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六部衙门西北面,直线距离不到两里的魁星楼后院的东花园,此时此刻,同样气氛紧张,群情激昂。
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反馈,朱道临终于可以悄悄呼出口浊气,面向汇聚一堂的魏国公大公子徐文爵和心腹将领程继祖、隆平侯的大公子张德忠和小公子张德义、应氏家族的全权代表应昌培、以及及时选择站队的四大粮商之首严氏家族的代表严义和等人,大声宣布最新消息:
“分出来的7,000工匠和农友顺利抵达六部衙门,那些胆小怕死的东林党人早早就关闭大门,如临大敌,没有一个衙役敢于站在大门之外,目前示.威队伍已经稳定阵脚,在近千名五城兵马司弟兄的辛苦维护下,跟随而至的数万市民也逐渐有了秩序,情况比我们预料的好很多。”
众人听完无比兴奋,全都忽略了“农夫”变“农友”带来的怪异感觉,纷纷向整个反击行动的总指挥朱道临抱拳致礼,大声称颂。
四十五岁的水师资深将领程继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心悦诚服地向年轻的朱道临拱手致礼,极为感慨地高声说道:
“最令人担心的时刻已经过去,太了不起了!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数万人,在短短几个时辰内匆忙聚集一起,竟然表现得如此井然有序,实在令人难以置信!道临贤侄,老哥服你了,你简直是天生领军的料,快到军中来吧,我都等不及了!”
众人顿时轰然大笑。
朱道临却不敢有任何懈怠,他谦逊地回礼之后,琅琅说道:“第一个大关顺利度过,第二个大关是今晚的全城张贴标语和静.坐包围,而最关键的第三关是明日上午到中午这段时间。”
“只有三关全部顺利度过,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行动。在此期间,无论哪个环节出点儿小事,都有可能前功尽弃,甚至会引发波及全城的大灾难。”
“所以,诸位老哥、诸位兄弟还不能放松,必须和之前几个时辰一样,死死盯着各自负责的环节,决不能出现半点儿错误。”
小国公徐文爵大声附和:“道临大哥说得不错,谁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
程继祖欣然笑道:“黄昏之前,驻扎城外的8,000名卫所弟兄将会按时开赴城中,与兵马司官兵联起手来,实施全城戒严。”
“当然,我们也会如期派出几批领军将官,前去和领头的紫阳观道长们交涉一番,这毕竟是我军方的责任嘛,说到天上去,我们也要比那些贪生怕死躲起来的文官们多些作为,哈哈!”
众人会心一笑,隆平侯的大公子张德忠再次向朱道临通报:“兵马司和各大城门守军会按预定计划,提前半个时辰关闭所有城门,城墙上也会展开不间断的巡逻警戒,道临大哥放心吧!”
满面春风的应昌培接着说道:“我应家总号和严家各商行已经动起来了,黄昏一到,就能把20,000人的饭菜茶水,分别送到应天府衙和六部衙门前的工匠、农夫手里,绝不会让一个人挨饿。”
彻底融入这个新兴集团的严义和显得非常激动:“道临大哥请放心,全城的鸡鸭鱼肉都让我家的几千家仆买下了,这个时候正在数百口大锅里煮着呢!”
满堂再次阵阵笑声。
朱道临上前拍了拍严义和壮实的手臂:“贤弟辛苦了!等事情平静下来,我会在第一时间前去拜访你家老爷子,亲自向他老人家致谢,聆听他的老人家的教诲,看看怎么样才能把粮食生意做得更大更好。”
“如果他老人家愿意,三个月内我会弄来几台水力碾米机,供你家的工坊仿制,再运回20,000袋精面粉作为谢礼,否则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道临大哥,你人去就行,不需要拿什么谢礼。”严义和的小白脸红扑扑的。
张德义接口笑问:“真的不要道临大哥的礼物吗?”
严义和愣了片刻,嘿嘿一笑:“那个水力碾米机如果有的话,还是可以带去的。”
众人再次大笑起来。
朱道临也不由乐了,说声自己兄弟哪里用得着客气,然后端起茶杯滋润干涸的喉咙,喝下半杯香茗,放下杯子:“弟兄们好像应该干活了吧?现在才是下午四点半,距离晚饭还早着呢。”
众人又是一笑,纷纷走向门外的院子,召来等候在院子里的各家亲随,再次布置接下来的任务,严格遵照朱道临提出的重点要求,细细叮嘱自己的亲随特别要注意什么。
由紫阳武馆挑选出来的十几位武学弟子再次送来一批新的急报,朱道临每接下一份,都会对兴冲冲的弟子说声“好样的”或者“辛苦了”,然后继续埋头阅读急报,并在空白信笺上写下自己的意见或命令,交给送来急报的弟子立刻送回去。
从这一刻起,声势浩大的反击行动不再是什么阴谋,而是实实在在大张旗鼓的阳谋。
朱道临不仅要做得漂亮、做得严密,更要对东林党人和他们身后的豪强势力发出强有力的挑战,明确无误地展示本集团的强硬立场:
“彼此间再也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更没有任何情面可讲,有本事你就接着出招吧!”
*************
PS:第一章送上!
谢谢九天之心、不是酷哥大大的打赏,谢谢77白熊、尘金金大大的月票鼓励!小火继续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第一四三章凯旋而归
傍晚时分,数万参与示.威行动的南京市民在戒严官兵的劝说下慢慢平静下来。
又累又饿的人群陆续散去,但仍有两万余扬眉吐气的民众选择留下声援,继续和13,000余名道士、工匠、农夫组成的主力军,把应天府衙和六部衙门团团围住,没有半点儿散去的意思。
令无数人无比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太太刚刚下山,上百辆马车组成的两列车队,在官兵们的默许下,满载一桶桶冒着热气的鸡鸭鱼肉和一筐筐碗筷,分别抵达应天府衙和南京六部大门前,为抗.议示.威的民众送去晚饭。
虎山庄园和紫阳观的工匠、农夫们,再次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他们一半人马继续忆苦思甜,继续高喊抗.议口号,另一半人则开始排着长队,轮番领取饭菜,原地用餐。
消息传入府衙,被围困在府衙里不敢外出的东林党名士们,又惊又怒,除了咬牙彻齿地痛骂野道士朱道临和他背后的道教、勋贵阶级及阉人集团,信誓旦旦宣称必将百倍报复之外,没有一个敢于祭出东林党人数十年来百用不厌的传统手段,走到堆满烂菜叶、破草鞋、臭鸡蛋和断砖碎瓦的大门外,气势凌人义正辞严地予以申斥。
入夜,数以万计的示.威者开始在府门外和空旷的街道上燃起一堆堆篝火,然后再次展开一轮又一轮的控诉声讨,把五花八门的申诉状贴得满城到处都是,用大桶墨汁在府衙的院墙上书写各种反贪反腐、争取权益和打击东林党人的标语口号。
一队队官兵不断游走其中,严密巡查,却没有半点儿出手制止的意思,被围困在应天府衙和六部衙门中的东林党人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明白:数万示威者背后的强大势力这回是打算彻底撕破脸了!
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行动持续到次日下午才宣告结束,13,000余名示.威者雄赳赳、气昂昂列队走出金川门,以胜利者的姿态返回幕府山下。
此时此刻,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游.行抗.议行动已经引发大江南北的剧烈震动,各种消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传向大明帝国的四面八方,江南东林党和复社的名声一落千丈,这场影响到大明帝国命运的全方位斗争才刚刚开始。
城门关闭的最后一刻,朱道临乘坐普通两轮马车,驶出神策门,回到紫阳观向一群同样被折腾得不轻的前辈进行禀报。
看到朱道临平安归来,担惊受怕两天一夜的玄青道长等人终于放下心来,别的不用说,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只有三十余人因踩踏碰撞受轻伤而无一人死亡的结果,就足以令玄青道长等人深感欣慰。
提前回来的玉虎、玉龙等十余师兄弟,已经准备好两万贯新崭崭的崇祯通宝,直接用马车运到每个工坊和雇农居住区,以加班费的名义发放给所有参加游.行示.威的工匠、民夫和武学的孩子们:
每人一贯,伤病者两贯,各队大小头目除此之外还另有奖励!
时至深夜,了解完所有内幕的紫阳观的道长们才把朱道临放回去歇息,回到虎山正院的朱道临,早已是又累又困,精疲力尽,在自己女人七手八脚的伺候中沉沉睡去,这一睡,就睡到次日中午客人登门才起来。
神清气爽的萨懿德进入正堂,向大步迎出的朱道临道贺。
这位几辈子居住在大名泉州府的海贸巨商,不但拥有超人的商业才华,同样拥有过人的政治眼光,萨懿德非常清楚两日来南京城里发生的一切意味着什么,非常乐于看到朱道临及其勋贵阶层组成的新兴势力,对把持大明海贸近百年的东南豪强势力发起挑战。
此时的萨懿德不但清楚地意识到大明帝国畸形而又顽固的贸易传统即将被打破,也看到了彻底摆脱东南豪强集团数十年来横蛮控制的巨大契机。
相似小说推荐
-
首席国士 (江山与美人) 17KVIP2016-04-12 历史军事青年相声演员因意外穿越到了封建时代,开讲评书唱小曲,包装明星搞娱乐,美人娇笑杨柳...
-
锦衣王侯 (黄梁生)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