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最后巡视整个燕京城的救灾现场,金人俘虏和新附军俘虏已经全部运走,留在这里也是浪费粮食,还不如让他们去修筑黄河的河堤,看到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在进行,萧明也感放心很多,于是他攀上了热气球,戴上了特制的风镜,裹上了厚实的皮袍,对驾驶道:“升空吧,我们出发!”
……
萧明途经徐州太平城坐火车去康京,按理说热气球的速度并不快,但由于在空中走直线距离倒也能够尽快赶路,由于天气寒冷,太空中不时漂浮着雪花,寒风刺骨,萧明不敢让热气球飞得太高,在距离地面几十米的高度快速的飞行,在第二日傍晚就到了徐州。
坐到了火车上,就暖和多了,现在的火车在客运的车厢之内都置有火炉用以取暖,加上使用了玻璃的密封车厢,坐在车上倒也舒适,萧明正好可以放松身体,好好的睡一觉了,这一段时间的确把他累的不轻。
火车直接开到长江北岸的车站,萧明坐船渡江直达康京,对于萧明这样的大官,在京城之内本该有自己的府邸,可是他还真没有,无奈之下也只好暂住到了日昌隆在京城的分号之内,等待第二天进宫面圣。
从接到圣旨到萧明返回京城,总共也就用了六天时间,萧明不知道到底高宗出了什么问题了,他主要担心的是北伐债卷的事情,别出现大范围的崩盘就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而债卷是在第三年返还本息的,能够炒作的时间也就这一段,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可是等他见了高宗赵构之后才知道,原来并不是债卷的问题,但这件事情却也的确是件大事,高宗在这件事情上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大家一致推到了内阁首辅的萧明头上了,因为他们也做不了主。
到底是什么事情哪?原来大理国的皇帝段段和誉,也就是段正严,已经遣使而抵康京,这一次前来的目的就是谋求归宋!自从崇宁二年大理国主段正淳遣高泰运奉表入宋,“求经籍,得六十九家、药书六十二部之后,南诏之国一直不太受到徽宗的重视。
而段和誉上一次出使大宋之时与赵构的交情匪浅,趁着徽宗大寿之日也得到了许他们归宋的默许,但随着宋金之间的战事吃紧,以后来的一系列事件后,南诏大理国归宋的事情就被耽误了下来。
而这一次是由于大理皇帝段正淳过世了,段和誉继承皇位,他再次与与权臣高量成谋求归宋之事,广州观察使黄璘得报,转奏朝廷,称:“南诏归为臣属,欲听其入贡”高宗得报之后,诏黄璘置局宾州,“凡有奏请,皆俟!”
于是段正严即“遣进奉使天驷彦贲李紫琮、副使坦绰、李伯祥等使宋,随携贡马三百八十匹及麝香、牛黄、细毡、碧玕山诸物,外携乐人一百人进京,宋高宗诏黄璘与广东转运副使徐惕相偕入京。其所经行,令监司一人主之。
可是南诏大理国这次的目的一是要看大宋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讨封的,高宗将此事教育内阁商议,内阁之中萧明不在,吕颐浩等人也拿不定主意,当初徽宗之所以对此事不热心也是有原因的。
云南大理地区历来都是蛮化之地,土地贫瘠,听说哪里的土地都是红色的,稻种粮食的产量很低,当地百姓都只能吃植物的根茎,而且多山多水地势险要,实在不是个什么好地方!大宋任其臣属后,朝廷不知要补贴多少才够!这就是徽宗那时候不太热心的原因。
徽宗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将大宋当时一多半的钱粮都用来挥霍了,各地总是跟他哭穷,他当然没有多余的再去送给南诏大理,可如今他花费了巨额钱粮建造的艮岳山中的太湖石都跑到了燕京城内,这一切无非都是过眼烟花而已了。
萧明在得知此事之后当然大为高兴,高宗却是不解,他对萧明道:“现如今我大宋的确是钱粮丰足,但如果只拿私人交往之情,就作为国家收土的大事来做,是不是有些草率?”
萧明连道非也:“非也非也!南诏大理那可是彩云之南的无上宝地啊!不但资源丰厚,还是橡胶、药材、各种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如果说农业不发达,那是因为未给他们引入合适的农作物,这块土地收回来,将是我大宋的一块丰硕之地啊!”
萧明如此说顿时打消了高宗的顾虑,他立刻下诏,宋朝政府即正式册封大理国主段正严(即段和誉)为“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为示郑重,宋遣儒臣钟震、黄渐为册封使,前往大理进行册封,同时颁赐宋行日历一册。这标志着大理与宋臣属关系首次正式确定,故于宋于大理都是一件大事。而颁赐历法,确实是宋对南诏大理确立宗主国地位的象征。
大宋朝的历法由于有着一大批向沈括这样的人,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下,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了!而对于属国颁赐历法也是封建皇朝对待藩属最该规格的礼仪,也是确立自身宗主国地位的重要标志。
从此之后,南诏大理正式成为大宋的云南道,《大宋历》的颁赐也促进了整个云南地区改土归宗进度,并且能够很快融入到整个中原文化当中来,后来段和誉前往康京参见高宗赵构,之后一直滞留在大宋,直到病死也再未回到云南去。
对于偏远地区的颁赐历法还确实是件大事,宋京南迁之后,一般颁赐历日都在岁末进行,不过由于古代交通工具的相对落后,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常常不能收到新历。永康二年的时候,提点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章佶言:国家岁颁历日以赐群臣,外及监司郡守。唯岭外遐远邮传稽雍,每岁赐历及降下历日样常是春深方到,岁初数日莫知晦朔之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朝廷下令提前颁赐。
内阁中书省的首辅们对于这样的事情自然是驾轻就熟,这关系到所有六部衙门的直接工作,礼部、户部、吏部这三部是首要办事机构了,各部官员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仪轨章程完成分封藩属的一些列工作。
萧明对历法不是太懂,因为汴京城北金国所破的时候,将大量的天文仪器全都掳到了北方,也都堆在黄龙府上都的天历台上,萧明破黄龙府之时,对于那些天文仪器也并未太重视,但还是装船运回了杭州。
这一批天文仪器的运回,使得大宋的钦天监官员们奉若至宝,本来在高宗南渡之后,大宋朝缺乏从新制定立法的人才和仪器,只得将原来北宋时的《开元历》拿出来重新使用,在得到了这批仪器后,钦天监的官员们终于在康京的紫金山上重新搭建了天文台。
随着人才和仪器的共同使用,他们终于在北宋《开元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最先进的一套立法,取名为《永康历》,这套《永康历》也正是这次颁赐给南诏大理的最新的历法了!
如今大理国归宋,建云南道,西夏国归宋设宁夏自治道,金国已被萧明所灭,天下几乎再无战事!高宗异常兴奋,获得了整个辽东的土地和西夏的土地不说还得到了云南的土地,从开疆扩土的角度来讲,自己这个皇帝也算盛世之主了!
于是在永康二年之后,高宗赵构宣布更改国号为:“普宁!”寓意天下太平从此安宁。但他却有点高兴的太早了,先不说辽东的所有土地目前并不属于大宋实际控制的地方,就算是在中原地区也还存在着众多的不安定因素。
这首当其中的就是大量的金国战俘的安置,这些年为了国内大量的工程建设需要,萧明不知道抓了多少战俘,基本上在大宋朝的国土上到处都是金国的战俘分布在各个工地之上在进行苦役劳作,时间长了肯定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像这样的问题,萧明其实早都想到了,这本是他计划的一部分,但如今的朝政中他反而很多事情不便于直接插手干涉,虽然他已经提醒了内阁和高宗皇帝,但现在的高宗却根本没放在心上,而是全付心思放到了举国大庆的事情上了!
第326章文化变革
大宋国如今天下大定,凭空多出了近一倍的国土,北地中原被收复,万千百姓齐声称颂着皇帝的英明,高宗赵构别提心中有多痛快了!颇有点志得意满的味道,于是下旨天下大赦并要普天同庆。
大宋的百姓对于接二连三的好消息已经很习惯了,朝廷内阁首辅大臣萧明代表大宋朝朝廷以及户部兑现第一阶段“北伐债卷”的通告,更是让那些购买了债卷的人兴奋不已,第一阶段的债卷本来拟定期限是一年返回,如今由于北伐大胜!朝廷决定在年底就会兑现。
这样的债卷等于是提前了四个月兑现,但市场交割的债卷数量却远远没有达到标准,大家几乎上将债卷全都压在手中,等候着它再次涨价,朝廷兑付的标准已经是债卷本息之后的十五个百分点了,这已经很高了,但人还是贪心的,这没办法。
但萧明很快又将这种债卷逐利的市场氛围又加了一把柴,第一阶段“北伐债卷”兑付结束之后,朝廷再次发行一千万贯子的“大宋建设债卷”由于整个中原北部地区的重建,那些被金国占据过的中原土地上或多或少的都陷于经济萧条的状态。
相似小说推荐
-
锦衣王侯 (黄梁生)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
-
北宋闲王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16-04-15 两宋元明 闲王非贤王,赵颜穿越成为北宋英宗的第三子,本来声名狼藉的他也没什么争名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