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九连城和鸭绿江上游的河口大营已被夷为平地,黄台吉治下唯一的造船厂也被烧毁,数以千计的工匠逃进北山脚下最后两座城堡之后全被炸死烧死,所有船只连同简陋的木筏和储存的造船木料,悉数被东江新军抢掠回来,沿海各驻军码头那点儿可怜的近海船只,也被北海舰队的七八艘战舰轰成了碎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台吉和辽东鞑子哪怕仇恨滔天,也无法渡过鸭绿江展开报复,唯有等待冬季鸭绿江冰冻之后才有机会。
如此一来,黄台吉和鞑子大军的报复方向只剩下两个:
一是直接率领五万主力,从蒙古多伦地区掉头南下,攻击大明宣大一线!
这个情况朱道临已经写入奏章,昨日已经交给押送4,800多颗鞑子头颅进京报捷的东江新军副将张义轸,想必崇祯皇帝看到奏章就会提前防范。
辽东鞑子的第二个报复方向只能是金州,赖在广鹿岛上的尚可喜五天前已率3,000部下和2,000余家眷迁居金州,镇守金州的黄龙所部兵力已增至9,000余人,哪怕黄台吉率领大军来犯,一时半会儿也啃不下金州坚城。
何况没了投降辽东鞑子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等近万叛徒,更没有白白送到黄台吉手里的三百多艘大小战舰、两百余门大将军炮和三千余名熟练工匠,黄台吉和他麾下的鞑子大军只能用弓箭和人命去攻打金州,以黄龙的智谋和勇猛至少也能支撑几个月。
届时如果出现危险,即将驻扎广鹿岛的海军陆战第二师6,000精兵也能从容不迫地就近支援,半年之内辽东鞑子对朱道临和东江新军毫无威胁,朱道临可以借此机会迅速壮大实力,霸占更多的地盘。
……
……
从鸭绿江畔的新城返回东江新军大本营皮岛后,朱道临终于能够悄悄地呼出口粗气。
辽东战役的成功发动和结束、逼迫朝鲜上下改弦易张、强行收回丢失数年的铁山城和十几万亩土地、抓住时间差迅速修筑的防御工事、掳掠八万辽东汉民充实瀛洲等等成绩,足以令半年来殚心竭虑的朱道临深感满意,基本完成了他心中既定的战略计划。
五月十八日上午,朱道临再次召开东江新军军事会议,确定未来半年的军队建设、政治教育、军事训练与对外联络计划,布置对辽东纵深地区展开长期渗透侦查的军事行动。
朱道临打算会议结束后,率领半年前配属东江新军的张翼鹏突击营共300亲卫乘船离开皮岛,途经刘公岛、青岛基地、长江口的宝山卫,最后返回金陵。
张翼鹏等300亲卫经过半年的严格训练和战火洗礼迅速成熟,但在军事基础理论和胸怀视野方面仍然有待提高,这300名对朱道临无比忠诚的精锐回到金陵就会进入军事学院,系统地学上一年,毕业后将晋衔一到两级,然后派往各主力部队担负重任。
就在军事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份急报匆匆送达朱道临手里:崇祯皇帝特派的钦差大臣于五日前抵达登州,不日将乘坐登州水师战船,赶来皮岛宣旨!
朱道临再三权衡之后,决定暂时留在皮岛,等候钦差大臣的到来,并借此机会派遣东江军总镇抚官李玉鸣、四海商行皮岛分号掌柜和四海钱庄皮岛分号掌柜一起赶赴安州城,向亲明派代表和生意合作伙伴、安州防御使李勘提出会面请求。
第四四七章成长
午饭结束,朱道临留下东江军主帅吴季诚、海军陆战第二师主将姜玉龙和新任陆军副司令兼军法部长郭中骏等心腹一同商议。
亲卫队长肖哲等人刚奉上香茗,性格直率的吴季诚便提出疑问:“此次辽东战役刚结束不到五天,皇上和朝廷最快也是昨晚或者今天早上才能接到我军送出的捷报,老张押送几千颗人头和两面烧毁近半的鞑子军旗才离开皮岛三天,估计这个时候刚到天津港,至少明天才能送到京城,钦差大臣怎么会来得这么快?”
郭中骏笑道:“此次辽东战役发动突然,为了保密我们并未呈报皇上和兵部,钦差大臣估计是战役发起之前离京的,否则不会来得这么快。”
“那么钦差突然到来会有什么事?”越来越沉稳的姜玉龙敏锐地抓住了关键问题,众将一听连忙望向朱道临。
朱道临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会给麾下将校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因此他悠闲地端着茶杯,喝下一口才不屑地笑道:
“玉龙这个问题问得好啊!两个月前,皇上突然派遣我们的老熟人、司礼监副丞赵怀忠携带圣旨抵达宝山卫,要我向朝廷进贡铜料和火炮,我当时在瀛洲奔忙,接着又乘坐天枢阁运送钢材水泥的快船去了刘公岛,赵怀忠无奈之下只好前往金陵等待,最后见不到我只能两手空空返回京城,这事儿文涛和中骏都知道,德义你当时在金陵,应该听说过吧?”
开始蓄起小胡子的张德义嘿嘿一笑:“那时候小弟刚随家父回到金陵没几天,消息传开之后,家父为此摇头不已,抱怨皇上和朝廷做得不地道,就连魏国公也因此嘲笑吴公公吃里爬外,弄得吴公公好一阵子不敢找魏国公和家父喝酒。”
众人一听乐得不行,朱道临笑完继续说道:“不过没多久我还是受不了吴公公的苦苦哀求,毕竟他是我叔叔,不得不给他老人家面子,所以我最后还是让赵总管拨给他老人家200吨铜料,算是借给他老人家的,结果他老人家半个月不到,就把这批铜料送到京城交给皇上,皇上这才没有继续派出钦差大臣四处找我。”
众将又是一笑,张德义边笑边说:“只要吴公公还在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上,大哥你这冤大头就得继续当下去。”
朱道临不以为意,笑了笑,言归正传:“文涛派人从刘公岛送来的急报上说,此次前来宣旨的钦差还是我们的老熟人赵怀忠,我估计他离京之前并不知道我军发起的东江战役,否则不回来得这么快。”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赵公公此次前来,很可能是敦促我军尽快攻击辽东,以缓解宣大一线面临的巨大压力……两个月前黄台吉率领五万铁骑在多伦地区讨伐敌对的蒙古各部,多伦距离张家口仅450余里,骑兵两天时间就能杀到长城脚下,这就给宣大一线和皇上、朝廷带来巨大压力。”
“因此皇上才会急忙派来钦差大臣,敦促我军尽快向辽东发起攻击,以达到牵制鞑子兵力,促使黄台吉不得不率领五万铁骑回师救援。”
“对啊!肯定是这么回事。”
吴季诚恍然大悟,张德义也随声附和,认为刚结束不久的辽东战役重创了鞑子,定能迫使远在蒙古的黄台吉率领五万主力回援老巢。
姜玉龙看到师兄朱道临和郭中骏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考虑片刻随即明白过来:“远在蒙古的鞑子五万铁骑很可能不会撤回辽东,更大可的可能恐怕是直接从多伦掉头南下,对我宣大一线发起报复行动!”
张德义大吃一惊:“难道黄台吉不要自己的老巢了吗?”
吴季诚逐渐会过意来,嘿嘿一笑再次端起茶杯。
姜玉龙心里越来越明白朱道临的良苦用心,知道自己师兄不但做得非常隐晦,用意更为深远,所以姜玉龙只是会心一笑便闭上嘴巴。
朱道临扫视一圈,坦率地告诉满头雾水的张德义:“德义,你千万别以为东江新军已经强大到能够无所顾忌攻入辽东腹地的地步,我们可没那么大的本事。”
“说起来老吴率领的东江新军成立至今才半年多,虽然经历过登州之战,可全军战士都还嫩得很,比你家老爷子和你大哥麾下的江南新军还晚了一个月……”
“要不是我生生把玉龙麾下组建四个月的海军陆战第二师,以及刚完成基本训练的3,000多不到4,000的浮山新军拖上战场,而且是趁着鞑子主力西征蒙古辽东兵力空虚之际,出其不意发动攻击,根本就不可能取得辽东战役的胜利,这也是此次辽东战役只打了四天就匆匆收兵的原因。”
张德义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东江新军虽然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可是人数还是太少了。”
“以现有兵力,确实无法深入辽东腹地持续作战,至少要等正在征募的近万新兵训练半年之后,才有面对面决战之力。”
吴季诚非常好地体会到朱道临的良苦用心,听完张德义的话,立刻乐呵呵地说道:“留守沈阳的代善和战败孤山的阿齐格不可轻视啊,虽然在措手不及之下战败了,可他们很容易就能征召上万鞑子迎战我东江新军,毕竟普通的鞑子青壮拿起武器骑上马背就能作战,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所以我东江新军还得继续壮大才行,此战过后,至少半年之内我军只能采取守势。”
张德义诚实地点点头:“如此一来,黄台吉率领的五万主力也就不用匆忙回援辽东老巢了,哪怕飞速赶回,也无法越过鸭绿江向东江新军展开报复,反而把满腔怒火撒到宣大一线更容易,小弟明白了!”
看到张德义学会了思考,朱道临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对于这位义气深重的结拜兄弟,朱道临根本不需要太过提防,之所以没有把众心腹都心领神会的深远用意告诉他,是因为张德义尚未体会到政治斗争的残酷。
相似小说推荐
-
首席国士 (江山与美人) 17KVIP2016-04-12 历史军事青年相声演员因意外穿越到了封建时代,开讲评书唱小曲,包装明星搞娱乐,美人娇笑杨柳...
-
锦衣王侯 (黄梁生)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