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立在李世民身旁的内侍黄德海接话道:“赵大人确实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可是具体哪里不一样,奴又说不上来。;”
李世民一愣,随即点头道:“没错,朕也觉得,跟他谈话时,格外的放松。”说完,他又戏谑的一笑道:“也许是这个赵鹏羽太没个正行了。不行,朕得找个人管管他。”
正说到这里,两仪殿门口忽然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陛下要找人管管谁呀”
李世民和黄德海连忙望向殿门。
只见一个气质高贵的宫装丽人,带着身后四名宫女,走进了两仪殿。
“观音婢,你怎么来这里了”一见到这名宫装丽人,李世民的脸上顿时现出柔情,站起身走下玉阶,缓步迎了上去。
原来此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大唐皇后长孙氏。
“八娘今日去东宫找妾叙话,恰好妾也久未走动,便送她回了这边。路过两仪殿,听说陛下在此,又无大臣在殿内,妾便进来看看陛下。”长孙皇后笑语盈盈的说道。
李世民一听,便问道:“九江是个腼腆的性子,轻易不跟别人走动,怎么突然想起找你叙话”
长孙皇后口中的“八娘”,与李世民所说的“九江”,其实是一个人,那就是李渊的第八女、李世民的妹妹九江公主。
“八娘新作了一首曲子,去弹给妾听呢。”长孙皇后说道。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了点头道。
长孙皇后又问:“陛下只顾着问妾了,还没回答妾的话呢。不知陛下要找个人管管谁呀”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还能有谁,就是朕与你说过的那位赵云泽了。”
“可是太上皇赐他表字的那个”长孙皇后问道。
“正是此人”
“妾方才见一绿袍官员,似乎刚从两仪殿出去的样子,可是那赵云泽”长孙皇后又问。
“除了他还能有谁。”李世民说道。
长孙皇后这时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又一次忍俊不禁的“噗嗤”一声笑。
“观音婢因何发笑”李世民奇怪的问道。
“妾笑陛下,堂堂一国之君,竟似坊间妇人一般,关心起臣子的婚事来了。”长孙皇后解释道。
李世民大为诧异,忙问道:“朕并未说找个女人管管赵云泽,观音婢如何知晓朕的心思”
长孙皇后充满柔情的望着李世民道:“二郎与我夫妻多年,妾自是能猜出二郎话里的意思。”
李世民一听长孙皇后的话,不禁有些情动,他一下拉起长孙皇后一只手,说道:“观音婢果然最知朕。”
长孙皇后有些羞意的低下了头。
李世民又道:“不是朕多管闲事,而是这个赵云泽太不像话,二十五的人了,竟至今尚未娶妻。若是不知根底的人,还以为朕的臣子是个不肖之辈,没有姑娘敢嫁他呢。”
“陛下如此一说,妾也觉着,是该给这位赵爱卿寻房妻室了。”长孙皇后抬起头说道,“齐家治国,家都未齐,何谈治国呀。”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既然观音婢也有这个心思,不如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姑娘,给赵云泽保桩大媒”
长孙皇后一听,忽然眼神一亮,说道:“妾还真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朕也想到了一个姑娘。”李世民也说道。
“哦~不知陛下想到了何人”
“那不知观音婢又想到何人”
长孙皇后一笑,道:“既然陛下要跟妾卖关子,不如我们效仿古人,来个暗掌合字如何”
李世民也来了兴趣,连忙点头道:“如此倒是有趣的很,好,朕就依你。”
说完,长孙皇后和李世民双双走上玉阶,各自从案上拿起一支毛笔,蘸了墨汁,在左手手心上写了起来。
等写完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摊开写了字的那只手掌,互相一看,李世民当即大笑起来:“哈哈,朕与观音婢,果然想到一块去了。”
一旁的宫人也看的好奇不已,陛下和皇后的掌心上,到底写的是哪位姑娘的名字呢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打着哑谜,这些宫人即使再好奇,也无从得知了。
其实不怪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如此关心赵云泽的个人问题。唐初,因为经历了隋末之乱,中原人口锐减,朝廷很注重人口的繁育。而要繁育人口,那么就得先成婚事。因此,朝廷对于百姓的婚配之事也格外重视。
为此,朝廷还专门制定了法律,规定了男女结婚的年龄。还在地方上设置了专门负责百姓婚嫁之事的官员,其实就是“官媒”。
若是有百姓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没订下婚事,或者是百姓通过自己的父母或乡坊间长望之人申请,官媒就会出面,给没有婚嫁对象的百姓说媒。若是谁家女子超过了一定的年龄还没嫁人,那么这家人还会受到法律上的处罚。
赵云泽在这个时代,绝对算的上大龄青年了。因此,连堂堂一国之君和母仪天下的皇后,也关心起了他的婚事,这就不足为奇了。
第78章许敬宗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未亮,赵云泽便和程处默乘坐刘善宝的马车,往兵部衙门而去。
坐在马车里,赵云泽边打着呵欠边抱怨:“到底是谁规定的点卯,干嘛不是点辰或者是点巳”
程处默一听乐了:“师父,您真有想法还点辰、点巳那不成懒猪了”
“放屁这么早就出勤,一点精神都没有,能好好做事吗”赵云泽把一腔肝火都发到了程处默身上。
还是后世好呀,就算自己是当兵的,那起床时间也是在六点半。那些写字楼里的白领就更舒坦了,朝九晚五,还真就是“点巳”。
“您朝我发火有什么用有本事您就去建议陛下,让他老人家改改这点卯的规制呀”程处默嘟囔道。
“我”赵云泽无语了。
“我先眯会儿,到了地儿喊我。”丢下一句话,赵云泽就靠到车厢板上,闭上了双眼。
程处默一看,急忙掀开车帘,对赶车的刘善宝说道:“老刘,我和师父先眯会儿,到了地儿喊我们”
说完,他也眯上了。
刘善宝苦笑一下,随即对拉车的那匹马说:“黑蛋呀,你认得去兵部的路不要是认得,那我也先眯会儿。”
“嗤”那马儿喷出一声鼻音,昂着头只管走路。
“唉,我老刘就是命苦呀”刘善宝自嘲的说了一句,便打起精神,尽量驱赶着马儿走平坦的道路中间,以便让车厢里那两位眯的舒服点。
兵部衙门设在皇城之中,离太极宫很近。刘善宝去过一次太极宫门前,因此他知道兵部衙门所在。
到达兵部门前,刘善宝喊醒了赵云泽和程处默,他二人便下了马车。
“老刘,你先回去吧,傍晚再来接我们。”赵云泽对刘善宝说道。
之所以让刘善宝傍晚来接,是因为唐朝的衙门里,是免费供应午餐的。这种午餐,称之为“堂馔”。
若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参加完早朝,还可以在皇宫里吃一顿免费的早餐,然后再回各自衙门办公。这种早餐称之为“退食”,就是退朝吃饭的意思。“退食自公”一语,说的就是此事。
打发走刘善宝,赵云泽和程处默便往兵部大门里闯。看门的卫兵急忙拦住了他们。
“这位大人,您有何事”因为见赵云泽身穿官袍,卫兵问话的语气也相当客气。
“哦,本官赵云泽,奉陛下旨意,今日来兵部应卯。”赵云泽倒背着双手,一副牛呼呼的样子说道。
“应卯”那卫兵听完一楞,随即说道:“大人您来早了,咱们兵部衙门是卯时四刻点卯。”
啊来早了
卯时四刻,也就是后世的六点钟。现在还不到五点的样子,自己整整早来了一个钟头
赵云泽当即明白了,所谓的点卯,并不是指刚交“卯时”就上班,而是在这一个时辰里点名。
赵云泽眼色不善的望向程处默。这小子,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吗,居然不告诉我一声。一个钟头啊,那得做多少春梦啊不,美梦
“师父你不用瞪我,我也不知道兵部点卯的具体时刻。”程处默读懂了赵云泽眼神中的含义,立马辩解,“我爹每日都是刚交寅时就出门赶早朝,比这还早呢。”
赵云泽听了程处默的解释,也只好有苦往肚子里咽了。看来,官当得太大也不好,这玩意儿捞不着睡懒觉啊。
“要不,您二位先到门房等等”卫兵很热情的提议。
“只好如此了。”赵云泽说完,便和程处默被那名卫兵领进了门房。
门房内陈设很简单,只有几把矮脚的方凳,看来这是供卫兵们轮班休息之处。
这倒好,免了跪坐之苦了。赵云泽便和程处默坐到了方凳上等候。
等了也没多久,赵云泽通过开着的门房侧门,便见到有官员陆陆续续来至。这些人进了兵部大门,也不进门房,都是直接进了院子。看来这都是兵部的官员,在这衙门里都有办公室的。
又过了一会儿,刚才领赵云泽和程处默进来的那名卫兵,又引着一个官员进了门房。
这人大约三十来岁年纪,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十分匀称;面相生的很是端直,尤其是那三撇胡子,修剪的一丝不苟,显的这人更加成熟稳重。
相似小说推荐
-
大秧歌 [精校出版] (郭靖宇)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讲诉民族的苦难、觉醒与挣扎、奋起内容推荐《大秧歌》山东海阳县...
-
忽悠盛唐 (宅男一个) 17KVIP2016-05-03历史军事从一无所有,到家财万贯,一张巧嘴走天下;从烂命一条,到威震番邦,新奇故事说不停;从人嫌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