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城想了想,最后遗憾地摇了摇头:“如今内库吃紧,圣上能够赐下的恩典恐怕不多了,但一套四品武官朝服和一块象牙朝笏肯定是有的,嫂夫人的全套四品诰命礼服也会有,至于其他那些金银器物和绫罗绸缎之类的赏赐,我就不知道有没有了……”
“哦,我差点儿忘记了,师兄还获得万岁爷加封明威将军的尊号,这可是极为显贵的尊号,有和没有差别可大着呢!”
朱道临听完大为放心,低声致谢便回到正堂后的茶室,刚要举起茶杯润润喉咙,鸣锣开道的声音隐隐传来,周围亲友立刻激动地站了起来。
唯独朱道临显得镇定自若,居然还抓紧时间连续喝下三杯茶,这才施施然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仪表,随即在大家的催促下来到大门前方台阶下。
锣鼓声越来越响。
八名衣裳鲜亮威风凛凛的锦衣力士,高举明黄色皇家旗幡和钦差大旗走在前面,两百多铠甲锃亮的羽林卫骑兵,护卫在长长的马车队伍两侧,沿着平坦宽阔的大道,缓缓穿过虎山庄园向北进行。
大道两旁跪满了成千上万鼎香膜拜的工匠、民夫和商人,每个人都无比的虔诚,觉得这不仅是小朱道长个人的荣耀,也是整个虎山庄园和紫阳观所有人的荣耀。
充任钦差的新任南京镇守太监吴景贤此次不但带来钦差的仪仗,还带来象征皇帝亲临的皇家仪仗。
如此浩荡天恩极少人能够获得,初涉官场的四品武官朱道临竟然得到了,把站在大院门外盛情恭迎的玄青道长和玄岳道长等人吓得不轻,略微商议之后,立刻派五师弟玄方道长返回院内正堂,询问朱道临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道临知道这是吴景贤和内廷几位大太监鼎力相助的结果,也是崇祯皇帝为了从自己手里多拿些枪炮、银子而特意做出的高姿态,可这些极为隐蔽而且关系到皇家面子的事,怎么可能说出来?
所以朱道临只能含糊其辞地告诉五师叔:“皇帝这么做,很可能是下定决心重建水师,开展海运,所以才对弟子寄予厚望。”
玄方道长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重建水师,重开海运,哪一项不要花上百万两银子?江湖上传说,当今圣上是大明开国以来最穷的皇帝,看来确实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啊!”
“好了,钦差仪仗马上就到了,你得打起精神来,我到大门口去,和你师父师伯们一起迎接,这是关系到我紫阳观面子的大事,皇恩浩荡,绝不能失了礼数。”
钦差仪仗很快到来。
整个宣旨的仪式非常隆重,一道道冠冕堂堂的礼仪程序极为繁琐,持续时间远比朱道临预料的还要长得多,若不是小太监吴明城在他身侧不断提醒,朱道临肯定要犯错出丑,整个表现还不如跪在他身边获得四品诰命夫人敕封的妻子夏玉颖。
山呼万岁完毕,身穿大太监蟒袍的吴公公、身穿四爪大红蟒袍的勋贵魏国公、隆平侯、忻城伯等人一拥而上,满面春风地向朱道临连声祝贺。
开平王常遇春的嫡系后人、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常延龄,也借此机会正式与朱道临认下兄弟。
一旁的玄青道长等人满脸荣光,不停向络绎上来道贺的达官显贵作揖答谢,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玄岳道长眉飞色舞地连说大喜临门,二师伯玄玑感叹天恩浩荡,五师叔玄方最为耿直,直言紫阳观终于有了自己深厚的人脉,发展壮大指日可待,似乎全然忘记了他们几个当初联合起来反对朱道临出仕的事情。
**************
PS:祝大家双十一快乐!哈哈,估计今天大家都忙着购物了,订阅涨势不理想,小火在这里大声吆喝一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您购物的好心情赐予小火,给予订阅、打赏和月票支持吧!
第一七八章黄金白银
颁布诏令的仪式极为正式和隆重。
新晋南京五军都督府四品指挥佥事、提督南京火器厂营造事务、明威将军朱道临举行的答谢宴会同样隆重盛大,不但一口气摆下五十大桌丰盛宴席,还送出去近万两银子的谢仪,结果自然是热热闹闹,皆大欢喜。
黄昏时分,朱道临和紫阳观的道长们送走了所有来宾,一同站在虎山庄园大门口,相视而笑。
喝得醉醺醺的玄青道长等人听朱道临说继续摆酒畅谈,话都不答立一声立即转身而去,唯独玉虎、玉龙等师兄弟兴致勃勃地跟随朱道临回到正堂继续喝。
同样获得奖赏的下人们,欢天喜地摆上酒宴。
精神振奋的朱道临连连举杯,向所有师兄弟致谢,师兄弟们热情回应,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少人希望跟随朱道临进入军中搏个前程,朱道临都爽快地答应下来了,可是天还没黑,本来就有七八分酒意的28位师兄弟,已被酒量奇大且诡计多端的朱道临喝趴下大半。
剩下来的几个也好不到哪儿去,由于担心都醉倒了耽误事情,惹来师父们的惩罚,他们只能忙不迭地向朱道临求饶,或扶或扛,把醉倒的师兄弟送出院门,用马车拉回紫阳观道院,喧闹了一天的虎山正院终于清静下来。
朱道临沐浴更衣完毕,和几位爱妾一起,陪伴新鲜出炉的四品诰命夫人到后花园的祭堂,给列祖列宗上香,向小影逝去的父母祷告。
由于太过激动和劳累,小影上香回来就沉沉睡去。
细心的朱道临吩咐小丫鬟不要叫醒小影,悄悄前往西苑,陪徐拂说话。
正好住在东苑的如烟也过来找徐拂聊天,三个人略微商议,便取来果酒和小吃,拿出古筝、琵琶和长笛,一同弹琴,一同喝酒,欢欢喜喜共度良宵。
次日天还没亮,朱道临继续出现在紫阳武馆的高台上,一动不动地观察三百余弟子整齐列队绕场奔跑,脑子里却在筹划三个小时后举行的博孚钱庄股东会议,暗自决定再次向博孚钱庄借贷3年期的100万两银子,用于修建1.5公里江堤、金川河口大码头、中转库区和大型商品交易市场。
在此之前,朱道临已经向博孚钱庄借贷了60万两银子,期限也是2年,月息为1.5%,用于固山铁城的修建。
这个贷款利息在整个大明朝算是非常低廉非常公道的,算起来年息仅为18%,仅比博孚钱庄对外贷款的年利率少两个点。
博孚钱庄早在两个月前就已张榜公布存贷利率,开创了大明帝国有偿储存、通存通兑的先河。
博孚钱庄严格遵照共同讨论通过的《存贷业务管理制度》行事,并郑重告知天下:博孚钱庄实施抵押借贷和担保借贷两种制度,借贷期内所有事宜均以双方签订之借贷契约为准,利率一经确定不再变动,更无利滚利的情况发生!
博孚钱庄将严氏家族借贷25万两银子购置石头山东麓工部废弃作坊建造碾米厂、紫阳观为建造大型医馆借贷20万银子、南京军械厂借款60万两银子修筑固山铁城的消息陆续散布出去,很快引发积极的市场反应。
原本抱着大量银子观望的中小地主和富商们,在有息储蓄政策的刺激下,纷纷把埋在家中地下的银子整窖整窖的挖起来存入博孚钱庄,选择半年至5年不等的定期储蓄方式,换取3%—8%的年存款利息。
至此,大明朝诞生了依靠存款利息过日子的“食利阶层”。
有本事有门路但苦于手头资金不足的中小商人和作坊业主们,纷纷前往博孚钱庄总号和各分号,详细了解贷款利息、期限和契约规则。
120多名作坊业主和中小商人在拥有抵押或者找到担保之后,顺利获得博孚钱庄1年至3年期限的中小额贷款,月息为1.5%—2%,仅为大明各地钱庄最低借贷利率的30%,而且契约公平,条款清楚,引发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响。
半个月时间不到,博孚钱庄南京总号和七个分号的贷款总额激增170万两银子,而三个月来的存款总额迅速突破1,000万两银子,达到了创纪录的1,050万两,而且还在缓慢增长中。
七大分号每天下午五点,都要派出数十名全副武装的侍卫,护送装载白花花银子的特制解款马车,前往博孚总号存放,原本张德义开玩笑说恐怕永远也装不满的博孚总号两座地下银库,如今已经被白花花的银子和金灿灿的黄金占据了四分之三。
面对博孚钱庄资本扩张高速发展的大好势头,之前从未遇到过这等情况的股东们没有感到喜出望外,反而是慌张失措,深恐存款太多贷款太少而导致巨额亏损,群策群力加强放贷宣传的同时,一致要求朱道临帮忙出点子。
朱道临听到存款总额竟然超过千万两白银后非常惊讶,经过反复思考,他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
大明帝国其实并不是没有钱,没钱的是制度腐朽、贪婪败坏的中央朝廷和各级衙门,是被文臣们利用圣人之言、被曲解的历史和“煌煌大义”死死约束的皇帝!
大明朝也不是白银紧缺,流通紧缩,而是全天下的财富基本都集中在了地主富绅和世家门阀的银库里,在以工商业主和各级胥吏为主的中产阶级手里,整个社会的财富观还停留在千年之前。
持有的黄金和白银的人都藏着捂着以防万一,绝大部分都没有进入流通领域,越是乱世越是如此,而现在大明天灾不断,外有东虏扣边,内有甘陕民乱流窜中原,正是乱世将起的征兆。
相似小说推荐
-
首席国士 (江山与美人) 17KVIP2016-04-12 历史军事青年相声演员因意外穿越到了封建时代,开讲评书唱小曲,包装明星搞娱乐,美人娇笑杨柳...
-
锦衣王侯 (黄梁生)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