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直播也是完全模仿了后世的军事节目,配备了主持人和专家嘉宾,这次参加直播的有多位专家,分别负责不同的部分,负责装甲车辆的就是现在这位游林教授。
“当然可以”游教授拿起话筒,清了清嗓子就说道:“各位,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单说说。这种新型战车是我国在前年开始研制的,今年一月份正式定型并开始量产,装备部队。狼獾战车大家是很熟悉的,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这种红狼战车要比狼獾战车大得多,也重得多。狼獾战车的全重是ll吨,而红狼战车的重量是它的三倍。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主炮比狼獾更大,是75毫米45倍径战车炮……据我们的测试数据,可以说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装甲战车这也是我**事科学技术的直观体现……”
“游教授,它比法国的2超重型战车还强大吗?”主持人问道。
游教授自信满满的说道:“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法国的2超重型战车虽然在吨位上比我们红狼重一倍,但它根本不是红狼的对手……”
受惠于广播和电视的日渐普及,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本位面的媒体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原时空的同期,即使在最血腥最残酷的西线战场上,仍然活跃着大量的记者和摄影师,他们扛着摄影机到处跑,拍下各种感兴趣的场面,再发到电视台去公开播出。
八月份在西线战场发生的唐普坦克大决战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注意,这场战役最出名的当然是获得了最后胜利的狼獾战车。但法国的2超重型战车也成为了本次战役的“第二主角”,它在战场上一度完全压制狼獾的表现,以及庞大威风的体型,也为它赢得了大量粉丝。
事实上,自从唐普之战后,各国都加快了重型坦克和超重型坦克的研发,虽然2最后失败了,但大伙都认为是它们的数量太少,还有队友不给力的原因,并不是它本身弱。
此时各国=军队和军迷的主流看法,大都认为坦克就是现代的骑兵,既然是骑兵自然就要从轻到重分出好几种档次,就应该轻重搭配。按照主流看法,中国的狼獾、法国的雷诺这些重量几吨到十几吨都是轻型坦克。而重量在2吨以上,40吨以下的就是中型坦克,比如3吨重的英国货马克4型坦克。40吨到6吨的这一级别就是重型坦克了。至于重量70吨的2坦克,基本上就被认为是超重型坦克。
不过在文总和中**方的高层看来,2坦克就是个粗苯的夯货,虽然重达70吨,但无论是火力还是装甲都无法与它的吨位相匹配,那么大的坦克主炮居然才75毫米口径,装甲最厚处也只有75毫米,浪费吨位实在太严重了。当然,它作为本位面的第一款超重型坦克,表现还是相当优秀的,法国人可没有后世资料,又是第一次玩,能搞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本位面的世界,在文德嗣这个风神翼龙扇动翅膀的影响下,和原时空的历史差别越来越大,科技发展的速度更是超过了原时空甚多。尤其是军事技术上,文总这个地球头号军火贩子大量出口各种新式武器,刺激得各大列强纷纷加大研究投入。而且那些现成的武器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毕竟很多东西都是一个概念问题,二三十年的跨度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在技术上并非不能现实,最多就是性能差点儿,成本高点儿而已。这窗户纸被文总无耻的捅破之后,大伙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东西应该是这样啊”,而不是惊呼什么:“不可能,怎么可能有这东西?
比如欧洲战场上空飞舞的飞机,已经达到了原时空2年代,甚至3年代的水平。地面上的装备也不例外,普遍都达到了2到3年代的水平,部分装备甚至达到二战水平。既然这个世界已经面目全非,那么作为始作俑者的中国,自然就不敢怠慢。
在狼獾坦克刚刚服役没多久,中国就开始了新式坦克的研发。最初的选择,当然是原时空大名鼎鼎的T34,这东西可说是二战中的最成功的坦克,是战术性能、制造成本完美结合的典范。T34坦克的资料在后世就是大路货,星科基地的资料库自然不缺少,技术上更不差。一开始,星科重型车辆厂就依葫芦画瓢的造了几辆出来测试,如果按照本位面土著的看法,这种坦克肯定相当完美的。不过眼界很高的科社党高层却并不那么看,反而挑了一大堆毛病出来。
这也是正常,T34再怎么完美也只是二战产品,以2世纪的眼光看来,当然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不过呢,现在中国的工业水平虽然有了极大提升,但也不可能和后世那个第一工业国相比。要制造二战时期的东西没问题,但要选择更先进的比如2l世纪的坦克,比如99大改、99还改之类,那就太不现实了。就算勉强能造出来,也是无法量产的,不说那制造难度,只是个成本就受不了。武器这东西这东西是消耗品,所以并不是越先进越好,制造成本和生产难度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于是,中国的工程师们就对T34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魔改,在吸收了T34的优点之后,又糅合了大量后世的设计理念,到了最后已经完全成了一种历史上没有过的全新坦克。
1916年式“红狼”装甲战车的车体长62米,宽3-米,高26米,乘员为全重3吨。“红狼”采用类似59式那种半蛋型铸造炮塔,比T34大多了。主武器是一门75毫米45倍径战车炮,采用半自动装填,为了加强防御取消了车体正面的航向机枪,主炮右侧有一挺B毫米同轴机枪,炮塔上方还安装了一挺2毫米高射机枪。动力系统为60千瓦(70马力)增压柴油机。行进系统为扭杆悬挂,6对大直径负重轮。最大速度为6公里时,最大行程为400公里
车体装甲厚度为正面3毫米,倾角6度,侧面6毫米,倾角45度。后部3毫米,倾角45度。炮塔装甲厚度为正面100毫米,侧面70毫米,后面40毫米,并可加挂“三明治”复合装甲、自动抑爆系统等附件,在车体侧面还可按任务需要加挂格栅。
反正总的看起来,这是一辆全新的坦克,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型号。正是有了这种新战车,文德嗣他们才对现在各国热捧的超重型坦克不怎么看得上。
第155章 “一五计划”(4)
新型机车用蒸汽轮机的试车期间,王启年一直都呆在车间里,直到试车结束才回到家。因为前面连续熬了三天三夜,厂里给他放了2天假,让他好好休息。
王启年骑着他的永久自行车走在生活区的林荫道上,经过几年的时间,以前栽下的小树已经长到五六米高了。
道路两边都是建筑工地,王启年知道这里在修房子,现在公司的规模又要扩大了,据说职工人数又要增加了好几倍呢。生活区原来的房子就不够用了,今年上半年就开始大兴土木了。
王启年在路边停下自行车,准备看一会儿再走,反正现在有假,也不赶时间。从这里可以看到,工地上有几十台塔吊在工作,运输物资的汽车、牛车络绎不绝。
这时路边已经有好几个围观群众了,只听一个中年人说道:“……好家伙,十五层楼呢。要是几年前,我都不敢相信有这么高的楼房……”
“老严,不对,是十七层,地下还有两层呢……”旁边一个年轻人纠正道。
中年人反驳道:“地下两层又不是住人的,都是车库、供水、配电什么的……”
“地上一层也不是住宅啊,听说都是商店、餐厅、茶馆和娱乐场所什么的……”
王启年听了一会儿众人的讨论,乐滋滋的看着不远的工地,因为他知道,这些房子里面有他的一套。这批住宅楼一共48栋,都是这个时代罕见的十五层高楼,里面装有电梯,水电气三通。这批住宅楼有几种户型,最小的一种套内面积都是140平方米,四室两厅厨卫俱全。
按照公司规定,这些新房是首先考虑王启年这样的老员工,先给他们更换,到时候只需补上差价就行了。而他们换出的旧房子才分给那些新来的职工。无论什么集体,资历都是很重要的指标,“用人如堆薪,新人压旧人”的做法很难收拾人心的。
这时,王启年听到旁边有人在说:“……现在的甘蔗好啊,平均一吨甘蔗制糖170公斤,最高的能达到220公斤。一亩地至少能出1。7吨白糖。据专家估计,今年我国白糖产量能达到400万吨,这还是很多地方没用新品种,化‘肥’不够的原因……”
王启年一看,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从他身上的服装看来,应该是四川联合糖业集团公司的一位工程师。
有人问道:“啧啧,这么多啊?你们川糖卖得掉吗?”这人的制服背后老大的四个魏碑体字“星飞科技”,这显示他是星科飞行科技公司的职工。
“哈哈哈,老兄你不知道。现在的白糖根本不愁卖啊,南美、东南亚和印度那边的好多甘蔗园都改行种橡胶了。今年世界上的白糖产量起码减少三分之一,现在不但橡胶拼命涨,比起08年,现在橡胶价格已经涨了十倍了,所以连白糖的价格也在涨,当然没橡胶那么。呵呵,这不是便宜我们了吗?”
“为什么橡胶会涨得这么疯?”旁人不解的问道。
“橡胶不够用啊,现在好多东西都要橡胶,再加上国外的‘奸’商趁机炒作,这价格能不涨吗?”
相似小说推荐
-
我们的1654 (小样有型) 纵横VIP2016-04-22 穿越历史一群人一起去改变历史,一群人认为自己能平推世界!但最后,他们发现被改变最大的是他...
-
明末国色江山 (巨火) 起点VIP2016-05-30 两宋元明 明末乱世,时空旅行者与秦淮八艳不得不说的故事。 沦丧与挣扎,冷漠与悲愤,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