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临大为感谢,恭请徐弘基、张拱薇和所有将校一同前往自己家中共进午餐。
徐弘基在一上午的见闻中深受触动,正要和朱道临好好讨论重建江南水师的大计,因此欣然答应朱道临的邀请,张拱薇需要和朱道临落实江南陆师三卫的重建事宜,因此二话没说就跟朱道临走在一起。
其余将校意识到自己的军队很可能从此走上一条不同以往的发展道路,谁都不愿错过这个极有可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遇。
如果不紧紧抓住机会,说不定转眼就会被挤出这个代表江南水陆两军最高权力的决策圈,因此每个人都热烈回应,大声向朱道临致谢,原本称呼朱道临为道临贤侄的程继祖,毫不脸红地改称道临兄了。
虎山正院的午宴非常丰盛,道教新兴胜地紫阳观酿造的美酒如今已是声名远播,但今天的客人们似乎无暇品味美食美酒,开宴不到一个小时便匆匆结束,要求主人尽快上茶开始座谈。
由于人太多,正堂侧后的精雅茶室坐不下,朱道临只好把大家领到后书房的大客厅,众将校围着客厅中央长四米、宽两米的椭圆形长桌,不知如何排定座次了。
徐弘基和张拱薇两次前来出席股东会议,已经熟悉长桌的功能和主次座位,不用朱道临招呼,便主动坐在正北位置上下首的两张真皮高靠椅上。
两位主帅落座之后,其他位置就好解决了,十八名将校迅速分成两拨,按官职大小有序坐在自家主帅两边,几位小丫鬟给每位客人奉上香茶,然后不动声色退出门外,站在远处静静等候。
朱道临一直站在门口,等小丫鬟把心腹智囊叶良辰搀扶过来,他快步上前,把叶良辰扶进大厅,来到北面特别设立的座位前,毫无隐瞒地告诉大家,叶良辰是自己的师父之一,恳请大家多多关照,然后不管大家有何想法,恭恭敬敬地请叶良辰坐下,这才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开门见山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然后请大家畅所欲言。
随着讨论的议题逐步深入,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都忘了朱道临身后还坐着个脸上有疤没了条腿的残疾人。
徐弘基看到麾下将校对重整水师的步骤和规模存在很大分歧,心里一时间也难以取舍,可这么争论下去不是办法,看到朱道临提出目标之后没有再说过话,估计他已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于是徐弘基敲了敲桌面,不悦地环视一圈,转向朱道临嘿嘿一笑:“道临,说说你的打算吧,为什么在你的计划中,把九江卫和宝山所放在首位?水师大本营所在的龙江卫反而被放到明年的第二阶段?”
朱道临的回答很直接:“大部分人认为,龙江卫是水师大本营所在,是江南水师的核心,只要把龙江卫恢复起来,就能对上游的九江卫和下游出海口的宝山所进行有效控制,所以倾向于尽快把龙江卫恢复到官兵满员、战舰满编的应有水平。”
“但是,不知道诸位想过没有?哪怕我们把那些乌七八糟的子母船、火龙船、连环船、网梭船全部舍弃,以50吨级、80吨级和150吨级三种新式内河快船和运输船取而代之,整个龙江卫需要的中小型巡逻快船和运输船总数也不会少于80艘,再加上8艘300吨级的新式战船,需要投入的造船费用高达200万两银子,就算我先垫付这笔巨资,可用完之后,九江卫和宝山卫怎么办?”
提到银子,将校们心虚了。
朝廷和兵部是绝对没有一两银子下拨的,除非主帅徐弘基愿意从自己腰包掏出来,否则只能集中全部力量重建一个卫,不能指望朱道临一个人出钱。
朱道临继续说道:“换个思路,如果我们集中力量率先恢复九江卫呢?按照我的建议,抓紧时间训练5,000官兵组建水师战队,半年之后在九江卫管辖范围内,展开一次大规模剿匪,以水陆并举、分头出击的方式,将长江中游水道和鄱阳湖沿岸所有水匪围剿一遍,少说也能搜刮300万到500万两银子,龙江卫的战船不就解决了吗?”
“然后九江卫可以继续在湖口设置水关,高举打击水匪、肃清商道的大旗,向过往货船收取一定数额的护送费,注意,不是通行费,不是过关税,而是护送费!”
“如此一来,九江卫就能自给自足,所有难题迎刃而解……当然,如果连剿匪的勇气都没有,那什么也不谈了。”
将校们立刻兴奋起来,都知道要是能组织力量展开剿匪,绝对是银子滚滚而来的大好事,别的不说,只说鄱阳湖周边那些亦商亦匪的大富人家,没有五十家也有四十家,只要下刀狠一点,何止搜刮500万两银子?
哪怕牺牲再大,死的也是麾下小兵小将,每人家里给个十两银子便可打发,战死的若是征召从军的流民,十两抚恤银子都省了。
主帅徐弘基看到众将校目光炯炯地望着自己,心里直骂朱道临是个管杀不管埋的混账东西,可又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办法,只需一面行使自己的职权重整九江卫,一面写奏折送往京城,十天八天写一份递上去,就能为自己的剿匪行动树立正义的牌坊,哪怕朝廷和皇上一时半会拿不定主意,自己再夸大一点儿,连续上呈半年的奏折,不信朝廷和皇上不着急。
徐弘基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姿态,如同肩挑万钧似的答应下来,立即引发将校们一阵欢呼,张拱薇和他麾下将校看得眼红不已,当即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与水师相比,十不存三的江南陆师更为可怜,正如朱道临说的那样,三个卫、十二个千户所加上伙夫只剩下5,000人,还没有南京十二座城门的守卒多,其他万余人都是每年抽调服徭役的民夫,干完四十来天便作鸟兽散,这种情况由不得张拱薇和他的心腹将校不紧张。
朱道临同样没有让张拱薇和陆师将校们们失望,解决完水师的大问题,他接着向张拱薇提出个庞大计划:
“不如这样,借这次招募士卒之机,干脆招够20,000人,其中10,000人转入江南陆师各卫所,前辈如果感兴趣,从中挑出5,000人,与上元千户所水师陆战营的5,000新兵一起,接受为期半年的火枪火炮训练,半年之后,这5,000官兵可以带上他们训练期间使用的火枪火炮回去,所以费用我也全包了。”
满堂惊呼一片,张拱薇哪里还不知道这是天大人情?立即站起向朱道临抱拳致谢,他麾下将校连忙站起,齐齐向朱道临致以衷心感谢。
第一九三章佛郎机船队
虎山正院后书房里的整军会议尚未结束,佛郎机船队抵达码头的消息忽然传来,前来禀报的值班总旗兴奋地说,佛郎机人大大小小的海船多达九艘,把朱道临吓了一大跳,顾不得继续讨论陆师的扩编与训练事宜,与身后的幕僚叶良辰低语几句,便和同样惊奇的徐弘基、张拱薇一行赶往码头。
崇明中所的两艘陈旧战船已经靠岸,水师官兵已经下船四处游逛,上元所的官兵因为没有接到指令,依然不许佛郎机人下船,结伴而来的六艘葡萄牙商船和三艘西班牙商船只能在距离码头十余米外的江面抛锚等待。
西班牙东印度公司董事蒂亚戈.吉尔伯特.桑切斯看到码头变化很大,又出现了许多态度倨傲的明国军人,心里有些着急了,命令船长把船靠向葡萄牙商会元老保罗.费尔南德斯.莫莱诺的700吨货船“曼努埃尔骑士号”,叫上马尼拉总督府商务参赞阿斯纳尔通过临时架起的跳板,过去与同样焦虑的莫莱诺紧急协商。
三人和一群随员站在船舷上,遥望码头上衣甲整齐的大明官兵和越聚越多的大明百姓,一面惊叹大明帝国人口众多,一面猜测是不是大明帝国的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快看,我们的朋友朱先生来了,他身边有两位身穿大红色衣袍的政府官员,身后还有很多身披盔甲的军人!”一位眼尖的葡萄牙随从大声提醒。
桑切斯等人立刻望向码头纵深处如潮水般从中间分开的人群,很快看到身穿深蓝色道袍的朱道临,欣喜之下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常驻澳门的莫莱诺对明朝社会等级非常熟悉,他高兴地纠正下属的错误:“亲爱的保罗,朱先生身边两位身穿红色长袍的人不是什么政府官员,从他们身后高举的两面黄色和红色龙旗的图案判断,他们的身份是军队高级统帅,很可能拥有较高的爵位,他们身后那群身披闪亮盔甲的军人,几乎都是大明帝国军队的将军,看来,我们亲爱的朱先生近况非常不错。”
“感谢天主!我所有的担忧终于可以扔到水里去了,哈哈!”桑切斯开心地笑了起来。
数百名水师官兵很快将码头上的围观民众尽数赶走,分散布置在外围严密警戒,朱道临一行快步来到码头边沿,与船上的佛郎机客人们相互挥手致意,数名上元所的水师官兵走到码头最前沿,用手势示意可以靠泊。
数分钟后,“曼努埃尔骑士号”率先靠泊,莫莱诺、桑切斯、阿斯纳尔一行走下踏板,与朱道临轮番握手相互问候,朱道临随即把徐弘基和张拱薇介绍给莫莱诺等人。
徐弘基和张拱薇不习惯握手礼,加上莫莱诺等人体味很大,把两人熏得难受,所以他俩只是矜持地抱拳致礼,说两句久仰的客气话。
相似小说推荐
-
首席国士 (江山与美人) 17KVIP2016-04-12 历史军事青年相声演员因意外穿越到了封建时代,开讲评书唱小曲,包装明星搞娱乐,美人娇笑杨柳...
-
锦衣王侯 (黄梁生)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