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金主 (美味罗宋汤)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美味罗宋汤
- 入库:04.13
“咱们除了卖给徐氏丝行。其他都卖给了海客人。”程宰道:“已经收了银钱。”
徐元佐道:“这事办得漂亮。”他又取出徐家丝行的报表,虽然不很理想,但是比之徐琨坐镇时候已经翻了几番,王老实看来也的确是拿钱办事,没有偷工减料。这些丝只有少部分用在高级布料的生产上,其他大部分一样作为原材料卖给了海商,贩去日本或是东南亚。
徐元佐算了算利润,其实日本航线应该自家跑才好。不过现在远洋船太少,实在没有办法涉足,只能乖乖做个物资供应商。
程宰又道:“佐哥儿,有件事得叫您知晓。”
“何事这般严肃?”徐元佐笑了。
程宰更加严谨道:“在下探知堂中有些股东,暗中将分红卖给了外人。”
徐元佐微微皱眉:这是自发的股票交易市场么?
程宰以为徐元佐没能理解其中勾当,解说道:“他们私下定了白契,外人以若干银两购买我仁寿堂股份的分红股。譬如这次收完了夏税,一股能分得十两银子,他们早前花了一两银子买的分红,便可以白赚九两。”
徐元佐点了点头:“我明白。”这种手法在后世屡见不鲜,有时候不光是为了分红,还有隐名投资,实际控制的需要。若是出了大案子,名义上的持股人便要吃官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却可以轻易摆脱干系。
当然,在如今看来应该还是最初级的投资分红行为。对仁寿堂股东而言。规避了风险,提前拿到了现银。对于购买者而言,虽然承担的了部分风险比如分红数额低于投资额,但显然他们的投资还是收益颇丰。
“谁都知道我仁寿堂能赚钱啊。”徐元佐笑道。
“恐怕不是相信仁寿堂。而是相信佐哥儿您能生财。”程宰恰到好处地捧了捧,面带笑意。
徐元佐也笑了:“若是如此,那就最好不过了。这事其实问题不大,做这种事情的股东,肯定也有自己的难处呢。咱们可以体谅。不过章程就是章程。当初约定好了的,股东内部有优先购买权,他们直接找外人来买股红,这不合规矩。你得去敲打一下。”
程宰点头道:“学生明白了。”
“另外,记得我说的银行吧?”徐元佐道:“当初因为怕靠山不稳,所以停了。”
程宰不解,这跟买卖股红的事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个银行,股份买卖的事就可以交给它去吧了。”徐元佐叹了口气道:“这也是一桩极大的买卖。”
程宰记得当时不仅担心靠山不够牢靠,也有人手不足的问题。他道:“如今经济书院的学生,已经有两百多人了。”
他不说还好。说了数字出来,却又让徐元佐觉得头痛。这人才培养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明明人口基数并不小,但是要扩张出去却令人头痛。不过这跟去年比起来,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加油干吧。”徐元佐道。
程宰嘿然而笑。他不知道佐哥儿这个“加油”是怎么想出来的,不过直观想来,凡事加了油,必然滋润滑腻,原本干涩的事也能跐溜过去了,说起来还真是颇为形象。
结束了汇报工作。程宰便出去“加油”了。不管怎么说,如今家中的油水越来越足,这都是徐敬琏加油的结果。
徐元佐等程宰走了,又看了看仁寿堂的报表。方才将一应文件归档,叫梅成功拿去入库。
现在仁寿堂的收益是徐家的大头。布行是传统产业,处于平稳收益状态,不用着急下手变动。丝行刚刚有了点嫩芽,先让它长起来才行。夏圩新园的沙龙作用日益凸显,想要入会的人将会费抬得极高。不过这只是虚价,没有位置让出来就不存在收益。徐元佐也考虑是否要适当放宽会员资格的市场流动。不过还是等明年春闱出来,看看南直浙江两省的新进士都有哪些,会员资格也算是个不错的“礼物”。
徐元佐在脑中将徐家的产业和自己的产业一一梳理了一遍,都还算令人满意。这也是必然的事,如果说大明有资本主义萌芽,那也是官僚资本主义的萌芽。当然,这种萌芽其实是从北宋开始的,大明只能算是继承。
按照教科书上的定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通过权力寻租,以获取超额暴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形态。而在大明,甚至连权力寻租都弱化了,变成了只要是官僚体系中的一份子,理所当然可以享受超额暴利。这已经成了一种阶级特权。
如果徐元佐没有更高的追求,只是借着华亭徐氏的政治地位,就足以成就江南首富,甚至更高。然而他如果想更进一步,就会面临官僚资本主义带来的瓶颈:社会和经济运行效率的降低。
能够躺着赚银子,谁还会去想着推动生产力呢?
徐元佐有时候自己都会懈怠:反正自己用水都是吩咐一声就有人送来,何必要造自来水管呢。
徐元佐想到这里,还是站起身,头一次发现自己的野心之大,并非巨额的银两能够满足的。无论何时何地,他追求的都是自我实现,而非简单的“赚钱”。
要改变这个世界!
当然,还要赚更多的钱!
徐元佐走到窗口,深吸一口气,突然发现窗框上的云母片是那么落后低级,完全不如玻璃透亮。窗外吹进来的风还带着浓烈的暑燥气,让刚刚从凉爽辽东回来的人不由焦心我竟然连空调都没有做。
看来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啊!
徐元佐心中暗道,转首过去,却是机械厂送来的报表和工作报告。从收益上来说,机械厂干的不差,大大提高了纺织机的制造速度,也降低了成本,使得中产之家也敢借贷买机器。这点在布行的收益上也能看出来,今年第二季度收上来的布料在数量上与同期相比有明显的增幅。
这多少能够算是解放了生产力,但并没有从实质上促进生产力发展。
徐元佐心中暗道:是否应该在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呢?
任何一个现代人都知道技术研发的重要性,很多人甚至亲身经历过:许多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正是因为缺乏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结果败给了新兴的民营企业。然而诚如徐元佐意识到的,在官僚资本主义环境下,如果简单扩大生产就能带来丰厚利润,有什么必要在科技研发上投入大笔银钱呢?
首先是收益很成问题,其次是周期过长,最后还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
要想下定这个主意,对于商人而言真是不容易。
徐元佐回到黄花梨座椅上,定了定神,摊开宣纸,提笔作画。
很快,随着笔尖上的墨水流淌,纸上浮现出一组奇怪的机械。
那是一个空心的金属球,以及一个装有水的密闭锅,以两个空心管连接在一起。按照图示,操作者在锅底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水蒸气由空心管进入金属球中,最后水蒸气会由空心金属球上的两个喷管喷出,令球体转动。
这是人类在公元一世纪发明的小玩意,他的创作者是古希腊的希罗。相对于这位希罗发明的蒸汽风琴、自动售货机、注射器……汽转球只是一个纯粹观赏玩具,没有任何实用性,然而这个东西却是后世蒸汽机的祖宗,是人类第一次有意识地使用蒸汽动力的证明。
徐元佐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手腕,心中暗道:这么早就将这头猛兽放出来,不会有问题吧?
*
《本卷终》
*求月票,求推荐票~!
*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三四八回家
隆庆四年八月,徐家热闹了整整一个月。
先是徐元春不负众望,在科场上披荆斩棘,高中乙榜第七名亚元。原本徐元春对自己能够中举也没多大信心,谁成想竟然还考了个极高的名次。南直乡试四五千生员,藏龙卧虎,不知多少高人,即便吊在榜尾都足以自傲了,他竟然考了第七名!
徐阶对此也是颇为欣慰,但还是关照长孙:“你这是侥幸得中,未必就有真才实学,还是得好好用功才是。”
徐元春心情正好,随便祖父如何鞭策,都只是笑着答应。
发榜之后,新晋举人们要赴鹿鸣宴,互相认了年兄,这就算是正式进入大明官场了。南直教育水准一向位居全国前列,能在南直中举,来年春闱高中的可能性也是极大。即便考运不佳,待得几年吏部大挑,还是可能出任知县、教谕等官职。
徐元春在南京之事处理完了,方才回到松江,听父亲给他讲时报案内幕,方才知道之前竟如此凶险,只是仍旧不知道这出手的高人是谁。他虽然喜悦非常,但还是斋戒沐浴,很快就从中举的兴奋状态中跳了出来,收罗京中礼部清贵们的文章,与同学相约入京。别看明年二月方才会试,若是不想赶得十分辛苦,九月之前就等动身。
徐元春只是遗憾没能等到徐元佐回来。
徐元佐是在徐元春动身之后方才到的上海,两人正好错过。他这回是实实在在把辽东走了一遍。先在边墙外到了建州女真的地盘,看到了传说中的建州左卫——卫城倒是土墙,比江南大户宅院也高不了多少,即便如此就已经算是雄壮了——因为别的城寨只有木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