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大人客气,这些恭维人的话不说也罢!”
萧干告罪道:“大王明鉴,今天道崩殂,皇帝不仁,只致使我大辽江山改色,百姓涂炭,如今多半国土已经女真蛮子占领,而皇帝荒淫无耻,只知享乐,任用奸邪,残害忠良!天欲弃之,大王难道不想取而代吗?”
吴庸等萧干说完则是目光炯炯的盯着萧明看,萧明突然笑了,他看了看萧干,又看了看吴庸,最后说道:“我知道你们的意思,我只能说,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
吴庸问道:“那大王觉得何时才是最佳时机哪?”
萧明沉吟了半响道:“你们是让我坐在火山口上啊!我可以把话说得明白一点,我不觉得一个人坐天下就是最好的事情,因为独夫不能代表天下人,而且有些事情是会上瘾的,古往今来这样的由于上瘾而祸害天下的人数不胜数,我们凡事还是应该向前看”
萧干和吴庸道:“大王所说我们不明白!”
“我不期望你们能够明白,世界很大而我们的眼光太短,未来能让我们做的事情很多,但一切都要顺其自然,我现在只能说,时机还不成熟,等到时机成熟时,我会给你们满意的答案的”
萧干道:“可是大王,您说的这个时机到底是……?”
萧明道:“我原本志不在此的,你们知道,再过几百年,别人会把我们叫做什么吗?他们会把我们叫做中国人!何为中国?世界上的中央之国!我的存在想把我们这些未来的中国之人推进一个时代,一个辉煌的黄金时代!所以任重而道远,二位和我一起努力吧!!”
……回去的路上,萧干和吴庸两人仍在探讨萧明的话“什么是中央之国?黄金时代是他的理想吗?”
“他说志不在此,应该是心里话了?他的想法我真弄不明白!”
“可能现在真不是最佳的时机,我们不妨等待一下,几百年后的世界的确遥远!中国人难道包含了所有人吗?我们连大宋的中原地区都没有到过,是不是大宋和大辽都是中国人哪?”
“可能是,那女真蛮子哪?还有西夏人,回鹘人……?”
二人摇头远去,始终有点猜不透萧明说的到底是什么,但不妨碍他们继续支持萧明的一系列施政的政策,他们告诉下面的官员,萧大王已经答应做我等之主,但现在却不是最佳的时机,大家一同努力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吧。
冬天过去,很快春天就到来了,北方的冰雪慢慢的融化,金国也开始了对辽国的又一轮春季攻势,继中京,西京之后,乾、显诸州先后失陷,这些地方金兵几乎未费一兵一卒,大军由耶律余睹率领一路南下攻克云州,直逼应州,天祚帝慌张逃窜。
萧奉先此时偷偷向金国求降,金国统帅现在是四王子完颜宗弼,他给萧奉先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擒住天祚帝,否则不予受降。
萧奉先联络了一帮大臣和其弟萧嗣先,想准备向东北逃窜的天祚帝下手了,但事情败露,他们只好提前下手,结果被天祚帝的近身翰鲁朵卫士击败,萧奉先又引金兵来追,天祚帝只好又想西逃窜,准备逃往西夏,结果被金兵包围!
到现在为止耶律延禧才认清楚萧奉先的嘴脸,不禁痛骂其人,扬言要将萧奉先碎尸万段,萧奉先跪下道:“臣也是为您和臣的身家性命考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吗,陛下你就降了吧!”
天祚帝对围住他的金兵金将道:“要我投降也行,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们谁将萧奉先这个奸贼当场杀死,我就立刻投降!”
金兵大将完颜娄室看着可拎兮兮的萧奉先,猛的一刀看去,萧奉先当时就被一刀两断斩于马下,耶律延禧下马向北跪倒,痛哭失声。愧对祖宗和契丹先人!
完颜娄室驱马来到天祚面前,翻身下马,跪地作揖,称:“奴婢不才,乃以甲胄冒犯天威。请陛下下马受降吧!”天祚帝凄然一笑,二百年前由辽太祖打下的基业就这样从马鞍上滚了下来。1125年8月,天祚帝被解送金上京,降为海滨王,3年后病死。
消息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传到南京,萧明接到消息,久坐不语,他知道大辽国始终没有逃过历史的惯性,这次是真的灭亡了!“辽国是灭亡了,现在就要看我的了!”萧明心道。
第七卷归宋
第162章兵制改革
大金国将辽国的皇帝抓了,大辽国说是灭国了,可却也不尽然,整个辽东地区还有幽云地区却还在辽国控制之中,说白了就是还在萧明的手中,接下来大金国就要集中精力对付萧明了。
说起萧明这个人,确实让金人头疼,种种迹象表明,此人可以说就是大金国的天敌,他在与金兵的数次战争中从未有过败绩,每一次都是打的金兵丢盔弃甲,伤亡惨重!就连太祖皇帝完颜阿骨打也可以说是死在了他的手中,金兵对其是又恨又怕!
况且此人神出鬼没,从不按常理出牌,今天在南京,明天在东京,又跑在云州击败了粘罕,本来金兵借着他西征的时候准备拿下南京城,谁知道他竟然竟然又跑了回来!
从南京到西北的西夏,不下几千里,快马也要跑十几天的,萧明竟然忽悠就到了南京,如果说是替身假人吧,但红眉毛可以冒充,那冒烟的雷神大炮却不是能够冒充的!怎么对付萧明的确是让大金国这些能征善战的将领们束手无策。
于是金国在春季攻势结束之后,竟然停止了军事行动,这让憋了一股劲的萧明迷惑不解,不过既然你们不进攻,我也好有时间做点正经事,这个正经事就是再次建军。
萧明的乌古敌烈统军司建制未满,所有兵员全部被他带去西征,但那是只是建制的一部分,他还可以再增加三万名士兵的建制,现在辽国的皇帝没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废话,也没人敢于对他说三道四的,萧明索性大范围招兵买马。
辽帝被抓时,萧干会同吴庸再次找到萧明,是否是最佳的时机,萧明仍然摇头,此时时机仍不成熟,他委派了萧干一个任务,那就是打探皇后萧咪咪的下落,最好能够尽快的将其接到南京来,因为杨祈中始终没有给他回信,不知道阿咪的情况到底如何?
招兵实际上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幽云地区实属于汉人聚集区,这里的百姓自古也没有当兵的习惯,而很多契丹人常年在这里生活,已逐渐的汉化,原来的那种彪悍和勇猛都已渐渐地失去,所为负责招兵的官员实在是很为难。
针对于此萧明决定还是从原有的兵员着手,这批怨军还是跟随自己攻打过上京的老部下呢,只是缺乏训练而已,而且军队的简直有点混乱,这都需要从新安排,南院系兵马本来就是秉承的汉制,但却是仿照唐末后晋和后汉时的兵制,与当时大宋朝的兵制还是有些区别。
萧明本来想将整个大宋的兵制直接照搬过来,但当初杨祈中给自己讲的时候,却没记住那么多,现在回想一下,倒也算不错,如果韩世忠在这里就好了,自己还是缺乏人才啊!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他用飞鸢与在东京汴梁的薛炳昌联系了一下,让他给自己搞一些宋军在兵制和操典训练方面的资料,很快就得到了回复,你别说,薛炳昌这个牙行帮的头子,能耐还是真大,像这样的东西还真应该找他。
宋人学习军事,很多不去注重兵制和操典训练,而更看重的是兵法,古来将领多是熟读兵法的人,以至于操典和训练个人有个人的一套东西,再加上这样的将领都基本上带着自己的家丁随从,从而掌控兵权之后就形成了特殊的军队,如:岳家军、高家军、狄家军、呼家军等。
萧明仔细研读了一下宋军的兵制和操典训练,对比与杨震给他的东西,倒是对宋朝军队的作战方式和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首先是军队的编制和组成,这里面有些细分,萧明需要把里面分出来。
宋朝武装力量主要由禁军、厢军、乡兵、蕃兵构成,此外,还有土军和弓手。禁军是中央军。包括皇帝宿卫军和征战戊守部队,分别隶属三衙。其任务是卫皇宫、守京师、备征战和屯戍边郡、要地。
军队的编制有马军和步军两个军种,水军和炮军附属于步军。其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4级。厢辖10军,军辖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也就是一营500人,一军为2500人,一厢为25000人,采用的是五五制,这在辽军南院系中是一样的。
而各级统兵官分别为:厢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马军称军使)、副部头(马军称副兵马使),辽军中有百户和千户,基本上和指挥使与军指挥使想当,这在北院系人马都是如此编制。
指挥(营)是禁军基本的建制单位,调动、屯戍和作战,常以此计算兵力。为防止武将叛乱,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京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同时实行“更戍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
可事实上这一点很难做到,由于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很多武将都有自己的家丁护院,这些人多属于自己的私军,全部自己花钱养的战斗人员,多则几千人,少则几百人,这些人才是武将作战的根本,像萧明这样用官帑养私军的基本没有,所以他才能有几万人的私军。
相似小说推荐
-
锦衣王侯 (黄梁生)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
-
北宋闲王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16-04-15 两宋元明 闲王非贤王,赵颜穿越成为北宋英宗的第三子,本来声名狼藉的他也没什么争名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