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不愿意杀了我。那你就应该将这事放下。”大玉儿是一个非常冷静且聪慧的女人。她的聪慧程度。并不低于郑月琳,这也是,她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中,最终成为清朝能够入主关内,入主中原,入主整个中华大地的,一个最为关键的人物的原因!可以说夸张一点的是,没有多尔衮。清朝没有办法入关,没有大玉儿的话,清朝没有办法成为一个朝代!
皇太极的情绪缓和了一些,他时常控制不住自己,但是在大多数的时候,他还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
“你觉得,朕,现在应该如何做?”皇太极轻声的问道,心里觉得刚才的语气不好,却不能去道歉。身为一代帝王,道歉绝对不是帝王的处事法则。知错,也只能够在心里,帝王是永远不致歉的!
大玉儿也知道皇太极在大凌河城堡的明军精锐脱围后,情绪很不好,这是一次扩大大金国实力的绝佳时机,此时没有抓住机会,也给将来在辽东和明军的决战,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这是明军,更加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缓过劲来的一个绝佳机会。
“此时一定不能再继续强攻了,围了大凌河城堡这么长的时间,攻坚战也绝对不是大金国所擅长的作战方式,勇士们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眼下的当务之急,还在于祖大寿,只有祖大寿能够真心来降,形势就不一样了。”大玉儿冷静的给皇太极分析着。
皇太极见大玉儿跟自己想到的差不多,十分的高兴,一个再怎么有本事的人,都还是需要有人来印证自己的想法的,没有人是有足够的信心,可以万事都不与人商量,独自的做着决定。
这也正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悲哀,崇祯皇帝朱由检所见所闻,他没有办法跟人商量,也没有办法形容的很清楚,他注定了是一个孤独的执政者,纵然现在有郑月琳可以跟他一起商量着来,但郑月琳只能是作为他的副手,只能是帮助崇祯皇帝朱由检来完善他的想法,崇祯皇帝朱由检跟郑月琳之间的关系,就比皇太极和大玉儿这颇有默契的一对,要差那么一些。
“不错,朕也跟你是同样的想法,只是,这祖大寿既狡诈,脸皮也够厚!着实是很难对付,朕担心的是,即便这祖大寿有把柄在我们手里,只怕这把柄的分量还不够重。”皇太极担心着,继续和自己的内军师大玉儿商量。
能够在原本的历史中,能够在最终的王位争夺中胜出,大玉儿本身的能力,和参与到的政治中的深度,都是毋庸置疑的。
“把柄的分量如果不够的话,就加重分量,恩威并施!上次是祖大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来我大营投降,此时刚一回去就加大了抵抗的力度,一方面是担心明朝内部对他的压力,另外一方面,就是想对皇上展示他的实力,这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从祖大寿过往的表现来看,他绝对不是想真的和我大金国对抗,他这是向皇帝表示不满,表示皇帝对他还不够重视的一种表现,他的心,绝对不止是一个地方大员这般简单。”大玉儿的美目中闪烁着智慧的光泽,一个女人,即便是她的容貌并没有到达举世无双的地步,但是如果智慧能够加分,也会使得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增色许多!郑月琳在这点上面,就跟大玉儿是一样的。
所以,即便是郑月琳无法在容貌上面超过周皇后,在美貌上面更没有办法跟懿安皇后张嫣相媲美,但是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中,郑月琳谁都不输。
皇太极听过了大玉儿的话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不是一个短视的君王,也不是一个小气的君王!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皇太极点点头,“爱妃分析的不错,上一回是朕给的筹码还不够!这一回,咱们要恩威并重,既要让祖大寿知道,朕随时可以要他的命,却不要取了他的命,这是威!朕这次亲自到他的地盘去,并许诺,只要他真心到我大金国来,朕可以给他封王,封他一个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不知道,这个恩,够不够重了?这个筹码?够不够重?”
大玉儿的眼睛放亮,看着皇太极,有些崇拜,有些迷恋,这样的感觉,她从来都没有变过,她知道自己,这一生一世都会爱着眼前的男人,即便是那个崇祯皇帝朱由检是长得天下少见的美男子,但是在大玉儿的心中,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是跟自己的男人差的太远。
“这样是足够了的,只是,皇上有必要亲自去那锦州城吗?皇上是万金之躯,派别人去吧?”大玉儿不放心道。
皇太极微笑的摇摇头,淡淡的道,“朕贵为天子,何惧之有?朕不但是要做满人的大汗,将来还要一统这万里江山,做全天下人的大汗!一个小小的锦州城,朕根本不放在心上,忘了,朕上次还跟你一起去过山海关了?难道这锦州城比山海关还要危险吗?”
大玉儿听见皇太极这幅举重若轻,似乎是天下的任何危险,在他的面前都不挂怀的胸襟,更为钦佩,更为爱恋,不再多劝说什么,因为大玉儿知道她的皇帝决定的事情,从来都不会改变。
锦州城中的祖大寿府邸中,祖大寿面色凝重的用手撑着自己的额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底下是他的一众亲信。
“你们都说说,将来何去何从?只怕这种夹在大明和大金之间的日子,迟早是要做个了断的,皇上三次让我赴京,我都没有去,只怕今后辽东的军饷粮草更为吃紧,而且现在有那满桂占据着以前归属毛文龙的双岛和皮岛一带,海路上面的财路也变得不畅顺了。”祖大寿在这次从皇太极那边得以脱险之后,并没有很舒坦,他的心事很重。(未完待续。。)
第0873章 吴三桂的看法
各亲信们都是从辽东各地秘密赶到的,众人当中以吴襄的地位和实力居高,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吴襄,而吴襄的领导才能和智谋都不如祖大寿,并没有什么看法,反倒是吴襄身边的吴三桂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祖大寿抬起头来,“三桂,这里没有外人,我是你的亲舅舅,旁边是你的父亲,这里都是你的叔伯长辈,想说什么尽管说便是。”
吴三桂点点头,对舅舅祖大寿抱拳行礼,再给众人来了个一圈礼貌,吴三桂是一个想事情很周全的人,这跟他的年纪很不相符,其实吴三桂此时,也不过二十来岁,比崇祯皇帝朱由检大不了多少岁,“吴三桂不才,但吴三桂敢说一件事情,那就是,不管是大金国,还是大明国,这都不是我们急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要考虑的是在哪边的利益更加的丰厚,哪边的胜算更为巨大!从目前来看,大金国暂时还没有问鼎天下的实力,皇帝在京畿重地的一套改制,目前也看不见什么成效,既然形势不明,就先不要想这回事情,最重要的还是咱们自己能够站稳脚跟,在形势均等,甚至是大明落于下风的情况下,只要大明没有到亡国的那一步,万万不可动了投降后金的念头,因为,大明国疆域广阔,加上我们都是汉人!”
吴三桂说出来的,其实是所有的辽东将门的心里话,所有人都点头应承着,即便是祖大寿本人也深以为然。
并不是吴三桂要在众人当中出风头,出风头这种东西。对于一个精明的人来说。尤其难以把握分寸。出风头出的不好的话,不但不会加分,还会给自己找来麻烦,但吴三桂确实是此中高手!他的这一通风头,出的恰到好处,在顺着大家思路说出来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看法!
“这些事情,我都清楚。谁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也不会动了投降外族的念头,只是我怕会走了袁崇焕的老路啊!当今圣上暴戾异常,实为历代罕见的一个大暴君!”祖大寿虽然在大凌河城堡一战后,不降反升,做了都督,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到底是他心中最大的隐患。
吴三桂微微的一笑,“舅父。这皇帝虽然暴戾,但他毕竟是要站在一个君王的角度去想事情的。从这次不降反升,就可以看的出来,皇帝还是畏惧舅父的实力,还是对我辽东人畏惧三分的,没有了我们辽东边军给他卖命,他能够安安稳稳的在京师做皇帝吗?舅父平日里小心些便是了,我们所有人都要明确一个想法,我们辽东将门必须是一个整体,永远都不能分开,只要我们自己内部不乱,任凭哪一方面的势力,也不能将我们怎么样!我们可不是京畿重地的那帮子文官,想抓就抓,想杀就杀,我们也不是袁崇焕和孙承宗那样的没有兵权的空架子,想杀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要问问大家答不答应?!”
众人听吴三桂说的有道理,又是一片赞叹,都赞吴襄儿子少年英雄,将门后继有人!
祖大寿听见吴三桂分析的有道理,而且今天召集大家前来,也就是为了明确吴三桂刚才说的,大家要团结一致的这么一个中心主题思想的,听见吴三桂将他想要说的东西都说了,而且从一个后生晚辈的口中说出去,其实比他自己亲自说,那份效果要更加的来的好,当然非常的高兴,心情随即放松了不少,“不错,三桂说的不错,真不愧是我辽东的后起之秀啊!大家都要记住一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辱与共,同生共死!”
相似小说推荐
-
越南1954 (卓牧闲) 起点VIP2016-03-11 架空历史 西贡,1954。 每天都有爆炸,各国势力云谲波诡,一次次政变成功或未遂,危机四伏,枪林...
-
超神特种兵 (傲月) 创世VIP2016-01-17 战争幻想有这么一支没有番号,且默默无闻的华夏特种部队。他们能适应山地、天空、雨林、雪...