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你知道亚历山大·蒲柏吗?”
正如夫人所料,土豪丈夫对文艺知之甚少,那什么忒修斯之船之类的是跟哲学有关他才略有所知。
茜茜在丈夫面前就可以显摆自己的学识了:“他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英国诗人,你的偶像牛顿的墓志铭都是他写的:
自然和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暗之中。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
于是一切豁然开朗。”
唐宁:“咦?好像在哪儿听过,但忘了,谢谢夫人提醒。”
茜茜格格一笑:“蒲柏为我们的庄园写过一首诗!”
唐宁大讶:“真的?”
茜茜于是将诗句娓娓道来:
“构建、栽培,任何你的所爱,
立起罗马柱,或者弯弯拱门,
隆起大阳台,或者沉降洞穴,
总之,让自然的魅力永远不被遗忘。
但是,对待女神应当像羞怯的美人,
既不要穿得太繁缛,也不要春光尽现;
不要让每一处美都被窥视,
一半的技艺被高雅地隐藏。
它是无尽欢愉的综合体——
惊讶,变幻,和看不见的边界
……”
金色的夕阳温柔地洒在绿茵和湖水间,凌波上的荷花尽享仲夏傍晚的静美,土豪公爵则尽享文艺女公爵的呢喃耳语。前半段的诗就已经美得让他大脑短路,半点也听不见后面是什么,只知道那无尽的愉悦继续再升华。
“亲爱的,我想要个宝宝……当你不在的时候,我好通过小宝宝来想你。”太太提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他们在一起可有好些年头了。
“好的,亲爱的。”不假思索,唐宁就答应了,他确实会有很多时候不在太太身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去打仗能带家属吗?太危险了。
太太终于找到了一个生气的理由:“喂,你答应我的婚礼呢?什么时候去泰姬陵?”
唐宁:“哎呀,说是这么说,我都没怎么去过印度,再说了,去了那里什么朋友也没有,因为他们不方便参加,还是改改主意吧。”
太太更生气了:“就知道你不靠谱,不行,我是绝对需要一场盛大的婚礼的。”
唐宁:“都老夫老妻了……”
太太:“你才老!我还年轻。反正要弄一个婚礼,去我家吧,慕尼黑,好不好?”
她又担心起来:“喂,咱们都在一起这么久了才办婚礼,会不会被笑话?”
唐宁哈哈大笑:“你什么逻辑?在一起这么久了,不办婚礼才被笑话!”
太太的情绪根本停不下来:“都怪你!到处惹事生非,你知道吗?泰晤士报说你从最大善人变成了最大恶人,因为你支持南方奴隶州。”
唐宁脑洞一开:“有了!我们得做一件能够转移别人注意力的事情,就不会有人笑话了。”
太太:“有什么馊主意?”
唐宁:“罗马的教皇已经被意大利军队包围了,但他们誓死抵抗,马志尼还在犹豫要不要冲进去把教皇做了,恐怕这会引起公愤。我现在心也软了,这样,我请教皇给咱俩主持婚礼,咱们在罗马那个大教堂办婚礼,亲人朋友也方便去。”
太太:“果然是馊主意,你这个臭名昭著的无神论者也想让教皇给主持婚礼?打死他也不肯。”
唐宁:“他不肯我就把他赶出罗马,要是肯的话,可以把梵蒂冈留给教皇。”
太太扑哧一笑:“太坏了!不过挺好玩儿的。”
教皇国的命运就这么被愉快地决定了。茜茜毛遂自荐,亲自写信给教皇,说是如果他老人家愿意屈尊为他俩主持婚礼,她可以央求丈夫给教皇国在罗马留一块领地,由瑞士志愿兵守护,与意大利政府互不干涉。为了追求措辞上的得体,她还请《威斯敏斯特评论》的女编辑乔治·艾略特来参谋,这个女编辑因为女权运动跟公爵家有一些来往。
教皇庇护九世收到公爵夫人的来信,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不过,他还想拖延一段日子,温莎财团与北约四强国同时武装对抗是当今世界格局最重要的事件,万一温莎财团被打败呢?说不定意大利又分崩离析,教皇国还有一点点复兴的可能。
经过唐宁古怪的安慰之后,不知道是得知还有一线希望呢,还是“嫁到遥远国度”的比喻起到了作用,总之露易丝没有原来那么绝望了,反过来还安慰阿尔伯特亲王不要想不开,使她的父王暗暗称奇,一问之下,原来唐宁给她讲过那种神奇的治疗方法,可惜文艺小公主只记得用“金”“光”,纳米级是什么级她都不知道,还以为是普通的黄金。
满怀好奇的亲王亲自到唐宁家里去询问,事关自己的性命,他当然有充分的理由,放下一切公务。大家都住在白金汉郡,两家来往相当方便,更何况现在都是氢燃料车的时代了。
露易丝也跟着父王一起到唐宁家,她得确认一下那天某人是不是安慰她的,欺负她不懂科学。剑桥大学校长那当然就没有那么好糊弄了,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唐宁决定在《自然》期刊上发表关于亚原子结构的论文,让人类正式进入亚原子时代。
不过,他需要一个团队来进行实验和数据整理,否则恐怕难以说服科学家们。要知道,从古希腊的自然派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开始,到化学之父道尔顿为止,都认为原子是构成万事万物的不可侵害的最小单位,这个观念已经深入科学家们的大脑。进行比原子更微小的亚原子研究,就像在科学家们的脑袋上凿脑洞。
果然,一句亚原子就把亲王震住了,还有比原子更小的玩意儿?亲王说:“希望我在有生之年看到这篇论文啊……干脆,我辞去剑桥大学校长的职务,让你来干,我相信没有人会有意见。反正我也活不了几天了……”
露易丝闻言,在一旁摇晃父亲的手臂,抗议他说丧气话。
唐宁:“呃……没有人有意见?泰晤士报说我现在已经是史上最大恶人了。而且我对中国的事情很关心,恐怕上任之后第一件事主是设立剑桥大学上海分校,我正头疼在中国那个没有大学传统的地方怎么搞高等教育呢。”
亲王:“好奇怪,好像泰晤士报老喜欢报你的负面新闻,危言耸听……政治的东西,那些民粹报纸不懂。美国分裂有助于我大英帝国殖民地的安全。”
唐宁大讶:“哇,你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公爵夫人正在给客人端茶,闻言立即接茬儿:“什么?这才是天机?那天你说的支持南方,北方就不敢打,为了和平是骗我的?”
唐宁赔笑道:“呵呵,都是天机……”
178.第178章上帝已死
英国人的保守终于在剑桥大学校长更迭这件事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全球公认的第一学术界大神居然被强烈反对,因为丈夫小命都攥在唐宁手里,维多利亚女王本身不想反对,也不愿反对,但以泰晤士报为首的舆论界反响特强烈,最大原因当然是某大神的无神论立场,泰晤士报认为唐宁这个大胆妄为的家伙要是担任校长,会摧毁整个英国大学的神学,动摇大英帝国的信仰。
唐宁毫不在乎英国人的看法,他在电讯报上火上浇油,抛出了他的治校理念:剑桥大学在他的领导下不再是大英帝国的最高学府,而是全世界的学术中心,将在全世界教育中心设立分校,学分与本部互通,学生也可以申请到伦敦来学习,助理教授、讲师还将被要求前往世界各地的学校支援高等教育,当然,这些分校的经费会由当地政府或者商业机构、个人负责。不仅如此,他仅给英国政府三天时间考虑,否则他就会另起炉灶,搞自己的一套,剑桥是不是要跟他干,你们看着办吧。
国际学园大学部早就具备了这种模式的雏形,要不是看在亲王的分上,他根本就不考虑剑桥大学校长的职务,收了剑桥大学当然就要受到各种掣肘,尤其是神学方面的妥协,这是令他厌恶的东西。
看样子某大神对治理剑桥大学的诚意不足啊,尽管巴麦尊支持唐宁,国会的议员们还是争吵得很激烈。
就在他们争吵时,美国的新闻界发掘出一件奇闻:唐宁·温莎曾经向今天四月刚刚成立的波士顿理工学院捐款10万英镑,而他唯一的要求是学校要改个名字,改成麻省理工学院。也就是缩写为mit。
哈哈,这就有意思了,原来唐宁声称自己毕业于mit,大家都不知道mit是什么玩意儿,现在终于知道了,却是他硬生生创造出来的,所以这个事件被称为奇闻。某人“创造了自己的母校”的新闻传遍世界,成为一大笑柄。
不过,这个笑话也使得美国的北方佬对温莎财团没有那么心怀敌意,你看,人家好歹也捐了点钱给北方,于丧尽天良之中还保留着一丝良知。
mit得到了唐宁的资金和“大肆炒作”,迅速获得优质教师和生源,使得哈佛大学恬不知耻地想兼并它。不过mit有自己的治学理念,根本不睬哈佛大学。美国大学有很强的独立传统,我管你联邦政府跟温莎财团打仗什么的,照样给了唐宁一个董事席位。唐宁董事则投桃报李,称会每年都向mit捐赠至少10万英镑,待遇跟大英博物馆同!
相似小说推荐
-
最强兵王在三国 (不京云) 起点VIP2016-06-14 秦汉三国 左手妖娆美人,右手万里江山。兵王刘宣回到三国,成为北海国康王之子。江山和美...
-
盛唐刑官 (沐轶) 起点VIP2016-04-24 两晋隋唐 他是家徒四壁的破落爵爷,身边只有一个誓死相随的小丫鬟,摆字摊讨生活;他是穿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