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杨承祖在拜见之后,就安排了一批女卫护送四个女人前往京师,让她们回家等消息。从名义上,是说西安之行不安全,毕竟靠近虏地,加上时令近秋,万一遇到北虏入寇,女人很危险。可事实上,大家都能明白,是这四个女子不怎么得宠,不讨丈夫欢喜。
与成亲时一样,分别时,四个女人一样哭的梨花带雨,居然拉着杨承祖的衣服依依不舍。这几个女子虽然都是大家闺秀,但是性格上,还是比较柔顺。像是马家女儿那种抵死不从,险些用剪刀自尽的,终究是少数。
其他三家的女儿,都像这个时代大多数女子一样,选择了认命。既然已经是这位大都督的人了,就希望在丈夫身边多待几天,不会希望被送走。
即使是马家那位小姐,虽然洞房的时候搞的要霸王上弓,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反倒是她哭的最凶,拉着杨承祖的衣服,眼泪不住的流,加上她年纪还小,看上去让人格外怜惜。
这个女子洞房之夜连剪刀都用上了,差点搞出人命,可是在四个女子中,反倒是因为她的这种抗争,让杨承祖有一种降伏烈马的快感。乃至于这几天里,偶尔也会去欺负她几回。她也从开始的拼命挣扎,变成了逆来顺受,现在居然开始不舍了。
“怎么,舍不得我?我走了不是更好,也免得有人欺负你了。你不是不喜欢我碰你么,这下好了,你应该高兴才对,笑一个吧。”杨承祖一边将人送上马车,一边冷着脸对马小姐说着。那位马小姐连连摇着头“妾身……妾身已经是夫君的人了,自然该侍奉夫君。妾身年纪小,不懂事,夫君别怪罪。爷爷已经骂过妾身了,今后再也不敢了。求求夫君,你留下妾身侍奉你吧,妾身的爹娘、兄弟,都要靠大都督保护,妾身一定会好好做的。”
杨承祖这时也明白过来,原来是马洪图向自己的孙女透露了一些什么,不管这个女子对自己如何不喜欢,生米都成了熟饭,也没了反对的机会。再者自己的亲人生死都在锦衣掌握之中,也由不得她不低头。
他对这几个女人,没有家里妾室那种温存,冷哼一声“你心里不是装着一个什么大忠将军么?他武艺高强,一定可以保护你的家人,我这种坏人,你还求来干什么?”
大忠这个名字,是成亲的时候,这小姐一边乱挥剪刀一边大喊时出现的,她当时被杨承祖制住,就是喊着这个大忠将军救我,随后被剥成了白羊。虽然对她没有什么感情,也知道她是完壁,但是自己的妾室想着其他男人,杨承祖的态度上自然不会好。
马娟儿连忙摇着头道:“没有的,夫君……妾身真的没有和他来往了。妾身把一切都给了大都督,怎么可能还去想着别人。夫君若是不信,就打死妾身好了。”
“行了,我打死你干什么,上车,等我回京时,会去看你们的。”他边说边在马娟儿脸上亲了一口,后者被这突如其来的亲热吓了一跳,随后就被丈夫抱到了车厢里。虽然两人已经成了亲,但是这种亲热,还是让马娟儿的脸涨的通红,人似乎被点了穴,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什么。直到马车开始向山下行驶,她才猛的掀开车帘对着杨承祖喊道
“夫君,妾身……妾身在京师等你。”
冷飞霜远远的看着这一幕,此时凑过来打趣“她应该是爱上你了。当时要死要活的跟你拼命,现在却开始叫你夫君,说不定回京之后,还想着怎么邀宠。我该说我的男人本领大呢,还是说她不够坚定。”
“谈不到爱,只能说是没办法,什么都做了,已经没的选了。这丫头很聪明,知道该怎么活着对自己最好。学着爱上我,总比尝试反抗我要好过一些。按她说,张大忠会来带她走,我还特意安排了护卫,准备着捉人的,结果白费了力气。但是从荆紫关那倒收到了情报,当天晚上,确实有人出现过,又被人拦了下来。可惜啊,还是人手不够,否则的话,成亲就有大礼了。”
冷飞霜当然知道张大忠就是白莲教主的长子李大忠。当初在教中时,他就几次对自己流露出好感,而她对于这个大哥,却向来缺乏好感。与那位李大智不同,她要是杀李大忠,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的。
听杨承祖这么说,她笑着摇摇头“该来的总会来,不要急。这次到西安,一切都可以算个清楚了。”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兰芳(一)
上次杨承祖到西安,还是办理军粮失窃的事,用阴兵借粮的借口,最后糊弄了一个皆大欢喜。现在杨一清主政西北,局面与当初大不相同,他视察了几处仓库下来,军粮、军需乃至铠甲军械,都准备的十分充足。从之前上本复套,到朝廷为复套做准备,可见杨一清还是做了相对充足的工作,于复套大计的物资上,有了较为充沛的储备。
“也不能说如何充足,复套之事,战只占三分,经略要占七分。要把那里经营成我们的地方,要朝廷投入大笔的资金进行维持,还要迁移边民,开垦田地,修筑城池。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北虏入寇,这事,不是那么好做的。”
提到复套,杨一清是坚决的支持者,但并不是狂热的推动者,相反倒是一力求稳,不急于出阵。草原今非昔比,部落间由于火并的关系,势力大为衰弱,彼此之间配合上也有问题。
明军这边有靖字十营,加上边军,单纯军事角度,取胜并不见得困难。或者说,这也是复套的最好时机。一旦草原上再出现一二英主,将各部落的力量重新整合起来,把现在人人如龙这股歪风打下去,大明想要复套可能就是有心无力。
问题在于,打胜了是第一步,如何占住这片土地,才是真正重要的。不是说打下一片土地,就有大批百姓乐意过去的。那种地方兵凶战危,大明也不可能把所有蒙古人消灭掉。到了河套的百姓,可能就要面临蒙古人时刻的骚扰,加上故土难离的情怀,到时候能有多少人愿意去垦荒,都是大问题。
“修城,建立商铺,民间的资本可以进来帮助开发,但是不能占主流。朝廷打下河套,是作为朝廷的土地,不是让商人得利的。杨记会出力,四大家那边也不能闲着,再有,就是得先强制一批百姓过去。”
杨承祖分析着局势,也在想着办法,经略河套这种事,倒不是他的职责所在,但是与杨一清配合的不错,这事还是可以一起研究一下。
“移民是肯定要移的,朝廷那边,也得有配套的措施下来,至少也要让百姓一开始得到好处,才有人愿意过来。至于将来的事,也只好将来再说。总之要先把事情做起来,才能谈到以后。”
杨一清的态度比较灵活,对于河套的开发,可能想的优惠条件,比杨承祖更多。丝绸之路的事,两人也达成了共识,在复套之后,杨一清会派出兵力,对吐鲁番王那边做出一些威慑。再者说,收复了河套本身,就是对吐鲁番王的最大震撼。
有这个兵威在,吐鲁番王再想袭击大明商队,总要考虑一下后果。之后就靠资本运作,商贸形式的变化,逐步恢复丝绸之路的活力。这里如果经营起来,河套的局面也就盘活了,乃至陕西三边重地,也会从过去的依赖朝廷拨款,变成自给自足。对于这个前景,杨一清自然是大为支持的。
“总之,首先要收复河套,这一战打赢了,后面的话才好说。如果来仗都打不赢,所谓的算计,也就成了笑话。要复河套,首先要处理的人,就是赵全。”
杨一清指了指地图“赵全在河套这里修建了几个城池,规模不算太大,但是也算是像点样子。蒙古人不善于筑城,加上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适合凭城而居。这些城池修好后,蒙古人来攻打过几次,但是赵全都守住了。现在他要的条件,是朝廷接受他内附,封他做河套的都指挥,这块地方,由他替朝廷镇守。每年,会按着土官的规矩,向朝廷交纳贡物。军政财权,则由他自己管理,不让朝廷插手。”
“这是拿自己当了土司了?”杨承祖笑了笑“赵全这个人,我见过。当初在青龙山时,就和他打过交道。他出身白莲教,现在大概是自立门户了。陆炳对他看法不错,朝廷里也有说他是英雄,陕西这里,不知道对他评价如何。”
“跟朝廷里的差不多吧,说他好话的人不少,文官武将都有,有一部分收了礼,有部分没收。”杨一清十分坦诚“我这也收过他的一些好处,主要是字画、古董还有字帖什么的。这个人送东西有脑子,知道先去了解我喜欢什么,不是胡乱的送。那些字画古玩,大概都是蒙古人从大明抢去的,内中有两幅收藏,我恰好是知道主人的。没想到,却落到了鞑子手里。”
“杨总制,你对这个人,怎么看?”
杨一清沉默片刻“这个人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是枭雄,我对他不好下定论。只能说从他的行为看,反复无常,这一点与土官很像。如果朝廷接受了他的内附,也不能对他太过信任,早晚都有可能起兵为匪,对他还是要早做提防。”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提防二字说易行难,再说,他要是自己能控制河套,就不会向朝廷请求内附了。即使他有城池,处境也不乐观。这次向朝廷请求归顺,也不过是希望朝廷为他火中取栗。实际上,那块土地,他还是想自己控制。这种好事,是不存在的。既想要朝廷帮他打仗,又想自立为王,没有这种好事。即使是朝廷原有的土官,我也要改土归流,至于这新土官,万不能设。”
相似小说推荐
-
开个飞机去明朝 (我是钢筋工) 起点VIP2016-04-30 两宋元明 皇后娘娘寿辰到了,没有珠宝送什么?送张照片啊。 皇太极十万骑兵寇掠辽东,怎么搞?...
-
极品将军 (鬼谷小生) 创世VIP2016-05-04 架空历史天下第一倒霉蛋,表白却被雷劈,穿越到大夏王朝,凭借浓浓的逗比之心,插诨打科泡美女,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