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为了让他们安心在新领土发展,所以他们一旦选择了新领土的宅地,就要自动上交内陆核心地区的田地,这部分田地以比市价高一点的价格溢价收回,这样也让他们开发新地盘的资金更加充裕嘛。
这几十年的实践来,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当然,这种的政策也有个小小的缺点,那就是移民数量就不能按照普通公民的宅地份额进行计算,大约要减少一点,五分之一的样子。
张立铮皱起眉头说道:“不过,我们在非洲的地盘都是比较缺水的,所以人口承载能力较低。根本我们专家估计,寿麻省虽然有78万平方公里,但是最多只能保证5000万人的生活。如果发展一定工业的话,人口数量只能维持3000万。”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寿麻省确实比较缺水。寿麻省的辖区包括整个索马里地区,肯尼亚的东北部和北部,与索马里和埃拉西亚接壤的那一部分,大约是四分之一的肯尼亚。但是这片土地是缺水的。
索马里大部地区属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少雨。年降水量自南而北从600毫米减至100毫米以下。肯尼亚稍微好点,位于热带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但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东非占领的西南部,中国这片的降雨量也就是200-700毫米的样子。
索马里那地方在原时空的21世纪初也只有1000多万人,苦逼得不得了。肯尼亚全境也只有4000万多点。即使中国拿到手可以大力建设水利设施,但先天条件不足也没办法。哪怕文总有黑科技,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水来。
“看来非洲这里还是要研究一下……”文德嗣摸着下巴想了想,他现在有些后悔,没早点儿对非洲下手,好白菜都被猪拱了。不过国家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前面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亚太地区了,非洲这里自然就只能将就了。
第666章 非洲问题(2)
ps:今天第三更,求票票支持啊……
…………………………………………………………
在本位面的时间轴进入共和2783年(西元1942年)3月之后,非洲的大战愈演愈烈,其精彩程度一时已经盖过了欧洲本土。
3月12日,在得到本土的军力补充,以及拉拢到大量土著炮灰之后,美国终于爆发了。
扬基佬原本已经被苏联红军推到了喀麦隆边境,但是这一次他们却给了毛子一个精彩的“礼物”。不及防备的苏联红军吃了大亏,这一场大战下来,损失了20多万红军战士,以及差不多数量的当地土著红军。
3月12日,在美国空军的大力支援下,西约陆军的中非集群所属的24个师8个旅(其中16个美国师),突然向面对的苏联军队的前线防线发起大举进攻。
这条苏联花了几个月经营的防线,在5小时内就全部被轰平,西约陆军快速穿越苏联防线往前推进——原因是美国空军轰炸机使用了燃料空气炸弹,或者叫云爆弹、热压弹、云爆弹、气浪弹,反正就是这种东西。
没错,美国佬终于研发出了能够实用的燃料空气炸弹,并一举建功,把红色毛熊炸懵了。成功的扳回了一局。
其实,燃料空气炸弹这东西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玩意儿,早在二十世纪之前就有相关理论了,一战当中就已有人用过,原时空的二战中,各国也有作过研究,不过效果不佳,因此没有普及。这其实只是一个思路问题,他们完全找错了方向。
说老实话,文德嗣能理解他们的失败,因为他们采取的方法非常奇葩。是把装有丙烷、乙炔的燃料筒,从空中投下,等燃料筒破裂燃料散出后,再以曳光弹射击油气云,希望能将之引爆。简单来说,他们想用燃烧弹的方法去使用燃料空气炸弹,这样效果能好才有鬼了。
没办法,点歪科技树就是这么悲剧。
不过在本位面就不一样了。有了中国这个技领头羊的影响,很多东西都比原时空出现得早了,特别是武器,包括但不限于导弹、火箭、破甲弹、复合装甲、喷气式飞机等等……燃料空气炸弹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德国佬在马奇诺防线的惊天一炸之后,全世界列强都在拼老命的点这个科技树。
因为这种武器实在太恐怖了,不但威力大,而且还有强大的震撼力。因为这种类云爆弹爆炸的时候,会有巨大的火球与蘑菇云,场景确实非常有冲击力,特别能打击士气。
财大气粗的美国佬唯恐落后,在燃料空气炸弹这方面的投入是列强当中最多的,本来这个东西的原理并不复杂,只要找准了路子,以列强们的实力很容易就能做出实用的产品。有了德国使用云爆弹的例子,大家都很容易分析这种东西的机制,于是很快美国的科学家们就拿出了成果,再经过一年多的改进和不断实验,终于赶在这个危急关头派上用场了。
而现在的美国空军正是在喀麦隆边境的筑垒地带使用这种云爆弹,而且是大规模使用。一吨级的gbu-2型燃料空气炸弹一次就用几百架轰炸机扔了几千颗,立刻就把边境的整个苏联防御阵地清出一个几十公里长的巨大的缺口。
然后三架b-18重型轰炸机(类似原时空的b-29)飞了过来,往沙里河(乍得境内的一条内陆河流)苏军防线上的一个军级指挥部,扔下三颗五吨重的无线电遥控型的gbu-3云爆弹,于是就升起三个高达百余米的火球与蘑菇云,立刻杀死了爆心附近半径百余米内的一切生物。
这个指挥部是美国经由之前数天的无线电监听定位得到的,这是一个综合指挥中心,主管着几万苏联红军和土著红军,一旦被毁就会造成前线大片地区的指挥瘫痪。
这种超重型云爆弹的性价比其实并不高,远远不如小号的同类,但它们的最大功能就是吓人,是对敌人的心理打击。这不,苏联这次就中招了,一方面是被这种恐怖景象吓到了,一方面是指挥部被端,各个部队群龙无首,根本无法组织有效应对。
十分钟后大批美国陆军步兵与装甲车、战车就在这种壮观的景象与高昂的士气下向前推进。而反过来苏联军队的士气则崩溃了,于是整个阵地都开始陷入混乱。不少人拔腿向后便跑,特别是那些刚刚征集起来的土著红军,完全恢复了黑蜀黍的做派,直接放羊了。
整个苏军防线很快就淹没在美国陆军滚滚而来的钢铁洪流之中。
与此同时,美国随军记者纷纷将这一壮丽的场景拍成照片,甚至有带着电视摄影车的,将其拍成纪录片。随后这个新闻与影像就在国内大肆播放以吸引眼球,提升士气,并且很快就往全世界发表了。
还不只如此,其后十天内,西约空军继续使用云爆弹,只要是遇到第三国际的军队聚集地,人少的地方就扔几十颗小的,人多的地方则就扔颗大的。务求获得最大的破坏力,以及让那些个超级大蘑菇被更多的人看见。
并且后几天的使用力度还要大的多,原因是美国佬把针对日本的那批重轰炸机队调了回来,改为轰炸中非战线。而其结果就是,第三国际联军前面几个月的辛苦成果灰飞烟灭,他们抢到的地盘在短短十天内被一扫而空,外加付出四十多万人的巨大伤亡。
这次战役被称为“乍得湖战役”,美国佬自己称为“乍得湖大捷”。这一战确实扭转了美国在非洲的被动局面,不但遏制了苏联红军的进攻势头,也让英美阵营的官兵士气大振。
…………………………………………………………
“呵呵,真是想不到美国佬居然搞出能用的燃料空气炸弹了……”看到美军大捷的情报,文德嗣也有些无语。
“文总,他们的燃料空气炸弹不过是刚刚能算第一代,而我们的已经是第三代了。”辛杰不以为然的说道。
第一代与第二代云爆弹均须实施两次式引爆,也就是第一次先引燃高爆药,并将装填之燃料散布至空气中,使其形成油气云;第二次则待油气云形成后引爆,产生爆震波、超压及高温之杀伤效能。因此在第一、二次引爆时会造成时间差,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武器系统可靠度低,也不适宜在高速状态下使用,而限制其使用之范围。
特别是第二次引爆装置,对于精确度和整体环境配合的要求甚高,如引爆油气云之浓度、点火高度、点火起爆延迟时间等之控制,风速、空气湿度等大气环境中气象条件的配合,以及油气云与空气混合不均匀等等,均将使爆炸能量相对降低。
此外第一、二代云爆弹投射时,均须使用减速伞来减低投掷速度,以利燃料与空气之混合,故第一、二代云爆弹最大特征即为具有减速伞装置。此一装置不仅增加云爆弹本身之重量与体积,更限制了弹头与载具之酬载率。
第三代云爆弹与第一、二代云爆弹最大不同,乃在于其仅需一次引爆即可完成,不仅简化武器构造,降低制造生产成本,亦加大运用效果,对武器性能、战场存活率及战术运用弹性,均获得重大进步与改善。
所以被美国人津津乐道的云爆弹,在中**队看来并不怎么样。
相似小说推荐
-
我们的1654 (小样有型) 纵横VIP2016-04-22 穿越历史一群人一起去改变历史,一群人认为自己能平推世界!但最后,他们发现被改变最大的是他...
-
明末国色江山 (巨火) 起点VIP2016-05-30 两宋元明 明末乱世,时空旅行者与秦淮八艳不得不说的故事。 沦丧与挣扎,冷漠与悲愤,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