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王侯 (黄梁生)



“太后说的是,臣这个家大业大,家里有那么多妻妾,这个要穿戴,那个要衣服,将来还要有儿女要养,总要多积攒点积蓄。不过臣可以发誓,绝对没做过对不起陛下,对不起太后的事情。”

蒋氏点点头,“哀家信的过你,不管谁想动你,也得先问过哀家的意思才行,只要我没有咽气,就没人可以欺负你。来,起来说话,跟哀家讲讲,你在东南是如何杀倭,又是如何打佛郎机人的。已经有快两年没听你给我讲故事,没听你在哀家面前唱戏耍宝了,心里总是怪想的。去年,万岁倒是让戏班子进宫唱了一次,可是少了你,总觉得欠了点什么。说的好,重重有赏,宫里这些宫人你看中哪个,就赏你一个领回家去。”

宫女搬来一张大椅,杨承祖并没有臣子的拘束,反倒是像在外游历归来的儿子,在母亲面前吹牛,讲述自己冒险经历一般。手舞足蹈的,开始说起了东南杀倭到屯门海战的经历。他也知道,这些经历,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嘉靖天子耳朵里,成为陛下对东南情形的了解。

而在慈庆宫的另一边,佛堂内,张氏兄弟同样手舞足蹈的,向张太后描述着朝堂上发生的一切。

“姐姐,你是没看见,当时的情形是有多激烈,据说言官站出来三十几个人,联名上告,而且是有凭有据的。这种声势压下来,哪怕万岁是为了维护一个平衡,或者照顾一下大臣的体面,也要把这个人办了。当初我姐夫在位时,遇到这种事,也肯定是要处置人的,证据确凿啊。那小贼天大的胆子,连国土也敢卖,割了半个壕境给佛郎机人,让他们在那里开设市场,又在广州设立十三行,让洋人有资格当牙行。前年天家才说,见佛郎机人就打,现在就要和佛郎机人做生意,这不是和万岁故意唱反调么,我琢磨着,这次他肯定好不了。万岁已经说了,要查帐,查帐啊,这是要人命的事,他这次活不成了!”

张鹤龄考虑的是另一件事“姐姐,您说我们为什么不把那事也捅出去?就算不适合在朝堂上说,现在过去那边说总是可以的吧。他就在蒋氏那里吃饭,我们带人去把他抓起来,再去永寿公主府捉永寿,来个当面对峙。那些奴婢下人,只要用刑,肯定会说出事实,司通公主,这种大罪闹开,还怕要不了他的脑袋么?”

张氏看着自己两个兄弟,表情说不出是喜是怒,语气也很平和“你们觉得,哀家现在,该去捉人?”

“正是如此。姐姐,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眼前是杀他的最好机会。”

“以什么罪名,司通公主?你觉得这样的罪名,适合宣诸于口么?现在京里还有佛郎机使者,你们觉得,让这些人知道,大明的一品都督和永寿公主有私情,是对皇家很有面子的事情?”

她的语气严厉,两个兄弟便不敢再说什么,只能听她继续发着脾气“我知道,你们并不喜欢如今这位天子。可是不管喜欢或不喜欢,他都已经继了大位,并且坐稳了龙椅。大明的天子,也就是整个天下,我不管你们心里怎么想,私下怎么做,在大事上,我们必须维护天子,维护这个江山社稷!为人臣者,这是起码的本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用其他人动手,哀家第一个不会放过你们。”

两人不敢多言,但是又不明白,既然是这种态度,又何必搜集那些证据。张太后显然明白他们的想法,长叹一声

“哀家搜集那些东西,并不是要对付任何人,只是希望能拿捏住一些把柄。然后可以和蒋氏好好谈一次,让她答应文丰与永淳的婚事。我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这事考虑,你们不要坏了我的大局。”

对于和皇帝联姻,张家兄弟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当初张嗣宗因为这事而丢掉性命,两人于永淳甚至于嘉靖都是有极多不满。这次的联姻,他们推出的人选堪称完美,迟迟达不成协定,在这两人看来,只能算永淳不识抬举,心里颇有怨言。

不明白太后为什么把这桩联姻看的那么重要,又或者为什么不发挥太后的影响,直接下旨促成这事,非要搞的这么复杂?

张氏又叹了口气“你们啊,还是搞不明白局势,还以为哀家像你姐夫在位时一样,执掌六宫?当初老主为君,整个大内人人听我调遣,至照儿登基后,哀家说话也是算数的。可是如今,整个内宫里,哀家的令,甚至出不了这方圆之地,就连蒋氏那边都影响不了,你们还希望我能决定永淳大婚?内宫中如今肯奉我号令者,差不多全在我这房间周围,也不过是老主留下的旧人老奴,还肯认我这个未亡人罢了。真若是让他们去拿人,你们当拿的住么?醒醒吧,天已经变了,哀家这把年纪,还有几年可活,你们好好活下去,不要再像过去一样任性妄为,免得将来,咱们张家真的要绝后啊。”

她语气强烈,情绪也有些波动,由于说话快,忍不住阵阵剧烈咳嗽,两位国舅直到这时,也有些觉悟,似乎张家这棵大树,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牢固了。

第九百一十四章徐阶

“向道器之别。曰盈天地皆形色也。就其不可睹不可闻超然声臭处指为道;就其可睹可闻体物不遣指为器。非二物也。今人却以无形为道,有形为器,便是袭了宗旨。喜怒哀乐即形色也。就其末发浑然不可睹闻指为中,就其发而中节,灿然可睹闻指为和。”

乾清宫内,一名年轻的学子,正在嘉靖天子面前侃侃而谈,与他谈论着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道。”

“所谓的道,其实就是人心,为吾一身之主,为天地万物之主,轨有外于心。天家,世间最重要的就是心,只要能够掌握住心,就是掌握住了道。您修的道,就是修心,能够洞察天下之心,就可掌握真正的大道。”

嘉靖天子津津有味的听着这名年轻人的讲述,不时的点头,“很好,爱卿,你很那些读书人不一样。他们喜欢谈儒,并不喜欢谈道。朕修的道,在他们眼里,是不务正业,是荒唐。说不定在背后,他们还会笑我,你和他们不一样,不但有学问,还懂得道,这一点很难得。你所学的心学,与朕所修的道,亦有相通之处,很有些道理,这心为万物之主的说法,朕也是第一次听说,将来要和陶神仙好好探讨一下,看看有无互补之处。”

这名年轻的学子徐阶,乃是嘉靖二年的探花,在翰林院做了两年编修,今年也才刚二十二岁。大明朝有十八岁入翰林院的李东阳,二十岁中探花的徐阶虽然可以算惊才绝艳,但是还不够引起嘉靖的关注。可是他在翰林院内的表现,却比李东阳抢眼的多,也正靠着那些表现,最终获得了在天子面前露脸的机会。

其师从心学大师聂豹,是江右学派弟子,在儒家为主流的翰林院内,也敢公开表示自己的学派和见解,并且把心学的说法与道联系起来,终于获得了天子的赏识。虽然他不像严嵩或是顾鼎臣,已经获得了实质的提拔,但是能够不定期的在乾清宫接受嘉靖的召见,与天子热情的谈道,比其官位的升迁,其实更为重要。

“陛下,心学之道强调格物,也就是研究事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一种样子。在格物之道中,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的规律,而天下最最强的力量,就是规律。人力在规律面前,注定是要失败的一方。顺天应人,并不是说要我们听天由命,什么都不做,而是要什么找到规律,并且按照规律去做,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有人试图破坏规律,破坏规则,就会被规律本身所粉碎。鲧治水不成,禹治水成功,就在于后者认清了规律。而治国之道,最重要的规律,就是对事不对人,以法度厘定人心,以国法赏功罚过,不因人而异,不因人而废。于人之规律,则首要讲良知,如果一个人不肯讲良知,则注定当不了一个好人,就更做不了一个忠臣,不能为天子办差。”

“爱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臣只是从今天朝会上的事,想到了心学所讲的规律,今天那些言官,他们努力维持的,其实就是规律,也就是道。他们中有人很迂腐,有人不知变通,也有人不通庶务,但他们都懂得一个道理,维护规矩!正因为规矩是不能也不该变通的,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一旦我们可以因人而废法,就等于是破坏规律,那么最后就会损害朝廷。君臣父子,这是伦常大道,如果伦常大道不行,则天下就难安定。百姓也就会失去对天子的敬畏之心,朝廷,就没办法运转了。”

嘉靖天子面色如常,还是像过去一样用心倾听,只有一旁侍奉的张佐发现,这位陛下的情绪,似乎已经发生了一丝波动,心里开始暗自窃喜。那尊黄金天妃像,现在就在张佐的家里供着,他当然不喜欢有人说杨承祖坏话,所以嘉靖的这种变化,他心里颇有几分幸灾乐祸。

“爱卿,你是在弹劾杨承祖?”

“臣不敢!”徐阶中进士时,杨承祖已经离开京师,两人实际上没有过交流,他对杨承祖与皇帝的交情是知道的,不过也不知道具体得宠到什么地步。这次出来,固然有着受人之托的因素,同时也是想着,要维护自己心中的正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