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维多利亚的秘密 (姑射山人)



这就是李鸿章难为情的地方,他可不像老曾小曾,自己的金库里藏了不少“讲不清来历”的银子,万一竞选时被抓住把柄,那可真是英名尽丧了。他已经找人问过了外国竞选时的情形,互相攻击的时候无所不用,可怕得很。

可是老左也讲得对,“别人”都欺负到他头上来了,倒霉就倒霉在他本身有个江苏巡抚的虚名,要是连竞选“连任”的勇气都没有,别人又怎么看?你是抵制朝廷政策呢,还是有不可告人的原因呢?两个猜测都对他不利。利刃已经架到李大人的脖子上,最后他决定先去上海看看行情。南京、苏州因战争凋零,现在上海成了江苏人口最多,也是有钱人、纳税人最多的城市,此次选战的核心战场,不幸的是那里是小曾的主场。

左宗堂大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赶紧鼓励老李老当益壮,跑去跟老曾的儿子大战三百回合。

打太平军的时候,祁泰裕是军需供应商,而剿捻时这活儿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祁泰裕就退出了供应商之列,李鸿章和左宗棠最后把生意交给了胡光墉来做。李鸿章虽然没有竞选的经验,但也知道这事儿得花钱,于是,他带着胡光墉一起来到了上海战场,继续低调地招募助选人材。

胡光墉现在不是那个富甲天下的红顶商人了,由于军需供应引入了第三方审计制度,他的油水捞得有限,而且他也听说了,民选巡抚之后别以为就完事儿了,以后为了形成三权分立,江苏还要民选议员以制约巡抚的权力。雪岩兄那是多么机智的家伙,感到自己的财力不够强大,得拉拢更多的人。

他先是纠集了一些与之交友的上海商人,主要是徽商群体,办了一份报纸,名为“申报”,招募记者,并向各国通讯社购买新闻源。只要有资金,报纸的产量绝对不是问题,现在上海已经出现了大小十余种报纸,因为业内都知道《电讯报》的一流印刷厂可以为各家报纸代工,你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这方面,有温莎家族幕僚成员的曾纪泽早就率先出手,注册了《时报》这个明显想跟英国times和纽约时报学习的报纸,英国的times则在中国翻译成了泰晤士。《电讯报》虽然实力超群,但是至今在销量上敌不过泰晤士报,因为它的口味实在是太清淡了,只有在发生科技事件的时候,群众争相购买。曾纪泽的目光是向泰晤士看齐的。

电讯报从来没有参与选举的传统,自然也不会支持谁,所以纵使曾纪泽以唐宁的学生自居,也没有受到优待。大清皇家电台也是一个威力巨大的舆论工具,是bbc国际语言版之外罕见的电台。可见温莎集团对大清之与众不同。大清皇家电台也不参与选举。其余候选人也只能发行报刊以宣传自己。

一时间,光是有能力自己办报的候选人就兴办了《上海新报》《上海泰晤士报》《中国日报》《政治报》《民报》《清议报》合共八家报纸。徽商、晋商、粤商、买办等支持的政客纷纷粉墨登场。

有眼光的政客甚至已经在做长远打算,专门成立政党以图长期经营这一事业,曾纪泽再次走在前列,创立了“进步党”,就算这次竞选不利,他还打算在议员选举时再次发力。

李鸿章学习能力极强,发现对方成立政党可以为长期参政建班子之后,立即有样学样,搞了大清第二个政党:大公党。为了得到更靠谱的竞选知识,他还设法找到了目前在东印度公司就职的容闳加盟,这位是耶鲁大学毕业生,确实见识过西方选举的场面。

容宏加入李的幕僚之后,着手制定寻找最大竞争对手的弱点:年轻,没有参加过传统的科举。不过李鸿章念在跟老曾有旧,不能太过份,只能暗示,以免戴上诬蔑老师的儿子的罪名。他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如何施政上面,这时他找到了另外一个人材,冯桂芬。

冯是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学生,文名满天下,并对西学颇有心得,提出了乡村民主化的主要施政方案,每满一百人选出一个“村董”,村董们商议解决乡里的事务,以分担县政府的负担,甚至县里也可以选出“县董”,这是最激进的民主化进程方案,果然提出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目前的朝廷是皇权不下县,只有县级长官是朝廷任命的,所以村董理所当然的可以选出村长、乡长来,而县董就要复杂得多,只能先做一个制约县令的议会式的机构,下一步的改革要等朝廷的推进。

这个方案挺有趣的,大清新闻报和大清皇家电台都报导了这个消息。李大人似乎打了个胜仗。不过,他的情报部门很快就传来令人揪心的消息——小曾已经学会了亲自走到百姓中间,听取他们的需求,然后给选民承诺一些解决办法,这个办法厉害,经过《时报》一吹捧,许多的选民开始给曾大人写信、发电报诉苦,希望曾青天能帮他们解决生活疾苦的问题。

一个大官人要跟那些屁民纠缠不清,真是痛苦啊!可是李大人似乎已经感到被逼上绝路了,不得不学习,也开始深入民间。

因为双方没有辩论的传统,而且老李跟老曾是旧识,放不开手脚去攻击对方,这一次竞选似乎显得特别的文明,几乎就没有谈到对方的私生活之类的事情。大家都在谈民生,修路、田地分级不公、矿难、赋税等都是重要议题。

唐宁自然很关注这一场竞选,感觉这帮第一次选举还挺靠谱的啊。

第一回选举,连民意调查的机构都没有,大家都是凭感觉在搞事,只有到最后投票的时候才能发现谁是赢家。中国第一场选举完美收宫,9位合格候选人最后角逐,善于学习、放得下身段的成熟政治家李鸿章以35%的得票率赢得胜利。他的主要对手小曾以29%屈居第二。辅政大臣郭嵩涛亲赴上海,向李大人恭喜“连任”。顺便一同观看了在法租界上演的话剧“东王受审”。李鸿章居然还幸运地抽到了唐宁签名的《全球简史》。他们绝想不到,这一出法制剧是个小女孩导演的。

唐宁在书上最终写的那句话是:好的历史不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06.第206章悬空

李鸿章正式上任江苏巡抚之后,自然把江苏省衙门的各种经济事务移交给第一功臣胡光墉,加上他申报的财产似乎有诸多不实之处。郭嵩涛准备查一查,但唐宁认为这是第一届民选巡抚,为了给民众多点信心,还是放过他了,后来这几乎成了不成文的惯例,民选巡抚享有司法豁免权,要查也等到他下台之后再查。

为了制衡胡光墉这种官商,唐宁建议朝廷创建直属中央的廉政公署。公署不仅直属中央,还不能放在跟官老爷们同一个城市,以免互相认识,不好杀熟。江苏巡抚衙门在苏州,那么江苏省的廉政公署就放在上海,甚至放在租界,平时跟中国人都不怎么接触,办案的时候才冷不丁请官员到租界去喝茶。

改革的下一步就是明年的省议会选举,以及明年同时进行的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巡抚选举,包括广东、福建、浙江三省。阮长祚在上海全程见证了大清的第一次选举,认为这算是成功了,他得回去向越南国王报告见闻,以增加越南人改革的信心。

现在的越南南圻已经在大清援越远征军的控制之下,援越军司令唐萨拉正在跟越南国王商讨在南圻率先民主化改革的事宜。越南国王对法国人非常憎恨,要求严惩,但唐司令不仅没有严惩,还下令保护在越法国公民财产,仅对军事人员进行限制,这让越南阮朝政府相当不满,双方矛盾加剧。

因此,当阮长祚兴匆匆地返回越南时,发现大势不妙,现在越南国王认为自己这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并且骑虎难下。唐宁根本没有兴趣理会越南的事务,一切都唐萨拉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与越南政府进行交涉。

法国在西贡的商人早就听说东印度公司军队打仗很文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们也越来越大胆,竟向占领军提出法属印支的自治要求,其要义是成立既不听法国政府也不听越南政府的法国人自治领地。唐萨拉对管理政务也不懂,就让这些法国商人掌握了实际行政权,这让越南人更是恼火,认为这是大清国正在耍手腕要他们屈从,更是闹得不愉快。

越南政府直接与大清礼部理藩院交涉,郭嵩涛以为越南自治是唐宁的既定政策,他根本也不太在乎大清国的这个小弟,也就没怎么理会。法属印支恢复秩序的消息传回法国,法国人都感到很奇怪,怎么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唯一发生的似乎是法国人派往越南的军队消失了,总督自然也消失了。越南当地人的进步思想有限,唐萨拉有心让越南人参政也没办法施行,只好任由法国人操纵当地自治政府,只是名义上这个政府是由当地纳税人组成的,税收当然就成了这支两千人的远征军的军费。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一下离印支半岛不远的新几内亚局势。随着阿拉伯石油公司的天然气开采到位,氦气的产量大增,飞艇的数量也大增,使“新几内亚邮购公司”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突破了瓶颈,热带雨林收藏家向荷兰国王发出了“最后一次”收购荷属新几内亚的要求。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