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逆转1906 (神圣智狼)


  当然他们都没脑残到另外去推荐正宫人选,只要不是智商只有的白痴,都知道担任“科社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兼“中国中央政府秘书长”的顾晓绿肯定是雷打不动的“正宫娘娘”。而有资格给文总说这事的,都不是那种不长眼的。
  面对大伙越来越强烈的要求,文德嗣也从善如流,在去年国庆五周年之后,和顾晓绿在汉京总统府举行了结婚典礼。于是,大伙供奉的长生牌位旁边就增加了一个“顾娘娘”的牌位,咳咳,这个“顾娘娘”的称呼并不是胡扯,确实是民间那些老年人最早叫出来的。在他们心目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第一夫人”的概念,你要去问他们顾晓绿是谁,他们一定会说“那不是就是咱们中国的皇后娘娘吗?”
  敬完了文总和夫人后,贺斌家才开始敬自家祖宗。
  做完这套祭祀的仪式后,全家人开始聚在一起准备年夜饭。这顿年夜饭无疑是贺斌有记忆以来最丰盛的,单单是荤菜就是林林总总二十几种,猪牛羊鸡鸭鹅兔鱼虾这些家畜家禽和常见水产就不说了,连野猪、鹿肉、羚羊、野鸡等山珍也有,甚至就连海里的黄鱼、带鱼、于贝、海参、金钩等海味也不缺少。最难得的还是各种新鲜蔬菜,红彤彤的灯笼椒,绿油油的菠菜莴苣,还有水灵灵的黄瓜,真的称得上是水陆毕陈。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妈,明年我想去学开飞机……”贺小弟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说道。
  “飞机?就是村里那个撒化肥农药的?”贺老太太其实年纪并不大,才四十多岁,精力很好。
  “对啊,我明年就跟着陈大哥学……”
  “小屁孩,你才几岁啊,还学开飞机”贺三妹朝他头上敲了下。
  “我……我开年就十三岁了,怎么不能学?开飞机多威风啊”贺小弟一脸的憧憬。
  正在准备狗食的贺斌瞪了这熊孩子一眼:“呸,你那是虚岁小孩子别胡闹了,等你满了十六岁再说你没问过你老师吗?飞行训练要满十六周岁才可以,你想学的话,再等四年…明年嘛,你要去县里上中学,和姐姐们一起…
  贺小弟最怕哥哥,顿时就泄气了。
  “妈,我去喂狗……小弟,跟我一起去……”贺斌端着一个装满肉的大盆站了起来。
  “好,今年过年,狗儿们今年也辛苦了,得吃点儿好的……”贺老太太笑着说道。
  “放心好了,我还能不知道?看看这肉,都是好肉呢。喏,上好的五花肉,还有肋排……”
  贺小弟立即指责道:“哥,我看到你这肉是从张胖子那里买的,是26猪肉,是喂洋鬼子的便宜得很”
  “呃,洋鬼子能吃的,狗也能吃嘛,哈哈哈……”贺斌于笑几声,说道:“好好好,我在给它们加些牛羊肉好了
  全家人都笑了起来……
  不仅仅是贺斌家,全国都过了个肥年。


第246章 第三代计算机

  共和257年(西元196年)-月18日,汉京市。
  在汉京市南郊靠近襄阳的位置,有一片占地上数千亩的警备区,有一个乙种营担任护卫工作,戒备十分森严,这里就是中国工程院三十六分院所在地。工程三十六院是以计算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研究为主,分为一所(计算机主体)、二所(计算机外设)、三所工智能)、四所刂器人)、五所(软件)等八个研究所。
  今天,三十六分院迎来了中国总统、中国科社党主席文德嗣的视察。这是因为他们在计算机的发展上,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此时,在中央实验大楼的会议室的,文德嗣拿着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透明卡片左右端详着。卡片上有着极为复杂的线和点,看起来就像一幅迷宫图
  他看了一会儿问道:“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代集成电路处理器?”
  分院长冯远征连忙答道:“是的,文总。这就是我们第一款实用化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我们分院的计算机研究所经过四年的奋斗,途中经过几款次型发展,终于成功集成了第一款可以实用化的b位元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这颗晶片集成了406个左右的晶体管,采用66it位址线,可以定址到忆体,使用同样由集成电路造出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ban)晶片忆体片,工作频率为0h。”
  说着,他拿出一份资料递给文德嗣。
  文德嗣仔细浏览了一遍资料上的实验记录数据,最后拍板道:“嗯,很好,那么这款中央处理器就开始定型生产吧。”
  根据那些实验记录数据,文德嗣的评估,其整体计算能力大约和原时空中的tv1公司的66b八位元处理器相近,但是记忆体定址能力达到660的等级。
  不过也只是计算性能相近而已,体积相差就大了。比起原时空te1出品的只有拇指大小的86,三十六分院拿出的这款处理器可是有整个扑克牌大小,面积达到86的十倍以上,功耗与热量也高的多。文德嗣也知道这是工艺技术上的限制造成的,工艺水平这种东西必须依靠时间积累,就算有着后世技术的完整资料,也需要一个消化过程,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达到后世的水平,急不得的。虽然依靠基地内的那些2世纪的设备,完全可以制造更先进的产品,不过那就太不合算了,这些设备可是没有补充的,玩坏了就没了。如果用来直接做产品是很浪费的行为,用它们制造机床等生产设备才是最合理的利用手段。
  所以文总也没有要求太多。无论如何,这总算是一款可以实用化的b位元处理器,终于让他看到pc的曙光。这款处理器被定名为2576l型,也就是共和历257年式b位元处理器一型,简称576l型。虽然这东西做出的pc肯定又大又贵,但他现在有的是钱。
  “是,文总。我们准备在新一代的河图五型计算机上采用这款处理器……”冯院长高兴的说道。
  中国现在计算机的型号都是“河图”,河图一型到四型都是晶体管计算机。现在集成电路中央处理器出来了,从五型开始,计算机这个产品就算是正式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了,这就是第三代计算机。
  这比起原时空要提前6多年。实际上相对于其他科目,如材料、能源等,电子技术这块的提升速度要快得多,基本上只要有一项技术突破,性能就会有飞跃性的提升。当然,这种速度也是开始阶段,到了后面速度也就没这么快了
  文德嗣微笑着点点头:“只是计算机本体也不行,终端、输入、输出等附属支援装备也要跟上才行。这些新型计算机先配置给各个研究所、中央计算局进行普及,另外还要加快开发军用型号,我记得军舰上现在很多还是河图三型吧?”
  旁边的军务秘书顾晓媛说道:“是的,文总。除了我们建造中的孙武级战列舰和夏朝级航空母舰采用了河图四型,其他的都还是河图三型。而且护卫舰以下的舰种因为空间不够,都还没有安装计算机。”
  文德嗣说道:“军用型号最重要的是稳定性和耐用性,防震防潮,这些问题你们要想办法解决。计算机对于军事领域非常重要,你们在这方面要加强力度。”
  “是,文总,我们会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争取让军队早日用上新型计算机……”冯院长连忙答应。
  接下来,冯院长又介绍他们现在的任务。除了这款可以正式拿出来应用的处理器外,计算机研究所已经在研究更好的处理器了。其研究方向有两个,其一是塞入更多晶体管,造出性能更强,体积更小的八位元处理器;其二是下一代的十六位元处理器。据冯院长介绍,这次应该不用等太久了。
  文德嗣龙颜大悦,他立即大笔一挥,给相关研发人员发下奖金,从三千元到五万元不等(其平均月薪是30元),总共花出去两千多万元。然后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研发下一代产品。同时告诉他们,这一代计算机量产后,到时研究院以技术和专利入股,享受提成,而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能拿到相应的股份。
  这里简单说一下本位面中国的计算机发展史。
  从一开始,文德嗣就放弃了电子管计算机,因为他觉得这种东西实在不给力。因此在半位面的中国,是直接从晶体管计算机开始的,电子管计算机仅仅是作为技术储备,当然等以后到了机会,这些东西也可以抛出去买高价。
  计算机研究所于196年做出的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使用第一代晶体管,约有一个办公桌的大小,晶体管数量约26个左右,每秒可执行6万次计算。这是种进行4位元运算的计算机,同时配有相应的读卡机,大致相当于原时空的tv1464的大型版本。命名为河图一型。不过它的制造数量不多,只是每个研究所配了几部,计算机所自己配了十部而已。另外还有十几部军用型主要作为弹道计算机,配备给重炮旅和要塞炮部队。这主要是练手用的,再它的价格也不太理想。
  1910年二代晶体管出来以后就不一样了。此时出来的是86个晶体管构成的八位元运算系统,拥有3k容量的磁芯记忆体,体积大约是两个办公桌上下叠起来的大小,同时配有完整的人机介面,鼠标、键盘、显示屏、小喇叭,读卡机,甚至还有一个7寸2的超大软碟机。不过此时要实现后世计算机的很多功能都还不现实。这就是河图二型,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十二万次,这也是第一种上舰的计算机。
  更重要的是,这一代计算机把硬件规格固定下来,区分出实体与逻辑两层,又在系统层中规划出作业系统核心、驱动程式与应用程式三层,并成立计算机软体研究所(三六○五所),开始进行作业系统的规划与撰写。同时进行组合语言转二进位码的规格书与相关组译器的制作,以及一些基本档案格式与文字编码的规划制定。譬如说字元编码,ci1是绝对不用的,直接用6位编成的ue万国码,省的后来还要到处转码。而后两者的测试那是最初的作业系统完成之后的事了。研究所将这八位元电脑的八个符号以八卦表示,同时规定以后的暂存器、位址线与汇流排,需以八的二倍数上翻,以达到向下兼容的目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