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士兵根本没想到宋军会摸进城来,等到到处都是火头之后才惊醒过来,而此时汴京城的南门和西门已经被宋军派人控制,城门打开,吊桥放下,然后是大队的宋军涌进城来,随即城内的爆炸生和枪声响成了一片。
……
开封被收复的消息传到了萧明那里,萧明对着王庶道:“这是大事,应该你起草邸报送抵朝廷,而且对吴玠等将领要给予一定的嘉奖!”
王庶也是满面红光道:“那是自然,可是嘉奖么……这个上次的失败……!”
“你啊!”萧明开始语重心长的道:“老王啊!虽然军事不是政治,军队要求奖惩分明,但现在国人不愿意听那个将领受罚了,那个将领失败了!他们是希望看到朝廷又打了那些胜仗了,又给那个将领奖赏了!中原故土失陷了了这麽多年了,百姓盼了那么多年无非是盼着朝廷能够收复故土,收复失地,这才是我们这些父母官要做的事啊,我们为什么要人他们不断地失望哪?为什么让让百姓对朝廷失去信心哪?”
王庶道:“太师是在说那《康京小报》吗?下官始终认为在野之谈不至于能够引领民意的!”
王叔说的《康京小报》那是一种类似于后世报纸的东西,它是一种非官方发行的东西,起源于北宋时期,是当时的一些官员和书肆的老板将一些皇帝的谕旨和国家政策甚至一些重大的新闻手写和印刷的“报纸”发行量并不大。
但随着大宋印刷业的飞速发展,这类“小报”在高宗南渡之后,越来越繁荣起来,已经出现了专门盈利性的书馆相当于后世的“报社”组织,他们往往通过各种关系,了解到当天或当时一些重大的事件和国家政策,用最快的速度印出来卖。
他们往往贿赂那些官府重要的办事衙门的仆役和低级办事人员,将消息走露出来,而且他的销售对象也相对固定,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萧明发行的“北伐债卷”由于全社会对债卷严重关切,是的有关于北伐的审核消息都是非常的重要甚至是值钱的!
因为任何牵扯到北伐进度和战事的消息都会直接影响到“北伐债卷”的价格!而现如今“北伐债卷”的价格炒作一路飙升,任何不好的消息都会造成价格的剧烈波动,所以内幕消息就是很多专门炒作债卷的人赚钱法宝了,宋代人的金融炒作意识一点不差。
上一次金兵抄了宋军的后路,萧明虽然下令严密封锁一切消息,但不知道从哪里还是泄露出去了,一时间债卷的价格大幅度缩水!幸亏萧明在几天之内就大败金兀术,然后还将俘虏送回去游街,这才止住了债卷下滑的却是,甚至还连续反弹。
而由此带动的《康京小报》的发行也是一路飙升,这说明两个方面的情况,一个方面是如今的大宋朝一般百姓对于“北伐债卷”的关注程度非常的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宋这些年重视商贸所带来的全民金融知识的提升。
另一个方面,从《康京小报》的热销,也说明了大宋目前普通人识字和有文化的基数在上升当中,这是一件好事,虽然萧明并没有打范围在大宋推行教育,但他在杭州极力的推行的学校建设对带动各种公里和私立的学校也是一个不小的促进。
但这样一份报纸的发行,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只说北伐的战事,一些街头巷议的花边新闻也在其上出现,书馆还专门找来了文笔极佳的写手,专门针对各种朝廷政策和社会时弊进行专门的评论,这在封建王朝是不可想像的,但如今的大宋却对任何言论都采取一种宽松的政策,不但皇帝如此,整个朝廷和官府也是这样。
这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种方向,萧明看到眼中,自然很是高兴,《康京小报》的发展是新闻传播的好事,自然也是在萧明的关注之下的,但他也深知舆论影响的威力,如果把握得当,他有自信能够把控这种力量的。
现在萧明还要去对付金国的最后势力,既然决定要在年底之前就解决掉金国的事情,这件事当然不能再拖下去了!他命令在开封的吴玠和刘琦所部,向西继续攻击前进,并且要在十二月初黄河冰冻之时渡过黄河,然后进攻相州,自己则带领着大宋皇家虎卫军直逼大名府。
于此同时,杨祈中在冬季下雪之前已经将几万俘虏修路的事交给了宁夏道的官员,他汇合大同的军队继续向东沿着长城一线向燕京进发。
而韩世忠和赵彦文所率的军队已经在十一月底的时候攻克了原来辽国的大定府,金兵现在是四面受敌,不但是有大宋朝的皇家近卫军的军事攻势,在他们占据的河北两路的中原土地上,此起彼伏的起义军也是让他们非常的头疼了!
十二月三日时,萧明抵达大名府城外三十里扎营,虎卫们按照平时的训练立刻动手搭建营地盖帐篷,同时放飞热气球升空,作为对四周观察的哨所,也就是说,萧明的营地内没有木头搭建的哨楼,但却有里外三层的壕沟作为防御,壕沟的外侧则是跟篱笆一样的木桩,上面缠满了有铁丝制作的倒刺铁网,并且还挂上了一些叮当乱响的物件,晚上更是组织人员三班倒来执勤放哨,这种营地的设置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再没弄明白之前,是额也不知道萧明为什么会拉了几车满是倒刺的铁丝卷的!
刚刚扎下营盘,萧明接到了报告说是一伙人马部队向着他们而来,看旗帜好像不是金兵,倒像是一股河北义军的武装,等对方接近之后,手下来报,说是:“河北义军的首领王重阳,请求觐见大宋太师萧明!”
第322章兵临城下
“王重阳!”
萧明闻听差点没跳起来!王庶不解的看着萧明,他问道:“太师认识此人吗?”
萧明定了定心神,看向王庶道:“我知道此人,他是全真教的未来掌门,为了抗金散尽了所有家财,可以说是一个奇人!也是一位得道之人!”
王庶道:“太师言过其实了吧,据我所知全真教的黄龙真人云游天下不知所踪,但全真教还有一个王喆道长坐镇,道号广阳子,似乎不是这位王重阳吧?”
萧明呵呵笑道:“王大人原来全真教也这么熟悉,那位广阳子道长正是王重阳的师傅,黄龙真人已经坐化,而王喆道长跟师弟云游去了,今日我可能会见到故人!”转身对顾小六道:“你去接,速速有请”
萧明判断的没错,他果然见到了故人,这位故人不是别人正是跟随一清道人公孙胜学道的,现在道号叫做“明空子”的白三!因为外面顾小六已经惊叫出声了!
“白三!怎么会是你啊!”
随后顾小六引着一行人进了中军大帐,当先一人身着道袍,面如重枣三滤长须,凤眼琼鼻,不怒自威但却有一股出尘之味,而他身后还有些人,其中一位正是萧明的原护卫白三,如今叫做空明子,他已经换做是一身道家打扮了。
空明子上前见礼,对着萧明深深一躬,道:“主公一向可好!”
萧明面含微笑道:“好好,我们已有许久没见了吧?”
空明子道:“是有些年没见了,主公清减了很多啊!”
顾小六眼睛一闪一闪的看着白三,想说话叙旧,但没有萧明的许可,他也不敢主动搭腔,萧明对白三道:“这位就是重阳真人了吧?”
明空子连忙介绍道:“正是,这位就是我师兄重阳子王重阳”他转身对王重阳道:“这就是如今的大宋内阁首辅太师萧明萧大人!”
王重阳连忙上前见礼,他单手打讯向萧明鞠了一个恭:“重阳子见过太师大人!”
萧明笑道:“道长不必多礼,我与你师叔一清道长是好友,你师弟明空子又是我的故人!咱们是自己人,噢,忘了介绍,这位是枢密院首辅王庶王大人!”
王重阳道:“王大人当年在陕西四路兵马抗击金兵,声名贯耳,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重阳子这厢有礼了”
王庶呵呵笑道:“王道长不必多礼,你们坚持在沦陷区坚持抗金,情况艰难困苦的多,那才是不容易啊!我真该替朝廷好好谢谢你们啊!”
跟在王重阳身后都是一些农民义军的将领,看到当朝太师内阁和枢密院的首辅大官这样评价自己,纷纷表轻松起来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萧明热情的招呼他们让手下亲兵搬来椅子,让王重阳一行落座,并奉上了香茶。
萧明询问了王喆道长和公孙胜的下落,王重阳告诉他,师傅和师叔两人不知道在哪里修炼,一直不见回来,几年前王喆投书终南山全真教,指定王重阳接任掌门,后来就再无音讯了!萧明闻听感慨良多,自己不但很久没有见过公孙胜,就连公孙胜的好友安道全也是很久没有这位道长的音讯了。
宾主的交谈很是热烈,萧明得知王重阳此次前来的目的,那就是配合官军攻克大名府,收复失地的,当初萧明轻松攻克相州之时,就有很多义军前来协助,但萧明最后只是让他们帮助抓俘虏了!
由于王重阳的河北义军一直就在这一代活动,自然对大名府的情况比较了解,于是萧明向他们询问大名府的金兵守军情况!具王重阳所知,大名府的金兵并不太多只有不到六千人,但却有五万新随军驻守城内!
相似小说推荐
-
锦衣王侯 (黄梁生)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
-
北宋闲王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16-04-15 两宋元明 闲王非贤王,赵颜穿越成为北宋英宗的第三子,本来声名狼藉的他也没什么争名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