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宣看了眼焦尾琴的尾部,发现的确是有焦痕,道:“蔡先生,此琴是否是焦尾琴?”
蔡邕说道:“正是。”
蔡琰眼中一亮,轻笑道:“世子还说不懂琴,既然连爹爹的焦尾琴都知悉,必定是精通琴的,世子不要藏私哦。”
刘宣苦笑一声,他不过是询问一声罢了,没想到挖坑让自己跳了进去。
蔡琰这女子,够聪明的。
刘宣道:“许久不抚琴了,待我试一试再说。”
他说了一句话后,闭目养神片刻,调整自己的状态。
脑海中,迅速的调动这一世的记忆。前世的他,不懂弹奏,只懂琴曲。所以要依仗的,还是这一世对琴艺的记忆。
思考了片刻,刘宣信手拨弄,杂乱的琴曲自焦尾琴上传出来。
蔡琰精于琴曲,听了片刻,便已经听明白了。
《凤求凰》,刘宣弹奏的是凤求凰。
对于一个执着于抚琴的人来说,《凤求凰》不是能随意弹奏的,因为这是用于求-爱的。刘宣拿《凤求凰》来试琴,令蔡琰有些尴尬。
在座的人当中,蔡邕和孔融是长辈,唯有他和刘宣是同辈。
如今,刘宣弹奏《凤求凰》,对像自然是她。
蔡琰的心中有些恼怒,觉得刘宣太轻薄了,竟然用这样的琴曲来试一试。
既然要试一试,哪首曲子不好呢?偏偏要选择这样的琴曲,实在是可恶。一丝的小疙瘩,在蔡琰的心中留下了。
蔡琰俏脸绷着,心想:“看你等会儿弹奏什么?”
蔡邕坐在上方,听着刘宣稀稀疏疏的凤求凰,嘴角轻轻抽搐。他捋着颌下的胡须,心中颇有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感觉。
让刘宣奏曲,是想和刘宣缓和关系,不至于因为卫宁的事情,引得双方的关系僵硬。
没想到,现在这般的尴尬。
孔融嘴角含着笑容,没有一丝的不乐意,反倒是很高兴。
凤求凰就凤求凰,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孔融眼中,刘宣是中兴大汉的人。刘宣的未来,前途无量。就算刘宣真的对蔡琰有什么想法,也不是什么大事,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宣随着脑中记忆的流转,手法渐渐恢复。
从刚开始的生疏,渐渐变得行云流水。
一曲《凤求凰》在刘宣的指尖之下,越发的有韵味。
蔡琰端坐着听曲,渐渐的,也从刚开始的不耐烦,到沉浸在这一曲凤求凰当中。她亲眼看着刘宣一点点的熟练,知道刘宣的确是手生疏了,是许久没有弹奏。
随着琴曲渐入佳境,真的是赏心悦目。
“铮!”
忽然,琴音戛然而止。
美妙的琴声消失,人突兀的被拉回了现实。
蔡琰听得正有趣的时候,忽然间就没有了。就仿佛是两个正在滚床单的时候,突兀的有人敲门以至于中断了。
蔡琰眉头微皱,颇为不愉快。既然弹奏了,那就弹奏完啊。
刘宣已经熟悉了弹奏的技法,便直接停止了。
他刚才沉浸在奏琴的情绪中,没察觉到蔡琰的变化。事实上,他之所以弹奏凤求凰,是因为这首曲子是本主最喜欢也最为精通的,有利于他熟悉琴曲。
刘宣接下来弹奏的曲子,已经想好了。
这首曲子,在这时代没有出现。
刘宣不知道具体的曲谱,但整个曲子的音调等等,刘宣记得很清楚。有了本主的琴艺,配合后世的记忆,刘宣有信心弹奏出来。
刘宣深吸口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道:“蔡先生、孔相、昭姬姑娘,接下来,我开始弹奏。如果有不妥的地方,你们可要多多包涵。”
三人点头,却没有再开口,目光都汇聚在刘宣的身上。
刘宣手落在琴弦上,拨动了琴弦。
刹那间,一声相当低沉而嘹亮的重音在厅中响起。
“铮!”
这声音,瞬间就把人带入了金戈铁马的战场。
万马齐鸣,杀声震天。
蔡琰听在耳中,整个人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神色。刚才的声音,令她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甚至有一种触电的感觉。
“铮!”
“铮!”
“铮!”
连续的三声重音,低沉中却越来越嘹亮雄浑。
速度急促,声音凌厉。
连续的重音响起,把听曲的人带到了一片疆场当中。
蔡琰神色中不可思议的神色,作为一个精于琴艺的人。刚才这渐进而急促的琴音,奏出了金戈铁马的味道,那声音瞬间令蔡琰迷醉了。
仿佛是风雨欲来,仿佛是黑云压城。
蔡琰的脑海中,已经没有了刘宣奏琴的样子,完全是金鼓号角齐鸣的场面,完全是众人呐喊摇旗厮杀的场面。
随着琴音递进,蔡琰甚至握紧了拳头。
整个人,完全沉醉其中。
刘宣弹奏曲子,越来越沉醉其中,越来越激动。
一幅幅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战场搏杀的场面,不断的从琴音中展现了出来。
生死搏杀,马蹄声、刀戈撞击声、呐喊奋力声,交织起伏。整个琴曲,越来越高亢。马蹄声急促,声音渐入悲壮。
刘宣奏曲也越发的急促,拨弄琴弦的速度越来越快。
“铮!”
忽然间,缭绕急促的琴音戛然而止。
大厅中的声音,尽数消失。
一切,停止了。
风暴消失,阳光显现。
刘宣停止了下来,长舒了口气。要弹奏这首曲子,真是不容易。他弹奏的时候,有几次都险些失措,还是有惊无险的弹奏完了。
蔡琰震惊的盯着刘宣,问道:“请问世子,这是什么曲子?”
刘宣回答道:“曲名《十面埋伏》!
第181章 再添一把火
蔡琰沉吟片刻,问道:“世子,这曲《十面埋伏》有什么讲究吗?”
刘宣回答道:“《十面埋伏》的出处,来源于楚汉相争时期。当时高皇帝刘邦率领汉军,在垓下伏击项羽,最终逼得项羽自刎乌江。整首十面埋伏,便是依据当时的战况来的。”
“妙!妙哉!”
蔡邕听了刘宣的解释,再回想刚才的曲子,连连称赞。
孔融盯着刘宣,更是觉得看不透刘宣。
刘宣一鸣惊人后,展露出的能力,可谓是惊才绝艳。刘宣智斗康王妃、斗垮李傕和杨奉,才智卓绝;刘宣自幼没有名师指教,却才思敏捷,五步成诗;刘宣战管亥、败徐晃,武艺也是精湛绝伦。如今刘宣还能抚琴奏曲,这份才华,简直是太出众了。
孔融心中,也是佩服不已,更相信了许劭的评价。
蔡琰眼中神采飞扬,异彩连连,她也被刘宣的一曲《十面埋伏》折服了。
蔡琰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道:“世子刚才弹奏的《十面埋伏》,昭姬是第一次听闻。不知道这首曲子,是否是世子所做?”
刘宣道:“正是如此。”
穿越不剽窃,不如不穿越。
反正都已经拿来用了,刘宣毫不犹豫的占为己有。
蔡琰双手合拢,正色道:“世子大才,昭姬佩服。”她看向刘宣的眼神,尽是钦佩。任何一首名曲,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出来的,刘宣的《十面埋伏》,可堪传世。
刘宣道:“昭姬姑娘过奖了。”
蔡邕也夸赞不已,厅中的气氛,扭转了过来。
“为这一曲《十面埋伏》,我敬世子。”蔡邕端起酒杯,向刘宣敬酒。
刘宣连忙道:“多谢蔡先生。”
蔡邕以一首琴曲作为切入点,然后话锋一转,大谈朝廷的政务。孔融心系政务的,也开口附合。刘宣时不时的说几句,厅中的气氛,颇为欢欣。
吃罢晚饭,天已经暗了下来。
孔融提出告辞,蔡邕和蔡琰亲自送孔融和刘宣出门。到了门口,蔡邕拱手道:“孔相、世子,若有闲暇时,随时来府上做客。”
“一定。”
孔融和刘宣点头,面带笑容的回答。
蔡琰道:“世子琴艺出众,昭姬佩服。奈何天色已晚,昭姬无法向世子讨教。如果世子有闲暇,还请来府上多多指教。”
“一定!”
刘宣拱手回礼,和孔融一道离开。
跟随刘宣一起离开的,还有易曲以及其余的七个游侠儿。这些人已经归顺了刘宣,便跟着刘宣一起,不再四处流浪。
马车中,孔融和刘宣相对而坐。
孔融问道:“世子今天纵容卫宁离开,那是放虎归山,养虎为患。对于卫宁,世子是怎么打算的?”
刘宣脸上露出犹豫神色,缓缓道:“蔡先生让我手下留情,如果我出手对付卫宁,恐怕蔡先生那里不好交代。”
“妇人之仁。”
孔融面色一黑,很郑重的呵斥了一声。
刘宣脸上挂着不解,问道:“孔相何出此言?”
孔融面容严肃,正色道:“世子和蔡邕之间的关系,不需要用卫宁来做人情。公事归公事,私交归私交,一个卫宁而已,不必顾忌蔡邕。”
“世子不是文人,文人重诺言。”
“当政者需要敬天悯人,却不可妇人之仁,要以自身的权衡为重。”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古代玩机械 (古代机械) 逐浪VIP 历史军事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精彩。 一个因意外而回到古代的工人,抱着不放弃的信念,运用自己的学识和...
-
医匡九合 (影山红) 起点VIP2016-04-26 两宋元明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奈何医术通天,治得了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