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古代玩机械 (古代机械)



在研讨会之前,雷晓飞让在座的人稍等他一会,他要安排几件事。

雷晓飞先把签定的归顺协议,交给了门外的文武,让他安排人快马把协议送回大华的京城,交到皇上的手中。

回到了勤政殿后,雷晓飞又拟了两份传书,让丐帮随行的通讯员,分别把这两封传书传出。

雷晓飞的第一份传书,是给现在在穗城主事的林先生。这封传书,是在向他的岳丈之一的林先生通报归顺情况的同时,让他安排洪彪带齐番山墟的所有屯兵,带上牛、犁、耙等生产工具,第一时间前来暹罗援助。

雷晓飞与洪彪曾经的手下、那班番山墟的屯兵,已经有过两次开荒大战的经历,一次是雷晓飞第一次在穗城任职时,一次是在雷晓飞打败了暹罗侵略军后。所以,这些人的开荒经验丰富,雷晓飞现在就是要把这些人调出国门来开荒。

雷晓飞的第二份传书,却是发给巴蜀的谭巡抚,让他安排青玄子带一批基层的干部来援暹罗,同时,带上一批药材等巴蜀的土特产前来,作为两地商贸的第一笔生意。

巴蜀是雷晓飞最早治理的地区,经过了一年多的运作之后,这个地区已经稳步发展。而且,由于雷晓飞在治理的时候,已经制定下了人才培养与储备的方案,所以,他现在要从巴蜀调人来协助自己,对暹罗进行治理。

雷晓飞拟这两这封传书时,不但大方地给暹罗国王父女过目,还向他们解释了自己调这些人前来的作用,让暹罗国王对雷晓飞那雷厉风行和条理分明的办事作风,更是欣赏。

传出出了传书之后,雷晓飞就向暹罗国王父女,说出了自己在参观暹罗各地的这几天里,深思成熟而成的治理方案。

雷晓飞的治理方案,第一步是修路。他准备组织暹罗国撤防的军队,先修建一条直通大华的大路,用这条路来开辟两国之间的贸易之路。

路修好之后,就一边开辟贸易,把两国之间的所需之物交流;一边开荒造田,提高暹罗国的农产品收成;同时还充分利用暹罗国的海洋、山地资源,发展海产和山产项目。

听了雷晓飞预早已经计划好了的治理方案之后,暹罗国王父女都不禁点头赞成。

暹罗国王听了雷晓飞的计划之后,先前那患得患失的心态,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从这个治理的策划中,他对雷晓飞的能力看高了几线。

第758章开始治理

签定归顺合约后的第二天,雷晓飞就着手对暹罗国这片已经属于大华版图的土地,进行变革、治理。

雷晓飞让文武先行一步,通知陈兵大华与暹罗边境的部队,开入暹罗国内,准备接防暹罗国最北的关卡、也是离大华最近的关卡。他与玲可公主随后就会赶到这个关卡,安排换防。

这天的中午,暹罗国最北关卡的三千暹罗守军顺利撤守,这个关卡改由雷晓飞从穗城和番山墟带过来的五千大华军队入驻。

换防之事完毕之后,雷晓飞与玲可公主马上组织从关卡上撤守的暹罗守军,开始修筑这个关卡通大华的道路。雷晓飞还从他带来的五千军队中,调出了三千人,参与这个筑路工程。

暹罗国最北的这个关卡,离大华国境约有二百多公里。按雷晓飞前世对东南亚的地理了解,这个关卡的位置,应该是在他前世的越南国土上。因为他前世时,中国的大陆与泰国是没有接壤的,而泰国北面的老挝,与中国的接壤处,是在云南,只有越南与中国的接壤在广西。

暹罗国最北的这个关卡,就在离雷晓飞前世的北海有三百多公里左右的地方,所以,雷晓飞确定它应该处于他前世的越南国土上。不过,不管它后来属哪里都好,反正它现在已经成了大华的国土。

雷晓飞让两国的军队修建的这条路,由暹罗国最北的关卡,一直修到他前世的北海。

应了人多力量大这句老话,而且,参与筑路的人,又是些孔武有力的兵士,所以工程的进度相当快,到了工程开始的第十天,这条路已经修到了两国的边境上。

这天,洪彪带着的番山墟屯兵,也来到了两国的边境上。

雷晓飞接到了洪彪这一班人后,就把筑路的工程,闪给了文武带队负责,他与玲可公主则带着洪彪这一班人,朝暹罗平原土地肥沃的地方出发。他们要在那片肥沃的土地上,开辟更多的良田,来提高暹罗国的农产品收入。

五天之后,青玄子带着一批基层的干部到来,雷晓飞当即把他们与洪彪那一班人马合并,展开了他那边开荒、边成立当地行政机构的治理方法。

玲可公主则学了雷晓飞在天南岛上用的那一招,这支开荒的队伍每到一地,她就召集这一带的村子负责人,都跟随这支队伍学习。

在开荒和组建当地行政机制的同时,雷晓飞当然没有忘记组织当地的铁、木匠,学习制造与维修在当地没有的、雷晓飞发明的犁、耙等先进的农耕工具,这一摊,当然就由轻车熟路的周才女负责了。

在开荒的过程中,亲到现场指导的雷晓飞,注意到了暹罗的民众,在禽畜的养殖方面很落后。这里基本就很少见到有人养殖禽畜,一般农户最多是养几只鸡,养鸭、鹅、猪这些常见家禽家畜的人都少之又少,而养鱼、养牛呢的呢,就更没有见过。

雷晓飞见了此现状,先向玲可公主了解,知道她们国家对这些家禽家畜没有禁忌之后,就向当地的民众调查,问他们为什么不养这些家禽家畜?当地人的回答千篇一律,都说人都吃不饱,拿什么来养这些东西?而鱼呢,人们就反问雷晓飞,这鱼还用养吗?直接到河里捞不就是?

唉,这就是恶性循环。生产力低下,导致了收成少,收成少了,人们就只能顾着吃不饱的肚子,哪还有空去想改善生活?所以在没有正确的指导和有效的行政组织之下,人们越是贫穷,就越没办法改变贫穷。

其实,这个贫穷与知识的贫乏也有莫大的关系。养殖家禽家畜,与人能不能吃饱,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家禽家畜可以用人不吃的东西来养,如谷壳、米糠、猪草等等。这些连城市出生的雷晓飞都知道的知识,这里的人竟不慬,足见这里的人知识贫乏。

雷晓飞了解清楚情况之后,马上着手调整改良当地的生产结构,大分量增添养殖项目。他充分利用暹罗水网发达的优势,先在这一带地方,发展养鱼。

暹罗国内,大大小小的河流纵横交错,而且这里的雨水充沛,让河水经年不绝,是种植、养殖的好地方。雷晓飞让当地的人在近河流的低洼地区挖鱼塘,用来养殖一些容易养、成数高的鱼。

热带地区的阳光充足,致使种类生物的衍生容易,同品种的生物要比亚热带的地区成长快、个头大,这里的鱼也是一样。雷晓飞经过了筛选之后,让当地人养了一种在他前世的乡下叫福寿鱼、也称越南鲫或非洲鲫的鱼。

福寿鱼属鲫鱼的一种,至于它为什么又叫越南鲫或非洲鲫?雷晓飞估计它应该是在这两个地方引进他前世的中国,所以人们就这样称呼它们。如果这种鱼真的是从越南引进的,那在暹罗这个与越南相邻的地区,应该的就可以大量养殖了。

这种叫越南鲫的鱼,体形与平常的鲫鱼相近,不同之处是平常的鲫鱼银白色,而越南鲫是带条纹的暗绿间灰色。越南鲫的个头比平常的鲫鱼大多了,平常的鲫鱼长到一斤重已经算巨型,而雷晓飞吃过的越南鲫最大有六斤多。

越南鲫还有个特点就是粗养,只要不是太冷,就随便养它也能长,而且它还什么都吃,繁殖又快,是一种很适合改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养殖生物。

雷晓飞在这一带组建的生产结构,与他在前世的故乡时组建的相似。他也让当地的民众,把挖鱼塘挖出来的泥做泥砖,用泥砖建房代替当地人住的茅屋。他还让当地的民众养鸡、鸭、鹅等家禽,用它们的排泄物来养鱼。

当然,雷晓飞让人挖的这些鱼塘,并非只养这一种越南鲫,他还选择性地让人混养不同水层的鱼类,充分利用资源。而且雷晓飞还教会了人们用哪些草可以喂鱼。

在促成养鱼项目上马的同时,雷晓飞还让人小批量养牛,因为牛是以后牛耕生产模式的主力,没有了牛怎么行?而且,牛这种牲畜只吃草,不吃其它东西,所以它对人类的食物构不成威胁。

猪这个项目,雷晓飞就没有这么急上,他准备在当地的开荒有了成果,当地人的收成有了改善之后,才上这种消耗食物的家畜。

雷晓飞这种立体交叉的种养,在几年之后,让当地的农民在提高主粮收获之余,也收获了丰足的副食。这些副食的盈余,当然就变成了钱,落入当地人的口袋。

第759章武技再升

雷晓飞在对暹罗的平原地区进行改革、治理的同时,也没有放下他那两国商贸通道修建的设想。

由暹罗国最北的关卡一直通到雷晓飞前世的北海那条路修建好之后,雷晓飞马上就以他在象郡时建立的商业网络一样的模式,在这段路的沿途设立接力站,把这个接力站一直修到了与象郡的商业网络相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