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组织的这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一定要保证安全的,顺利的,送到热**自由的印度人民手里。”
印度,内洛尔。
内洛尔是印度东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位于本内尔河的入海口附近。在内洛尔城外几十公里外,有一处偏僻的渔港,前几年的时候,一位外地来的豪商看中了这里,把整个村子买了下来,原来的地主卖了之后就搬走了,不知所踪,原来的村民也拿到一笔安置费,有的迁走了,有的则被那位豪商招募,到北方的庄园于活去了。
豪商买下这里之后,就开始大兴土木。按他的说法,是准备把这里建成一个度假别墅区。不过,这却是个烂尾工程,豪商把道路和码头建好之后,资金就不够了,于是只草草修了几栋别墅和仓库之后,就停工了。后来这里又被转手给了本地一个叫辛格的商人,辛格是个搞进出口贸易的,他把这里当成了仓库。
今天,辛格老板把一些工人打发回家,自己和几个心腹留下。那些工人隐约都知道,自己老板是个走私贩子,这会儿就是准备接货的。不过这年头做进出口贸易的要是不顺带搞点走私,那才是不正常,再说辛格老板是个难得的厚道人,工资和福利开得都比较高,比同行有良心多了,所以工人们都假装不知道。
而且也听说过以前有人要给辛格下绊子,向官府举报了该公司的走私活动,但结果是官府查了一番之后,称辛格是清白的守法商人。最后辛格屁事没有,反而那几个举报的家伙都全家失踪了。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敢举报他了。
入夜之后,陆续有人赶着马车来到这里,这些人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年男子,手上都拿着武器。这些人来到大门口,和守卫说几句,然后拿出一个小本本亮一下,就被放进去了。前前后后来了百多辆马车、牛车,甚至还有十几辆载重卡车。这些车辆全都停在码头旁边的空地上。
深夜的时候,码头上亮起了几盏灯火,辛格带着一大帮人都等着码头上。
辛格身材中等,有着一副典型的刹帝利人外表,年龄在三十岁左右。这种样子的人在印度很常见,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
辛格站在码头上眺望了一下海面,此时正值深夜,显然看不出什么来。他向后面做了个手势,立即就有两个手下抬着一个大箱子过来。打开箱子后,里面是一部电台,他们立即开始忙活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电讯员抬起头说道:“辛格部长,有回应了,他们正在10海里外的深水区。”
“好,叫他们快过来,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辛格点点头。
他又对旁边的人吩咐道:“拉曼,你们去开吊车。扎古,去准备叉车”人群顿时分开,各自忙起自己的事情
十几分钟后,码头前的一处海面突然翻起很多波澜,大蓬大蓬的气泡冒了起来。一艘形如巨鲸的大型潜艇从海里上浮到海面。辛格马上拿起一盏信号灯,左晃晃右晃晃,又一亮一息的重复了好几次。
此时,码头上也亮起很多灯火,把泊位照得通亮,同时两艘小气艇开了过去,给潜艇引航。别看这个地方不起眼,却是个天然的深水良港,就是地方小了点。这个码头经过两任老板的修建,现在已经可以停靠万吨级的货船。
不一会儿,这艘潜艇顺利靠上了码头。十几名穿着水手服的人走了出来,辛格连忙迎上去,双方就在码头上用低声交流起来。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艘潜艇上没有任何可供辨认的标识,就连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也是没有任何可供辨认的标识。就连他们谈话也是用的英语,而外貌就更不好判断了,因为他们当中各色人种都有,为首的那个是一幅典型的黄白混血外貌。
“辛格同志,这是此次组织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为首的混血儿用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说道。说着,把手里的文件夹递了过去。“这是清单,验收之后签字给我……”
“非常感激,马克同志,你们一路辛苦了……”辛格笑着接着文件夹。
他们两个人在一边谈话,其他人却没闲着,大伙都不是第一次于这种事了,几乎不用上级指挥,自己就熟门熟路的于起来。
“咔咔咔……”只见潜艇的背部外壳在一阵机械声中向两边缓缓分开,露出一个很大的货舱,里面重叠放着几十个标准集装箱。
辛格那边的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分了一组人上到潜艇货舱,给集装箱系吊绳,挂吊钩。另一组人熟练操作着码头的装卸设备,把集装箱一个个的吊上码头。还有一组人立即打开集装箱,把里面的货物全部取出来。
“好家伙,这就是组织的新型运输潜艇吗?真大啊”辛格好奇的问道。这艘潜艇和潜艇大有不同,它的船体很胖,和商船差不多。
“不错,这就是最新型的运输潜艇,是组织准备专门用来向各地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马克骄傲的说道:“水下标准排水量66吨,可装载dU个2米标准集装箱,或者26吨散货……”
辛格走到一堆刚刚从集装箱里取出的货堆旁,这是一堆板条箱。辛格让人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是一层防水的油布,把油布掀开,顿时露出几十条乌黑锃亮的步枪。辛格顺手拿起一支步枪,抹掉上面防锈的黄油,熟练的打开枪机,拆下弹匣。
“好枪”辛格放下枪,示意手下搬走,拿起一块布擦掉手上的黄油。“都是刚出厂的啊”
“当然都是新的”马克笑着说道:“每个板条箱是2支步枪和配件,每个集装箱装了150只板条箱。这次一共是3个集装箱,10个集装箱是步枪,6个集装箱是手枪和冲锋枪,6个集装箱是轻机枪和重机枪,还有6个集装箱是迫击炮和步兵炮,剩下的集装箱都是弹药、药品和电台等技术装备……”
“太好了,我们的人手都已经准备好,现在就差这些东西了。以前还能从外面买,现在英国人查得越来越严,国际军火商们都没办法运进来。只能靠潜艇了……”辛格感叹的说道。
两个小时后,这艘运输潜艇又静悄悄的离开码头,潜入水下不知所踪。又过了2个小时,码头上的人也散去了,那些马车和汽车都满载货物,趁着夜色离开了这个地方。
第232章 北京的一天
e:求票票啊
共和23年(西元1915年)2月2日,北京。
今天是今年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在激烈的战火中,世界迈入了新的一年,在中国人的欢庆新春的时候,欧洲那边还打得热火朝天。因为距离大家太遥远了,所以大伙都只是把欧战当做一种谈资,而不是什么攸关身家的了不得的事情。
北京以前叫顺天府,明清两朝都是这名字,北洋政府上台后,就将它改名为北京。不过这个位面没有民国了,所以北平这名字就和它无缘了。科社党统一中国后,也没有改变它的名字,延续了北洋时期的名字,还是叫北京。
新中国虽然没把北京定为首都,但还是把它设为直辖市,辖区要比大图朝时期小一些,密云、怀柔、延庆、平谷等几个县,因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所有都划到定位为重工业身份的河北省去了。所以本位面的整个北京直辖市辖区面积只有不到36平方公里,比原时空的大图朝时期小了差不多一半。而本位面的河北省则比原时空更大,因为它不但接收了北京的几个县,还把天津也划了进去,因此河北的地盘增加到2。b万平方公里。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是北方的文化中心,来自后世的文德嗣非常清楚,这样的地方就是旅游开发的黄金地段。而且北京还有几所著名的大学。
因此,它在本位面的定位就是一个旅游和教育为主的城市,这里不准备搞重工业,文总是准备把这里搞成一个旅游中心、文化中心和宜居城市。至于重工业啥的,就别搞了。
实际上北京这个城市缺水,人口承载能力很有限,并不适合作为首都。在清朝后期就已经很勉强了,原时空的大图朝当年是穷疯了,没办法才选了这里当首都。而且因为穷,基础建设差,所以也把各种工厂的东西都集中在这里,搞得每年光是治理污染,就是一笔极大的花费,后来实在不行了,又花了海量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把各个工厂迁出去,劳民伤财的重复建设搞了不少,效果还不咋样。
有了大图朝的前车之鉴,所以文总一开始就不打算在北京建重工业,直接把它定位成旅游、文化和教育为主的城市。而且像北京这一类的古城,发展现代工业就会与很多古迹产生冲突,不管是拆迁还是整顿,都要花费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显得得不偿失。所以本位面中国的建设规划,就是将现代工业移到那些没有什么历史基础的新兴城市,将北京、南京、长安(建国后,西安就恢复旧名了)等历史古城发展成旅游和文化产业城市,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它们的文化优势,还能增强民族意识。
俺大清时期的北京城,别看是首都,可城内除了紫禁城一片,其他地方用肮脏都无法形容,道路泥泞,倒是是人畜粪便,街道上污水横流,就连四九城也好不到哪儿去。直到北洋上台后,才开始整顿市容,不过面对科社党的攻势,他们也没什么精力来管。
这样的市容显然是不足于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在新中国建立后,就对北京就行了全面整改。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在整个北京城都已经重新修缮了。城里所有的道路都已经改成了水泥路和石板路,所有的破旧民居要么就地推倒重建,要么就索性拆迁。像那些有价值的古迹就在保留原有模样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复和翻新,现在整个城市都显得于净整洁,就像一座全新的城市。
相似小说推荐
-
我们的1654 (小样有型) 纵横VIP2016-04-22 穿越历史一群人一起去改变历史,一群人认为自己能平推世界!但最后,他们发现被改变最大的是他...
-
明末国色江山 (巨火) 起点VIP2016-05-30 两宋元明 明末乱世,时空旅行者与秦淮八艳不得不说的故事。 沦丧与挣扎,冷漠与悲愤,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