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医匡九合 (影山红)



臣中最能打仗的洪承畴和卢象升,一个投靠了满清鞑子,一个投靠了“军阀”张力。

张力的团山军现在形同割据,已然是国中之国,自不必多说。而除了张力的团山军之外大明朝最能打仗的,现在也就剩下左都督、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了。

先前吴三桂一直“龟”在山海关中,用各种理由搪塞,死活不肯接受朝廷让他剿贼的命令。吴总兵开口要银子一千万两大军才能开拔,这尼玛现在大明朝一年的收入都没有这么多……

后来崇祯皇帝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给吴公公,呃,不,吴总兵封了左都督也就是以前祖大寿的官职,又授予尚方宝剑,让他总督北方七省所有军队吴都督这才带着六万辽东军入关剿贼,眼下在宣府大同一带驻扎。

宣大方向从来都是大明朝的军事重镇,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流贼,高迎祥和李自成主要是在陕西、河南折腾。吴都督不去河南剿贼,而是迫切地跑去宣府大同,原因自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宣大军屡战屡败,不过也还有数万人马有道是蚊子腿那也是肉呀,吴公公不嫌多,必须先吞并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再说其他。

官军依旧在打败仗,河南的天灾则一天天的延续下去,一天天的累积死亡人数而已。崇祯皇帝骂到力气用尽便自动停止了声音和关注,身为内阁次辅的周延儒则是跪完了这顿骂之后就放心笃定了回家,家中还有好多事情等着办哩!最重要的是万贯家财必须立刻转移到江南去,转移到南京去!这才是重点,对吧?

至于什么民反,什么天灾,在他跪在崇祯皇帝跟前,暗暗的松出一口气之后就已经不存在了。

甚至到了第三天。周延儒连骂都不用挨了崇祯皇帝在连连为了国事而大骂了两天之后,体力消耗多了,原本的风寒之证加重了,体温直线上升。连夜召了太医来诊治。皇上喝了药,发了汗却一点效果都没有……天亮时分,崇祯皇帝陷入了高烧的昏睡中,连早朝都不能上了。

周延儒顿时如释重负,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

温体仁现在称病在家。闭门谢客,俨然暂时跳出了大明朝最高的权力漩涡之中明眼人都知道温首辅这是在“躲事儿”,不过这却也带给了次辅周延儒一个天大的机会。

你温体仁当乌龟躲事儿是吧?那朝廷大事可就由我周延儒一言而决了!崇祯皇帝责罚几句算个啥,能把持住朝政那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眼下,崇祯皇帝病势加重,无法视事,温体仁自然也不可能立刻“痊愈”尼玛皇帝没事儿的事儿你称病,皇帝病重你就痊愈了?糊弄鬼呢!

所以,内阁次辅周延儒周大人可就“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了。

周延儒从皇宫出来之后。心里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恨不得皇上一直“病重”那才是好事儿。总归这种想法太过“大逆不道”,周延儒很快就不敢深想,而是将思绪拉到了其他地方

到底捡着几天清净了!

周延儒现在位极人臣,“伴君如伴虎”的滋味比前几年体会得更深了,但也更懂得“利用时机”了。崇祯皇帝这一病总得十数日才能视事,正好供他运作周延儒想到这几天来跪地挨骂的羞辱,头一个就是因为吴三桂的剿贼不力,立刻便把这份羞辱转嫁到他的头上去。趁着这时机,周延儒以内阁的名义发信给吴三桂。用极严厉的字眼责备他督战不力,致使“圣明天子龙颜大怒”,并且要求吴都督尽早荡平流贼,“以报天恩”。

当信件送到宣府的吴三桂吴公公手中之时。吴公公,呃,不,吴都督正在保安州的军议大厅中与诸将议事。

送信的校尉将信呈了上来,吴三桂皱着眉头只看了一半,便一把将信撕成两半还觉得不解恨。竟然又撕成了碎片,而后捏作一团当成垃圾一样随手扔在地上。

吴三桂本来这段时间心情不错,小日子过得嗷嗷好这不,山西总兵官,素有“王跑跑”美誉的王朴被高迎祥撵得鸡飞狗跳,不久前带着三万人马前来相投;而河南剿贼总兵左良玉也被李自成打得满地找牙,带了万余残兵败将前来投靠

这尼玛,吴都督麾下一时间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呐!

偏偏这时候不醒眼的朝廷来了这么一封不合时宜的信件,简直就是不给吴公公面子!这尼玛能忍?

吴三桂吴都督忍了,压根也不提朝廷信件之事。他转头看着自己新收下的小弟王朴和左良玉,微微一笑,道:“二位将军无需多虑!先前本都督请朝廷下拨粮饷,这信件便是朝廷的回音朝廷没钱呐!”

反正王朴和左良玉也不知道信上写的什么,他俩也不可能捡起信来看,故而吴三桂可以随便胡说八道。

原本王朴和左良玉一听“粮饷”二字,都是眼露精光,然则听见吴三桂后面的话,不由得神色黯淡了下来。

吴三桂将两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心里跟明镜一般似的:此二人贪财好货,麾下兵卒也是一般德性,打仗完全不行,祸害百姓却是相当在行。

不过吴三桂丝毫不以为意,部下有缺点,那才方便自己控制呀!若是个个都像团山军的张力那样,那才是让人不寒而栗呢!

想要钱,跟着本公公呃,不,跟着本都督干,绝壁有钱途。

吴三桂一时间想得有点远了:那满清的女真人打仗,向来都是将汉军旗顶在前面当炮灰,他们躲后面拣便宜,十几年来屡试不爽。还真别说,这也是一手妙招呢!以后我关宁铁骑也要向女真人学习,保存实力,送死的事儿得找别人去干。

一想到此,吴三桂脸上笑容更盛,直勾勾地看着王朴和左良玉,直将两人看得心里发毛。吴三桂的心思他二人自然是不知道滴……

第481章有兵才是王道

左良玉与王朴嘿嘿一笑,连声称赞吴都督此计大妙!

吴三桂瞥了左良玉一眼,淡淡地道:“左将军麾下兵卒素来悍勇,最适合扮作流贼。唔,本都督先派两千兵士去洛阳协助守城,到时候咱们里应外合,取洛阳易如反掌耳!”

“吴都督英明!”

王朴与左良玉一脸兴奋之情,差点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似乎看见了福王府中那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在向他们招手一般。

……

这世上有句老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而比“贼惦记”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被两个贼都惦记上了

很不巧,洛阳的福王便是如此。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在这个中原一片糜烂,各方势力所有军队都弄不到粮饷的时候,除了吴三桂吴公公将目光投向“可爱”的福王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早就对他的金银财宝垂涎三尺了。

这个人,就是闯王李自成。

是的,他现在终于自号“闯王”,因为他娘舅前任“闯王”高迎祥,很不体面的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之上,估摸着是“马上风”之类的病吧?

原本历史上高迎祥乃是被官军捉住,献俘到北京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的这一世他没有被官军抓住,却意外地就那么嗝屁了……

李自成自然不会说高迎祥死在小妾的肚皮上,对外编造了一场与不知名某部官军的战斗,说高迎祥是光荣牺牲了……他李自成为舅报仇,将官军杀了个一干二净。所以,高迎祥的余部自然就被新任闯王李自成“笑纳”了。

流民大军也不想管到底姓李还是姓高,反正有肉吃,有酒喝,有地主老财抢,能捉到女人那啥啥就行。

这件事发生在两个月前,到了年关时分。李自成的大军愈发壮大起来,俨然已经是农民起义军中最大的一部了。

年关将至,闯王的大军还木有找到伙食所以李自成也是红了眼,带着三十万也不知该叫大军还是该叫农民的人。往河南进军了。

从陕西出发前往河南之前,两万老营悍匪整齐的列成了一个壮观的队伍,迎着大雪接受闯王李自成的点校。大风把旗帜吹得虎虎如怒吼,一时天地间的肃杀气氛更重了。

腊八节刚过,浩浩荡荡的大军便接近了河南。这一次是闯营的大军计划得最周密。目标最明确,指挥和组织结构也最缜密的行动,也是第一次有文宣配合的武装行动。而这一切的规划乃是出自于李自成手下谋将李岩的智慧。

李岩这人没有历史上吹得那么神奇,不过却也是农民军中不可多得的将才,很有些见识。他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考之后,向李自成提出了攻打洛阳的计划。

他向李自成说:“洛阳乃是古都,从前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却是我们闯营最好的攻打目标而且,依我看,无须费多大力气就可以拿下了!”

初一听这话。李自成不免有点疑惑:“洛阳封了个福王,那可是个红得很的王爷,势力相当大呀!”

李岩哈哈一笑道:“正因为封了福王,才一定会给我们拿下呢!”

说着他喟然长叹一声,神色也黯淡了下来,只剩下眼神中的沉静和肃穆留在脸上。过了好一会儿,李岩才慢条斯理地对李自成道:“属下是河南人,对自己家乡的事儿总不陌生。先父曾在朝为官,对于朝中的大小事情,知道的不少。也对属下说起过一些。再加上这许多年来的其他见闻会合在一起属下敢断言,眼下大明朝走到这步田地,这位在河南的福王可要占好几分的因果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