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级使用的“鱼-四型”鱼雷是当前最新型也是最先进的重型反舰鱼雷,是鱼-二型线导被动音响鱼雷的升级版,它采用了更先进的混合制导,即线导主被动声制导尾流制导。尤其是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使其有了一定智能化功能,不但可以自动追踪,还可以由人力介入控制以规避诱饵,还可以设定导航点,让鱼雷低速绕道迂回偷袭,以免泄漏潜艇方位。
鱼-四型鱼雷既可对舰也可反潜,由于采用了新型的富氧燃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低噪音、无尾迹等特点。而且射程和速度都很感人,40节时射程50公里,55节时射程38公里,战斗部重300公斤,可在水深900米处由空气涡轮泵发射。附带一提,目前中国用的鱼雷弹头炸药是化学研究所的那一票火工品专家发展出来的高威力铝末混合炸药,据测试其威力是tnt的1。5~2倍。单雷命中即可击沉一艘大型潜艇或巡洋舰级别的水面舰艇,三到四条鱼雷就可击沉外国最新型的战列舰。
一分钱一分货,这鱼-四型鱼雷既然这么碉堡,那么代价就它的价钱很贵,一条就要五万多华元,是鱼-二型鱼雷的两倍。
附带一提,根据文德嗣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所有武器,除核武和战略导弹外,包含鱼雷、导弹与其他武器一旦发展出来?一律需进行不少于100次的试射打靶以验证可靠性,可靠性需达到95%以上才算合格。达不到就继续改进继续打靶,直到达标为止。
因此中国的各型鱼雷可靠性极高,打不到也就罢了,一旦命中还没有不爆的。这点上和原时空美国与德国在二战时使用的坑爹版鱼雷有天壤之别。比如原时空的美国在二战期间,某条潜艇就创造过连续命中14条鱼雷无一爆炸的奇迹,事后那艘日本商船发现自己肚皮上插满了鱼雷,可就踏马的没爆,那位倒霉的美国艇长差点没气死。
当然,这样搞的结果就是中国武器开发的成本很高,不过文德嗣很清楚这钱花的值得。只要多打沉一条船,多击落几架轰炸机,让自己少沉一条船或少掉几架飞机,那么多花的钱就回来了。
反正本位面的中国有着后世的完整科技树,可以直接按照正确的道路依次点亮科技树,选择重要的关键技术开发,不需去绕弯路,也不怕点错科技树,所以省去了点错科技树浪费的大量金钱和时间,这点上能节省的钱远比打靶打个几百上千发便宜的多。
白鲸级潜艇的火控系统可以同时控制6条鱼雷,这倒不是什么电脑分时多工能力作的好,而是用最笨的方法,每根鱼雷管配上一个火控电脑与操作台,打一发鱼雷出去就由专属操作台监控到导线切断为止,六个操纵台就可以同时控制六枚鱼雷。
白鲸级攻击潜艇通常会携带40枚鱼雷,一般的配置方案是:标准的鱼-四甲型鱼雷14枚,主要用于攻击重型舰艇。攻击商船、潜艇和中小型舰艇的鱼-四乙型鱼雷20枚,这是一种重量只有800公斤,射程只有甲型一半,弹头减装到250kg的中型鱼雷。鱼-四丙型囊荚式定时鱼雷4枚,也就是“鱼水雷”,这是把乙型用一个带有电动引擎的外壳包起来,从鱼雷管打出去后可用10节的低速航行最多30公里,然后就飘在水中或坐底,根据设定时间启动鱼雷自动绕圈搜寻追踪的类水雷型号。最后是鱼-四丁型鱼雷2枚,这是换装战术核弹头的型号,世界上第一种核鱼雷,其当量可以在10~250吨之间自由选择。当然如果发射核鱼雷这是有最小射程限制的,否则会连自己一起炸沉,闹出命中率200%的乌龙事件。
除了鱼雷之外,它还要携带6枚“火龙-2乙型”潜射反舰巡航导弹和8枚“飞雷”防空导弹。不过比起威力可怕的鱼-四型鱼雷,“火龙-2乙型”潜射反舰巡航导弹就不是那么给力了,毕竟它是靠鱼雷发射管发射的,体积有限。两到三枚火龙-2乙型巡航导弹可以确保击沉轻巡以下的舰艇,对于航母和重巡也有重创,但是对于战列舰这种皮粗肉厚的玩意儿,就显得有些无力,摧毁上层建筑还可以,要击沉就非常困难了。
当然,这个配置方案是可以更改的,如果执行破交任务,就带上大半的鱼-四乙型;如果是急眼了要拼命,就全部带上鱼-四丁型核鱼雷好了。也可以一枚鱼雷都不带,全部换成导弹,冒充巡航导弹潜艇。还可以全部带上水雷去布雷。
此外白鲸级在射出鱼雷后可以立即再装填,因为伺服机构的改善,单枚鱼雷再装填时间缩短到2分钟,两舷的鱼雷舱可以在6分钟内装完各自舱室的三管鱼雷。不过要再次发射就得先切断之前射出鱼雷的导线才行。
也就是说,白鲸级攻击潜艇的性能已经很完善了,核潜艇该有的东西大致上都有了。而且白鲸级只是开始,更新型号的,排水量更大,威力更强的巡航导弹攻击潜艇已经完成了设计。号称最大王牌、终极威慑力量的“战略导弹潜艇”现已完成了大部分技术论证,配套的“巨浪-1型”弹道导弹也已经完成所有试验,正在建立生产线,只待量产。
…………………………………………………………
共和2772年(西元1931年)4月7日,鲸海(日本海)洋面。
鲸海也就是日本海,其实日本海这个名字出现非常的晚,是1815年俄国航海克鲁森斯特思命名的,在此之前,“鲸川之海”才是这里的名字。在原时空,由于中国失去了沿岸国的地位,什么名字都没有意义了。而在本位面,重新夺回失地中国再次成为了鲸海的沿岸国,而且是目前唯二的两个沿岸国之一,还是最大的沿岸国,那就自然而然的恢复了它本来的名字——鲸海。
而且不单是在中国的地图上恢复了“鲸海”名字,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话语权的增强,其他国家也开始改了,这座海的名字在外国的地图上也逐渐变回了“鲸海”。
四月份的鲸海温度还比较低,一层薄纱一样的海雾笼罩在海面上,视野之内都是朦朦胧胧的。
这时,海面雾气一阵剧烈的搅动,两艘“重庆级”驱逐舰冲了出来。这是中国在1928年定型的条约型驱逐舰,同年开始生产,用于取代一战前服役的珠海级驱逐舰。因为珠海级驱逐舰的设计非常成功,在一战时期堪称完美,所以之后就一直没有设计新的驱逐舰。
直到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由于列强们的勾心斗角,条约中对驱逐舰的规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000吨!于是中国也觉得原先的珠海级已经落伍了,并且舰龄也老化了,就开始上马新的驱逐舰建造计划。海军原本计划从1922年开始进行的驱逐舰更新换代,不过在文总的干预下,一直延迟到了1928年才完成定型,这是因为考虑到了子系统的配套问题。
“重庆级”驱逐舰作为1928年才设计的新型舰艇,其动力自然采用了最新型的rc-05系列燃气轮机。该级驱逐舰为燃电结合动力,全电驱动,采用四台rc-05-20型燃气轮机作为动力驱动发电机,然后用发出电驱动电动机带动螺旋桨工作。总出力8万千瓦,双轴驱动,极速36节,续航力20节/4500海里。
重庆级虽然是条约驱逐舰,但是大家都懂的,这年头不玩秤的才不正常。所以重庆级的标排自称是2950吨,实际上是3500吨,满排4100吨。重庆级配有三座双联装最新型的55倍径130毫米高平两用炮,有效射程27公里,最大射高18000米,射速高达每分钟20发。
副炮是4座双联装75毫米55倍径高平两用炮,4座双联装65倍径40毫米高平两用炮,2座双联装20毫米机关炮,防空火力十分强大。还有两座四联装600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12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4座反潜迫击炮。
哦,它的武器还有划时代的产品,有一座实验性质的8联装“海红旗-1型”防空火箭弹,呃,是制导火箭。这说明,重庆级是中国最后一种火炮驱逐舰了。
在两艘重庆级驱逐舰之后不远,一艘蓝白色海洋迷彩涂装的大型军舰在海雾中逐渐显出身形,它此时的速度竟然不比重庆级驱逐舰慢多少,至少也是35节。
在该舰的舰桥里,李局座非常高兴的说道:“山东号航空母舰不愧是我们最新型的航母,竟然能在35节的极速下持续航行8小时无异常。唯一可惜的就是受到了条约限制,不能做得更大,这样的好船竟然还没有辽宁级大……”
舰长顾鲁低声说道:“李局,4万吨也不小了,我们报上去的才三万五呢……”
李局座这次是亲自陪着山东号在北太平洋跑了一圈,从青岛出发,到琉球、小笠原群岛,然后再北上绕过日本列岛,一直到了白令海峡,才沿着冰火半岛(勘察加半岛)南下,再进入少海(鄂霍次克海的古名),再从安东海峡(鞑靼海峡)南下进入鲸海。
这一路,山东号大部分时间都处于30节以上的高速,没有任何停留,出航时跟在身边的一票护航舰艇全都被拖死了,因为它们都没老大这么变态的续航力。幸好海军对于情况也有预计,所以就采取了接力式护航。目前这几艘保镖,都是从北太平洋分舰队的虎鲸湾(单冠湾)基地调来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我们的1654 (小样有型) 纵横VIP2016-04-22 穿越历史一群人一起去改变历史,一群人认为自己能平推世界!但最后,他们发现被改变最大的是他...
-
明末国色江山 (巨火) 起点VIP2016-05-30 两宋元明 明末乱世,时空旅行者与秦淮八艳不得不说的故事。 沦丧与挣扎,冷漠与悲愤,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