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结束,家仆们乘坐马车返回城中的紫竹园,已哭成泪人儿的小影和小媚被朱道临领到小溪畔那排矮房中休息,玄青道长等人非常体谅朱道临的哀伤,说了会儿话相继离开了。
朱道临低声告诉两位伤心的贴身丫头,这里是自己暂时的栖身之所,最近很少回来,小萃坟茔前方已经建到一半的大院,才是将来我们长期居住的地方,到时要是想起小萃,随时都可以到她墓前看望她。
安抚了两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朱道临独自前往屋后紧靠山体的库房,拿出钥匙打开厚重的实木门,走到空荡荡的库房中央盘腿而坐。
半个时辰之后,朱道临走出已经堆满一摞摞箱子的库房,锁上门返回前面的小屋,尚未走到小屋门口,玉虎师弟领着应昌培主仆快步而来。
应昌培快走几步,来到朱道临面前歉意致礼:“愚兄领着车队和上百家仆出了金川门,才从熟悉的值守百户那里得知小萃丫头的不幸,没赶上给小丫头送行,还请贤弟见谅。”
朱道临摆了摆手,向应昌培身后的老管家点点头道:“货物都在后面那座茅草顶的大库房里,每个箱子正面都有黑笔写下的品名和数量,这是钥匙,四叔清点完毕就叫人来搬走吧。”
老管家恭敬地弯腰致礼,接过钥匙时犹豫了一下:“小萃是个文静懂事的好姑娘,当初老朽进入牙行的时候,她差点儿被城南的两个老-鸨先一步买走,老朽喜欢她的脾气和长相,就把她带回来了,没想到这孩子福缘还是太薄了,唉!贤侄能如此善待小萃姑娘,为她出殡,给她厚葬,想必她在九泉之下也是满心感激的。”
朱道临望着老管家转身而去的背影,摇摇头把应昌培请入自己的小屋,小影和小媚连忙起身行礼,然后麻利地为应昌培泡茶。
或许应昌培真被朱道临的情义感动了,接过小媚奉上的热茶温和地问道:“媚丫头,你叔叔和叔婶还好吧?”
小媚有点意外,看了看朱道临才低声回答:“这段日子没工夫回去探望他们,估计还在神策门外的菜市场卖菜吧。”
朱道临有些责怪地问道:“为何你不告诉我家里还有亲人?”
小媚愧疚地垂下脑袋,不敢看朱道临的眼睛。
应昌培微微一笑代为开解:“贤弟也不能怪媚丫头,她才到你身边几天啊?”
“说起来也是我疏忽了,媚丫头其实就是本地上元县人,家住神策门外五里远的小寺村,就是小石灰山下那个村子,媚丫头六岁的时候,父亲开山采石出了意外,母亲没多久也病死了,媚丫头和四岁的弟弟被她叔叔接去收养,她叔叔一家日子也不好过,靠租赁村中大户的十余亩地种菜为生,家里也有一堆孩子,可他叔叔还算个汉子,咬着牙硬挺了两年,可最后还是养不活七个慢慢长大的孩子,只好把媚丫头和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一起卖到教坊司。”
“一年前,也就是媚丫头刚满十一岁的时候,愚兄家里有两个丫头年纪大了要出嫁,所以愚兄到教坊司买几个下人回来补上,一眼就看上了媚丫头和她两个堂姐,于是把她们三姐妹都带了回来,直到贤弟搬进紫竹园,你两个嫂子担心你身边没人使唤给你挑丫鬟,这才把媚丫头和小影一起送到你身边的。”
“媚丫头的两个堂姐如今还留在愚兄家里,勤快听话,手脚麻利,长得也漂亮,再过一两年,你两位嫂子恐怕又要为她们张罗嫁人了,哈哈!”
朱道临这才明白过来,不好意思地询问媚丫头:“丫头,我忘了问你姓什么了。”
媚丫头还没说话,应昌培已经睁大了眼睛:“我算服你了,竟然连自己贴身丫鬟都不知道姓什么,说出去恐怕让人笑掉牙啊!”
“奴家姓顾,名字是爹爹在世时给奴家取的,一直没改。”媚丫头不好意思地回答。
“顾媚?”
朱道临合起来念了一遍,忽然感觉这名字似乎在哪看到过,一时又想不起来,只好继续询问道:“丫头,你弟弟还在你叔叔家里吗?”
“在呢,奴家得知将要被送到公子身边时,和主母请了个假回去看过一趟,叔叔和婶婶身体都挺好,对弟弟也很好,只是今年天太旱,种出的菜比往年少,也卖不出价钱……弟弟懂事多了,能帮着叔叔婶婶干活了。”
小媚姑娘说完,靠到小影肩膀后面,显然不怎么愿意提起此事。
朱道临担心伤到小姑娘的自尊,没有继续问下去,喝下杯茶便将应昌培拉到门外:
“麻烦兄长派个人去媚丫头叔叔家一趟,问他们愿不愿意到我这儿干活,如果愿意的话,就到西面虎山下在建的院子先干着,如果不愿意,就想办法把媚丫头的弟弟接过来,需要多少抚养费付给他,如果还舍不得的话,就说我朱道临看上媚丫头的弟弟了,要收到身边做徒弟。”
应昌培尽管有些意外,但还是乐于帮忙:“小事一桩,等会儿搬完货,我让四叔顺便走一趟,媚丫头的叔叔婶婶过年过节都进城探望媚丫头和她两个堂姐,和四叔彼此都很熟悉,我估计只要一提你的名字,他们一家就会前来投奔你,别说干活了,就是给你做家奴,对他们一家来说也是天大福气,传出去比什么都有面子。”
“谢谢兄长!”朱道临由衷感谢。
应昌培拍拍朱道临的胳膊:“自家兄弟谢什么?好了,四叔看样子点完货了,愚兄这就和他老人家说去,然后得先回城了,家里还有一大摊事情等着呢,你也别送我了。”
朱道临向大步走来的四叔点点头,目送他和应昌培一起走向前面的小桥方向,幽幽叹了口气转身返回小屋,前脚刚跨入门槛,后脚没来得及抬起,媚丫头已经扑进他怀里,紧紧搂着他的腰哭泣不止。
小影看到朱道临征询的目光点了点头,朱道临抱起怀里的媚丫头走到茶几前坐下,抬手就给她撅起的小屁股一巴掌:“以后再偷听本公子的话,就不是打屁股这么简单了,非得吊起来打个半死不可。”
媚丫头破涕为笑,小瑶鼻下忽然冒出个晶莹的泡泡,顿时逗得朱道临和小影笑个不停。
出了丑的媚丫头连忙离开朱道临怀里,跑出两步面对墙壁,慌慌张张掏出衣襟里的丝帕猛擦鼻涕,完了几步跑到小影跟前,把头埋在笑个不停的小影怀里,久久不敢抬起来。
朱道临怜爱地望向对面的小影:“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吗?”
小影脸上的笑容随之消失:“自从父亲、母亲和哥哥被下狱冤死之后,那些亲戚全都避而远之没了影子,谁也不愿意再看奴家一眼,如今奴家有了公子,也就有了亲人,这辈子再也不会孤单了。”
朱道临叹了口气:“小萃的死让我很难过,昨晚搂着你们,想来想去都睡不着,直到安葬完小萃,我才忽然明白过来,更珍惜如今拥有的一切。”
“小影,除了你和媚丫头,我还向两位和你们差不多的姑娘做出了承诺,不管多么困难,春节之前我都要把她们接回来,希望你能理解我。”
小影乖巧地点点头:“奴家一切听公子的。”
朱道临歉意地站起来:“小影你听着,等过了新年正月,你满十六岁,我就举办个风风光光的婚礼娶你为妻,记住!是妻子,不是小妾!好了,我出去找师傅打个招呼,你准备一下,然后一起回城。”
小影呆呆望着朱道临远去的背影,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如同珍珠一般顺着白皙的脸庞滚落而下。
第六十章人才匮乏
小朱道长为一个卑微丫头送葬的消息如同长上了翅膀,短短一天传遍金陵城大街小巷,有人惊愕,有人不屑,更多的平民百姓则是哀叹之余不吝赞誉,对有情有义的小朱道长更是满怀尊敬,倍感亲切。
不少希望拜见小朱道长共同交流技艺、聆听琴声的名人雅士,以及秦淮两岸那些感同身受的老-鸨名妓们,都借此机会给小朱道长送去拜帖致以问候。
傍晚时分。
紫竹园西跨院一片寂静,朱道临草草用过晚饭回到书房,整理好桌上三十余份各式各样的拜帖,端着茶杯默默思考西跨院管家的人选问题。
朱道临反复考虑过后,终于下定决心,吩咐媚丫头把车夫老史叫来,随后暗自叹了口气。
从最初恍恍惚惚来到古老的六朝古都算起,到现在已近三个月时间,身边依旧没有几个颇具才干的忠仆,这一局面不得不让朱道临深感无奈,最终只能把车夫老史提拔到这个位置上来。
老史已经通过行动向朱道临示以归附之心,但表面上欣然接纳的朱道临,心底里始终对应氏家族介绍而来、出自魏国公徐弘基麾下的老史充满戒心,借此机会把老史提拔到管家之位实属无奈之举,却也是一举多得的巧妙手段。
地位骤升的老史定会心怀感激,应氏家族和魏国公那边也得了面子,朱道临通过老史的明升暗降,更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利益,毕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重心不再是紫竹园,而是虎山脚下那座新建宅院,那里才是朱道临的根本所在。
老史在媚丫头的引领下快步到来,朱道临指指书桌前的楠木靠椅示意他坐下,小影适时为老史端来杯香茗。
相似小说推荐
-
首席国士 (江山与美人) 17KVIP2016-04-12 历史军事青年相声演员因意外穿越到了封建时代,开讲评书唱小曲,包装明星搞娱乐,美人娇笑杨柳...
-
锦衣王侯 (黄梁生)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