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就已经形销骨立,再无之前的俊朗。
人,彻底烂了。
刘宣知道了这消息,去试探了刘赫的态度。一提起刘裕,刘赫满是愤怒和失望,他已经放弃了刘裕,也不再关心了。
刘宣有了底,也就不管了。
九月二十九日,糜芳来到书房,他行礼后落座,道:“主公,刚接到苏景传来的消息。明天是黄道吉日,上午巳时,康王将亲自册立您为北海国的世子。”
“好!”
刘宣眼中浮现出期待神色,只要册立为世子,他就可以请辞前往观阳县了。
留在剧县,刘宣始终困在王府。
只有出了剧县,到观阳县,刘宣才能有所作为。
……
九月三十,天朗气清。寒秋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刘宣洗漱后,换了正式的衣服,往大厅行去。
大厅中,官员已经到齐了。
北海相孔融、王府国傅苏景,以及其他的官员,全部落座。
刘宣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坐下来。
等刘赫进入大厅时,所有人都起身见礼。刘赫落座后,众人才跟着落座。刘赫先是说了一通夸赞刘宣的话,什么仁德敦厚、才能出众等,总之是尽情的夸赞。
然后,才进入正题。
册立典礼由苏景主持,他依照规定的程序册立,最后给了刘宣专门的袍服和印绶。刘宣接过后,跪下向刘赫道谢,才回到坐席上。典礼结束后,刘赫没有多呆,直接离开了。
刘宣作为世子,未来的北海郡王,留在大厅中,和在场的官员寒暄,一一见礼。成了王府世子,刘宣明显感觉到,官员对他的态度有了变化。
交谈的热情,更胜以往。
这种场面,刘宣自然不会怯场,不卑不亢的和官员交谈。
所有人离开时,已经接近午时了。
刘宣刚回到后院,绿竹就迎了上来,她笑容灿烂,道:“恭喜公子,贺喜公子。从今天起,公子就是世子了。”
刘宣道:“多了一个名号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绿竹不这么认为,一脸不赞同的表情。话锋一转,绿竹说道:“公子,奴婢听说,裕公子死了,是接近辰时,才发现的。”
“嗯,怎么回事?”
刘宣眉头皱起。
绿竹道:“听刘福说,早上巳时的时候,裕公子穿戴整齐,准备参加公子的册立典礼。但是没有人通知他去,裕公子大怒之下,摔了许多东西。然后,又闭上房门,和后院女子白昼宣-淫。裕公子累了后睡下,就再没有醒来。”
刘宣道:“嗯,你做得很好。”
当即,刘宣出了院子,直奔刘赫的院子。来到刘赫的院子,侍从说刘赫去了刘裕的院子,他又连忙往刘裕的院子行去。到了的时候,刘赫站在刘裕的尸体前,神色悲恸。
刘宣走上前去,道:“父王节哀。”
刘赫看到刘宣来了,吩咐道:“裕儿的丧事,你亲自主持。”
“诺!”
刘宣点头应下,刘赫颓然的走了。
刘宣亲自主持刘裕的丧事,他喊来了府上的管事,一一安排各项丧葬事宜。等各项事情处理完,已经是十月五日。
第118章 长安来人
进入十月,刘宣一直忙碌着刘裕的事情,没有时间抽取系统的奖励。
刘裕的丧事办完,刘宣才空闲下来。回到房间中,刘宣关上门,吩咐绿竹不准人来打扰,开始进行抽奖。这次的抽奖,没有抽取到什么有用的物品,只是一盒普通的云南白药。
对此,刘宣没什么失落。
随着他的根基建立起来,对系统的依赖逐渐愈小。
更多,是依靠自己。
刘宣把云南白药收捡好,就往刘赫的住处行去。刘裕的丧事已经处理完,而他回剧县也有一段时间了。长时间不在观阳县,不知道观阳县的情况,刘宣迫不及待的想回观阳县了。
来到书房中,刘宣行礼后落座。
刘宣说道:“父王,二弟的丧事,已经办妥了。接下来是一些日常的杂事,儿子已经吩咐王府的人操办。”
刘赫神色满意,微笑道:“这几日,辛苦你了。”
刘宣道:“儿子不辛苦。”
话锋一转,刘宣说道:“儿子还有一件事,儿子离开观阳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次来,是向父王请辞的。”
刘赫眉头皱起,似乎是不希望刘宣离开。
沉默片刻,刘赫说道:“宣儿,你已经是王府的世子。观阳县的事情,你可以渐渐的交出去,重新寻觅观阳县令,把心思放在王府上。”
刘宣说道:“父王春秋鼎盛,有父王在,王府自然无虞。再者,王府还有苏国傅掌控大局,不会有问题。儿子之所以去观阳县任职,是想趁着年轻,多阅历一番,多磨砺一番,多学些本事。以后回王府,也能有一身的本事,不是一无所知。”
提出的理由,合情合理。
刘赫听后,一时间也找不到理由来反驳。
刘宣知道必须说服刘赫,继续道:“儿子去了观阳县,也会经常回剧县的。父王,儿子还年轻,如果现在就留在王府,不磨砺一番,将来难成大器。许劭的话,儿子是半信半疑的。因为儿子如果不努力,断然不可能有所成就。儿子还想让父王名留青史,儿子也向留名于世,所以儿子必须要出去闯荡一番。”
刘赫眼中一亮,郑重的点头同意。他之所以想留下刘宣,是因为身边没人了。死了女人,死了儿子,心中空荡荡的。
膝下两个儿子,只剩下刘宣,自然希望刘宣留在王府。
可是听了刘宣的话,又被刘宣劝服了。
事实上,刘宣考虑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刘宣留在王府,只能处理王府的鸡毛蒜皮小事,不可能有所发展成长。
如今,袁绍、曹操、刘表等诸侯都在快速的发展,他不能落后。
所以,刘宣想返回观阳县。
刘赫深吸口气,道:“离开的时间,定好了吗?”
刘宣说道:“儿子打算明天一早启程。”
“可以!”
刘赫同意了,没有再阻拦。
“咚!咚!”
敲门声,在房间外响起。
侍从禀报道:“殿下,国傅求见。”
刘赫道:“告诉苏景,本王马上就去。”
“诺!”
侍从得令,转身就下去了。
刘赫看向刘宣,吩咐道:“随我去见苏景。”
“是!”
刘宣点头,跟着刘赫一起往外走。
两人来到大厅,苏景连忙迎了上来,拱手行礼。
刘赫落座后,示意苏景也坐下,问道:“苏卿,有什么事情吗?”
苏景神色严肃,道:“殿下,臣刚接到孔相的消息,朝廷将有使节来北海国。其来意,是为天子大寿的事情。孔相说,天子使节抵达,王府需要派人前往迎接。”
刘赫问道:“苏卿的意思呢?”
苏景早有了腹稿,微笑道:“表面上,是天子使节前来。可明眼人都知道,其实是董卓的使节。毕竟,朝中是董卓执掌大权,天子在他的手中形如傀儡。臣认为,如果殿下亲自迎接,太郑重了。如果世子前往迎接,既表示了王府的重视,也不会遭到诟病。”
刘宣听了后,嘴角轻轻抽搐。
这才刚向刘赫提出了告辞,没想到就要迎接董卓的人。
刚给刘赫祝寿结束,又要给天子祝寿。
真是……
刘宣心中很是窝火,对迎接使节的事情,没有多少的想法。这些事情搞得再火热,费再多的功夫,都不如壮大自己的力量来得实在。
刘赫说道:“就依照苏卿所言,由宣儿陪同孔相迎接。苏卿,宣儿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你经验丰富,多指点他。”
“臣遵命!”
苏景拱手应下,道:“朝廷使节抵达的时间还没有传来,臣暂时告退。有了确定的消息,臣派人通知世子。”
“可以!”
刘赫点头。
苏景站起身,拱手离开。
刘赫目光一转,落在刘宣的身上,道:“宣儿,苏景的话,你也听到了。你返回观阳县的事情,暂时押后。等迎接使节的事情办妥了。再返回观阳县。”
“是,儿子遵命。”
事到临头,刘宣不可能再拒绝。
身为王府的世子,这本身是他的责任。如果只是想着担任世子的好处,却又不旅行职责和义务,刘赫第一个就不答应。
刘赫说道:“你下去吧,多准备一下。”
“诺!”
刘宣起身告辞。
他没有留在王府,往天香阁行去。
来到后院,刘宣见到郭嘉、糜芳等人,说道:“今天我已经向父王请辞,征得了父王的同意,准备明天早上启程返回。但刚刚接到消息,朝廷使节即将抵达剧县,是为了给天子祝寿的事情。具体情况,暂时还不知晓。我要陪同孔相迎接,暂时走不了。”
郭嘉眼眸眯了起来,道:“横生事端啊,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暂时无法返回观阳县,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一件好事。你代表的是康王,和孔融一起去前往迎接朝廷使节,有助于你名声的提高。”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古代玩机械 (古代机械) 逐浪VIP 历史军事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精彩。 一个因意外而回到古代的工人,抱着不放弃的信念,运用自己的学识和...
-
医匡九合 (影山红) 起点VIP2016-04-26 两宋元明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奈何医术通天,治得了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