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晨点了点头,旋即开口问道:“你要回来,怎么也不来个信儿,让我准备准备?”
张力哈哈一笑,道:“有什么好准备的。我回来也是为了正事……”
若晨一愣,嘴巴动了动却没有说话,便沉默了下来。张力知道若晨从来不过问团山军的事情,也就不继续往下说了。
片刻之后,若晨低着头,小声地道:“你刚才在外面都听见了?”
张力故意板着脸,沉声道:“全听见了。”
若晨一抬头看见张力脸色不好看,心里更是愧疚,急得眼泪在眼眶中打着转儿:“我……我……我让父亲辞了差事,安心在家待着吧!唉,一听到晚尽给你添麻烦!”
第488章擅守之人
张力摇了摇头,轻轻地拉着若晨的手,淡淡地道:“我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岳父这件事儿确实是做错了,也应该受到责罚,不过却也不必反应如此过度。”
若晨“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可以想见这些天她肯定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也许是母亲宋秀娘,亦或者主管民事的官员戈希梦等人大家虽然都不明说,但是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若晨,看她这位“主母”,如何处理自己娘家的事情。
若晨原本坐在张力身边,这会儿将头埋在张力怀中,痛哭起来。
张力轻轻地抚摸着若晨的秀发,轻声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切都按律法来办,我记得第一次压低收购价格,惩罚应该是罚款吧?”
若晨抽泣着道:“是呢!可是外面人不说,心里肯定想着哪有自己罚自己的,还不是走走过场?”
张力微微颔首,确实,这年月像张力这种“君主级别”的人,讲究一个“家天下”,大家也都默认如此。张力罚自己岳父的钱,那还不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的?
张力沉吟了片刻,对若晨道:“我知道你是在乎我的名誉,不愿意旁人说我的闲话。然则你也知道,我一贯推行的是法治,而非人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话说了几千年,能做到的却是绝无仅有。”
张力苦笑一声,自嘲地道:“恐怕,我自己也做不到呢!”
若晨止住了哭声,抬起头看着张力,道:“上次你不也说过,循序渐进,慢慢来吗?我琢磨着既然父亲破坏了规矩,便重罚于他,也好让旁人看看……”
张力摇了摇头,淡淡地道:“何为公正?那自然便是一视同仁,不管犯事的是谁。岳父坏了规矩。那就按规矩来惩罚他,就是这样。”
若晨蹙着眉头道:“罚银子吗?父亲就是交了罚银,其他人恐怕也要说闲话呢!”
张力轻轻地“嗯”了一声,显然若晨所说也有道理。张力治国的终极目标当然是“依法治国”。可是这年月说这些,鬼才信呐唔,估摸着连鬼都不信……
就譬如什么民主、自由,都是需要民智已开的时候才能逐渐给老百姓灌输,就目前这状况。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鼓吹这一套只能被人当成疯子罢了。
张力略一沉吟,便计上心头,开口道:“唔,团山水师提督陈正操一直在跟我抱怨,说咱们水师炮舰太少,一直不敢与郑芝龙的舰队开战。这样吧,以后罚没的银子,便专款专用,作为水师添置炮舰所用。你父亲的罚银。就买一膄四百料的小炮舰,名字便是\'英国公\'号!”
“啊?!罚银买炮舰?还用父亲的名号?”若晨一惊,脱口而出道。
张力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道:“以后罚银都按这规矩办,专门发展团山水师。岳父这事儿闹得满城皆知了吧?四百料的炮舰还是属于小船,也就几万两银子,让他自个儿花钱买个教训,以后不可再违反团山堡的法规了。”
若晨略一思索,很快就转忧为喜,小声地道:“这个法子好!一则父亲也受到了责罚。二则买的炮舰大家伙儿也都看得见,真是两全其美呢!”
张力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道:“还说回家休息休息,却哪又休息得了?”
若晨看了一眼满脸风霜之色的张力。有些心疼地轻轻摸着张力的手,道:“今儿个我亲自下厨,给你弄几个小菜吧?”
张力笑着道:“好,也有好久没有吃你做的菜了。”
两人又说了许久的话儿,最后张力从家中出来前往锦州议事官厅,若晨则是在家准备晚餐。
……
锦州议事官厅。久未露面的康兴安一脸恭敬之色,正肃立于堂前,等待着张力的到来。
这次张力回锦州,可以说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便是要来见安子,见安子带来的那个人
在康兴安的右边同样躬身立着一人,这人三十来岁模样,躯干丰硕,双眉卓竖,目细而长曲,肤色微微发红,颌下一把胡须微微飘动,整个人显得颇为精神。
“阎先生,张大人今日刚刚回到锦州,便指名道姓要召见你,可见在下并没有虚言吧?”康兴安微笑着看向阎先生,一脸的自信之色。
从崇祯五年到现在的崇祯九年,整整四年时间里,安子一直都被张力派到外面去拉拢人才。当初宋应星用了小半年时间,因为有朝廷的官职任命,所以并不算太费事。而后安子混进农民军张献忠部,成功“策反”了年纪轻轻的李定国,这用去了一年的时间。
张力当初给他布置的任务,就是找来三个人三个张力认为在明末最值得钦佩,最不该被埋没,最应该受到重用的人。
宋应星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大致也是属于袁隆平一类的人,效用自不必赘言;
李定国在崇祯朝并没有太出彩,而是在明亡之后的南明时期,凭借一己之力,在西南一隅几乎可以说是打得满清鞑子遍地找牙。
满清当时入主北京城的摄政王多尔衮,在屡次被李定国打得灰头土脸之际,派上了杀手锏吴三桂,可惜吴公公,啊,不,平西王也屡屡战败。多尔衮当时几乎已经做出决定,要放弃西南七省,可惜最终还是由于汉奸的出卖,李定国不得不远走缅甸,最终病逝他乡。
明末李定国擅攻,而另一个人却擅守。
史料记载明末擅守的人也很多,譬如袁崇焕和史可法。这两人都位居高位,而且都是手握大权,也许他们能力可能还是欠缺了一些,故而也难以扭转时局。逝者已矣,至少这二人都没有投敌,比起吴三桂、洪承畴、孔有德这些垃圾要强一百倍。
但是,有一个人却是能力远超圆嘟嘟和史阁部!
他并不是什么高官,甚至手下连正规军都没有,因为不肯“剃发易服”,而带领义民抵抗满清,坚守城池……
康兴安看了一眼这位举人身份的阎先生,心里不由得再一次泛起了嘀咕:张大人为何如此看重于他?
大明朝十三行省,英雄豪杰无数,张大人为什么只看重一个半大的孩子李定国,一个破落的举人阎先生?
第489章带发效忠
张力微微颔首,笑着端起了茶杯。阎应元会意,躬身行了一礼,告辞而去。门外自有吏员在等候他,将他带了下去。
大厅之中只剩下了康兴安和张力,安子小心翼翼地立于堂前,整个人站得笔直,目不斜视。
张力心中不免有些感概,来到大明朝已经五年,安子也从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屁孩长大到二十岁了。他这几年一直在外奔波,个子明显长高了一大截,这个人的精气神也都愈发成熟起来。
当然,安子在外并不是一个人,团山军在大明各地都有很多情报部门,可以随时随地给他支援。饶是如此,他总归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山野小子了。
真真是白驹过隙,世事无常呀
张力轻轻地叹了口气,有些感概地道:“安子,你上次带李定国回来到现在,又过去了一年多了吧”
康兴安一怔,抬起头来看了张力一眼,点头道:“正是。大人,怎么了以前你说只要我招揽那三人就算完成任务,以后都可以追随在大人身边呢”
安子声音有些颤抖:“大人,你不是不是要食言而肥吧”
张力哈哈一笑,道:“咦你说话什么时候也文绉绉的了”
康兴安将胸脯挺得直直的,朗声道:“大人,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老高现在都是一方主帅,而且精读兵书。安子我虽然不会战场厮杀,却也懂得要在大人身边做事,必须多读书的道理。”
张力点了点头,看着安子的目光带着几分赞许之色:“你能明白这一点,我心甚慰。”
“大人,我这些年出门在外,总有一个问题在脑子里反复琢磨,却始终找不到答案”康兴安与张力说过几句话之后,生疏感减少了很多,只觉得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曾经的“少爷”说但是。他还是选择了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开口相问。
张力喝了一口茶水,点头道:“安子,你问。”
康兴安整了整嗓子,开口问道:“大人当初让我去找宋应星、李定国和阎应元三人。说是此三人都有大才,可以重用原本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都是什么名人呢,结果是两个不得志的举人,外加一个半大的小子,这”
康兴安轻轻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小声地道:“还请大人恕罪想我大明十三行省,江南更是人杰地灵之地,恐怕人才也有很多大人为何执意要招揽这三人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大逆转1906 (神圣智狼) 创世VIP2016-06-19 清史民国历史的车轮过来了!过来了!逆转国势,碾压列强,开疆万里,复兴中央之国……...
-
我们的1654 (小样有型) 纵横VIP2016-04-22 穿越历史一群人一起去改变历史,一群人认为自己能平推世界!但最后,他们发现被改变最大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