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海魂 (夏天的风和雨)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夏天的风和雨
- 入库:04.13
尽管沙恩霍斯特级大型装甲舰无论在德国海军内部归属于装甲巡洋舰这一等级,然而有谁见过标准排水量13,900吨,水线带主装甲160毫米的装甲巡洋舰?它的整体防御力甚至超过英国人的无敌级和不倦战巡!由老式战列舰和老式装甲巡洋舰组成的日本联合舰队南下支队在中太平洋驻足不前就是最好的证明!
1914年12月下旬,形势发生了逆转,穆尔少将率领的第二战巡舰队三艘不倦级战巡与驻守在福克兰群岛斯坦利港的南美洲分舰队汇合。
短暂的休整后,由不倦号,澳大利亚、新西兰号战巡,防御号、老人星号老式战列舰,卡纳冯、康沃尔号装甲巡洋舰、布里斯托尔号轻巡以及马其顿、奥拉马号武装商船组成的庞大舰队离开福克兰群岛,向合恩角和德雷克海峡驶去!
“海军部要求我们尽量避开穆尔的战巡舰队,取道德属西非,择机返回本土……”
南半球夏季的黄昏,被烈日灼热一整天的钢铁巨舰和它的水兵终于能够享受微凉的海风,落日和悠闲的海鸟。伯恩哈德-冯-奥登上校站在舰桥上,指着麦哲伦海峡错综复杂的水道对司令官马克西米里安-冯-施佩伯爵言不由衷道:
“北上斯托克斯水道,从危险的麦哲伦海峡折回大西洋,东亚舰队总算避开了穆尔的截击舰队,下一步就是穿越南大西洋前往德属西非的艰苦旅行。”
由于及时更换密电码系统,德国在南美洲情报系统得到保存,12月26日,施佩伯爵得到加强的英国南美洲分舰队开出斯坦利港的情报。考虑到三艘不倦级战巡装备的24门12英寸主炮,东亚舰队唯有避其锋芒。
返回南大西洋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水域窄小遍布英国人眼线的麦哲伦海峡,一条是风高浪急海域辽阔的德雷克海峡,前者虽然有剑走偏锋之利,可也容易暴露舰队踪迹,后者虽然中规中矩,但奈何德雷克海峡水域宽广。
是麦哲伦海峡还是雷德克海峡?经验丰富的施佩伯爵将赌注压在了看似危险的麦哲伦海峡,他选择了陌生的斯托克斯水道,进入麦哲伦海峡后全速航行,试图快速通过海峡。为了赢得可贵的时间,伯爵派雷德斯顿号轻巡南下进行战术欺骗。
施佩赌赢了。穆尔少将低估了伯爵的勇气,将他的截击舰队主力散布在勒梅尔海峡和圣胡安角,而看似安全的麦哲伦海峡仅仅留下一艘轻巡和一艘武装商船,其中马其顿号武装商船在弗罗厄德角附近海域游弋,布里斯托尔号轻巡在马兰迪亚斯港以北海域游弋。
施佩伯爵轻易看穿了奥登上校的跃跃欲试,摇摇头毫无意外的满足了年轻人的年少气盛,似是兴致缺缺道:“不,那太无趣了,也许我们可以去防御空虚的福克兰群岛逛一圈!”
庞大的东亚舰队驶过洋面,朝海峡深处驶去。数海里外,一艘擦着道森岛海岸线行驶的英国货轮船长放下手里的望远镜,扭头朝他的船员一脸凝重。
“德国人几乎掐断了南美洲协约国海运,麦哲伦海峡出现四艘航速强劲的蒸汽船,它绝不会是中立国商船队!”白发苍苍的英国老船长略带庆幸的嗓音回荡在麦哲伦海峡上空:“南美洲舰队上当了,德国东亚舰队走得是麦哲伦海峡!该死的,趁现在为时不晚,快去发电报,让截击舰队回航!”
第二部 炮声 第十一章 英国人的反击(三)
第十一章 英国人的反击(三)
“当我最后决定参加行动计划时,我就全力以赴,一干到底。 ”
——温斯顿-丘吉尔
1914年12月27日,英法联合舰队临时指挥官萨克维尔-h-卡登中将向海军总部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大致分成四个步骤:摧毁海峡入口处所有要塞,清扫海峡水雷并且登陆作战,打通海峡最狭窄处,进入马尔马拉海。
海军参谋部原则上同意了卡登中将的行动方案,然而英国国防委员会(cid)对于战役前景有所顾虑。
“如今,大洋舰队牢牢掌握北海制海权,皇家海军有义务夺回本属于不列颠的海洋,而不是将主力舰派到荒凉的达达尼尔!”国防委员会重要成员、一手炮制那幅著名的“你的国家需要你”征兵广告的陆军大臣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元帅忧心忡忡。
“喀土穆基奇纳勋爵”最终还是被海军大臣说服了,占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土耳其海峡足以让英国人奋不顾身。1月5日,国防委员会责成海军部制定更加详细的计划,“2月份炮击和占领加里波利半岛,以君士坦丁堡作为最终目标”。
加里波利半岛位于奥斯曼帝国欧洲部分最东侧,东南方向是狭窄的、勾连马尔马拉海与爱琴海的达达尼尔海峡,西北方向则是岛屿众多的爱琴海。整个半岛六十英里长,四到十三英里宽,多是荒芜的高地和狭长的山脉,只有一条战前临时修筑的泥土路纵贯半岛。
索契角海战打断了俄国黑海舰队的仅有的脊梁和斗志,俄国人从海上入侵的可能性不复存在,奥斯曼帝国只剩下来自英法的海上威胁。
一战爆发前德国顾问团就帮助土耳其人敲定了一份严谨的达达尼尔海峡防御计划,财政拮据的土耳其政府在德国顾问团的指点下,在加里波利半岛断断续续修建了装备少量重炮的要塞群,索契角海战后,博斯普鲁斯海峡要塞的一些要塞炮被拆卸和运送到达达尼尔海峡,以加强加里波利半岛防御。
截止1914年年底,达达尼尔海峡入海口的要塞群部署了超过三十二门火炮,最大口径可达11英寸;入口处至海峡最窄处,土耳其人修筑了大大小小的堡垒,拥有一百余门火炮,最大口径8.2英寸;海峡最窄部位分布九十四门火炮,最大口径甚至有14英寸。
这并不是陆上防御计划的全部,德国陆军顾问团实地在考察加里波利半岛作战环境后制定了机动灵活的防御策略:加里波利半岛陡峭的海岸线适合登陆的滩头并不多,在各要塞群和堡垒群保留基本部队后,由畜力牵引的榴弹炮和由德国陆军一手训练出来的土耳其第五集团军主力作为机动兵力存在,扼守在仅有的几处适合登陆的滩头,为英法联军准备了防守反击这大餐。
时间进入1915年1月,协约国攻打达达尼尔海峡的态势愈发明显,德国海军顾问团冈瑟-吕特晏斯上尉受命完善加里波利半岛海上防御体系。
深受王海蒂非对称作战理论影响的吕特晏斯上尉并没有盲目扩大渔场,在他看来,土耳其要塞群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但是严重缺乏大口径火炮,部署在海峡入口处的要塞不能抵御协约国老式战列舰11、12英寸主炮,于是他将水雷作为掩护力量投放在距离海峡出口处要塞群12英寸主炮最大射程之外,海峡内侧的堡垒群和爱琴海一侧的要塞群水雷场则部署在土耳其轻型火炮射程和探照灯的视线之内。
与此同时,海峡最窄处的水雷场得到加强,凯费斯岬外海作为英法登陆舰队有可能出没的海域也设置了雷场,临时改装的布雷艇、战前向德国订购的三艘二手驱逐舰和四艘法制驱逐舰也在海峡隐蔽处随时待命。
“大马德,虽然第五集团军的备战工作很糟糕,但是帝国海军情报部门精准的预判和加里波利半岛勉强能称之为充足的弹药储备足以扳回一些劣势……”
冬季里的达达尼尔海峡充满了狂风、乱流、漩涡这些爆裂元素,海勒斯角满是枯败的灌木丛和棱角锋利的乱石。从高加索前线赶回来的利曼-冯-桑德斯将军沾满泥泞的高筒皮靴踩在凌乱的碎石上,冷峻的脸上满是遮挡不住的倦意。
“看来,高门对于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也有所准备。”
“不,桑德斯将军,这并不是高门的功劳,奥斯曼虽然从不缺乏忠勇之士,但是战略眼光却太过缺乏。”奥斯曼帝国三巨头之首恩泽尔将军紧了紧裹在身上的披风,脑海里禁不住浮现那个才华横溢却耐不住时间的摧残,明明恋栈不去却坚持说要放弃的海军军官,继而联想到欧洲战争爆发后那个比他年纪大的“年轻人”的赫赫战绩。奥斯曼皇室大马德恩泽尔带着些许遗憾,叹道:“归根究底,我们还得感谢另一位德国人。”
“哦?”桑德斯撇过头,望着陷入纷乱回忆中的恩泽尔疑惑道。
“海蒂-西莱姆!”恩泽尔没让桑德斯等待太久,干涩的嘴中吐出一个差点与土耳其海军副部长关联的名字。
英法联军的备战工作毫无头绪,须知道大规模登陆战在1915年仍是个新鲜名词,即便头号海军强国英国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1月中旬,配属卡登中将的英法联合舰队三艘主力舰(阿金库尔、爱尔兰、孤拔号),十四艘老式战列舰(巨人、海洋、光荣、仇怨、阿尔比翁、不惧,不饶,伦敦、庄严、皇后、威尔士王子、丹东、狄德罗、米拉博)在爱琴海集结,七艘老式战列舰(可畏、反击、威严、快速、凯旋、纳尔逊、阿伽门农)作为增援舰队也在奔赴达达尼尔海峡的途中,英国海军部却尴尬的发现他们的预定基地——特尼多斯岛港口设施不全。英国人火急火燎的找希腊政府协商,希腊人则信誓旦旦的保证提供优质锚地,于是英法联合舰队的主基地被圈定在莱姆诺斯岛穆琢港。
相似小说推荐
-
盛唐刑官 (沐轶) 起点VIP2016-04-24 两晋隋唐 他是家徒四壁的破落爵爷,身边只有一个誓死相随的小丫鬟,摆字摊讨生活;他是穿越法...
-
回到古代玩机械 (古代机械) 逐浪VIP 历史军事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精彩。 一个因意外而回到古代的工人,抱着不放弃的信念,运用自己的学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