物让萧去病花了许多时间和心思才成功提纯,用凉白开稀释之后拿十几个个小瓷瓶装了,何可儿拿了三瓶其他全给杨贵妃了。
何可儿和杨贵妃一脸惊奇地看着萧去病像变戏法一样用两种油和纯碱精盐就制出了他口中所说的两样让天下的女人都会喜欢的东西,都有些不敢相信。
两人半信半疑用香皂洗过手之后,发现不但干净,而且又白又嫩还有淡淡香味,立刻就兴奋大声尖叫起来。玫瑰甘油提纯之后,两人发现手背上涂抹少量甘油,果然能够很快就被吸收,皮肤水水的嫩嫩的,特别的细滑,而且还有一股极其好闻的玫瑰花香,两人一下开心雀跃地跳了起来,像两个小孩一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仿佛一对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倒把萧去病给晾在一边。
听到王元宝如此兴奋,萧去病和何可儿交换了一个眼神,一脸微笑道:“成本嘛,反正就是很低很低了,二十块香皂的成本都没有一小盒澡豆的成本高。至于产量,更是澡豆的上百倍,因为它其实是猪油做的。”
王元宝又下意识地望向何可儿,何可儿连忙一脸认真的点头,萧去病发现她一脸认真的时候比起笑起来一样好看。
王元宝和何建夫妻,特别是王元宝这些彻底服气了,拥有这么好的产品,又有朝廷和军队撑腰,加上萧去病的经营策略也没有问题,一年赚十倍十几倍的收益确实不是难事。
而且萧去病的意思又是让王元宝牵头,联合几家汉人大商家一起把架子搭起来,萧去病也不用从零开始,无论是人员,工坊,店铺,经营渠道都在这几家商家的基础上整合,培训。
现在就是跟王元宝与何建夫妻先同一个气,这个规则制度要如何制定,利益分配如何进行,平常如何管理经营等,三位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先跟萧去病说,最后四人先定好大致的策略再去和其他商家商定谈判。
听完萧去病的意思,王元宝觉得大有可为,虽然已经年老一时之间也雄心万丈,仿佛看到了一个巨无霸的商业帝国在冉冉升起。其他细则他都不是很在意,除了萧去病说他要知道琉璃的生产工艺和配方,可能是出于心理习惯,老人家一下有些犹豫和不愿意了。
“辅臣啊,琉璃这块就我来管秘方和生产,你来管贩卖和出售不就很好吗?”
萧去病扑哧一笑,老人家这是怕自己谋夺他的秘方呢:“阿公,你多虑了,去病可不是贪图你的秘方和工艺,而是想帮你改进。因为在我看来,阿公虽然靠着生产和贩卖琉璃成了长安首富,但生产工艺还是太落后了,我听说成品率还不到一半?若是这样能有多少竞争优势呢?”
ps:求收藏,推荐票
第六十章 饥饿营销(修)
这里说的琉璃全名叫做古法琉璃,是一种色彩绚丽,璀璨夺目的手工艺品,装饰和建筑材料,又称五色石。
琉璃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佛家七宝之一,深受皇帝贵族阶层,富商大贾还有佛道两家的追捧。优质的琉璃价值远超金玉,甚至可以与名贵的红蓝宝石猫眼石钻石比肩。
但因为工艺太过复杂,制作琉璃的条件太过苛刻且程序繁多,各种当时无法控制的因素太多,因此产量极低且成本极高。
所以王元宝的琉璃产业高收益的同时也是高风险,比如烧炉的时候火温控制得不好,或者出炉的时候哪个细节没到位,都有可能前功尽弃,一切努力毁于一旦。
来王府之前,萧去病就仔细想过这些问题,他知道在中国古代大部分都是经验科学,靠的是不断的摸索、无意间的发现还有一代代口口相传。
缺点十分明显,很多东西他们并不知道原理,只是凭借经验和感觉,所以极其不稳定也极其容易失传。
萧去病想做的事情,就是根据他知道的一些一些原理,让这种只凭借经验和感觉的技艺规划化,并且利用自己比他们领先一千多年系统化的知识,在一些地方作出一些改良改进。
琉璃的烧造需要1500℃的高温,比玻璃的1000℃还要高,萧去病知道王元宝他们不知道的耐火材料,还有更加先进的保温技术和更好的燃烧材料,相信经过自己的一番改进琉璃的成本和所费时间都将降低很多。
听到萧去病如此说,王元宝眼神闪烁神情变了又变,有些不相信。心说莫不是唬我,这是自己不传之秘。几十年就靠他发家致富,他自我感觉这工艺已经很完善了。
他不相信萧去病还能作出改进。但想到之前的酒和茶,以及面前的香皂,又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然后又强行把话憋在嘴巴里。
萧去病看到他这个样子,怎么会不理解他这种自矜自负,而又敝帚自珍的心态呢。好比一个一流技师,受人尊敬推崇了几十年,突然有一个人跑来跟他说你的技术在我看来不值一提,换做自己一时也接受不了。
萧去病笑笑,在何可儿耳边小声说了两句,可儿依言从包掏出一面小镜子递给王元宝:“阿公,这是萧郎送给我的小镜子,你看是不是照的非常清楚。”
王元宝一脸狐疑地伸手接过,只看了一眼就惊异得目瞪口呆,世上竟有如此明亮清晰的镜子,不但五官皱纹等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连胡须汗毛也照得纤毫毕现。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国海魂 (夏天的风和雨) 赫尔戈兰湾的炮声、多格尔沙洲的惊魂、科罗内尔的豪情和福克兰群岛的殇,埃姆登号的游击、坦噶尼喀湖的牛刀小...
-
维多利亚的秘密 (姑射山人) 创世VIP2016-06-19 清史民国高智毒贩被时间机器流放至晚清,起名“唐宁?温莎”,本书讲述他从中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